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总结先天性单侧肾发育不良合并输尿管异位开口的诊治经验。方法 对27例先天性单侧肾发育不良合并输尿管异位开口患儿的临床表现、诊治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7例患儿均为女性。左侧18例,右侧9例。经B超、静脉尿路造影(IVU)、阴道逆行造影、CT、MRI等检查证实,17例输尿管异位开口于阴道壁,3例开口于尿道与阴道口之间。16例发现发育不良的肾脏。27例患儿均接受了发育不良肾及输尿管切除术。结论 先天性单侧肾发育不良合并输尿管开口异位通过病史、体格检查及影象学检查,可于术前得到确诊,手术切除发育不良的肾脏及输尿管,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输尿管开口异位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5年2月至2008年2月收治的26例先天性输尿管开口异位病例资料。其中18例为单侧重复肾、重复输尿管并输尿管开口异位,1例为双侧重复肾、重复输尿管并单侧输尿管开口异位,5例为先天性肾发育不良并输尿管开口异位,2例为单侧肾异位伴发育不全输尿管开口异位。结果均经手术治疗,其中16例行上肾部输尿管切除术;1例行患肾上肾部及输尿管切除术;2例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5例肾发育不良和2例异位肾并肾发育不全输尿管开口异位患儿行患肾及输尿管切除术。26例均痊愈出院,获6个月至1年的随访,滴尿症状均消失,2例术后半年行膀胱尿道造影未见膀胱输尿管返流,疗效满意。结论先天性输尿管开口异位易误诊或漏诊,B超、静脉肾盂造影、磁共振泌尿系统水造影是诊断的主要手段;诊断明确者应尽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先天性单侧肾发育不良合并输尿管异位开口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先天性单侧肾发育不良合并输尿管异位开口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 总结分析12例肾发育不良合并输尿管异位开口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肾发育不良均为女性。左侧7例,右侧5例,主要临床表现为点滴性尿失禁,静脉尿路造影患肾均不显影,对侧肾显示代偿性肥大。B超探查8例未探及肾脏,仅4例在盆腔探及发育不良肾组织,其中4例接受CT扫描。2例提示盆腔有发育不良肾,12例均接受了发育不良肾及输尿管切除,术中见肾脏体积小,形态及位置异常,术后“尿失禁”症状立即消失。结论 先天性肾发育不良女孩多见,常伴有输尿管开口异位,主要表现为点滴性尿失禁,B超多不能探及患肾,静脉尿路造影患肾均不显影而对侧肾肥大,易误诊为孤立肾。手术切除患肾及输尿管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4.
小儿先天性输尿管异位开口较少见,易误诊。现将我院1986~1998年收治的先天性输尿管异位开口18例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18例均为女性。明确诊断8例,诊断为遗尿症6例,外阴炎4例。二、临床表现:18例除正常分次排尿外均有持续性滴尿。外阴部及大腿内侧潮红4例。三、影像学检查:均行B型超声检查,14例显示重复肾并双输尿管并异位开口,4例为肾脏发育不全,肾体积极小。均行静脉尿路造影,14例显示重复肾,其中8例双输尿管及肾盂显影清晰,6例肾上段输尿管及肾盂显示不清。4例单侧单一输尿管异位开口,肾盂及输尿管均不显影。四…  相似文献   

5.
先天性单侧肾发育不良的诊治体会(附23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先天性单侧肾发育不良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先天性单侧肾发育不良的临床资料。其中女20例,男3例。年龄2~14岁。合并肾位置异常2例,输尿管异位开口15例,双侧输尿管囊肿1例,输尿管积水3例,膀胱输尿管返流(VUR)1例。对侧重复肾并输尿管异位开口2例,膀胱输尿管返流1例。B超检查21例,IVP检查22例,输尿管逆行造影4例,膀胱镜检查10例,CT检查13例,VCU检查2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肾切除19例;输尿管囊肿电切开窗1例;对侧重复肾切除2例;膀胱输尿管再吻合1例。结果全部病例随访6个月~3年,漏尿、发热及尿路感染等症状消失。结论临床症状结合影像学检查是诊断先天性单侧肾发育不良的有效方法,单侧肾发育不良常合并输尿管末端及对侧肾脏病变。治疗上主要是切除发育不良的肾。  相似文献   

6.
