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稳定性心绞痛溶栓治疗现状的评述   总被引:97,自引:0,他引:97  
不稳定性心绞痛溶栓治疗现状的评述陈纪林徐义枢陈在嘉不稳定性心绞痛(UA)是一组包括不同发病机理和许多不同亚型的临床心绞痛综合征,其发病的主要因素有:(1)斑块破裂、出血,诱发局部血小板聚集和不全堵塞性血栓形成,严重阻塞管腔,影响血流,约占UA发病的5...  相似文献   

2.
应认真对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认真对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陈在嘉不稳定性心绞痛是心绞痛症状不稳定的统称,易导致急性心肌梗塞(AMI)或猝死。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的心绞痛分型,将初发劳力型、恶化劳力型及自发型心绞痛总称为不稳定性心绞痛,同时又指出不如诊断各...  相似文献   

3.
不稳定性心绞痛溶栓治疗的评价   总被引:57,自引:0,他引:57  
不稳定性心绞痛溶栓治疗的评价胡大一顼志敏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anginapectoris,UAP)系最多见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之一。它病变复杂,进展迅速,临床表现多样,且预后具有多方向性,既可演变为稳定性心绞痛,也可恶化为急性心肌梗塞(a...  相似文献   

4.
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进展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倪廷枢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早在半个世纪以前即有报告,近数年来的研究,对UAP的概念从病理生理到临床完成了再评价[1],并对其治疗有了新的认识,取得了重要进展。1UAP及预后UAP是指有进行性恶化、不...  相似文献   

5.
抗凝及溶栓疗法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对照观察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抗凝及溶栓疗法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对照观察(摘要)王庸晋张树明王生池我们对51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分别采用静脉滴注肝素(抗凝组)和小剂量尿激酶(溶栓组)进行临床治疗和研究,旨在对照两种疗法对UAP的疗效。一、对象和方法51例UAP采用通...  相似文献   

6.
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术语和分型的一些看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按心绞痛发作状态分为稳定性和不稳定性心绞痛(UA)是目前比较流行的心绞痛分型,其优点较为实用,医生初诊时易于作出此诊断,1989年Braunwald对UA分型又进行了修改和补充,使其更具实用性,然而新的分型也有不足之处,如在反映病生理特点方面较有欠缺。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心绞痛分型是依心绞痛发作性质进行分类,有利于指导治疗,但医生初诊时常较难作出自发型心绞痛(SA)的诊断,故曾有学者提出用休息时心绞痛代替自发型心绞痛术语的建议。上述两种最常用的心绞痛分型各有所长,本文将从心绞痛的病生理机制方面评述两种分型相兼容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白细胞流变性、粘附性与急性心肌缺血的关系,为不稳定性心绞痛(UA)的治疗提供理论参考。方法:47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其中男29例,女18例。自发型心绞痛16例,心肌梗死后心绞痛22例,初发劳力型心绞痛9例。采用红细胞变形能力测定仪、血栓血小板粘附两用仪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了40例健康人和47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心绞痛发作期和缓解后24小时的白细胞滤过指数(IF)、白细胞粘附率(LAR)和白细胞不同组别第18(CD18)表达。结果: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白细胞变形能力(LD)明显降低,白细胞粘附功能(LAF)和白细胞CD18表达明显增加(P<0.001,P<0.01),心绞痛发作时,LD降低和白细胞粘附功能、白细胞CD18表达增高较心绞痛缓解后24小时更明显(P<0.001),且白细胞滤过指数、白细胞粘附率和白细胞CD18表达之间均呈正相关(P<0.01)。心绞痛发作时和缓解后24小时,自发型心绞痛白细胞滤过指数、白细胞粘附功能和白细胞CD18表达较心肌梗死后和劳力型心绞痛变化更明显(P<0.01)。结论:心肌缺血与白细胞流变性和粘附性改变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8.
不稳定性心绞痛溶栓治疗的利与弊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不稳定性心绞痛溶栓治疗的利与弊钱学贤胡大一贾国良吴志坚近年来不稳定性心绞痛(UAP)在冠心病住院比例中呈升高趋势。UAP药物治疗包括抗心肌缺血和抗血栓形成两个方面已成为共识,但二者均不能消除已有的冠状动脉病变。抗血小板药、抗凝血药,单用或联合,均可降...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们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长疗程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P),取得了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文118例均符合WHO制订的UAP诊断标准,无心肌梗塞的酶学及心电图改变,并排除非冠心病性心绞痛及有出血倾向者。随机分为肝素组8...  相似文献   

