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9 毫秒
1.
目的:探讨H22荷瘤小鼠肿瘤发生后睾丸基因表达谱改变的特征。方法:采用荷瘤小鼠标准化四诊及辨证方法,以及Gene Chip Mouse Exon1.0 STArray等技术,检测H22荷瘤小鼠睾丸组织早期邪毒壅盛证和气虚证、中期阳气虚证、中晚期气阴阳虚证3个阶段4个证候睾丸基因表达谱的差异,重点关注肿瘤发生后一致上调或下调明显且表达量大的基因。结果:肿瘤发生后三个阶段一致上调的基因5个;一致下调的基因12个,其中7个与性激素和生殖有关;早期上调、中期和中晚期下调的基因1个;早期和中期上调、中晚期下调的基因3个。在这些基因中,Saa3在晚期气阴阳虚证表达上调了近60倍,Abpg、Pip、Car6在早期邪毒壅盛证表达上调了40~80倍,值得关注。结论:肿瘤发生后荷瘤小鼠睾丸基因表达的改变以下调为主,性激素合成与生殖受到影响;一些表达显著改变的基因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荷瘤小鼠虚证、实证垂体基因表达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揭示荷瘤小鼠实证与虚证垂体基因表达的差异.方法:采用四诊计量检测方法及计量辨证方法,运用GeneChipMouseExon1.0 STArray等技术,检测H22荷瘤小鼠早期邪毒壅盛证和气虚证、中期阳气虚证、中晚期气阴阳虚证共3阶段4个证候垂体基因表迭的差异,重点关注那些表达量大、差异显著的基因.筛选出邪毒壅盛证较其他三个证候一致上调或下调的基Igl.结果:筛选出邪毒壅盛较其他三证一致上调的基因121个.介绍了邪毒壅盛证芯片读数大于1500的9个基因:Gabra6、DOH4S114、Ales2、Pvalb、Plpl、Itprl、Narg2、LOC627016、Gpm6b;一致下调的基因340个.介绍了正常小鼠芯片读数大于1500的21个基因:Abpg、Pip、Dlkl、Car6、Eif3s5、Gnb2、Pcskln、Aplpl、S1c22a17、Dnpep、Rnfl87、IOC639100、Rablb、Aldh2、Pten、Tapbp、2310044H10Rik、Cxxc5、Gamdl、Renl、Lrpll.结论:H22荷瘤小鼠的实证与虚证.其垂体基因存在大量的表达差异.其中部分可能是实证与虚证的标志基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H22荷瘤小鼠早期邪毒壅盛和气虚证睾丸组织一致下调的基因。方法:采用荷瘤小鼠标准化四诊和辨证方法,以及GeneChip Mouse Exon 1.0 ST Array等技术,检测H22荷瘤小鼠早期邪毒壅盛证和早期气虚证睾丸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差异,重点关注早期阶段2个证候一致下调且表达量较大的基因。结果:筛选出早期邪毒壅盛和气虚证一致下调的基因共150个,其中有11类可以简单归类的基因;气虚与邪毒壅盛证这些基因的表达量差异不大,前者略高于后者;中晚期荷瘤小鼠这些基因表达接近正常对照组,甚至上调。结论:肿瘤发生的早期睾丸基因改变以下调为主,一些基因涉及精子发生,提示荷瘤小鼠生殖受到影响;鉴于两个证候这些基因表达的差异不大,及中晚期表达有增加趋势,提示这些基因下调可能与肿瘤早期应激有关;多数基因在睾丸组织中的功能还不清楚,提示有大量探索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揭示荷瘤小鼠气虚证甲状腺基因表达的特征。方法:采用荷瘤小鼠及其标准化四诊及辨证方法,应用GeneChip Mouse Exon1.0STArray等技术,检测H22荷瘤小鼠早期邪毒壅盛证和气虚证、中期阳气虚证、中晚期气阴阳虚证共3阶段4个证候甲状腺基因表达的差异,重点关注早期气虚证上下调且表达量高的基因。结果:气虚证荷瘤小鼠甲状腺独特上调基因有33个,其中表达较高的基因6个,分别为Mta2d1、Comd3、Ucp1、Psmc6、LOC665964、Cyp2j11;独特下调的基因有31个,其中正常组表达较高的基因有5个,分别为Lcn2、Arntl、Mansc1、Hk1、Rpl29。结论:肿瘤发生后,H22荷瘤小鼠甲状腺存在大量的基因表达改变,其中早期气虚证独特上调或下调基因,可能与气虚证本质有关。  相似文献   

5.
