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circ_0001658是否靶向miR-1231影响肝癌Huh-7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方法:肝癌组织中circ_0001658和miR-1231表达采用qRT-PCR进行测定。利用CCK-8法检测si-circ_0001658组、miR-1231组、si-circ_0001658+anti-miR-1231组、si-NC组、miR-NC组、si-circ_0001658+anti-miR-NC组细胞活性,克隆形成、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克隆形成、凋亡,Western blotting检测cleaved-caspase 3和cleaved-caspase9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circ_0001658和miR-1231的靶向结合。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肝癌组织中circ_0001658表达量升高,miR-1231表达量降低。干扰circ_0001658或过表达miR-1231降低Huh-7细胞活性、克隆形成数,增加凋亡率、cleaved-caspase3和cleaved-caspase9蛋白表达量。circ_0001658靶向调控miR-1231的表达,下调miR-1231表达逆转了干扰circ_0001658表达对肝癌Huh-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结论:干扰circ_0001658表达通过靶向负调控肝癌Huh-7细胞的miR-1231,抑制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iR-519d对膀胱癌细胞系5637增殖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通过转染miRNA mimics在膀胱癌细胞系5637中过表达miR-519d,分别利用MTS及细胞集落形成试验,检测膀胱癌细胞系5637增殖能力的改变。通过双荧光素酶报道实验和Western Blot方法验证miR-519d对OCT4的靶向调控。利用OCT4特异性干扰RNA证实miR-519d通过靶向调控OCT4抑制膀胱癌细胞系5673增殖。结果:在膀胱癌细胞系过表达miR-519d后,细胞活性、增殖能力明显下降;双荧光素酶报道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各对照组,共转染OCT4 3'UTR载体与miR-519d组荧光素酶相对活性明显降低(P0.05)。过表达miR-519d后5637细胞中OCT4蛋白表达下调。利用siRNA特异性下调OCT4表达后,5637细胞活性及增殖能力同样受到抑制。结论:miR-519d能靶向结合OCT4 3'UTR序列,通过下调OCT4的表达抑制膀胱癌细胞系5637的增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环状TP53(CircTP53)调节miR-873-5p/细胞周期蛋白1(CCND1)轴对甲状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和迁移侵袭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甲状腺癌细胞TPC-1,随机分为对照组、CircTP53 siRNA、CircTP53 siRNA阴性对照组、共转染组。检测各组TPC-1细胞CCND1上皮间质转化标志蛋白(Vimentin、E-cadherin)表达。结果:与人甲状腺正常细胞Nthy-ori 3-1相比,人甲状腺癌组织源细胞和人甲状腺癌细胞株TPC-1、C643、SW579中CircTP53、CCND1 mRNA表达升高(P<0.05),miR-873-5p表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CircTP53 siRNA组凋亡蛋白Bax/Bcl-2比值、细胞miR-873-5p及E-cadherin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结论:敲低CircTP53可通过促进miR-873-5p分泌下调CCND1表达,抑制甲状腺癌细胞集落形成,降低细胞活力及迁移侵袭活性,并促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反义miR-21抑制异种移植U251人脑胶质瘤生长的体内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敲低miR-21表达抑制裸鼠荷皮下U251人腩胶质瘤生长的疗效和机制. 方法 原位注射miR-21反义寡聚核苷酸(AS.miR-21)治疗裸鼠皮下荷U251人脑胶质瘤.定时测量肿瘤大小评估原位注射AS-miR-21治疗效果:使用Real time PCR和原位杂交方法鉴定治疗后miR-21表达水平下调;采用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PCNA、PTEN、MMPs、和Septins)评价治疗后肿瘤牛物学性状改变;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 结果 肿瘤生长曲线显示AS-miR-21治疗组肿瘤生长速度及体积小于空白对照与无义序列治疗组(F=52.458,P=0.000);Real-time PCR法:AS-miR-21治疗组miR-21表达下调为对照组的0.018±0.009:原位杂交显示AS-miR-21治疗组miR-21表达水平较对照与无义序列治疗组下调:组织病理学检测表明AS-miR-21治疗后肿瘤恶性度降低;TUNEL法检测可见AS-miR-21治疗组细胞凋亡数显著高于对照与无义序列治疗组(F=141.021,P=0.000).结论 以miR-21作为靶点抑制异种移植U251人脑胶质瘤生长,miR-21可能通过上调抑癌基因PTEN抑制胶质瘤的生长,可以作为人脑胶质瘤基因治疗的侯选靶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乙型肝炎病毒X(hepatitis B virus X protein,HBx)蛋白通过调控蛋白编码基因表达而广泛参与人原发性肝细胞癌(简称肝癌)的发生和进展。