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5 毫秒
1.
脑膜瘤CT诊断(附5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膜瘤是颅内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发病率占颅内肿瘤的10%~20%,中年女性多见。脑膜瘤起源于中胚层结缔组织,发生在蛛网膜颗粒。好发部位包括上矢状窦旁、大脑镰旁、大脑凸面、幕切迹、前中后颅凹底和桥小脑角处。脑室内及三脑室后亦可发生。肿瘤多为单发,偶见多发。CT平扫见脑膜瘤多为椭圆形稍高密度影,肿瘤以广基与颅板或脑膜密切相连,瘤旁水肿或多或少,有明显的占位表现,脑室内脑膜瘤一般较大。  相似文献   

2.
脑膜瘤在临床中很常见,占颅内肿瘤的15%~18%[1],仅次于胶质瘤,脑膜瘤为起源于脑膜及脑膜间隙的衍生物,归类于颅内脑外肿瘤,其生长缓慢.头颅MRI检查提示肿瘤周围存在水肿带,虽然脑水肿并不是脑膜瘤的特征征象,但是当脑膜瘤增大而导致周围脑皮质发生缺血坏死及恶性脑膜瘤时,均伴有明显脑水肿,若不及时控制将威胁生命[2].  相似文献   

3.
老年脑膜瘤22例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0~1998年我院手术治疗脑膜瘤230例,其中老年脑膜瘤22例,本文就老年脑膜瘤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讨论。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0例,女12例,男∶女为1∶12;60~65岁15例,66~70岁6例,70岁以上1例。肿瘤位于大脑凸面1...  相似文献   

4.
肺癌的诊断及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肺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美国,2002年新发病数为169400,其中男性为90200,女性为79200,分别占所有肿瘤的14%及12%;总死亡数为154900,其中男性为89200,女性为65700,分别占所有肿瘤的31%及25%。新发病数男性居肿瘤之首,女性仅次于乳腺癌,但死亡数均居肿瘤之首。1992~1998年,所有肿瘤发病率及死亡率每年平均下降1%。但在我国,  相似文献   

5.
杨晓清  滕良珠 《山东医药》2006,46(30):76-77
脑膜瘤是颅内常见肿瘤之一,原发于蛛网膜内皮细胞,发病率约2‰,仅次于脑胶质瘤。大多数脑膜瘤是良性的,仅少数为不典型性和恶性。即使行肿瘤全切术,仍有4%~16%的复发率。肿瘤细胞的高增殖性是肿瘤复发的重要原因。近年来有关脑膜瘤增殖、复发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的研究较多。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196例老年人颅内脑膜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报道经手术治疗的196例老年人颅内脑膜瘤,其中3例为多发脑膜瘤,本组137例(69.9%)初诊时被误诊。肿瘤全切除140例,次全切除37例,部分切除19例,本组纤维型脑膜瘤多见,共84例,占42.3%,手术死亡16例,手术死亡率3.2%,存活的180例中有167例恢复正常的工作与生活。为提高手术效果,必须对脑膜瘤患者各个脏器的生理功能有充分的估计,并讨论了老年人脑膜瘤的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7.
侧脑室脑膜瘤是起源于侧脑室内脉络膜组织或脉络丛基质,发病率占脑室内脑膜瘤的77.8%[1,2],侧脑室三角区为肿瘤好发部位.侧脑室脑膜瘤位置深,周围解剖结构复杂,手术难度大,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技术的发展,侧脑室脑膜瘤的全切除率已经很高[3],但是一些病人尤其是老年病人术后并发症较多.如何在全切肿瘤的同时减少并发症一直是神经外科医生努力的方向.本文总结2002~2010年老年侧脑室脑膜瘤46例的手术经验.  相似文献   

8.
张红迁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8):4032-4033
脑膜瘤是颅内常见肿瘤之一,发病率约占颅内肿瘤的19%,发病年龄多在45岁以上,女性易发〔1〕。因其发病缓、病程长,初步诊断除需要临床表现及全身或神经系统检查,尚应结合多层螺旋CT、MRI增强扫描等了解肿瘤大小和位置〔2,3〕。  相似文献   

9.
听神经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凝家  刘传健 《山东医药》1996,36(11):35-36
听神经瘤的诊断与治疗山东省立医院(250021)孙凝家,刘传健听神经瘤约占颅内肿瘤的8%~12%,占桥脑小脑角肿瘤的75%~95%。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异。多见子中年人。听神经瘤绝大多数为良性,常为单侧.双侧发病者约占2%。听神经瘤绝大多数起源于听神经前...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发性心脏肿瘤在连续尸检中的发病率为0.0017%~0.03%,良性肿瘤占75%~80%,恶性肿瘤仅占20%~25%。因此,多年来有关心脏恶性肿瘤的报道甚少,且许多总结性文献在其发病、诊断及治疗等问题的认识上尚存有差异。  相似文献   