先天性肾发育不良合并单输尿管异位开口的诊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报告先天性肾发育不良合并单输尿管异位开口的诊断与治疗。方法:1985年以来对先天性肾发育不良合并单输尿管异位开口女性患儿11例,采用发育不良肾脏及输尿管切除治疗。术前经静脉尿路选影(IVU)、CT、MRI、利尿B超和彩色多普勒超声(CDI)检查。结合手术探查及病理发现对这些检查手段进行评价。结果:本组8例输尿管异位开口于阴道,3例开口于前庭。除1例逆行造影发现肾脏外,IVU,CT,MRI和常规B超仅能发现间接征象。利尿B超检查8,5列发现患肾;CDI检查7例中,5例发现肾脏。结论:先天性肾发育不良合并单输尿管异位开口较为少见,超声检查(处尿B超和彩色多普勒超声)为首选的检查手段,其治疗原则上均应行发育不育肾脏及输尿管切除术。  相似文献   

7.
99mTe-DMSA用于诊断肾发育不良伴输尿管开口异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通过运用影像学手段诊断肾发育不良伴输尿管异位开口的经验,探讨这一疾病的最佳诊断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肾发育不良伴输尿管开口异位的病史资料,比较各类影像学检查对异位肾诊断之优劣。结果 14例患儿异位开口位于阴道12例,膀胱颈2例。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包括:B超发现异位肾的阳性率为35.7%(5/14)、IVP18.2%(2/11)、CT0%(0/2)、MR100%(2/2)、而^99mTe—DMSA为100%(9/9)。结论 肾组织对放射性核素^99mTe-DMSA极为敏感,通过该检查能发现绝大部分发育不良的肾组织。对本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先天性输尿管异位开口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先天性输尿管异位开口的诊治水平 方法 分析输尿管异位开口15例的临床资料。15例均为女童,年龄2个月-14岁 单侧重复肾重复输尿管异位开口13例,双侧重复肾重复输尿管、一侧上半肾输尿管异位开口1例,单侧单输尿管异位开口并盆腔异位1例 均既有正常分次排尿,又有持续漏尿 异位开口位于前庭9例,阴道、尿道各3例 结果 肾切除2例、半肾切除11例、上下输尿管端侧吻合2例,术后漏尿症状均消失。结论根据典型临床表现和B超、静脉肾盂造影、逆行插管造影可明确诊断根据肾脏发育程度及其功能,合理选择手术方式是治疗小儿异位输尿管开口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异位肾伴输尿管开口异位的诊断和治疗(附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先天性异位肾伴输尿管开口异位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异位肾伴输尿管异位开口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及外科治疗方法。结果7例中6例有漏尿病史,1例腹部可扪及包块,1例可见输尿管异位开口,6例美蓝试验阳性。影像学检查中B超发现4例发育不良的异位肾,IVU检查有3例异位肾显影,可见输尿管行程,CT、CT增强检查可定位7例异位肾和输尿管的位置。外科治疗中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手术5例,肾切除手术1例,保守治疗1例。术后随访0.5—7年肾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漏尿症状消失,无肾积水。结论典型的病史、仔细的体查结合美蓝试验、IVU检查是诊断的基础,B超可作为筛选手段,CT、CT增强可作为常规的确诊检查。外科手术是治疗异位肾伴输尿管异位开口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我院应用彩色多普勒显像技术诊断先天异位肾伴输尿管异位开口病6例,均已经手术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6例病变均为单侧。男1例,女5例;年龄2岁至6岁。初诊以自幼起除正常排尿外有滴尿、湿裤为主诉。6例均作IVP检查,1例示肾轴旋转并肾发育不全,其余均未显影,5例作CT检查,肾缺如3例;肾发育不良且移位2例,其中3例作同位素检测,异位肾功能差2例,异位肾无功能1例。6例均作普通B超检查未探及患肾。利用彩色多普勒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小儿输尿管异位开口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总结16例小儿输尿管异位开口的诊治。结果 一侧重复肾上肾段输尿管开口9例,其中7例行重复肾上肾段及输尿管切除,2例行异位输尿管与膀胱抗反流移植术;单侧单一输尿管异位开口7例,均行患肾及输尿管切除术;16例术后滴尿症状消失。结论 本病一经确诊,应及时手术治疗。IVP与B超检查相互补充,有助于异位输尿管开口的定侧及手术进路,手术方法依双肾功能而定。  相似文献   

12.
