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抗单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溶血栓药物之一。它存在两种形式:单链尿激酶(scuPA)或称尿激酶原及双链尿激酶(uPA)或称尿激酶〔1〕。由于临床发现uPA大剂量注射易出现大面积出血的倾向,所以,人们对特异性强于uPA的scuPA进行了深入地研究。由于scuPA能选择性地在纤维蛋白表面激活纤溶酶原,进而选择性地溶解血栓,而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我们虽已构建了高表达水平的工程细胞株,但纯化工艺有待进一步完善。鉴于国内尚未报道过scuPA单克隆抗体(mAb)的制备,我们用常规细…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及其特异受体(uPAR)与胃癌的关系及其在胃癌浸润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cDNA-mRAN原位分子杂交技术,分别检测了64例胃癌及其癌旁组织中uPA和uPARmRNA表达情况,同时结合病人的临床生物学指征进行分析。结果:癌与癌周比较,uPA和uPARmRNA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P〈0.001。在伴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中,uPA和uPAR阳性例数分别为19/29和24/29,与无转移的10/35和13/35相比,P分别〈0.01和〈0.001。在浸润到肌层、浆膜层的病例中uPA和uPAR阳性例数分别为25/38和30/38,与浸润到粘膜和粘膜下层的4/26例和7/26相比,P均〈0.001。在uPA和uPAR同时阳性的病例中,伴有淋巴结转移和浸润到肌层以下的分别占15/2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我国京津沪地区,乳腺癌发病率已居于妇女恶性肿瘤首位川.研究表明,癌细胞在浸润转移的过程中存在着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和基底膜成分被相关蛋白酶溶解的活动,纤溶酶原激活在ECM水解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一些研究表明体液中的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rokinasetypeplasminogenactivator,u PA)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 (uokinasetypeplasminogenactivatorreceptor,u PAR )浓度与癌细胞自身分泌和释放的水平及其浸润转移有关 ,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issueplasminogenactivator,t PA)则与癌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的释放和血管新生有关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Tissueplasminogenactivatorinhibitor 1,PAI 1)则对t PA和u PA起调控作用 ,同时参与癌细胞的转移等过程[1 ,2 ] 。为探讨癌生长和癌扩散转移及血管新生与上述指标之间的…  相似文献   

5.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rokinas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eceptor,uPAR)与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rokinas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同为纤溶酶原激活系统的主要成员,是一种协调多种信号转导途径的多功能分子,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oluble urokinas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eceptor,suPAR)是其可溶形式。除凝血-纤溶以外,uPAR参与了肿瘤侵袭及炎症等多种疾病过程,而suPAR可能是一种良好的炎性标志物。本文就uPAR及suPAR在炎症中的作用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6.
纤溶酶原激活系统在肺癌中的表达和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正常组织及肿瘤组织的破坏和重建依赖细胞外基质的蛋白水解作用。在多种不同的蛋白酶中,一些丝氨酸蛋白酶(如纤溶酶原激活剂及其激活产物)具有调节肿瘤生长和播散的功能,与多种恶性肿瘤的恶性度及其侵袭和转移性密切相关。作者就纤溶酶原激活系统各主要成分的结构、功...  相似文献   

7.
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及其生理性抑制剂的结构与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的结构和功能 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plasminogen Activator,t-PA)由527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约为67000,属丝氨酸类蛋白水解酶。它能使纤溶酶原(Plasminogen,Plg)变成纤溶酶(plasmin,plm),后者促使水不溶性纤维蛋白(Fibrin,Fb)水  相似文献   

8.
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2型(PAI-2)具纤溶抑制活性,是尿激酶(uPA)特异的抑制物。u-PA在肿瘤浸润与转移过程中起了十分关键的作用,PAI-2亦因此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本文对PAI-2的基因结构、表达调控、蛋白质结构、功能及其作用机制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抗PAI抑制作用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构建t-PA活性不被PAI-1抑制的新一代t-PA突变体。方法:根据t-PA的结构特点,去除t-PA分子中的指状区、表皮生长因子和Kringle1区,以含全长t-PA编码区序列的pUC18质粒为模板,经PCR扩增编码氨基酸1~3和176~527位的截短式t-PADNA序列;并将该t-PA分子中的PAI-1结合位点,即第373~384位核苷酸(AAGCACAGGAGG)突变为(GCGGCCGCGGCG),相应的氨基酸KHRR则变为AAAA。结果:测序证实,t-PA突变体的DNA序列正确,将其克隆于大肠杆菌表达载体中,并在大肠杆菌中得到高效表达。表达蛋白占总菌体蛋白的30%,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经蛋白质变性、复性,得到有活性的t-PA突变体。t-PA突变体与PAI-1反应后t-PA的活性未受到抑制。结论:t-PA突变体可能是一种用于治疗心肌梗死和脑血栓等血栓性疾病的强效且剂量要求低的新型生物工程药物。  相似文献   

