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宫腔内妊娠物残留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多需要清宫处理。一些病例术后反复阴道流血或B超提示高度怀疑宫内妊娠物残留,而需再次清宫,给患者带来痛苦。本次研究对流产术后B超诊断为宫内残留的患者进行宫腔镜联合米非司酮片诊治,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宫腔镜对流产后宫内残留物诊治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流产后阴道流血、超声检查提示有宫腔异常回声行宫腔镜检查术的患者28例。结果:手术均一次完全去除残留物,无手术并发症,术后2周复查血β-hCG均正常,B超宫腔内无占位性病变;与病理结果比较,宫腔镜诊断蜕膜及绒毛残留的符合率为100%。结论:宫腔镜可诊断宫内是否有妊娠残留物及残留物的位置、形状、大小,并在直视下对宫内妊娠物残留的患者进行确切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陈瑾  黄守国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4):3513-3513
目的探讨宫腔镜诊治宫内妊娠物残留的价值。方法分析总结2007-10-2010-05海口市人民医院宫腔镜诊治宫内妊娠物残留的55例临床资料。因产后阴道流血1~3个月余入院,经询问病史及妇检、B超、宫腔镜等辅助检查诊断为宫内胎盘残留。结果 55例患者均经宫腔镜清宫或电切除宫内胎盘组织残留物。平均手术时间45min,平均出血量为50 ml。所有患者无一例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宫腔镜作为诊治宫内妊娠物残留的诊治手段,具有准确、微创、安全、有效的优点,应作为首选诊治方法。  相似文献   

4.
宫腔镜在不全流产诊治中的价值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 评价宫腔镜在不全流产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临床拟诊不全流产的患者 16 8例 ,所有患者均做了经腹B超检查。随后经宫腔镜检确诊为不全流产患者 112例 ,随机分为 2组。研究组接受经宫腔镜妊娠残留物摘除或 /和宫腔镜指导下清宫术 ;对照组接受常规清宫术。比较宫腔镜检与术前B超检查的结果 ,并比较两组手术情况。结果  16 8例中经宫腔镜诊断为不全流产者 112例 ,其中B超诊断为不全流产者89例 ;经宫腔镜检查排除不全流产者 5 6例 ,其中B超提示无不全流产 4 9例 ,两种诊断方法结果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研究组 5 5例完全清除宫内残留妊娠物 ;而对照组中有 19例常规清宫术后复检宫腔镜证实仍有妊娠物残留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宫腔镜在不全流产的诊断和治疗中均有很大的价值 ,可首选宫腔镜诊治不全流产。  相似文献   

5.
史双宏  田莉  谢燕萍 《临床医学》2011,31(11):78-79
目的探讨宫腔镜对常规清宫术后宫腔内妊娠物残留的诊治价值。方法对资料完整的46例常规清宫术后阴道异常流血或B超提示宫内异常回声的患者,进行宫腔镜诊断和治疗,治疗时根据检查情况决定是否术中应用B超监护下手术治疗。结果单纯宫腔内妊娠物残留29例,合并宫腔粘连11例,纵隔子宫4例,双角子宫1例,双子宫1例,B超监护下手术29例。46例患者均治愈。结论宫腔镜对常规清宫术后妊娠物残留的诊治具有直接、准确、有效、微创的优点,可作为诊治妊娠物残留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宫腔镜在诊治不流全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8例不全流产患者应用宫腔镜诊治,其中35例清宫后B超检查仍提示宫内异常回声,3例患者流产后持续阴道出血但B超检查提示宫内未见异常.结果 B超检查发现宫内异常回声怀疑不全流产患者中应用宫腔镜检查发现宫内组织残留29例(其中宫腔粘连合并不全流产1例),宫腔内未见异常3例,子宫内膜息肉1例,子宫黏膜下小肌瘤1例,宫腔粘连1例.29例宫腔残留物中4例位于宫角处,1例妊娠物残留位于宫腔粘连带后方.3例B超检查提示宫腔内未见异常患者中有2例宫内组织残留,1例子宫内膜炎.结论 宫腔镜检查在拟诊不全流产的诊治中能明确诊断,且在诊断同时进行治疗,减少误诊、漏诊,减少医患纠纷.但应仔细操作,避免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诊治流产清宫后宫内占位性病变及异常回声的临床价值.方法对人流或药流不全清宫后,B超提示子宫腔内占位性病变或子宫肌层低回声、血流丰富,提示可能为滋养叶细胞疾病共57例,实行宫腔镜诊治,并统计分析B超、宫腔镜及病理检查结果.结果B超提示宫内占位病变诊断胎盘残留31例、机化组织8例,提示可能为滋养叶细胞疾病17例,提示子宫疤痕处妊娠绒毛1例.宫腔镜下诊断宫内胎盘残留有55例,绒毛肌层浸润1例,绒毛植入子宫峡部剖宫产疤痕处1例,病检示胎盘残留39例,胎盘组织机化7例,胎盘组织伴钙化6例,绒毛植入肌层1例.B超诊断宫内残留及子宫疤痕处绒毛植入准确性100%,诊断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准确性(2/17)11.8%.结论对流产清宫后B超提示宫内异常回声者,应首选宫腔镜诊治,以提高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防范不必要的扩大治疗.  相似文献   

