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分流加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26例,术中连续测量门脉压证实,分流术后门脉压降低,加做断流术后门脉压多有不同程度的回升,但术后最终门脉压低于术前,证明该术式不但可降低门脉压,还可维持较多的门脉血流灌注,优于单纯分流术或断流术。  相似文献   

2.
1996年8月~2006年8月,我院对44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采用近端脾肾分流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门静脉高压症脾动脉栓塞术后再出血的断流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PSE)后再出血的治疗.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01/2009-10山东省滨州医学院附属滨州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10例门脉高压患者PSE术后再出血的临床病例资料. 结果:门静脉高压PSE后再出血行断流手术治疗,与对照组相比,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增加(4.5 h vs 3.0 h,450 mL vs 1000 mL,均P<0.05),死亡率和并发症率无明显差别. 结论:对于肝功能Child-pugh A或B级,有可控性腹水,巨脾,反复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如无其他手术禁忌,断流术是较好的选择.对PSE术后再出血手术的患者,术中应仔细分离脾脏与周围粘连,避免大出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门脉高压症断流术中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经脾动脉灌注,对预防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3年10月门脉高压症断流术患者9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6例行脾切除及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实验组46例行门脉高压断流术,且术中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脾动脉灌注,对2组病例术后门静脉血栓发生率、术中术后输血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门静脉血栓发生率为4.3%(2/46),浓缩红细胞输血量2 ~ 3 U,对照组患者血栓发生率及浓缩红细胞输血量分别为26.1%(12/46)和4 ~ 6 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结论 术中经脾动脉低分子右旋糖酐灌注在门脉高压症脾切除术中操作安全可行,能有效降低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的发生率,且节约血源,减少用血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术式以提高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采用脾次全切除腹膜后移位加断流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36例,与36例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进行对比研究。随访3个月~5.5年,平均26个月。结果:(1)研究组食管静脉曲张消失11.5%,好转61.5%,无变化26.9%,而对照组好转50.0%,无变化45.8%,加重4.2%,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2)研究组脾亢消失;(3)免疫指标(IgM,C3)2年内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4)血管数字减影显示,余脾与腹膜后组织建立了丰富的侧支循环,使门脉血向腹膜后分流.结论:本术式兼有断流术和分流术的优点,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一种新的术式。  相似文献   

6.
王维举  丁延东 《山东医药》2000,40(18):30-31
198 8~ 1 995年 ,我们对 40岁以下 ,Child分级为A、B级 ,有出血史的 2 2例门静脉高压症 (PHT)患者实施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PCDV)加脾肾静脉分流术 (SRS) ,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 1 7例 ,女 5例 ;年龄 2 4~ 40岁 ,平均 35岁。有肝炎史者 1 2例 ,HBs Ag阳性 1 9例。 2 2例均有脾肿大、脾亢 ,1 5例有鼻衄、牙龈出血。有腹水史者 7例。本组 2 2例均有上消化道出血史 ,其中 1次出血 1 5例 ,2~ 3次出血 7例 ;因大量出血曾在内科住院治疗 8例。2 2例均行上消化道钡餐检查 ,1 0例行纤维胃镜检查 ,均…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脾功能亢进患者行PSE,观察术前、术后外周血细胞计数,门静脉、脾静脉管径的变化及术后并发症。[结果]PSE术后白细胞、血小板高于术前(P<0.01),红细胞升高(P<0.05),脾亢纠正;门静脉、脾静脉管径较术前缩小(P<0.05),再出血发生减少。[结论]PSE治疗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一种操作简便、创伤小、结果可靠的抢救和预防再出血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巨脾切除加门奇静脉断流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巨脾切除加门奇静脉断流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患者42例,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脾切除加门奇静脉断流术,术后随访5 a,随访患者33例,失访9例,死亡2例,1例死于脑血管意外,1例死于上消化道再出血.结论 巨脾切除加门奇静脉断流手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远期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采用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效果及预后.方法 对我院3年间行经腹贲门周围门奇血管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47例及20例保守治疗患者近、远期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手术组除1例近期死亡外,总体效果满意.近期出血5例,远期出血2例,再出血率14.9%,全组无肝性脑病发生.保守治疗组死亡2例,近期出血4例,远期出血6例,1例发生肝性脑病,再出血率50%.结论 规范而彻底的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并上消化道出血创伤小,止血率高,肝性脑病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便于开展与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心性脾肾分流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效果。方法自1994年至2005年我院采用中心性脾肾分流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103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对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择期手术96例,死亡2例。急诊手术7例均获得成功。术前、术后自由门静脉压分别为3.56±0.32kPa和2.74±0.36kPa。术后随防84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消失或明显好转79例,67例明显脾功能亢进症患者症状消失,再出血5例,肝性脑病11例,远期死亡6例。结论中心性脾肾分流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既保留了分流术和断流术的优点,又克服了二者的缺点,是当前治疗门脉高压症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2.
1969年J.R(?)sch等首先提出应用非手术方法,在狗的门静脉与下腔静脉之间建立分流道的实验研究报告。1982年Colapinto等首先在病人身上实现非手术方法肝内门体静脉分流。1985年Palnaz发明有伸缩性的金属支撑架Stent。同时对气囊导管进行了改进,利用了能耐高压超薄型膜做气囊,经动物实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中央型肠系下静脉肾脉分流术(IMRS)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PCDV0治疗门脉高压症患者6例,无手术死亡和脑病者,近期随访均无再出血。结果提示,该术式既可有效地阻上奇血流,又可限制性降低门脉压力。对手术方法及其人特点作了介绍与讨论。  相似文献   

