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致盲率亦呈上升趋势。2004年1月-2008年6月,我们采用三切口闭合式玻璃体切割手术(以下简称玻切术)治疗Ⅵ期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125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彩超检查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彩色多普勒超声对68例2型糖尿病(DM)病人进行检查,观察并记录视网膜、玻璃体各种病理改变的位置、形态、程度、范围、活动度及视网膜中央动脉(CRA)、中央静脉(CRV)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根据其改变的程度对观同腹埔变进行分期,许对严重增殖期手术病人进行术后结果对照证实。结果对尊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增殖前期、增殖期能作出正确的分期判断。68例病人中38例(48只眼)严重增殖型视网膜病变(玻翟体登血、玻璃体机化物形成、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视网膜切割手术,术后结果证实诊断符合率达98%。结论彩超检查糖屎病视网膜病变诊断率高,无创伤,无痛苦,可对病变进行兮期,对预后进行估测,为临床医生早期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的筛选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病变,是成人致盲的常见原因。DR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近年的研究表明,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PDGF-B)在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玻璃体和视网膜上表达显著增高,参与了PDR的病理改变。NF-kB是一种重要的核转录因子,文献显示PDGF-B可以作为NF-kB的下游物质接受后者的调控。我们前期的研究提示,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激光光凝、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玻璃体切除术是目前针对DR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并取得了不同程度的临床疗效;而纳米技术、靶向miRNAs治疗尚处探索阶段,未来可能成为DR治疗新的突破方向。  相似文献   

5.
韩云 《山东医药》2006,46(32):53-53
2000年1月~2005年12月,我们共为19例(22只眼)患者行玻璃体手术,效果满意。现将术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9例患者,男10例,女9例,年龄40~58岁。其中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5例(8眼),玻璃体积血8例(8眼)。牵拉性视网膜脱离6例(6只眼),19例均为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均经药物治疗6个月无效,局麻下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术+闭合式眼后段玻璃体切除术+眼内光凝术+硅油注入术+巩膜环扎术。术后随访6个月~2a,1例视力未提高,余患者视网膜平伏、视力提高0.2~0.5。  相似文献   

6.
目前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还没有有效的药物。良好的血糖控制和血压控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阻止其进展。激光治疗仍是现在最令人接受的一种治疗方法。研究结果认为,广泛激光治疗可以在5年内使增生型视网膜病变患者严重视力减退的危险性至少下降50%。如果激光光凝术失败或玻璃体出血,则仅剩的唯一治疗方法就是玻璃体切割术。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新世界》2008,(4):51-51
什么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血糖升高,体内代谢紊乱,引起全身微循环障碍。眼底视网膜血管容易受损,即发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引起盲目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是中老年人失明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由于采用激光和玻璃体手术治疗,本病的视力预后较前有所提高。本文综述激光和手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及眼内工晶体植入等的最近进展,并简要介绍在眼科手术时的全身管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激光联合益脉康片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Ⅱ期、Ⅲ期、Ⅳ期或合并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6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Ⅱ期、Ⅲ期、Ⅳ期或合并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病人,随机分为激光联合中药益脉康片组(治疗组)30例(55只患眼)和单纯激光组(对照组)30例(58只患眼),观察两组的视力、玻璃体混浊、黄斑水肿及三酰甘油(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观察期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视力、玻璃体混浊、黄斑水肿、TC、LDL-C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视力、玻璃体混浊、黄斑水肿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视力、玻璃体混浊、黄斑水肿、TC、LDL-C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光联合益脉康片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Ⅱ期、Ⅲ期、Ⅳ期合并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正>糖尿病相关眼病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白内障、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眼肌麻痹、虹膜睫状体炎等。糖尿病发病年龄越早、病程越长、血糖波动越大,眼部并发症的发病率越高,病情也就越重,发展到一定阶段就需要手术治疗。目前糖尿病性眼病常见的手术有视网膜光凝术、玻璃体切除术、白内障摘除术、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摘除、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或惰性气体填充视网膜复位术等。术后,护士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其中,糖尿病性眼病成为了老年人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很多眼病如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等发病机制都尚未明确,很多老年人由于科普知识不够发现时为时已晚。所以对于糖尿病性眼病的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尤其关键。本文就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早期诊断和最新治疗进展作一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2.
古代医家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没有具体记述,但已认识到消渴即为糖尿病,最终可以致盲,因此,将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归属中医消渴目病的范畴。正确选择中医中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收到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张大爷今年55岁,因双眼视物模糊曾于5年前就诊。矫正视力:右0.5,左0.6,眼底检查可见微血管瘤、小点片出血和硬性渗出。既往有糖尿病病史9年。确诊双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Ⅱ期。医生建议其每3个月复诊并按时服药。两年后,张大爷因视力模糊加重第一次复诊,眼底荧光血管遣影诊断为双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Ⅳ期,建议其接受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  相似文献   