10.
应用放免法测定了3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3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20例稳定性心绞痛(SA)和20例健康者血浆内皮素(ET)。发现AMI患者ET的水平显著高于UA、SA患者心绞痛发作时和对照组。广泛心肌梗死、伴严重心力衰竭、休克和严重心律失常者ET显著升高。结果表明,ET对AMI的鉴别诊断、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均有帮助。  相似文献   

11.
4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PA)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显示74处有意义的冠状动脉狭窄(直径<50%),以前降支病变最常见。UPA患者绝大多数(45/48、93.7%)有明显冠状动脉病变,随年龄增长冠状动脉病变有增多趋势,3支病变的冠心病病程明显长于单支病变(P<0.05)。初发型劳累性心绞痛多数为单支病变,自发性心绞痛与恶化型劳累性心绞痛以单支、双支病变为多,混合型心绞痛以双支或3支病变为多。UA可发生冠状动脉闭塞。  相似文献   

12.
溶栓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近期疗效(摘要)喻学刚,牛树茂,刘商,李珊,张裕民不稳定性心绞痛是介于稳定性心绞痛和心肌梗塞(AMI)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治疗的目的在于防止其发展为AMI或摔死,抗凝和抗血栓治疗在不稳定性心绞痛中的应用已得到公认,但溶栓治疗仍存...  相似文献   

13.
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冠脉造影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不稳定性心绞痛(UA)是介于稳定性心绞痛与心肌梗死(MI)之间的一组急性心肌缺血综合征。由于UA有向MI转化的倾向,故曾有多个术语描述此综合征,如:梗塞前心绞痛、急性冠脉不全、中间冠脉综合征和即将发生的冠脉阻塞等。近期发作的UA病人中,自诊断后1月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细胞粘附分子(CAMs)与急性心肌缺血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了40例健康人(对照组)和5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自发性心绞痛18例,心肌梗死后心绞痛22例,恶化劳力性心绞痛12例)患者心绞痛发作时和缓解后24h外周血白细胞CD18表达、血浆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间粘附分子-1(sVCAM-1)浓度的变化。结果 (1)UA患  相似文献   

15.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浆vWF、GMP-140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内皮及血小板活化功能在不稳定性心绞痛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不稳定性心绞痛17例、稳定性心绞痛25例,正常人22例血浆vWF(vonWillebrand因子,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GMP-140(α颗粒膜蛋白-140)水平。结果不稳定性心绞痛组急必阶段血浆vWF、GMP-140显著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和正常人组(P〈0.01),后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不稳定性心绞痛组病情  相似文献   

16.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进展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心血管内科吕蓓综述沈卫峰审校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冠心病中仅次于急性心肌梗塞(AMI)的又一危险的临床征候群。选择合适的治疗,对改善其预后有重要意义。UAP治疗的目的是缓解心绞痛症状,降低心脏事...  相似文献   

17.
步长倍通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血脂、心电图的影响。方法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丹红注射液,观察患者心绞痛症状变化及血脂、心电图变化。结果治疗后,心绞痛疗效、ECG、血脂比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无严重不良反应,两组在症状改善、心电图和血脂方面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丹红注射液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84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疗程为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体外治疗性超声联合低剂量尿激酶同步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4例,两组用药相同,治疗组同步应用体外治疗性超声。结果 治疗组近期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无期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体外治疗性超声联合低剂量尿激酶同步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效果显著,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不稳定性心绞痛(UA)的新分类方法,即新近性,恶化性,持续性,对三个类型的116例UA患者在平均住院30天中的预后进行了比较,结果急性心梗(AMI)院内死亡及顽固性心绞痛的总发生率以持续性最高,院内预后以恶化性相对较好,认为与其他UA分类比较,本方法的优点是容易记忆,应用方便首诊医生只需进行病史询问及心电图检查,就可对UA患者做出分型诊断及预后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