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尾吊模拟失重大鼠灌胃给予莫西沙星后的尿液排泄规律,为在空间飞行中合理使用莫西沙星提供基础实验数据。方法采用3周尾吊大鼠模型模拟失重效应,单次灌胃80mg/kg莫西沙星后,收集0~4,4~8,8~12,12~24,24~48,48~72h时间段尿液样本,采用HPLC-MS法测定大鼠尿液中莫西沙星的含量,计算尿液中药物的累积排泄量。结果给药后8h内,莫西沙星在对照组排泄量即明显高于尾吊模拟失重组(P0.01),且在两组大鼠尿液中累积排泄量的差异持续至给药后72h。给药72h后,尾吊组和对照组大鼠尿液中莫西沙星累积排泄量分别为(4.979±4.36)μg、(12.96±1.61)μg,莫西沙星在模拟失重组大鼠累积排泄量下降为对照组的38.4%(P0.01)。结论尾吊模拟失重显著降低了莫西沙星在大鼠尿液中的排泄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紫檀芪(pterostilbene,PTS)在正常及模拟失重大鼠尿液及粪便中的排泄规律。方法正常对照大鼠和尾吊21 d模拟失重后大鼠,灌胃给予33 mg/kg PTS,采用LC-MS法测定各时间段尿粪样本中PTS含量,获取PTS在尿粪中排泄百分比及排泄量数据。结果正常对照大鼠给药48 h内,PTS在尿粪中排泄速度较慢,给药72 h后,PTS在尿粪中的累计排泄量分别为(2.16±0.26)μg、(2.11±0.26)μg,占给药剂量的(0.25±0.04)‰、(0.24±0.03)‰。与对照组相比,PTS在模拟失重大鼠尿粪中排泄量显著增高。给药72 h后,PTS在尿粪中的累计排泄量分别为(4.39±0.83)μg、(3.83±0.69)μg,占给药剂量的(0.63±0.13)‰、(0.56±0.09)‰。结论 PTS在正常和模拟失重21 d大鼠体内,尿液及粪便排泄量存在显著差异,模拟失重状态显著影响PTS在大鼠尿液及粪便的排泄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龙血竭是否降低尾吊模拟失重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的易感性.方法 60只小鼠随机均分为6组:对照组(CON),结肠炎模型组(MOD),尾吊模拟失重组(SWG),模拟失重+结肠炎复合模型组(SWG-M),模拟失重给药组(SWG-DB),复合模型给药组(SWG-M-DB).小鼠尾吊14 d构建模拟失重效应模型,葡...  相似文献   

4.
丁祎  唐丽  王小璐  张令强  崔宇 《军事医学》2021,45(8):585-589,597
目的 探讨Smurf1小分子抑制剂A01对失重性骨丢失的预防作用.方法 采用体外实验,以BMP-2刺激成骨细胞1h,加入A01继续培养24 h,RT-PCR检测成骨基因表达水平.体内实验利用尾吊小鼠模拟失重性骨丢失,将24只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尾吊组(HLU-Control)、尾吊给予A0150 mg/kg组(HLU-A01-50)和100 mg/kg组(HLU-A01-100),治疗5周后通过影像学(micro-CT)、生物力学、组织学染色及基因表达水平检测,评估灌胃A01对小鼠骨丢失的预防及药物作用机制.结果 体外结果显示,2和10 μmol/L A01均可提高成骨基因碱性磷酸酶(ALP)、Ⅰ型胶原蛋白(Col-1α)和骨钙素(OCN)的表达水平.体内实验结果显示,A01防止HLU小鼠骨量的丢失,改善骨强度,增加骨矿化沉积率,防止骨小梁数量减少,提高骨组织成骨基因的表达水平.结论 Smurf1小分子抑制剂A01通过促进骨形成,有效预防失重性骨丢失.  相似文献   

5.