10.
将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cDNA与逆转录病毒载体LNSX重组后转染病毒包装细胞PA317,形成完整的重组病毒颗粒,电镜下重组病毒呈散在分布,球形,直径90~180nm,由囊膜、外壳和核心三部分组成。重组病毒颗粒感染NIH3T3细胞,在含G418培养基中筛选培养2周后计数阳性细胞克隆数,结果达6×108CFU/L;被感染的受体细胞NIH3T3高效表达具有纤溶活性的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VEGF-C)和尿激酶型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表达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并分析VEGF-C和uPA表达的相关性,探讨其表达与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VEGF-C和uPA在8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25例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VEGF-C和uP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5),两者表达存在正相关(r=0.287,P0.05),并与乳腺癌的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状况有关(P0.05),而与其他临床病理参数无相关性(P0.05)。VEGF-C和uPA高表达者术后无复发生存期低于低表达者的生存期。结论 VEGF-C和uPA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VEGF-C和uPA的表达可辅助用于乳腺癌的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nm23/NDPK癌基因在胰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31例胰腺癌组织及8例正常胰腺组织进行nm23/NDPK癌基因表达的检测。结果:31例胰腺癌组织中有20例nm23/NDPK表达阳性,占64.5%;8例正常胰腺组织中仅2例nm23/NDPK表达阳性,占25%;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低分化胰腺癌nm23/NDPK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高分  相似文献   

13.
存活素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胰腺癌中存活素(survivin)表达的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Western印迹法检测59例胰腺癌及其癌旁组织、11例慢性胰腺炎组织、7个胰腺癌细胞系中存活素的表达。结果 胰腺癌组织中存活素的阳性表达率为72. 8% (43 /59),与胰腺癌分期及分化程度无关(P>0 .05),癌旁组织及慢性胰腺炎组织中存活素表达均为阴性; 7个胰腺癌细胞系存活素mRNA及蛋白均为阳性表达。结论 存活素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具有一定的肿瘤特异性,可能是胰腺癌治疗的一个理想靶目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livin和caspase-3蛋白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 应用高通量的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88例无术前放化疗史的胰腺癌手术标本和11例非肿瘤性胰腺组织中livin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情况,运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并对随访2个月~6年的54例病例作生存分析.结果 88例胰腺癌组织中,livin的阳性表达率为76.1%(67/88),而caspase-3在非肿瘤性胰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0.9%(10/11),显著高于胰腺癌组织(40.9%,36/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livin表达与患者性别、肿瘤大小、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caspase-3表达与患者性别、组织学分化、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1);经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livin和caspase-3在胰腺癌中有协同表达(P<0.01);在有随访结果的54例中,单因素COX分析显示,livin表达及淋巴结转移情况与预后相关(P<0.05),caspase-3表达及患者性别、年龄、部位、肿瘤大小、组织学分化程度、TNM分期与预后无关(P>0.05);多因素COX分析显示,只有livin表达具有独立的预后意义(P<0.05).结论 livin表达与胰腺癌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胰腺癌的独立预后指标,caspase-3可能参与细胞凋亡的调控和胰腺癌生物学进程.  相似文献   