我们以往的研究一再发现,荷瘤小鼠在肿瘤发生后,会自发形成证候及其演变,早期以邪毒壅盛证、气虚证多见,且发现邪毒壅盛证动物预后差,带瘤生存时间短.鉴于学术界以往的研究观察到中医证候的形成与甲状腺密切相关,那么,邪毒壅盛证发生时,甲状腺是否存在独特的基因表达特征,是否与该证候形成有关?因此,我们通过业已建立的小鼠四诊工作站及其系列标准[1-2],对H22荷瘤小鼠进行辨证,筛选出早期邪毒壅盛证、气虚证、中期阳气虚证、中晚期气阴阳虚证等4个常见证型,继而采用GeneChip Mouse Exon 1.0 ST Array等技术对以上各证候荷瘤小鼠甲状腺等组织的基因进行了检测,本文重点报道邪毒壅盛证甲状腺独特上调与下调且表达量较高的基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揭示邪毒壅盛证、气虚证、阳气虚证、气阴阳虚证等4个同病异证荷瘤小鼠在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组织差异转录基因的总体特征。方法:对2006和2009年2批实验所检测以上4个证候及正常对照小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睾丸、胸腺、脾脏等60张芯片,近100万个核心基因进行分析,观察其一致性上调或下调的基因数与量的特征。结果:肿瘤发生后脾脏、胸腺、睾丸等组织基因一致性差异表达的数量大,其次是垂体和肾上腺,与疾病的关系密切;早期气虚证荷瘤小鼠突出表现为下丘脑基因表达趋于活跃;而同期的邪毒壅盛证荷瘤小鼠则突出表现为肾上腺基因表达趋于抑制,这可能与该证候荷瘤小鼠预后差有关。结论:荷瘤小鼠同病异证在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组织转录组方面有其特征性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睾丸雄激素合成酶与肿瘤状态下小鼠证候的关系。方法:采用实验小鼠及其标准化四诊与辨证方法筛选H22荷瘤小鼠邪毒壅盛证、气虚证、阳气虚证、气阴阳虚证,并以Gene Chip Mouse Exon 1.0 ST Array技术检测睾丸组织基因芯片表达谱,重点分析睾丸基因芯片中雄激素合成酶及其调节因子在不同证候小鼠中的差异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Star、Stard5、Cyp17a1、Hsd3b6、Hsd17b3、Sult1e1等基因在早期邪毒壅盛证和气虚证小鼠呈现下调趋势,且在中晚期阳气虚证和气阴阳虚证下调幅度更加显著,Cyp11a1、Hsd3b1、Hsd17b10、Hsd17b11、Hsd17b12、Fdx1、Fdxr、Por、Sult1a1等仅在中晚期阳气虚证和气阴阳虚证中显著下调,Cyp17a1仅在睾丸组织特异性中表达。结论:H22荷瘤小鼠肿瘤形成后,自发产生的虚证越严重,其睾丸雄激素合成酶基因转录活性越低。  相似文献   

8.