空间飞行期间,失重和辐射威胁航天员身心健康。中药在预防和治疗空间特因环境导致的机体适应性改变方面具有独特的疗效。龙血竭是一味珍稀名贵中药,具有活血化瘀、消炎镇痛、增强免疫力等药理作用。龙血竭可以防护模拟失重和辐射引起的应激损伤,减轻神经系统氧化损伤,缓解脑组织炎症,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同时下调心肌氧化应激水平,改善大鼠血液流变性质和凝血功能以维持心血管系统正常功能等。此外,龙血竭有效成分在模拟失重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发生改变,组织分布变化,代谢率降低,排泄规律受到影响。通过综述近年来龙血竭对模拟失重和辐射导致的神经及心血管系统损伤的防护作用及其失重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以期为龙血竭在航天医学领域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盐酸川芎嗪透皮贴剂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SD大鼠盐酸川芎嗪(TMPH)贴剂和灌胃给药后体内血药浓度的测定方法,计算贴剂组和灌胃组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并进行比较。方法贴剂组:自制贴剂,SD大鼠背部给药(1.04 g/kg),分别于给药后0.5、1.5、3、4、5、6、7、8、9、12、17、24 h从尾部静脉取血;灌胃组:SD大鼠灌胃给药(1.6 mg/kg),分别在给药后5、8、10、13、15、21、34、45、61 min从尾部静脉取血;用HPLC测定两组大鼠体内TMPH的血药浓度,用DAS软件计算。结果灌胃组药代动力学参数:Tmax=0.167 h,Cmax=1.97 mg/L,T1/2=0.076 h,Auc0-t=0.597[(μg·h)/ml],Auc0-∞=0.650[(μg·h)/ml];贴剂组药代动力学参数:Tmax=5.917 h,Cmax=253 mg/L,T1/2=5.95 h,Auc0-t=3547.56[(μg.h)/ml],Auc0-∞=4132.47[(μg.h)/ml]。结论 TMPH灌胃给药时,达峰时间和半衰期都很短,说明TMPH普通制剂在体内吸收代谢非常迅速,难以长时间维持有效血药浓度;TMPH贴剂给药的达峰时间和半衰期大大延长,能够在较长时间内维持较高的血药浓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尾吊模拟失重14d对大鼠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及眼轴变化的影响。方法 25只大鼠随机均分为5组:正常组,尾吊1d组,尾吊4d组,尾吊7d组,尾吊14d组,采用尾悬吊法建立模拟失重效应动物模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大鼠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及眼轴变化,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peak maximum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the end diastolic velocity EDV),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彩色眼底照相观察大鼠视盘及视网膜变化。结果大鼠尾吊1d后PSV及EDV增高(P0.05);尾吊14d组同尾吊1d组相比,PSV及EDV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组PI、RI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与尾吊4d组相比,尾吊7d组眼轴变短(P0.05),同尾吊7d组相比,尾吊14d组眼轴变短(P0.05)。各组观察期间,彩色眼底照相未见明显视盘水肿、视网膜出血、渗出等病变。结论14d尾吊模拟失重对大鼠眼底血流有一定影响。随尾吊时间延长,眼轴变短,观察期内未见大鼠视盘及视网膜明显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 考察复方紫杉醇胶囊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方法 以紫杉醇注射液为参比制剂,考察了大鼠灌胃给予复方紫杉醇胶囊后的体内药物动力学.结果 紫杉醇注射液和复方紫杉醇胶囊的t1/2分别为(51.7±7.2)、(310.1±43.1) min,AUC分别为(496.7±64.0)、(257.4±42.4) μg·min/m...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左旋去甲基苯环壬酯在比格犬体内生物利用度。方法 LC-MS/MS法测定比格犬口服和静脉给药后体内的血药浓度,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和绝对生物利用度。结果比格犬口服给药2 mg/kg后5 min即可测得血中药物含量,口服给药后1 h左旋去甲基苯环壬酯在比格犬体内血药浓度达峰,给药后36 h血中药物浓度均已降至LLOQ以下。比格犬口服和静脉注射2 mg/kg左旋去甲基苯环壬酯的t1/2分别为(5.36±0.82)h和(6.73±2.00)h,Cmax分别为(141.88±51.03)和(591.84±144.61)μg/L;AUC(0-36 h)分别为(962.42±220.96)和(1572.06±365.80)μg.L-1.h;用AUC(0-36 h)计算比格犬口服单剂量左旋去甲基苯环壬酯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61.22±10.78)%。结论左旋去甲基苯环壬酯口服给药吸收迅速,绝对生物利用度较高,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进高原后大鼠体内阿莫西林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变化。