8.
宫腔镜诊治早孕流产术后月经异常9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早孕流产术后月经异常患者及时进行宫腔镜检查的重要性.方法 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自2007年12月-2008年10月间收治的早孕流产后月经异常患者共90例行宫腔镜检查,对在宫腔镜检查中发现有手术指征者行相应的宫腔镜手术.结果 90例患者中子宫粘连共47例(52.22%),其中宫腔粘连28例,宫颈粘连6例,宫腔及宫颈均粘连13例.子宫内膜炎3例,结合宫腔镜检查以及病理检查报告支持子宫内膜炎诊断.子宫不全中隔4例(4.44%),其中合并胚物残留者2例.胚物残留17例,检查同时吸宫完全清除胚物患者2例,需TCRF术者15例.宫腔粘连与胚物残留同时存在者4例(4.44%).正常宫腔者15例(16.66%).所有患者宫腔镜检查前行B超检查,发现宫内异常者52例,其中宫腔镜检查证实宫内胚物残留、凝血块或子宫畸形者为47例(90.38%),另5例(9.61%)检查中发现宫内未见异常.B超检查未提示异常者为38例,宫腔镜检查发现宫内未见异常者为10例(26.32%),宫腔镜发现宫内异常者为28例,即假阴性率为73.68%.结论 宫腔镜检查对于早孕流产术后月经异常患者具有极高的诊断价值,宫腔镜检查同时还可以对部分患者宫腔内病变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9.
B超监护下宫腔镜对子宫切口妊娠物的诊治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B超监护下宫腔镜对子宫切口妊娠物的诊治价值.[方法]对28例子宫切口妊娠物的患者在B超监护下经宫腔镜进行诊断、定位后吸取或镜下直接钳取残留胚物等治疗.[结果]28例中27例成功,其中1例胚胎吸出后出血较多,经纱条填塞等止血处理后成功.B超监护宫腔镜下清宫一次成功率96.4%.1例经宫腔镜定位吸出大块胚物后,B超提示子宫切口穿透,立即开腹手术,术中见病灶组织已侵蚀膀胱,行病灶清除并修补切口.[结论]B超监护下宫腔镜具有安全、直接、准确、微创的特点,对子宫切口妊娠物的诊治是极其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楼建义 《临床医学》2008,28(4):63-64
目的 探讨宫腔镜与B超联合应用在治疗难治性宫内妊娠物残留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3例(治疗组)难治性宫内妊娠物残留患者行宫腔镜与B超联合应用行清宫术.另取55例行3次以上清宫术的难治性宫内妊娠物残留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术后残留物清除效果,阴道出血情况,月经恢复情况(周期、经期、经量).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与B超联合应用治疗难治性宫内妊娠物疗效直接、显著、安全性好,患者接受度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B超监测下宫腔镜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患者的价值.[方法]对28例诊断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患者在B超监测下进行宫腔镜或辅以腹腔镜病灶清除术,术后B超复查盆腔包块大小及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值变化情况,并随访1年.[结果]28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患者一次手术成功23例,一次成功率为82.1%.2例行第二次手术成功,3例改腹腔镜手术,无一例并发症发生.术后21例随访2~12个月,随访率为75%.21例患者中,20例术后2~3个月复查B超,盆腔包块变小或消失,血HCG明显下降或转阴,6个月后复查B超,盆腔包块消失,HCG转阴;1例HCG下降、包块变小1个月后HCG又直线上升,行腹腔镜手术治愈.[结论]B超监测下宫腔镜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不失为其较为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宫腔镜治疗宫内妊娠组织残留的效果.方法:探究实验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的72例需要开展宫内妊娠组织残留治疗的患者,根据电脑盲选法分为两组,各自采取宫腔镜手术治疗(研究组)和超声监视下的清宫手术治疗(对照组),治疗的人数均为36例,比较两组宫内妊娠组织残留手术患者术中出血量,阴道出血时间,子宫穿孔、...  相似文献   

