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26岁,近年来常觉胃区不适,一月前因呕血、黑便5天住某医院,以“溃疡病出血”行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诊断为“出血性胃炎”。一月来持续高热,仍有黑便而转入我院。查体:体温39℃,血压100/80mmHg。重度贫血貌。腹平坦,上腹部可见12cm 长手术疤痕。肝上界第五肋间,肋下肝脾未扪及。全腹有轻度压痛,可疑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存在。化验:血红蛋白6g,白细胞13800,中性84%,淋巴16%,血小板8.8万。大便潜血阳性。肝功能及黄疸指数正常;GPT 260单位,A/G 3.26/3.12。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 1995~ 2 0 0 0年共行胃大部切除Roux y式吻合术 11例 ,其中 3例分别于术后 3 ,4年发生吻合口溃疡出血。现将其详细情况及可能原因做如下探讨。1 临床资料3例患者接受手术的年龄在 41~ 47岁 ,平均 44岁。均无固定的生活规律、有抽烟和不规律饮酒习惯。 3例均有消化性溃疡病史 3~ 5年不等 ,间断服用抗溃疡药 ,均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大出血”住院。经保守治疗止血及行胃镜诊断后行胃大部切除 (70 % )Roux y式吻合术即十二指肠残端封闭 ,于Treiz韧带下 8~10cm处切断空肠 ,其远端上提在结肠后与胃大弯侧吻合 ,吻…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1967年至1978年连续无选择性地采用胃大部切除、胃空肠吻合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包括择期手术、急诊手术)。现就临床资料较完整的315例进行疗效分析总结如下。临床资料基本情况:本组315例,男259例,女56例,男女之比为4.6:1;年令最小者7岁,最大78岁,其中30—60岁为最多。在315例中幽门梗阻125例,十二指肠溃疡55例,胃溃疡20例,急性大出血53例,穿 相似文献
4.
5.
胃大部切除手术后行肠内营养患者的临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肠内营养在腹部外科临床中应用广泛,良好的营养状况,不但可以增加手术的耐受力,而且可以提高免疫力及手术质量,减少并发症,同时管饲安全方便,易于护理。我院自2007年1月—2008年1月对43例胃大部切除患者术中置管,术后肠内营养支持,得到较好的疗效。现将临床应用与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1 临床资料本组胃大部切除术后近期出血 6例 ,年龄 33~ 71(平均 46 .6 )岁 ,其中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出血 3例 ,应激性溃疡出血 1例 ,择期手术 2例。手术方式 :毕Ⅰ 2例 ,毕Ⅱ 4例。术后出血时间 3小时~ 5天。所有近期出血病人均经纤维胃镜检查 ,发现吻合口粘膜下出血 3例 ,吻合口小弯侧粘膜下出血 1例 ,胃底部溃疡出血 1例 ,应激性溃疡残胃出血 1例。经积极抢救输血、输液等治疗 ,1例因出血凶猛 ,3天后再次手术。 6例治愈出院。2 讨论胃大部切除术后近期出血的发生率在 1%左右[1] ,其发生与手术方法的选择及操作有密切关系。术前明确… 相似文献
7.
消化道大出血行胃大部切除术后再出血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如何提高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诊断水平 ,改善处理对策 ,避免误诊误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88~ 2 0 0 3年 16例上消化道大出血行胃大部切除术后再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均于胃大部切除术后 72小时内再出血 ,11例急诊胃镜检查或再次剖腹探查确诊 ,5例再次手术中联合胃镜检查明确诊断。发生再出血后 ,3例保守治疗 ,13例再次手术治疗 ,死亡3例 ,病死率 18.75 % ( 3 /16)。结论 :上消化道大出血病因较复杂 ,常易误诊误治。选择手术或非手术治疗有赖正确的诊断 ,因此强调术前胃镜检查或术中联合胃镜检查的重要性 ,避免手术盲目性 ,审慎行胃大部切除术 相似文献
8.
1 病例资料男,42岁。因食管中段癌拟行食管大部切除及食管胃颈部吻合术。手术探查肿瘤位于食管中段,游离食管,拟行肿瘤切除,同时行上腹正中切口进腹腔,探查肝脾正常,胃左血管处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十二指肠球部可触及瘢痕结节。常规游离胃大弯,结扎胃左动脉后,发现胃壁弹性差,无光泽,血运不好。经仔细检查,发现胃大弯侧近幽门部胃网膜右动脉已被结扎切断,观察整个胃壁颜色呈暗紫色,无动脉搏动,胃底及体部出现点状及片状坏死灶。故决定行全胃切除、食管癌切除、食管外置于颈部、空肠造瘘,准备二期手术。2 讨论食管大部切… 相似文献
9.
胃大部切除R型胃肠重建术26例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五医院(572012)田金豹,冉启华胃大部切除Billroth胃肠重建术治疗溃疡病多数病例效果满意,但是术后各种并发症发生率高达7.4%~20%[1,2],特别是BillrothⅡ式术后不可避免的胆汁... 相似文献
10.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指在内镜下经十二指肠乳头注入造影剂,逆行显示胰管胆管的造影技术,是胆道胰腺疾病的重要诊断和治疗方法,属于消化内镜中最复杂、最大的一种手术,其并发症较为常见,总发生率为5%~10%,有的甚至相当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并非医生 相似文献
11.