方法Wistar大鼠于平原地区和急进高原后灌胃给药,分别于给药前(0h)及给药后0.33、0.66、1、1.5、2、3、4、6、8、12、24h采血,采用LC—MS/MS方法测定血药浓度,并分别计算蛋白结合率和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急进高原组血浆蛋白结合率(45.oo%)与平原组血浆蛋白结合率(36.31%)相比显著升高,药一时曲线下面积从(11616.40±1071.92)μg·L^-1·h增大到(47879.24±9417.18)μg·L^-1·h,急进高原后体内平均驻留时间延长,峰浓度增大,清除率降低。结论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急进高原后,阿莫西林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参数发生显著变化,为进一步研究人体药代动力学提供实验基础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模拟失重对大鼠肺动脉eNOS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研究模拟失重对大鼠肺动脉血管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表达的影响,探讨肺动脉反应性改变的发生机制。方法采用尾悬吊大鼠模拟失重,分为模拟失重组(尾悬吊14天)和对照组,每组8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用蛋白免疫印迹分析模拟失重组和对照组大鼠肺动脉组织eNOS表达,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肺动脉组织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同对照组相比,模拟失重组大鼠肺动脉组织eNOS表达增强,胶片图像扫描后的相对光密度值为247±2·60,对照组的相对光密度值为141±1·72,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模拟失重组肺动脉组织NO含量亦增加,其浓度为15·7±4·1μmol/L,对照组为7·6±3·2μmol/L,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模拟失重条件下肺动脉eNOS表达增加可能促进了立位耐力不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一种模拟失重性骨丢失小鼠尾悬吊模型。方法根据Morey-Holton的大鼠尾悬吊模型,加以改进,以小鼠为模式动物,进行了为期4周的小鼠尾部悬吊实验,并对小鼠的股骨进行HE染色,组织形态学观察和力学性能检测。结果在尾悬吊28 d后小鼠体重(32.11±2.79)g较对照组(37.36±2.44)g下降了14%。组织学观察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尾悬吊小鼠股骨皮质骨内未钙化的骨基质增多,骨基质中的骨细胞较幼稚,成骨细胞少,破骨细胞多而大。股骨力学性能结果显示,尾吊小鼠股骨的刚度(P<0.05)和最大载荷(P<0.001)与对照组有明显的下降。结论尾吊28 d后的小鼠股骨发生了骨丢失,该模型可以用于模拟失重生物效应的体内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3.
氯化胆碱对尾吊大鼠比目鱼肌肌萎缩对抗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氯化胆碱对尾吊大鼠比目鱼肌肌萎缩的影响。方法 按体重配对原则将24只雌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CON)、尾吊组(TS)与尾吊给药组(TS+Cch),每组8只。尾部悬吊法建立模拟失重模型,1/2尾吊大鼠按150mg/kg的剂量用氯化胆碱灌胃,连续14d。Ca^2+-ATPase法测定比目鱼肌(SOL)的mATPase活性,常规方法制作石蜡组织切片。结果 1)以氯化胆碱灌胃后,尾吊大鼠SOL中Ⅰ型肌纤维比例明显升高,Ⅱ型肌纤维比例明显降低,P〈0.001;2)以氯化胆碱灌胃后,尾吊大鼠SOL的肌束之间间隙减小,Ⅰ型肌纤维横截面积(CSA)明显升高,P〈0.001,Ⅱ型肌纤维CSA和单根肌纤维的平均CSA亦明显高于尾吊组,P〈0.05;3)以氯化胆碱灌胃后,尾吊大鼠SOL的梭内肌纤维中,一核链纤维的mATPase染色呈阴性,其它各纤维与尾吊组相同,均呈阳性。结论氯化胆碱对模拟失重条件下大鼠SOL慢肌向快肌的转化与模拟失重引起的肌萎缩均有显著的对抗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对比索洛尔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的影响。方法 12只大鼠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比索洛尔灌胃,另一组给予比索洛尔与氨氯地平灌胃,分别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两组大鼠血浆中比索洛尔的血药浓度。用DAS2.0程序软件拟合药动学参数,比较两者的药动学参数。结果单独给药组和联合给药组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513.36±56.02)和(585.21±77.52)ng/ml,t1/2:(1.30±0.51)和(1.51±0.65)h,AUC0-t:(433.70±50.98)和(721.16±218.09)ng/(h.ml),CL/F:(38.02±5.63)和(25.9±5.18)L/(h.kg),两组间AUC0-t和CL/F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专属性、准确性、灵敏度适宜。