13.
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淑文  张丽伟 《华西医学》1997,12(3):339-341
目的:对241例疗贯口服米非司酮和米索胶列醇终止早孕后阴道持或间断少量流血原因进行探讨。方法:检测尿hcG、B超、清宫、组织学检查。结果L发现药流溶液以血主要是妊娠物残留。其中以绒毛及/或滋养细胞未排净为主,且大多数伴有宫腔感染。结论:B超是诊断宫腔有无组织物残留的可靠方法。提出药物流产后阴道少量流血2周不净者应做B超检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诊治宫内胚物残留的临床优势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市妇幼保健院2016年9月至2018年8月经B超提示宫内异常回声的78例宫内胚物残留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8例患者在宫腔镜下行宫内妊娠物清除术,均手术成功,无一例发生手术并发症,术后月经如期来潮,9例相继受孕。结论:宫腔镜用于诊治宫内胚物残留具有安全有效、损伤小等优点,术中若发现宫腔粘连或子宫畸形,可同时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诊治产后或不全流产胚物残留的临床应用.方法132例病人其中114例有明确的流产史,2例有引产史,2例有分娩史,14例无流产史.有流产史者流产后行清宫术,术后仍有少量不规则的阴道流血,B超检查无异常发现,行宫腔镜检查.宫腔镜检查确定有无胚物残留,并进行定位,即行清宫术,清宫后再行宫腔镜检查,观察是否清除干净.结果132例清宫术后,宫腔镜检查宫腔内病灶清除干净,无胚物残留.术后肉眼及病理检查证实为残留的胚胎组织.结论不全流产后行宫腔镜检查,可确定宫腔内有无胚物残留,且清宫术后可检视是否清除干净.  相似文献   

16.
对异位妊娠169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120例曾有1~8次药物流产或人工流产史,3例做过双侧输卵管结扎。典型病例具有停经史、腹痛、阴道流血、盆腔包块、血或尿HCG(+)、B超提示附件包块,后穹窿穿刺阳性等,但相当一部分不具备典型体征,误诊20例。手术治疗132例(占78%),其中腹腔镜89例(占52%),保守治疗37例(占22%)。  相似文献   

17.
经阴道超声对宫内残留胎物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 (TVS)及经腹部超声 (TAS)诊断宫内残留胎物的声像图特点及其误诊的原因。方法 采用ALOKASSD 110 0型超声诊断仪对 112例流产后或产后阴道不规则流血的患者进行超声检查。结果 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TVS为 97.3 % ,误诊 3例 ;而TAS则为 74.1% ,误诊 2 9例。检测小于 0 .6cm× 0 .5cm的宫内残留胎物 ,TVS的误诊率明显低于TAS ,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TVS较TAS能更迅速准确地诊断宫内残留胎物 ,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36岁。因清宫术后2月余,下腹剧痛3h,于1996年7月4日急诊入院。患者末次月经1996年1月15日。1996年4月9日因阴道多量流血伴血块,检查尿HCG阳性,B超示宫内环,胚胎死亡。行清宫取环术,清出物见绒毛。术后一直有不规则阴道流血,于1996年4月29日B超提示宫内有残留组织而再次行清宫术,清出少许组织物。术后阴道流血停止。一个月后因有早孕反应于6月14日行B超示宫内妊娠囊30mm×20mm。要求行药物流产,但未排出组织物,仅有少许阴道流血。10天后再次B超示胚胎萎缩。行清宫术,…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由于多次流产及感染性流产的人数增多,并发症也随之增加,引起宫内妊娠组织残留的人数随之增多,使流产后病程延长,临床表现为阴道不规则流血、下腹痛及盆腹腔感染等.残留组织因病程长导致宫内感染,使残留物机化与宫腔壁紧密粘连.使用传统的治疗方法进行盲目清宫或B超指引下清宫,有时仍不能彻底治愈.2010年8月至2012年6月,莲花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在宫腔镜直视下行残留物取出或定位清宫术,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联合宫腔镜在宫内妊娠组织残留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研究,将75例宫内妊娠组织残留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7)行彩超检查后再次行清宫术;观察组(n=38)行彩超联合宫腔镜检查,并对宫内妊娠物残留行定位刮宫或宫腔镜下妊娠物切除术,合并有子宫发育异常或宫腔黏连等宫腔病变的患者一并给予对应处理。比较两组患者刮出物的病理组织检查结果以及治疗效果、阴道出血时间、月经恢复时间。结果对照组有6例(16. 2%)患者未能刮出妊娠物残留组织,观察组的刮出物中均可以找出妊娠残留物(100. 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100. 0%)、阴道出血时间(3. 25±1. 28d)、月经恢复时间(30. 28±4. 53 d)均优于对照组(78. 38%,6. 59±1. 83 d,36. 27±5. 24 d),差异均有显著性(P 0. 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宫腔镜在宫内妊娠组织残留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