肾发育不良多伴发输尿管异位开口,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本院从1985年9月至1996年1月共收治15例,占同期收治输尿管异位开口病例的36.6%(15/41)。现就本病的诊断与治疗问题,讨论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15例全部为女性,年龄在3mo~lla,平均4.6a。病变部位左侧7例,右侧8例。输尿管开口于阴道11例,位于尿道2例,会阴部2例。二、辅助检查静脉肾盂造影15例,患肾不显影11例;患肾显影,但影像淡薄、形态异常4例。B超检查未发现患肾,提示单侧紧缺如10例;可探及患肾5例。阴道造影11例,可显示开口于阴道的细管状输尿管10例;未显示…  相似文献   

13.
14例先天性单侧肾发育不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发育不良肾可位于肾窝或盆腔内 ,可无症状 ,如伴有输尿管异位开口可致尿失禁。该文主要探讨先天性单侧肾发育不良的临床特点、诊疗方法以及病理分型。方法 回顾总结 14例单侧肾发育不良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女 10例 ,男 4例。左侧 11例 ,右侧 3例。主要临床表现为滴尿、反复尿路感染以及腹部包块等。术前均行静脉尿路造影 (IVU)、B超检查 ,7例行CT检查。术前确诊 9例。结果  14例均采用手术治疗 ,术后所有症状消失。术中见发育不良肾脏的体积、形态和位置异常。 9例为体积较小的肾脏 ,5例为葡萄状发育不良肾。病理表现为镜下大量未成熟的扩张导管 ,异常排列的未成熟肾小球和肾小管。术后随访 1~ 2年 ,生长发育正常。结论 先天性单肾发育不良女孩多见 ,因无特异性临床表现 ,不易确诊。临床上影像学检查十分重要 ,手术治疗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4.
伴有单侧输尿管开口异位发育异常的肾脏 ,常异位于盆腔 ,手术切除时定位困难。我们自 1999年起应用腹腔镜切除发育异常肾脏 6例 ,取得良好效果。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1999年 11月~ 2 0 0 1年 2月应用腹腔镜切除发育异常肾脏 6例 ,均为女性 ,年龄 3~ 5岁 ,平均 7.6岁。发育异常肾脏左右侧各 3例。临床症状 :正常排尿以外滴尿。查体见外阴部有正常尿道口、阴道口 ,自阴道口滴尿 ,寻找异位开口困难。静脉尿路造影示 :一侧有正常肾脏 ,另侧肾脏不显影。B超及CT示肾区、腹腔及盆腔未见肾脏。诊断为输尿管开口异位、肾发育异常。经腹腔镜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单纯经脐腹腔镜手术切除发育不良肾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自2009年10月至2014年1月我们共对26例单侧肾发育不良患儿行经脐腹腔镜发育不良肾切除术。回顾性分析26例患儿临床资料,总结治疗经验。结果 26例患儿中,男性9例,女性17例。年龄1.2~7岁,平均年龄3.6岁。14例因输尿管开口异位导致小便失禁就诊,5例因反复泌尿系感染就诊,1例因高血压就诊,6例为体检发现。入院后经B超、增强CT及输尿管逆行造影等诊断为单侧肾发育不良。患儿均采用经脐腹腔镜手术切除发育不良肾。手术时间(82±39)min。其中15例发育不良肾位于下腹部或盆腔,11例发育不良肾位于原位。术后无腹腔出血、伤口感染等并发症。手术后随访6个月,患儿初始症状均消失。脐部伤口隐蔽不易发现。结论单纯经脐腹腔镜手术切除发育不良肾安全可行,与普通多孔腹腔镜手术相比,具有疤痕更隐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超声诊断先天性输尿管开口异位2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输尿管开口异位常并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畸形。异位开口的输尿管一般均有狭窄,临床定位诊断较困难。我们收治临床资料完整的病例21例,均经超声诊断和手术证实,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本组21例均为女性,年龄3~14岁,平均  相似文献   

17.
