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组蛋白抗体与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施桂英,周亚非抗组蛋白抗体(AHA)与类风湿关节炎(RA)的活动性及其与RA治疗前后动态变化的关系国内尚乏报道。作者在用瑞得(Ridaura,或金诺芬)双盲对照治疗RA研究中,观察了治疗前后患者血清AHA水平变化,结果...  相似文献   

2.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和滑液中ShGITR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和可溶性人糖皮质激素诱导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hGITR)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RA患者(37例)、骨关节炎(OA)患者(20例)及健康人(30名)血清和RA患者(21例)、OA患者(20例)滑液中shGITR的水平,并分析血清和滑液中shGITR的浓度变化与疾病炎性指标的相关性。结果RA患者血清中shGITR水平高于OA患者及健康人群(P均〈0.05)。RA滑液中shGITR水平比血清中高(P〈0.05)。在RA患者中,血清、滑液shGITR水平与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呈正相关(P〈0.05或0.01);与类风湿因子(RF)、病程无明显直线相关关系,血清shGITR水平与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无明显直线相关关系,而滑液shGITR水平与抗CCP抗体呈直线正相关(P〈0.05)。结论RA患者血清和滑液中shGITR水平增高,且与疾病活动呈正相关。测定血清shGITR水平可作为检测RA疾病活动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3.
Yang C  Huang F 《中华内科杂志》2000,39(10):690-693
目的 检测Ⅰ型和Ⅱ型纤深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和PAI-2)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滑膜组织中的定位和表达,同时测定RA患者滑液和血浆中PAI-1的含量和活性,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24例RA、18例骨关节炎(OA)和6例正常滑膜组织中PAI-1和PAI-2的定位及其表达;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46例RA和8例OA患者血浆、14例RA滑液和12例正常对照  相似文献   

4.
抗Sa抗体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抗Sa抗体的临床意义。方法 从新鲜人胎盘中提取Sa抗原,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及其他风湿病患者血清的抗Sa抗体,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2例RA中抗Sa抗体阳性65例,对RA诊断的敏感性为33.9%,特异性为96.9%。其中同时出现相对分子量为50000、55000两条带的15例(23.1%),其工程师和患者对病情活动性的评价、患者对关节痛的评价及C反应蛋白(CR  相似文献   

5.
抗Ⅱ型胶原抗体与类风湿关节炎张梅荣马骥良自Stefen等发现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存在抗胶原抗体之后,已对胶原的抗原性及抗胶原抗体与RA的关系进行了大量报道,现综述如下。一、胶原蛋白与抗胶原蛋白抗体人体内胶原蛋白根据其结构不同可分为许多型。其...  相似文献   

6.
类风湿关节炎的抗角蛋白抗体角质层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Wistar大鼠食管中、下1/3段的冰冻切片为底物,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107例类风湿关节炎、120例其他风湿病以及60例献血者血清检测抗角蛋白抗体(antikeratinantibodies,AKA)。当角质层显示有明显的呈线形或呈板层状荧光染色图形时,提示为类风湿关节炎的荧光图形,其滴度均在1:80或以上,特异性为99%,敏感性为23%。此抗体的出现与类风湿因子及抗类风湿关节炎33000和36000抗体阳性无明显相关性,有可能成为类风湿关节炎的又一特异性抗体。  相似文献   

7.
抗Sa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测定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中抗Sa抗体的阳性率,着重分析抗Sa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中的意义。方法从人胎盘中提取Sa抗原,采用免疫印迹法,测定了40例健康人及478例各种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患者血清中的抗Sa抗体,并分析了该抗体与RA的某些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抗Sa抗体在各组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RA为31.9%(61/191),干燥综合征为3.0%(2/67),系统性红斑狼疮为4.3%(2/46),白塞病、肌炎/皮肌炎、其他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及正常人中均为0。研究分析表明,抗Sa抗体对RA的诊断敏感性为31.9%,特异性为987%,阳性预报率为93.8%,阴性预报率为71.3%。与抗Sa抗体阴性的RA患者相比,抗Sa抗体阳性的患者在关节受累、晨僵、血沉、抗核抗体、X线分期和二线药物的使用方面有显著差异。结论我们在国内首次制备了Sa抗原,并建立了Sa抗体的检测方法,它是一种不同于类风湿因子、对RA诊断较为特异的新型自身抗体。该抗体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能否有助于RA的早期诊断和分型尚需更多病例的积累和观察。  相似文献   