14.
曾蕊  宋钰  刘洪兰 《山东医药》2006,46(24):96-96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是一种高致盲性眼病。由于DR早期无症状而往往使患者失去最佳治疗时机,因此早发现并及时治疗具有重要意义。2002年2月~2005年10月,我们对216例早期糖尿病患者(病史5a内)进行了视网膜病变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玻璃体手术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544眼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玻璃体手术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455例(544眼)行玻璃体手术治疗的PDR连续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使用不同眼内填充物的结果。结果544眼中视力≥0.02者由术前的267眼(49.1%)增加到术后的444眼(81.6%),其中视力≥0.1者由术前的110眼(20.2%)增加到术后的283眼(52.0%);总视网膜在位眼数499眼(91.7%),其中灌注液组高达96.2%;白内障发生率在灌注液组最低,为7.9%(18/227),硅油组最高,为21.0%(17/81),气体组为14.8%(16/108);术后玻璃体出血者气体组16眼(11.6%),硅油组硅油取出后24眼(20.2%),灌注液组59眼(20.6%)。结论对于无视网膜裂孔及新生血管并发症危险的PDR患者,玻璃体手术保留灌注液即可获得良好预后;术前存在视网膜脱离的PDRⅥ期并非选择硅油或气体的指征。  相似文献   

16.
两种术式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玻璃体切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晶状体玻璃体切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P)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DRP合并白内障患者分为A组28例(32眼)、B组30例(34眼),A组行超声乳化玻璃体切除+人工晶体植入术,B组行晶状体玻璃体切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随访1-3 a,A组视力改善26眼,B组20眼;A组出现黄斑水肿、虹膜新生血管者分别为5、0眼,B组分别为11、5眼,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超声乳化玻璃体切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DRP合并白内障疗效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7.
孙琳  石小霞 《山东医药》2009,49(37):103-104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常见微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DM)患者致盲和视力受损的主要原因。近年来,DM及DR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世界性难题。DR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其病理基础主要是各种危险因素引起视网膜微血管系统损害,使毛细血管肿胀变形,破坏血一视网膜屏障,引起视网膜渗漏、黄斑水肿,使视力受损;如不及时治疗可形成新生血管,引发玻璃体出血和视网膜脱离,导致失明。目前认为,DR的发生和发展可能与DM病程、血糖、血压及血脂等因素有关。因此,控制血糖、血脂、血压,对延缓DR发生、发展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糖尿病患者已高居全球之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也是工作人群中首位致盲眼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患病率为37%,10—19年后可增加到54%,因此,DR的临床防治已成为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DR视力的损害一旦发生将难以逆转,因此,DR的防治策略应重在预防,一旦发生了,则要侧重于抑制其进展,及时进行合理的治疗干预,以减轻视力的损害,进一步降低致盲率。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患者致盲的重要原因。本研究旨在探讨强化降糖治疗联合调脂及强化降压治疗是否可延缓DR进展。  相似文献   

20.
目前全球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约9300万,其中增殖性DR(PDR)患者1700万,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患者2100万,威胁视力的DR患者2800万。随着年龄的增长,DME现已成为糖尿病患者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研究显示视网膜内、外屏障的破坏等在DME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目前,DME的治疗方法包括传统的激光光凝、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的玻璃体腔注射、蛋白激酶C抑制剂的应用、玻璃体手术等,但每种疗法都有其优点和不足。联合治疗重复次数少、疗效高、安全性强,是未来发展的新趋势。本文对老年性DME治疗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