输尿管膀胱吻合术治疗输尿管异位开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输尿管异位开口的治疗方法。采用输尿管膀胱吻合术治疗17例。结果:14例经1-12年随访,排尿正常,无腰酸痛和其他不适,尿常规和细菌培养均阴性,常规IVU检查显示移植输尿管和所属肾段显影良好。结论:本术式是治疗输尿管异位开口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8.
作者报告12例输尿管口异位,8例异位输尿管来自双肾畸形,4例为单纯输尿管口异位。来自双肾者,6例异位输尿管来自单侧上半肾,2例系双侧。排泄造影5例有明显肾积水,1例类似正常。2例看不见上半肾,进一步观察见下半肾和输尿管向侧方移位,上极肾组织增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膀胱颈折叠成形术治疗女童短尿道畸形所致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经验和疗效。方法对本院从2008年5月至2011年2月因尿失禁收治的8例女童施行膀胱颈折叠成形术。8例患儿中,包括先天性短尿道畸形6例,1例合并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术后,尿道开口发育差,位置偏后汐p伤性尿道阴道瘘、尿道会师术后尿失禁1例,先天性短尿道畸形合并右侧异位发育不良肾、异位输尿管口1例。结果8例患儿手术顺利,恢复良好,术后12~14d出院。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门诊随访,6例控尿满意,元尿失禁、排尿困难、尿路感染等并发症,1例(先天性短尿道畸形合并右侧异位发育不良肾、异位输尿管E1)术后存在尿失禁,1例(先天性短尿道畸形合并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术后)存在部分性尿失禁。8例术后彩超提示膀胱元残余尿、无肾盂积水、膀胱结石等。结论短尿道畸形是女性尿失禁的原因之一,严重影响患儿日常生活,膀胱颈折叠术对短尿道畸形所致尿失禁疗效满意,术式简单安全,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小儿先天性发育不良肾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 总结分析1988年至2009年我科收治的83例单侧先天发育不良肾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术前均行多普勒超声、静脉肾盂照影和99mTc-DTPA肾脏扫描.35例患儿行增强CT检查,39例行IVP后延迟CT检查三维重建.所有病例均行发育不良肾切除,肾切除的指征包括无功能发育不良肾脏合并临床症状55例,无临床症状的无功能多囊发育不良肾,随访不消退或增大27例,无功能发育不良肾合并肾输尿管积水1例.结果 各项术前检查中IVP后延迟CT三维重建技术阳性诊断率最高,达100%.术后病理均提示为发育不良肾脏.4例因高血压行发育不良肾切除的患儿,术后2例仍然有高血压,其他患儿术后临床症状消失,没有恶变者.结论 儿童先天发育不良肾脏发育不良程度不一,合并畸形不同,临床表现各异.IVP后延迟CT检查三维重建技术诊断发育不良肾脏阳性率高.合并临床症状的无功能发育不良肾、多囊发育不良肾长期随访不消退者可手术治疗,随访过程中有明显消退的多囊发育不良可定期观察,有功能的非多囊发育不良肾可以保留.近19%发育不良肾脏可合并对侧肾脏畸形,应密切监测对侧肾脏功能及血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