阳气虚证H22荷瘤小鼠垂体差异表达的基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筛选荷瘤小鼠阳气虚证垂体差异表达的基因,并简要分析其功能特征.方法:采用荷瘤小鼠及其标准化四诊及辨证方法,及GeneChip Mouse Exon1.0 ST Array等技术,检测H122荷瘤小鼠早期邪毒壅盛证和气虚证、中期阳气虚证、中晚期气阴阳虚证共3阶段4个证候垂体基因表达的差异,重点关注那些表达量大、差异显著的基因,筛选阳气虚证差异表达的基因.结果:筛选到阳气虚证独特上调的基因14个:LOC669166、Cd8b1、Cd3d、Ly6d、Lat、Orm2、Dntt、1700021K02Rik、A130072A22Rik、IDC669782、Ptpre、Igk-V21-9、Cxcll3、LDC668417,其中多数基因在正常小鼠及其他证候小鼠的垂体表达很低或几乎关闭;独特下调的基因3个:Wfdc1、Spook3、Mfan4.结论:H22荷瘤小鼠阳气虚证垂体基因表达与其他证候存在较大差异,其中部分可能是阳气虚证的标志基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揭示荷瘤小鼠甲状腺不同阶段上下调高表达基因特征.方法:采用荷瘤小鼠及其标准化四诊及辨证方法,以及GeneChip Mouse Exon 1.0 ST Array等技术,检测H22荷瘤小鼠早期邪毒壅盛证和气虚证、中期阳气虚证、中晚期气阴阳虚证4个证候甲状腺上下调基因,重点关注那些高表达量的基因.结果:早期邪毒壅盛证和气虚证同时上调高表达基因1个即Ifi27,下调高表达基因2个即AY036118和Dub2a;中期阳虚证上调高表达基因25个,如Clec2g和Probe号6809296的基因等,下调高表达基因5个即Klklb27,Crispl,Fas,H2-Ea和GOs2;中晚期气阴阳虚证上调高表达基因1个即Miff,下调高表达基因3个即Spare,Col4al和Col3al.结论:部分基因表达量改变及功能特征呈现一定的趋势,如中期阳气虚证上调高表达基因数量明显多于早期及中晚期,且与细胞构造、运动、增殖、凋亡相关基因较多,推测可能与肿瘤发生相关,以上绝大部分基因,以往在甲状腺生理与病理研究中较少涉及.这些基因具体功能如何,及甲状腺在肿瘤发生中所起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揭示H22荷瘤小鼠邪毒壅盛证肿瘤组织基因表达的特征。方法采用GeneChipMouseExon1.0STArray等技术及芯片分析方法,观察H22荷瘤小鼠邪毒壅盛、早期气虚、中期阳气虚及中晚期气阴阳虚证肿瘤组织基因表达的差异。结果筛选到邪毒壅盛证独特性高表达的基因32个,其中包括Tete3、Phf7、Ldhc等参与睾丸发育、精子或卵子发生的基因22个,Adipoq、Nream、Tnfaip6等与肿瘤有关的基因4个,以及Atp8b3、Pnpla3、Retn等其他功能的基因6个。筛选到邪毒壅盛证独特性低表达的基因2个,有Cort和LOC668417。结论邪毒壅盛证H22荷瘤小鼠肿瘤组织中存在大量独特性表达的基因,可能是该证候与其他证候区别的内在特征。  相似文献   

11.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最早,最完善的中医基础理论书籍,几千年来一直指导中医临床,特别辨证论治观点贯穿着中医学始终,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中风好发于中老年人群中,临床上较为常见,多与现代医学的心、脑、血管疾病相关。适宜的中医药治疗,有着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应用UHPLC-LTQ-Orbitrap技术对丹参素在大鼠血浆和尿液中的代谢产物进行鉴定。SD大鼠灌胃给药丹参素CMC-Na混悬液后,收集其血浆和尿液,应用固相萃取法进行样品前处理。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以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电喷雾负离子模式下采集生物样品的质谱数据。根据精确相对分子质量以及多级质谱裂解信息,结合对照品及文献报道结果比对,最终鉴定了丹参素以及21个丹参素Ⅰ相和Ⅱ相代谢产物,同时分析了丹参素主要的体内代谢反应,如脱水、甲基化、葡萄糖醛酸化、硫酸酯化、去羟基化以及相关的复合反应等。该文应用高分辨液质联用技术快速阐明了丹参素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为今后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米非司酮在妇科临床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米非司酮是一种合成类固醇,结构类似炔诺酮,是一种强有力的抗孕激素药物,对终止早孕、抗着床、诱发月经及促进宫颈成熟有明显作用。随着基础研究的进展及临床经验的积累,米非司酮已推广应用于各类妇科疾病及计划生育领域,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药物体外肝代谢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文东  马辰 《中国药学杂志》2003,38(10):737-740
 目的介绍药物体外肝代谢方法的最新进展。方法根据近几年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归纳。分别按肝微粒体体外温孵法及基因重组P450酶系、肝细胞体外温孵法、离体肝灌流及器官组织切片法等进行介绍。结果与结论介导药物体外代谢酶系的研究是药物体外肝代谢的研究热点,其在新药研究与开发及正确指导临床合并用药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成药》2017,(3)
目的分析原儿茶酸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方法大鼠灌胃原儿茶酸-0.5%羧甲基纤维素钠混悬液后,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法分析该成分在大鼠血浆、尿液、胆汁、粪便中的代谢产物。结果在大鼠血浆、尿液、胆汁中,分别发现了9、4、1个原儿茶酸代谢产物,而粪便中未发现。结论原儿茶酸在大鼠体内吸收入血代谢,不经粪便原形排出。  相似文献   

16.