本研究将HBx的调控功能拓展到非编码RNA领域,探讨HBx能否调控宿主肝癌细胞内microRNA(miRNA)的表达,进而参与肝癌细胞生长及恶性转化。方法利用高通量芯片分析及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 RT-PCR)鉴定HBx在肝癌细胞内诱发的miRNA表达变化。通过系列蛋白和mRNA表达分析,细胞周期及凋亡实验以及萤光素酶报告实验来检测miR-16家族表达抑制后HepG2肝癌细胞的生物学变化。结果芯片分析结果显示,HBx在HepG2细胞内诱发了大量的miRNAs表达变化,其中miR-16家族的低表达能在HepG2、SK-HEP-1及Huh7肝癌细胞中得到重复。同时,HBx显著上调miR-16家族的靶基因CCND1的表达。c-myc介导了HBx相关miR-16家族沉默,外源表达的miR-16/15a能通过阻滞细胞周期进展和诱导凋亡而抑制HepG2-hbx(稳定表达HBx)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及非贴壁生长能力。反之,沉默miR-16表达能促进HepG2细胞的周期进展和生长。结论 HBx能在体外改变肝癌细胞的miRNA表达谱,尤其是沉默miR-16家族表达。c-myc高表达介导了HBx下调miR-15a/16的过程且是HBx促进HepG2细胞恶性转化所必须的。因此,miR-16家族可能成为HBV相关肝细胞癌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mi R-let-7b通过调控相关细胞周期蛋白影响皮肤黑色素瘤的增殖和凋亡。方法:q PCR法检测mi R-let-7b在黑色素瘤组织和细胞株中的表达情况;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mi R-let-7b与CCND1之间的相互作用;MTT增殖实验检测抑制mi R-let-7b后黑色素瘤细胞的增殖能力的变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抑制mi R-let-7b后黑色素瘤细胞的凋亡行为的变化情况。结果:与癌旁正常皮肤组织相比,黑色素瘤组织中mi R-let-7b的表达水平相对上调,与其他黑色素瘤细胞株相比,A375细胞中mi R-let-7b表达最高;双荧光素酶实验证实mi R-let-7b能与CCND1的3’UTR特异性结合,可以调控CCND1的表达与活性;抑制mi R-let-7b的表达后可以抑制黑色素瘤细胞的增殖能力;同时可以促进黑色素瘤细胞的凋亡行为。结论:mi R-let-7b可以调控CCND1的表达从而影响黑色素瘤细胞的增殖和凋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irc_0007841靶向miR-513a-5p对胃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RT-qPCR检测胃癌组织、癌旁组织、胃癌细胞HGC-27以及人胃黏膜细胞GES-1中circ_0007841和miR-513a-5p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确定circ_0007841和miR-513a-5p相互作用。将HGC-27细胞分为si-NC组、si-circ_0007841组、miR-NC组、miR-513a-5p mimic组、si-circ_0007841+miR-513a-5p Inhibitor组。CCK-8法检测HGC-27细胞存活率;平板克隆实验检测HGC-27细胞克隆形成数;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HGC-27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HGC-27细胞侵袭能力。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胃癌组织中circ_0007841相对水平显著升高(P<0.05),miR-513a-5p相对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GES-1细胞比较,HGC-27细胞中circ_0007841相对水平显著升高(P<0.05),miR-513a-5p相对水平显著降低(P<0.05)。circ_0007841和miR-513a-5p直接特异性结合。与si-NC组比较,si-circ_0007841组HGC-27细胞存活率、克隆形成数、划痕愈合率、迁移数、侵袭数显著降低(P<0.05),miR-513a-5p相对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miR-NC组比较,miR-513a-5p mimic组HGC-27细胞存活率、克隆形成数、划痕愈合率、迁移数、侵袭数显著降低(P<0.05)。与si-circ_0007841组比较,si-circ_0007841+miR-513a-5p Inhibitor组HGC-27细胞存活率、克隆形成数、划痕愈合率、迁移数、侵袭数显著升高(P<0.05)。结论:干扰circ_0007841通过靶向上调miR-513a-5p表达来抑制胃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iR-21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与PTEN的关系。方法:用RT-PCR检测119例肝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miR-21与PTEN的表达情况;双报告基因实验检测肝癌细胞中miR-21对PTEN转录水平的影响;分析miR-21表达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在肝癌细胞中分别过表达及抑制miR-21的表达之后,检测细胞增殖与PTEN及其下游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肝癌组织中miR-21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而PTEN则相反(均P0.05);miR-21与PTEN的表达具有一定相关性(r2=0.6767,P0.05);miR-21可并抑制PTEN转录活性;miR-21的表达与肝癌患者AFP水平及TNM分期有关(均P0.05);肝癌细胞过表达miR-21后,肝癌细胞增殖明显增强,PTEN表达明显调,并影响其下游蛋白的表达,而抑制miR-21则相反(均P0.05)。