1 病例报告女 ,2 5岁。因剑突下疼痛 3a入院。3a前 ,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剑突下疼痛 ,呈持续性隐痛 ,以餐后为甚。伴反复黑便、饱胀、恶心并呕吐胃内容物少许 ,不伴潮热、盗汗、咳嗽、咯血、呕血、胃酸、嗝逆及腹泻。院外多次按胃炎诊治无缓解 ,今行胃镜检查后以胃体部巨大溃疡收入住院。既往体健 ,无肝炎、结核病史。未到过疫区 ,亦无肝炎、结核病接触史。家族中无重大遗传病及传染病史。查体 :t36 .6℃ ,P78次 / min,R2 0次 / min,BP85 / 5 5mm Hg。慢性病容 ,消瘦貌 ,神清合作。全身浅表淋巴结不肿大。胸廓无畸形 ,心肺无异常体征。外… 相似文献
12.
【病例】 男 ,46岁。右下腹疼痛 3日 ,门诊以腹痛待查 ,慢性阑尾炎收住院。 3日前曾在他院行B超检查未见异常 ,服抗生素无效。右下腹痛仍明显 ,呈针刺样疼痛 ,无发热、恶寒 ,饮食尚可 ,尿、粪常规未见异常 ,疼痛涉及右侧腰部。查体 :体温36 5℃。痛苦面容 ,无右下腹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 ,肾区叩击痛阴性。实验室、B超、X线检查均未见异常 ,考虑仍为慢性阑尾炎。予静脉滴注抗生素 3日 ,腹痛未减轻 ,继续保守治疗 ,患者因疼痛难忍要求手术。术中见阑尾细长 ,约 1 5cm ,浆膜无明显充血 ,探查腹腔内其他脏器无异常后常规切除阑尾而关腹。术… 相似文献
13.
一、临床资料 本组7例,均为男性,年龄42~67岁。手术方式:胃大部切除BⅡ式,输入袢对小弯吻合、结肠前。6例为胃溃疡(其中1例溃疡穿孔急诊手术),1例为胃癌根治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胃上部癌行胃近端大部切除术和全胃切除空肠间置代胃术患者手术效果对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胃上部癌患者86例,随机数字法分胃近端大部切除术组43例和全胃切除空肠间置代胃术组43例,由同一外科医生进行手术,对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病死率、生存率、体质量指数、生活质量进行5年随访,生活质量评价采用Spitzer指数分析。结果:胃近端大部切除术组和全胃切除空肠间置代胃术组术后发生并发症患者分别为19例和24例,病死率分别为2%(1/43)和5%(2/43),5年生存率分别为53%(23/43),65%(28/43),均无显著性差异。随访5年后,胃近端大部切除组23例,空肠间置代胃组28例没有出现癌复发,两组在体质量指数和Spitzer指数上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胃上部癌患者行全胃切除空肠间置代胃术与行近端胃大部切除术术后生活质量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胃上部癌行胃近端大部切除与全胃切除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胃上部癌行胃近端大部切除术和全胃切除空肠间置代胃术患手术效果对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胃上部癌患86例,随机数字法分胃近端大部切除术组43例和全胃切除空肠间置代胃术组43例,由同一外科医生进行手术,对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病死率、生存率、体质量指数、生活质量进行5年随访,生活质量评价采用Spitzer指数分析。结果:胃近端大部切除术组和全胃切除空肠间置代胃术组术后发生并发症患分别为19例和24例,病死率分别为2%(1/43)和5%(2/43),5年生存率分别为53%(23/43),65%(28/43),均无显性差异。随访5年后,胃近端大部切除组23例,空肠间置代胃组28例没有出现癌复发,两组在体质量指数和Spitzer指数上均无显性差异。结论:胃上部癌患行全胃切除空肠间置代胃术与行近端胃大部切除术术后生活质量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17.
许俊能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广州)》2003,(61):47-48
胃大部切除术后出血是指手术后住院期间一般术后1月以内出现的出血并发症,我院1971年1月-2001年12月共行胃大部切除术942例,术后出血23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刘富军 《中华临床医学实践杂志》2005,4(6):556-556
胃大部切除术目前在我国仍然是治疗溃疡病的主要方式,具有操作简便、降酸效果好、复发率低等优点。临床主要以B—Ⅰ式、B-Ⅱ式手术方式为多见。B-Ⅱ式胃空肠吻合,有结肠前吻合、结肠后吻合、顺蠕动、逆蠕动之分,本人采用结肠前或结肠后同步顺蠕动方式吻合,通过近两年的临床观察,手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针刺复合小剂量硬膜外麻醉胃大部切除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争刺麻醉曾用于外科各种手术,其中头颈部效果较好,腹部较差。本工作将电针麻醉与硬膜外注射小剂量局部麻醉药相结合(针+硬组,153例)进行胃在部切除手术,与单纯硬外组(硬组,92例)和单纯电针组(针组,116例)相比较。采用镇痛效果、肌肉松驰程度及内脏牵拉反应轻重三个指标综合评定,均显示针+硬组的效果显著优于硬组和针组。针+硬组局麻药的用量仅为单纯硬组54 ̄60%,而麻醉止痛效果较硬组为佳,说明电针本 相似文献
20.
钩虫病致消化道出血2例石荣祥江菊仙王学指导魏明竞作者单位:630037重庆,第三军医大学检验系(石荣祥、王学、魏明竞);解放军143医院(江菊仙)例1:男,64岁,农民,住院号:93279。因上腹疼痛、纳差、黑便15天入院。患者于8年前时有上腹隐痛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