8.
蒋明 《中华内科杂志》1994,33(4):223-223
对类风湿关节炎36kD抗体应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蒋明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的结缔组织病。发病率约为人群的1%~2%。对此病的实验诊断方法,自1912年发现类风湿因子(KF)后,在很长的时期内没有新的进展。RF对RA的诊断有着重要意义。但是,由于R...  相似文献   

9.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抗组蛋白抗体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常胜  施桂英 《中华内科杂志》1994,33(6):382-384,T011
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及免疫印染技术对78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血清进行抗总组蛋白及组蛋白亚单位抗体测定,发现抗总组蛋白抗体水平在AS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及痛风性关节炎组,在活动期AS组高于非活动期组,其阳性率达28%,在有虹膜炎的AS组显著高于无虹膜炎组,抗H3抗体与虹膜炎有显著性关联,结果提示高水平AHA和H3抗体AS病情活动及与AS并发虹膜炎有关。  相似文献   

10.
11.
抗角蛋白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研究抗角蛋白抗体(AKA)在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意义。方法98例RA患者及70例其他风湿性疾病患者测定血清抗角蛋白抗体,对两组病人AKA阳性率进行比较,并对抗角蛋白抗体与类风湿因子(RF)对RA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比较,同时对RA患者AKA阳性组和AKA阴性组的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握力、晨僵时间、休息痛和RF、血沉、C反应蛋白、影像学检查以及关节外表现等临床指标进行比较,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RA患者AKA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风湿性疾病患者(P<0.001);AKA对于RA诊断较RF更具特异性;RA患者中AKA阳性组较AKA阴性组病情严重,除握力外各项观察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KA检测对RA诊断、病情预测和指导治疗均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我们自艾氏小鼠腹水癌细胞(Ehrlichascitecells)提取抗原,进行免疫印迹法检测,发现88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中有28例抗36kD(分子量为36000)抗体阳性,占31.8%.而在100例其他结缔组织病患者及40例正常对照组中均无1例出现阳性。然而,用上述方法提取的抗原,以免疫印迹法检测时,抗RA33kD抗体或抗RNP抗体均可与33kD区带反应,说明抗33kD抗体对诊断RA的特异性不高。结果表明抗36kD抗体是RA的特异性抗体。如果同时出现抗36kD及抗33kD抗体,则更加有利于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滑液中白细胞介素-18(IL-18)蛋白及滑膜组织IL-18mRNA表达水平,探讨其在RA致病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双抗夹心酶免疫吸附(ELISA)法和细胞生物法分别测定RA患者血清、滑液中IL-28蛋白水平和生物活性,同时还检测NO、前列腺素E2的含量;有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膜组织IL-18m RNAG表达水平。以骨关节炎(OA)病人及因外伤截肢的正常人作对照。结果 RA患者血清、滑液中IL-18蛋白水平和生物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滑液中量及活化性比血清高;RA滑膜组织IL-18mRNA表达水平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过度表达的IL-18参与了RA的致病过程,;选择性地抑制IL-18生物活性,将是RA治疗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类风湿关节炎(RA)大鼠关节滑液核因子κB活化受体(RANK)、RANK配体(RANKL)和骨保护素(OPG)表达的影响,以及在RA骨破坏和炎症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并分为5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川芎嗪高、低剂量组和正常对照组,造模15 d后,连续给药7 d,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关节滑液中RANK/RANKL/OPG表达水平和平均荧光强度.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CD3+T细胞OPG表达明显降低,RANK,RANKL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上变化不明显;经过川芎嗪高剂量治疗后,CD3+T细胞上OPG表达增强,RANK、RANKL减弱,平均荧光强度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治疗前后RANK、RANKL、OPG表达变化不明显;低剂量组各指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剂量川芎嗪主要通过调节关节滑液中CD3+T细胞上RANK/RANKL/OPG表达起到缓解RA骨损伤和关节炎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周金霞 《山东医药》2006,46(29):25-25
2005年1~12月,我们从人体胎盘中提取Sa抗原,建立了血清抗Sa抗体的Western-blot检测方法,并观察了血清抗Sa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自身抗体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抗角蛋白抗体(AKA)、抗核周因子(APF)、抗Sa抗体及类风湿因子(RF)对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EORA)临床诊断和判断预后的意义。方法:检测51例EORA患者血清中AKA、APF、抗Sa抗体及RF,结合临床资料分析。结果:AKA、APF、抗Sa抗体和RF对EORA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31.4%和98.0%、70.6%和90.7%、37.3%和95.4%、51.0%和84.1%。以任两种抗体同时阳性判断,敏感性66.7%,特异性98.0%。AKA阳性组IgM、ESR较阴性组高(P=0.002,P=0.048)。3种或3种以上抗体阳性组中,医生对病情评估较阴性组、1种及2种抗体阳性组明显重(P=0.004,P=O.025,P=0.016),患者对疼痛评估较1种及2种抗体阳性组重(P=0.028,P=0.021),Sharp评分高于阴性组(P=0.048)。25例RF阴性EORA中,AKA、APF和抗Sa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6%、60%和40%。AKA与APF呈正相关。结论:4种抗体联合检测有助于EORA尤其是RF阴性EORA的诊断;AKA可能系病情活动及严重的指标;3种或3种以上抗体阳性者病情较重、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7.
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抗角蛋白抗体检测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抗角蛋白抗体(AKA)对老年类风湿关节炎(EORA)的诊断意义。方法:以Wistar大鼠中1/3食管组织冰冻切片为底物,采用间接免疫荧光光检测51例EORA及139例对照组的血清AKA,记录同期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结果:AKA对EORA诊断敏感性为31.4%,特异性为98.6%,早期EORA患者AKA阳性率28.6%,AKA阳性组IgM、血沉(ESR)较阴性组高;医生及患者对病情活动性评分、Sharp评分有增高趋势。16例AKA阳性EORA中,类风湿因子(RF)、抗核周因子(APF)、抗Sa抗体阳性数分别为11、15例和4例,AKA和APF相关。结论:AKA有助于EORA诊断及早期诊断,是病情活动性及严重性指标。  相似文献   