结论:miR-21在肝癌中表达升高,且miR-21可以通过下调PTEN表达进一步促进肝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miR-154在对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前列腺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RT-PCR方法检测前列腺癌和癌旁正常组织样本中miR-154的表达.运用细胞增殖实验(CCK-8法)、克隆形成实验及细胞周期分析评估上调miR-154对前列腺细胞系DU145和PC-3的作用.结果 与癌旁正常前列腺组织相比,miR-154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体外实验中,miR-154过度表达能显著抑制癌细胞的生长,细胞克隆形成数明显降低.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癌细胞的生长受到抑制,在G0/G1期比率明显升高,而上调miR-154可以使前列腺癌细胞阻滞在G1期,而抑制细胞的增殖.结论 miR-154可以影响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功能,有望成为前列腺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microRNA-451(miR-451)对胶质瘤细胞株A172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合成寡核苷酸miR-451拟似物(miR-451 mimics)转染A172细胞,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转染后miR-451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蛋白表达,应用流式细胞术、噻唑蓝(MTT)比色法和Annexin Ⅴ法评价miR-451对A172细胞生长、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miR-451 mimics转染组细胞miR-451表达升高>6倍;Western blot法显示癌基因AKT1表达下降到(43.81±5.20)%、Cyclin D1(56.09±3.40)%和bcl-2(63.49±3.70)%,抑癌基因p27表达升高到(145.51±6.70)%;细胞周期G0/G1期细胞增多达17.4%,出现G0/G1期阻滞;MTT法分析显示细胞生长受抑>35%;Annexin Ⅴ法检测显示细胞凋亡明显升高>15%.结论 miR-451可抑制人脑胶质瘤细胞生长和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具有抑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恶性胶质瘤组织中微小RNA(miR)-497表达特性及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2015年1月至2019年7月收集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25例胶质瘤组织,16例非肿瘤病变正常脑组织组织,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定胶质瘤组织和正常脑组织中miR-497、Wnt3a表达,线性相关分析miR-497与Wnt3a之间的关系。根据miR-497表达量高低分为高表达组、低表达组,生存分析(Kaplan-Meier分析)无病生存曲线和总生存曲线,分析miR-497表达与胶质瘤预后之间的关系。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胶质瘤组织和非肿瘤正常脑组织中miR-497平均表达水平;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中各个细胞株ΔCt值的差异(One-way ANOVA)。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胶质瘤组织中miR-497的表达(1.29±0.61)低于正常脑组织(5.76±1.45,t=3.21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胶质瘤组织中miR-497和Wnt3a基因RNA之间表达明显相关,miR-497和Wnt3a基因表达呈负相关(P<0.05)。高表达miR-497组与低表达miR-497组胶质瘤患者的Kaplan-Meier无病生存曲线和总生存曲线,miR-497表达高的胶质瘤患者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显著高于miR-497低表达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47,P<0.05)。结论恶性胶质瘤中miR-497表达下调,Wnt3a表达上调。miR-497表达高的胶质瘤患者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显著高于miR-497低表达者。miR-497表达水平可能与恶性胶质瘤预后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微小RNA(microRNA,miR)-195调控结直肠癌中Notch通路配体Delta样配体4(Dll4)表达,探讨其作用靶点,明确miR-195通过Notch通路抗结直肠癌的分子机制。