11.
脑膜瘤是老年人颅内常见的原发肿瘤,多数为良性,少数具有恶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起源于蛛网膜内皮细胞[1].常见于大脑凸面、矢状窦旁和大脑镰旁等.颅外脑膜瘤通常是颅内脑膜瘤的延伸(继发性颅外脑膜瘤)[2].当大脑凸面脑膜瘤侵蚀局部硬膜、颅骨后,可使骨板受压变薄、甚至穿破骨板侵蚀至帽状腱膜下构成所谓颅内外交通的状态,临床上可见到头皮下肿块.我科自1999年1月至2008年7月共收治的老年凸面颅内外交通的脑膜瘤患者9例,现对临床特点、成因及手术效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多发性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附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音  赵刚  刘兴吉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27(21):2126-2128
目的总结我科自1996~2006年间多发性脑膜瘤患者36例手术治疗经验,探讨多发性脑膜瘤的临床特点,并指导今后多发性脑膜瘤的临床治疗。方法对36例多发性脑膜瘤患者病例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并查阅相关文献。结果36位患者共切除各部位脑膜瘤140枚,部位涉及大脑凸面、大脑镰旁、矢状窦旁、鞍结节、蝶骨嵴、桥小脑角等部位,其中行一期手术全切33位,最多一次共切除16枚肿瘤,2例因瘤体分别位于两侧幕上幕下相距较远未行一期全切,分期切除,1例因瘤体与脑干黏连紧密行次全切除。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多发性脑膜瘤发病率相对较低,但治疗棘手,仍以显微外科手术为主,力求在不加重神经功能损害、影响病人生活质量和加重病人经济负担情况下将肿瘤一次性全切。  相似文献   

13.
104例老年人涎腺肿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老年人涎腺肿瘤的患病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104例老年涎腺肿瘤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对1988~2002年老年人涎腺常见肿瘤发病情况的变化进行分析,并对两种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104例老年涎腺肿瘤约占同期收治的所有涎腺肿瘤的1/3,良性肿瘤占多数(89例,85.6%),60~70岁年龄段患者居多(79例,76.0%),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1.5:1);腮腺为肿瘤好发部位(69.2%);Warthin瘤占全组腮腺肿瘤的47.2%(34/72),良性肿瘤的54.8%(34/62)。结论 老年人腺肿瘤在发病特点上不同于中青年人,男性居多,Warthin瘤最常见;腮腺部分切除术是大多数老年腮腺良性肿瘤患者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正鞍结节脑膜瘤临床较为常见,占脑膜瘤的5%~10%,发病位置较深,生长范围较小,与周围重要结构相邻,肿瘤从附着点可以向四周生长,对周围重要结构进行包绕、推挤,从而对鞍结节脑膜瘤的手术治疗造成了一定的难度。本文对鞍结节脑膜瘤手术入路选择及显微手术切除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1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选本院2012年9月至2016年4月确  相似文献   

15.
周奋 《山东医药》2010,50(1):68-68
囊性脑膜瘤发病率低,约占颅内脑膜瘤的2.5%,术前确诊困难,影响治疗及预后。现将我院就诊的12例囊性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西方国家人口老龄化和现代神经影像技术的应用使老年人脑膜瘤的检出增多。对象与方法作者观察了37例高龄脑膜瘤患者,评价手术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患者男10例,女27例,年龄75~84岁,平均77.5岁。21例肿瘤直径>4cm,16例较小。31例肿瘤全切除,6例行次全切除。脑膜瘤的部位为大脑凸部22例,前颅窝6例,后颅窝  相似文献   

17.
睾丸肿瘤病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强  雷学锋 《山东医药》1999,39(12):45-46
睾丸肿瘤是年轻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男性生殖系统肿瘤的3%~6%,且其发病率持续上升[1,2]。本病的发病高峰有两个年龄段,即幼年和青年(20岁左右)[2],早期为隐匿性病变,临床及一般检查无法发现,因而严重威胁着年轻男性的身体健康。而且,本病的...  相似文献   

18.
我院自1990~1991年用Nd:YAG激光切除脑膜瘤7例,手术效果较好。1.一般资料:男4例,女3例。年龄26~46岁。病程1个月至4年。CT扫描:位于左额顶部、右额颞顶、大脑镰旁、矢状窦旁、蝶骨嵴各1例,左颞叶2例。肿瘤直径5cm~9cm。术后病理报告为脑膜瘤5例,恶性脑膜瘤2例。瘤内激光加电切除4例,单纯激光切除3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脑膜瘤术前介入栓塞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脑膜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特点.肿瘤分别位于碟骨脊、矢状窦旁,大脑凸面,最大直径5.4 cm~8.5 cm,均由多支颈内、外动脉分支供血.术前均经选择性血管内途径,应用聚乙烯醇(PVA)颗粒、明胶海绵材料进行栓塞治疗后3 d~7 d行开颅手术切除肿瘤.结果脑膜瘤主要由脑膜中动脉、颌内动脉、咽升动脉、枕动脉供血,肿瘤完全栓塞4例,部分栓塞6例.术中出血量300 mL~1 500 mL.术后复查MR示肿瘤完全消失,临床症状消退,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颅内脑膜瘤供血丰富,手术切除前应栓塞治疗,可减少术中出血,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增加手术全切率,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0.
脑肿瘤性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庆海 《山东医药》2002,42(8):54-55
脑肿瘤性出血 (hemorrhage caused by brain tumours)也称脑肿瘤卒中。有人统计 ,5 %~ 8%的肿瘤可发生出血 ,而发病较急 ,多需急症处理 ,应引起临床重视。肿瘤出血以脑转移瘤最常见 ,其次是胶质瘤 ,脑膜瘤、垂体瘤、脊索瘤、神经纤维瘤等。1 肿瘤出血类型根据脑肿瘤出血部位 ,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1瘤内出血 :约战 80 % ,出血位于肿瘤内 ,部分血肿可破到肿瘤外形成脑实质内瘤周血肿。常见的肿瘤类型为胶质母细胞瘤、转移瘤、垂体瘤等。 2蛛网膜下腔出血 :占 15 %左右。多是位于脑表面的胶质母细胞瘤、脑膜瘤、转移瘤、垂体瘤引起。 3脑室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