14.
王瑞秀  董欣 《山东医药》1997,37(12):31-31
脾腔静脉分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54例体会沂水中心医院(276400)沂水胸科医院王瑞秀董欣马金泽自1981年以来,我院对54例门脉高压症患者施行脾腔静脉分流术,术后观察和随诊发现该手术方法降压效果确切,术后再出血率低,并发症少。现将治疗体会介绍如下。临...  相似文献   

15.
我们应用脾腔静脉分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52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男43例,除1例小儿为肝外型门脉高压症外,余均为肝炎后肝硬化。肝功按Child分类属甲级40例,乙级12例。轻度腹水7例,有出血病史23例,急性大出血行分流手术者3例。手术效果:本组有45例在脾腔静脉吻合前后行大网膜静脉测门静脉压,吻合后压力下降者39例,未变者3例,上升者3例。吻合前平均压力为3.52kPa(358.8mmH_2O),吻合后平均压力为2.67kPa(271.7mmH_2O),平均降压为0.85kPa(87.1mmH_2O),吻合口大小与降压的平均值呈正相关。但也有3例吻合口直径为1.5~2.5cm者没有降压。随访:有45例随访1~6.5年,绝大部分已恢复轻工作。术前后曾做钡餐检查40例,  相似文献   

16.
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的终末阶段,常伴有门静脉高压.自发性脾肾分流(spontaneous splenorenal shunt,SSRS)指的是从脾静脉到肾静脉之间丰富并增粗的异常血管,其形成机制可能与先天存在的小血管扩张有关,也可能与新生血管有关. SSRS可有效降低门静脉压力,但也会减少入肝血流,其已被证实是导致肝移植术后肝脏血流灌注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 SSRS导致血液中的有毒物质不能经肝脏充分代谢而直接进入体循环,进而增加肝性脑病的发生风险.目前,介入和外科手术是SSRS的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进行了改进.方法①常规脾切除;②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③闭合式胃底全层环扎术.结果治疗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101例.预防性治疗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大出血77例.术后4a随访,除5例有少量上消化道出血,2例死于肝昏迷外,其余均未再出血结论联合断流术适应证宽、简便易行.止血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8.
在诸如肝硬化等病因所导致的门静脉高压进程中,不仅可以引起常见的侧支循环形成,如食管胃静脉曲张,还可导致脾肾分流、胃肾分流等自发性门体分流通道的开放。有研究表明,大部分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发性门体分流,这类患者在临床特征、预后和治疗选择上都与无自发性门体分流患者有着显著区别,因此有必要对此类患者给予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脾肾静脉分流术联合门奇静脉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 50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分别采用脾肾静脉分流术联合门奇静脉断流术(A组,26例)和单纯门奇静脉断流术(B组,24例)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肝功能、凝血功能、门静脉压力(FFP)以及胃食管静脉破裂出血再发生率等.结果 A组术后胃食管静脉破裂再出血发生率仅3.8%、FFP为(21.5±2.6)mmHg,B组分别为20.8%、(24.4±3.7) mmHg,两组相比,P均<0.05.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的肝功能分级、凝血功能相比,P均>0.05.结论 脾肾静脉分流术联合门奇静脉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临床疗效明显,而且其治疗效果优于单纯门奇静脉断流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脾动脉阻断技术联合脾脏射频消融(RFA)治疗门静脉高压性脾功能亢进症(脾亢)的有效性和临床应用前景。方法对阻断或未阻断脾动脉主干的接受脾脏RFA治疗的肝硬化性门静脉高压合并重症脾亢患者,分析随访6个月的临床疗效;并评估脾动脉阻断对肝硬化合并脾动脉盗血综合征的治疗效果。结果阻断或未阻断脾动脉主干的接受脾脏RFA治疗的门脉高压性脾亢患者各15例,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阻断脾动脉后实施脾脏RFA组消融(56±35)%脾脏体积,较未阻断脾动脉组消融体积(38±21)%显著增加(P〈0.01);且阻断脾动脉组治疗后血小板计数、Child-Pugh评分和分级改善明显优于未阻断脾动脉组。合并巨脾的脾动脉阻断组15例患者经影像学诊断都符合脾动脉盗血综合征诊断,经脾动脉栓塞(13例)和脾动脉结扎(2例)后肝动脉内径显著增粗,肝动脉供血明显改善。结论脾动脉阻断联合脾脏射频消融术是治疗门静脉高压性脾亢,可以显著提高脾亢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纠正脾动脉盗血综合征和有效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