氨氯地平可延长比索洛尔在大鼠体内的吸收和排泄,对比索洛尔的药代动力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4周和8周不同尾吊时间模拟失重大鼠脑动脉钙化情况及相关机制.方法 7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4周尾吊组和8周尾吊组3组,每组25只.建立不同尾吊时间的模拟失重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分离各组大鼠脑动脉,钙含量检测、茜素红染色和Von Kossa染色观察脑动脉钙盐沉积情况,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活性观察钙代谢...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尾吊模拟失重对大鼠离体肺循环的影响和NOS抑制剂的对抗作用,为模拟失重对肺循环局部调节和立位耐力和运动能力降低机制研究积累资料.方法 -30°尾吊(TS)模拟失重的生理效应,Wistar雄性大鼠被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Con,n=8)、7 d尾吊组(TS7,n=10)和14 d尾吊组(TS14,n=11).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当归和川芎对尾吊大鼠比目鱼肌(SOL)肌球蛋白重链(MHC)表达及肌萎缩的影响.方法 尾部悬吊法建立模拟失重模型,将大鼠分为同步饲养组(Con)、尾吊灌溶媒组(HLU+W)、尾吊当归灌胃组(HLU+Ang)和尾吊川芎灌胃组(HLU+Lig).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比目鱼肌肌球蛋白重链的表达.结果 与同步饲养组相比,尾吊组比目鱼肌的湿重,肌重体重比以及Ⅰ型和Ⅱ型肌纤维横截面积均有所下降,而MHC Ⅱ的表达和Ⅱ型肌纤维的比例上升.与未治疗组相比,当归可以使Ⅰ型和Ⅱ型肌纤维横截面积分别提高29%和35%,MHC Ⅱ的表达下降.川芎可使Ⅰ型肌纤维横截面积提高25%(P=0.064)并相应减少MHC Ⅱ的表达.结论 当归和川芎均能显著抑制模拟失重导致的MHC Ⅱ型表达的升高,并缓解尾吊大鼠肌纤维横截面积的缩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在模拟失重环境下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F)增殖的影响. 方法 试验分对照组、模拟失重组和模拟失重加hPDLF组3组.采用酶消化组织块培养法分离、培养原代hPDLF.应用噻唑蓝比色法,检测模拟失重条件下,不同时间和不同浓度的bFGF对hPDLF增殖的影响. 结果 在模拟失重12h、24h组hPDLF增殖较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别,在48h、72h模拟失重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03、8.668,P<0.01).模拟失重48 h时bFGF浓度在50~100μg/L范围内加bFGF组hPDLF增殖高于模拟失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FGF浓度为1~10μg/L时,两组没有显著差别. 结论 模拟失重在48 h、72 h对hPDLF的增殖有抑制作用,模拟失重环境bFGF浓度在50~100μg/L范围内具有促进hPDLF增殖的效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尾吊模拟失重对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与海马区神经元退行性变之间的关系,探讨失重导致认知损伤的机制。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和尾吊组(SUS),每组20只。大鼠尾吊4周后采用水迷宫实验测定两组大鼠认知功能,HE染色、尼氏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形态,采用Fluoro-Jade B (FJB)染色及TUNEL染色观察海马区神经元退行性变及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测定大鼠海马区退行性变相关分子Tau, m TOR,P53,P21及Sirt-1蛋白表达。结果水迷宫实验结果表明,与CON组相比,SUS组大鼠航行总路程、总时间及逃避潜伏期均显著延长(P0.01),提示模拟失重导致大鼠认知功能损伤;HE染色及尼氏染色显示,SUS组海马区神经元皱缩、排列松散、细胞核固缩深染。模拟失重导致海马退行性变神经元增加,FJB染色阳性神经元增多(P0.01)。Western blot结果表明,尾吊组大鼠海马神经元p-Tau~(S404),p-Tau~(S396),p-Tau~(T231),p-mTOR,P53,P2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Sirt-1表达显著降低(P0.01);TUNEL染色结果提示模拟失重导致海马神经元凋亡增加。结论模拟失重导致大鼠认知功能下降可能与失重诱导海马神经元退行性变有关。  相似文献   

20.
抗阻力锻炼对8周尾吊大鼠骨丢失的对抗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抗阻力锻炼对8周模拟失重大鼠骨丢失的防护效果.方法 40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尾吊组(HU)、尾吊+站立组(HU+ST)、尾吊+站立抗阻力锻炼组(HU+RE).尾吊时间8周,尾吊期间锻炼组大鼠每周以65%~75%1RM进行抗阻力锻炼5 d,每天4组×12次.尾吊后分别用MicroCT和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