方法收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2010年11月至2011年2月56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切除的标本,3、应用芯片技术筛选6例结直肠肿瘤组织和正常肠黏膜组织中micro-RNA的表达差异,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miR-195在组织中相对表达量,应用固定化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56例结直肠癌组织及其邻近正常肠黏膜中Notch通路中Dll4蛋白表达;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195与Dll43’端非编码区(3’UTR)区的相互作用及活性,采用基因过表达miR-195(40 pmol/L)处理结肠癌细胞系SW480,运用流式细胞仪观察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通路相关蛋白Dll4、锯齿状蛋白1(Jagged1)、Notch受体胞内段(NICD)、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转录因子发状分裂相关增强子1(HES1)、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ANOVA),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蛋白表达量差异,统计学方法分别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miR-195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肠黏膜,而Dll4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正常肠黏膜,分别为正常肠黏膜的0.34倍(0.341±0.008)及1.92倍(1.922±0.003)(t=3.116、2.374,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体外转入miR-195后,Dll4荧光素酶活性低于对照组(0.442±0.010、1.010±0.002,t=4.30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iR-195和γ-分泌酶抑制剂(DAPT)都可阻断Notch1通路,抑制SW480细胞的增殖(3.1%比17.3%,t=4.232,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诱导其凋亡(13.7%比48.3%,t=8.355,P<0.01),两者具有协同作用(t=7.474,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Notch通路相关蛋白NICD、Hes-1随作用时间延长而表达下降。结论结直肠癌中miR-195及Dll4呈拮抗性表达,与其病理学特征密切相关,Dll4为miR-195调控的下游靶基因,miR-195通过负性调控Dll4/Notch信号通路抗结直肠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iR-497的表达差异,寻找其下游作用靶点。方法选取2010-2013年期间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手术切除的94例胃癌及其癌旁组织。用RT-PCR法定量检测miR-497在其中的表达;在线软件预测miR-497靶基因,用阴性对照及miR-497-mimics转染SGC-7901细胞系,RT-PCR及Western检测胃癌细胞miR-497过表达后靶点基因mRNA及蛋白水平的改变;MTT法检测miR-497-mimics组(miR-497过表达)细胞株与阴性对照组间对5-氟尿嘧啶(5-FU)化疗的敏感性。结果①miR-497表达量在胃癌组织中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BCL2L2被预测为miR-497的靶基因,miR-497在胃癌SGC-7901细胞中过表达后BCL2L2蛋白表达在miR-497-mimics组细胞中明显弱于阴性对照组细胞,BCL2L2mRNA在2组细胞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R-497-mimics组细胞对5-FU的Ic50值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细胞(P=0.0046)。结论miR-497在胃癌组织中低表达,BCL2L2为miR-497的靶基因,miR-497过表达可提高胃癌细胞对5-Fu的敏感性,这为进一步研究miR-497与BCL2L2在胃癌中的作用及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本文旨在研究抑癌基凶has-miR-205在前列腺癌中的分子和功能机制。通过对早期和晚期前列腺癌组织进行miRNAs表达的基因芯片分析,从中选出异常表达的miR-205进行实时定量PCR分析,并对其在前列腺癌中的功能和靶基因c-SRC及其下游FAK/ERKI/2通路进行分析。结果发现miR-205在晚期前列腺癌中呈现低表达,其表达量与临床病理分期和总PSA及游离PSA呈负关联。体外功能试验分析显示高表达miR-205或是敲除C-SRC基因的表达可以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与转移。裸鼠体内实验分析高表达miR-205可以抑制前列腺癌肿瘤形成。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证实C—SRC是miR-205的靶基因,高表达的miR-205抑Nc-SRC及下游通路FAK,P—FAK,ERK1/2和P—ERK1/2的蛋白表达。抑癌基因miR-205在前列腺癌中低表达,并且通过靶基因C-SRC来抑制前列腺痛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miR-126在胃癌中的表达水平并鉴定miR-126的靶基因,以阐明miR-126在胃癌发生机制中的功能。