18.
抗Sa抗体大样本检测及其在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994年D esprés等[1]发现了抗Sa抗体,认为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特异性高达98.9%,且在早期RA患者中阳性率为23.5%。以往的临床观察发现,抗Sa抗体在早期RA患者中有一定的敏感性的同时能够有较好特异性。为了进一步证实抗Sa抗体对RA的临床诊断价值,我们在以前研究[2,3]的基础上扩大样本量,并进行了临床应用的研究。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1.1.1RA病例组:来自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风湿免疫科血清库中1998—2003年门诊及住院患者1124例,男性380例,女性744例,年龄16 ̄78岁,平均46.2岁。病程1 ̄24年。均符合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修订…  相似文献   

19.
抗Ⅱ型胶原抗体的检测及其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抗Ⅱ型胶原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改进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79例RA患者和171例其他风湿病患者的血清IgG型抗天然及抗变性Ⅱ型胶原抗体水平。结果 RA患者抗天然和抗变性Ⅱ型胶原抗体阳性率各为22.3%和36.9%,早期RA患者各为30.0%和36.7%。其他风湿病患者中各为3.5%和31.6%,健康人二者均为2.5%。抗天然Ⅱ型胶原抗体阳性RA患  相似文献   

20.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44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水平,并与正常对烈组比较。结果显示,二者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HA值与RA患者病情活动性指标呈正相关。提示HA值的检测可作为观察RA患者病情活动及疗效判定的参数,对RA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