李晨辉  谷晓红  罗海元 《中医教育》2012,31(2):57-60,66
将平衡计分卡(通过绘制战略地图)运用于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具体实践成效的评估.在对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现状和途径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使命、核心价值观、愿景、战略和各层面的主要构成要素,确定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4个战略主题,且其成果主要体现为3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任浩  宿树兰  管汉亮 《中成药》2014,(3):498-503
目的研究复方柔肝(黄芪、姜黄、丹参和熊胆粉)中姜黄素和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灌胃姜黄素和双去甲氧基姜黄素混合物、姜黄提取物、复方柔肝提取物,并采集血浆样本。利用UPLC-TQ/MS测定大鼠血浆中姜黄素和双去甲氧基姜黄素,以多反应监测方式进行正离子检测,应用DAS 3.2计算并比较各组药动学参数。结果姜黄素在姜黄素和双去甲氧基姜黄素混合物、姜黄提取物和复方柔肝提取物中T1/2、Tmax并无显著性差异,而复方柔肝提取物中Cmax、AUC0T明显高于姜黄提取物、姜黄素和双去甲氧基姜黄素混合物,姜黄素在姜黄提取物和复方柔肝提取物中MRT0T明显高于姜黄提取物、姜黄素和双去甲氧基姜黄素混合物,姜黄素在姜黄提取物和复方柔肝提取物中MRT0T略小于姜黄素和双去甲氧基姜黄素混合物,双去甲氧基姜黄素Tmax其他药动学参数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复方柔肝配伍显著提高姜黄素Cmax,增加了其生物利用度,并加快双去甲氧基姜黄素体内吸收速度,但对其生物利用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8.
灯盏花素大鼠在体肠吸收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英爱  范国荣  高申  洪战英 《中草药》2007,38(7):1036-1039
目的 研究灯盏花素在大鼠肠道的吸收动力学。方法 进行大鼠在体肠循环灌流肠吸收实验,HPLC法测定灯盏花乙素,研究灯盏花素在小肠和结肠的吸收情况,并分别考察不同质量浓度和不同pH对小肠吸收的影响。结果胆管结扎与胆管不结扎的实验组之间,吸收速率常数(ka)和吸收百分率均有显著性差异,在小肠和结肠的ka分别为(0.1071±0.013O)和(0.0707±0.0089)h^-1;灯盏花素在不同质量浓度下,未发现饱和现象,其ka几乎保持不变,在pH6.0~7.4,灯盏花素的吸收不受pH的影响。结论 灯盏花素在小肠的吸收多于在结肠的吸收,其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吸收过程为一级动力学过程,提示灯盏花素可以被制成口服缓释剂型。  相似文献   

19.
植物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环烯醚萜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作者对此类化合物的分布、生物活性进行综述。总结了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在糖尿病治疗、保肝、抗炎、抗菌、抗肿瘤等方面的应用,为相关药用植物的开发及该类化合物在医药领域上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硫酸蒽酮法与硫酸苯酚法测定灵芝多糖含量的差异。方法:分别采用上述两种方法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灵芝中多糖的含量。结果:利用上述两种方法分别测定同一样品灵芝多糖的含量,硫酸蒽酮法测定结果高于硫酸苯酚法。结论:两种方法均操作简便,稳定可行,较之硫酸苯酚法,药典记载的硫酸蒽酮法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