方法:采用qRT-PCR分别检测miR-126在胃癌细胞株、正常胃黏膜组织、永生化胃黏膜上皮细胞、胃癌及配对癌旁组织的表达水平,并与胃癌组织的临床病理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出miR-126的靶基因,并通过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加以验证;采用qRT-PCR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miR-126对靶基因mRNA及蛋白质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qRT-PCR检测结果显示,miR-126在胃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其在正常胃黏膜组织及永生化胃黏膜上皮细胞株的表达水平。miR-126在60例病人的胃癌组织中表达的水平显著低于其在配对癌旁组织中表达的水平;且胃癌组织miR-126表达水平低者,肿瘤组织体积较大,胃壁浸润较深,易发生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也较晚。生物信息学分析提示Crk mRNA的3′UTR含有miR-126直接作用的靶序列,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进一步验证了该靶序列,qRT-PCR及Western印迹法证实miR-126对Crk蛋白表达的调控发生在转录后水平。结论:miR-126有望成为研究胃癌的新型标志物;miR-126通过对其靶基因Crk的调控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6.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人脑胶质瘤的定位及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通过检测人脑胶质瘤及瘤周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基因表达及定位,探讨VEGF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及瘤周组织水肿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23例人脑胶质瘤及瘤周组织中VEGF基因表达情况,并与7例正常脑组织进行对照研究。不着色者为阴性,细胞胞浆着色呈棕黄(褐)色者为阳性。结果VEGF在胶质瘤组织主要表达于毛细血管、血管内皮细胞及肿瘤细胞,瘤周组织表达于变异的星形胶质细胞,而正常脑组织几乎无表达。胶质瘤组织标本中血管内皮细胞及瘤细胞内VEGF的表达率分别为22.60±2.31和20.18±4.25,而瘤周组织标本中血管内皮细胞及变异的星形胶质细胞内VEGF的表达率分别为8.44±3.17和45.20±6.11,正常脑组织标本中血管内皮细胞及细胞内VEGF的表达率分别为1.76±1.20和1.84±1.51,胶质瘤组织与瘤周组织阳性细胞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脑组织(P<0.01);胶质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VEGF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瘤周组织(P<0.01);而瘤周组织星形胶质细胞的阳性表达率高于肿瘤组织(P<0.01)。结论提示VEGF在脑胶质瘤及瘤周组织中的高表达与肿瘤血管生成及瘤周组织水肿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细胞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牛磺酸上调基因(TUG1)靶向作用于微小RNA(microRNA,miR)-145/锌指E-盒结合同源异形盒-1(ZEB1)对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实验标本选自2018年4月至2019年12月间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收集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及癌旁标本共30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的方法观察乳头状甲状腺癌及其癌旁组织中lncRNA TUG1及miR-145的表达水平;将lncRNA TUG1 shRNA和miR-145 mimics分别转染到甲状腺乳头状癌TPC-1细胞中,利用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观察lncRNA TUG1和miR-145对甲状腺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应用生物信息学及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lncRNA TUG1和miR-145的关系及miR-145的靶基因。同时,利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实验检测lncRNA TUG1和miR-145对靶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两组间统计学差异通过双尾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结果显示,lncRNA TUG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4.43±0.07)高于癌旁组织(1.13±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24,P<0.05),miR-145的表达水平(0.39±0.08)低于癌旁组织(1.08±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37,P<0.05);甲状腺乳头状癌TPC-1细胞中转染lncRNA TUG1 shRNA组及miR-145 