15.
胰腺癌中内皮抑素表达与微血管密度测定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内皮抑素(endostatin)表达与微血管密度(MVD)在胰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ndostatin、MVD在50例胰腺癌、10例正常胰腺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它们与胰腺癌临床病理参数及患者生存率的关系。结果(1)endostatin在正常胰腺组织、胰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78%,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表达强度与胰腺癌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1,P<0.01),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直径及分化程度无关。(2)胰腺癌中MVD均值(33.74±11.44),明显高于正常胰腺组织(17.40±4.74)(P<0.01),Ⅲ~Ⅳ期胰腺癌MVD均值(40.89±10.33)高于Ⅰ~Ⅱ期(25.35±5.38)(P<0.01),淋巴结转移组MVD均值(40.84±10.70)高于未转移组(26.64±6.90)(P<0.01),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直径及分化程度无关。(3)生存分析提示endostatin及MVD与胰腺癌的预后有关(P<0.01)。结论endostatin及MVD在胰腺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对胰腺癌恶性程度的判定和预后评估提供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miR-153和Survivin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子宫颈癌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50例子宫颈癌和40例正常子宫颈组织,采用RT-PCR法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miR-153和Survivin在子宫颈癌和正常子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两者表达与子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患者预后的意义。结果miR-153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低于正常子宫颈组织,Survivin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高于正常子宫颈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6.333,t=6.407,P<0.01)。通过散点图及相关性分析,在子宫颈癌组织中miR-153和Survivin相对表达量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iR-153、Survivin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TNM分期均无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χ^2=6.455,χ^2=5.937,P<0.05)。通过散点图及相关性分析,淋巴结转移患者的淋巴结受侵数目与miR-153表达量呈负相关,与Survivin表达量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预后生存分析发现,miR-153高表达患者生存率高于低表达患者,Survivin高表达患者生存率低于低表达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9.390,χ^2=27.921,P<0.01)。结论miR-153在子宫颈癌组织中低表达,与Survivin在子宫颈癌组织中表达水平呈负相关,可能与子宫颈癌的增殖、侵袭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7.
胰腺癌MT1-MMP和MMP-2表达与神经浸润、转移及预后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MTI-MM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神经浸润、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双标技术检测47例胰腺癌组织中MT1-MMP和MMP-2的表达,并以S-100标记神经纤维,观察MT1-MMP和MMP-2的阳性表达率与胰腺癌神经浸润、转移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MT1-MMP和MMP-2在有神经浸润的胰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无神经浸润者(χ2=4.24,11.57;P<0.05);MT1-MMP和MMP-2的表达与胰腺癌转移、临床分期和预后有关(χ2=7.42,7.26;11.85,12.69;6.69,7.86;P<0.01),而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组织学分级无关(χ2=0.05~4.29;P>0.05);胰腺癌组织中MT1-MMP和MMP-2的表达呈正相关(r=0.585,P<0.01).结论MT1-MMP和MMP-2在胰腺癌的神经浸润、转移过程中可能发挥协同作用;MT1-MMP和MMP-2的表达水平与胰腺癌临床分期和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反应胰腺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肿瘤易感基因101(TSG101)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水平及其与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SG101蛋白在胰腺癌及其对应正常胰腺组织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在肿瘤中表达水平与患者性别、分化、临床分期及转移等临床病理资料之间的相关性。结果:TSG101在胰腺肿瘤组织中表达率为47/58(81.0%)明显高于正常胰腺组织表达率7/58(12.1%)(P<0.05),统计学分析提示TSG101在胰腺癌组织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胰腺组织(P<0.05),在高分化胰腺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强于中、低分化肿瘤组织,在转移性胰腺癌中表达率高于非转移性肿瘤组织(P<0.05),而与患者性别及临床分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SG101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与其分化程度及转移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Connexin43(Cx43)和CD147蛋白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PV6000法检测74例HCC和20例正常肝组织中Cx43和CD147的表达。结果 Cx43和CD147在HCC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27.03%、63.51%,在正常肝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95.00%、30.00%,Cx43在正常肝组织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HCC组织中的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CD147在HCC组织中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的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Cx43和CD147阳性表达与肝细胞癌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TNM分期及肝内血管癌栓具有相关性(P<0.05),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有无伴肝硬化、门静脉癌栓及术前血清甲胎蛋白水平无相关性(P>0.05)。肝癌组织中Cx43表达下调,CD147表达上调,两者呈负相关(P<0.01)。结论联合检测HCC组织中Cx43和CD147的表达情况,可预测HCC的浸润和转移,对指导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乳腺癌组织中uPA、uPAR及nm23-H1的表达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观察乳腺癌组织中uPA、uPAR、nm2 3 H1的表达并探讨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EnVi sion两步法检测 6 9例乳腺癌组织中uPA、uPAR和nm2 3 H1表达的分布情况 ,观察其与肿瘤的分化程度以及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1)uPA阳性表达定位于癌细胞胞质 ;uPAR和nm2 3 H1阳性表达定位于癌细胞胞膜及胞质 ,多数癌旁乳腺上皮细胞呈nm2 3 H1阳性表达 ;高分化乳腺癌 (Ⅰ级 )uPA和uPAR表达阳性率 (30 0 %和 2 5 0 %)低于中低分化乳腺癌 (Ⅱ、Ⅲ级 ) (分别为 6 8 1%、72 7%和 70 0 %、74 1%) (P <0 0 5 ) ;nm2 3 H1表达阳性率在乳腺癌组织不同分化程度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2 )腋窝淋巴结有转移者uPA和uPAR的表达阳性率 (73 2 %和 75 6 %)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 (35 7%和35 7%) (P <0 0 5 ) ;有腋窝淋巴结转移者nm2 3 H1的表达阳性率 (2 4 4 %)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 (5 0 0 %) (P <0 0 5 ) ;uPA、uPAR和nm2 3 H1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个数均无关 ;(3)uPA阳性表达的癌组织其nm2 3 H1表达阳性率 (15 0 %)低于uPA阴性表达的癌组织 (6 2 1%) (P <0 0 5 )。结论 uPA和uPAR的高表达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uPA、uPAR和nm2 3 H1可以作为乳腺癌侵袭与淋巴结转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