mimics组侵袭细胞数[(292.4±48.2)、(234.2±42.4)个]低于各自对照组侵袭细胞数[(452.9±50.8)、(439.4±39.8)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05,P<0.05;t=3.186,P<0.05);生物信息学及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结果显示,lncRNA TUG1可以与miR-145互补结合,ZEB1是miR-145的靶基因;lncRNA TUG1 shRNA组细胞ZEB1蛋白表达水平(0.33±0.12)低于lncRNA对照组细胞中ZEB1蛋白表达水平(1.17±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20,P<0.05),miR-145 mimics转染组细胞蛋白表达水平(0.46±0.11)低于miRNA对照组细胞中ZEB1蛋白表达水平(1.05±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50,P<0.05)。结论lncRNA TUG1能够靶向作用于miR-145/ZEB1调控甲状腺癌细胞的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18.
脑胶质瘤白细胞介素-6自分泌或旁分泌环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 6(IL 6) /IL 6受体 (IL 6R)自分泌或旁分泌环路与脑胶质瘤的关系。方法 采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检测IL 6和IL 6R基因在 4株脑胶质瘤细胞株、62例脑胶质瘤组织标本、5例良性脑膜瘤组织和 5例人正常脑胶质细胞中的表达 ;将IL 6单抗 (McAb)或IL 6RMcAb与脑胶质瘤细胞共同孵育 ,四甲基偶氮唑蓝 (MTT)比色法检测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 脑胶质瘤细胞株C6、9L、U 2 5 1和SHG44均有IL 6和IL 6R的表达 ,脑胶质瘤组织标本中 47例 (75 .81% )表达IL 6、5 2例 (83 .87% )表达IL 6R、41例 (66.13 % )同时表达IL 6和IL 6R ;良性脑膜瘤组织 4例表达IL 6,人脑正常胶质细胞仅有IL 6弱表达 ,两者均无IL 6R表达。IL 6McAb和IL 6RMcAb能够显著抑制脑胶质瘤细胞的增殖 ,并存在剂量依赖关系(P <0 .0 1)。结论 脑胶质瘤很可能存在IL 6/IL 6R自分泌或旁分泌环路 ,阻断此环路可以明显抑制胶质瘤细胞的恶性增殖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甲状腺癌(TC)细胞中微小RNA-630(miR-630)对上皮-间充质转化(EMT)标志物锌指转录因子(Slug)表达的影响,及对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普外科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之间的40例乳头状甲状腺癌及其癌旁标本。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方法检测甲状腺癌及其癌旁组织中miR-630的表达水平;将miR-630模拟物(mimics)转染至人乳头瘤状甲状腺癌细胞(TPC-1)细胞中,应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观察Slug基因的表达水平,使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观察miR-630对Slug基因的调控作用;同时,将过表达Slug质粒与miR-630 mimics共转染至TPC-1细胞,应用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观察miR-630和Slug表达变化对甲状腺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miR-630在乳头状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为(1.13±0.07),其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组织表达水平(5.33±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472,P<0.05);miR-630 mimics上调甲状腺乳头状癌TPC-1细胞中miR-630后,Slug mRNA表达水平(0.48±0.09)明显低于对照组细胞(1.03±0.07,t=7.13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iR-630 mimics与Slug 3’非翻译区野生型共转染组荧光素酶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0.38±0.03,t=13.02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miR-630 mimics与Slug 3’非翻译区突变型共转染组,荧光素酶活性却无明显变化(1.08±0.02比1.02±0.03,t=1.122,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iR-630 mimics组侵袭细胞数(241.3±42.4)明显低于对照组侵袭细胞数(467.5±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14,P<0.05);miR-630 mimics和Slug过表达质粒共转染组细胞的侵袭细胞数(411.6±28.3)与阴性对照组(NC,418.3±3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31,P>0.05)。结论miR-630能够通过靶向抑制Slug的表达,抑制甲状腺癌细胞的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