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临床观察发现单纯慢性萎缩性胃炎很少见 ,常见的类型为慢性浅表性胃炎与慢性萎缩性胃炎同时存在 ,临床内镜诊断为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 2年来笔者对经纤维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患者 73例进行详细四诊观察及中医辨证 ,并进行中医治法方药初步研究 ,现就临床观察及中医辨证治法探讨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经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 73例 ,均为本院中医门诊患者 ,诊断标准参照 1982年全国胃炎会议拟定的慢性胃炎诊断标准[1 ] 。 73例中男35例 ,女 38例 ;年龄 2 5~ 76岁 ,平均 5 7.45岁。确诊病程 6个月~…  相似文献   

2.
丹参是临床常用的活血化瘀中药 ,其对实验性胃黏膜损伤具有保护作用[1] 。2 0 0 1年 10月— 2 0 0 3年 1月笔者采用丹参治疗慢性胃炎患者 39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9例均为我院门诊经胃镜或病理活检证实符合文献 [2 ]诊断标准的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 ,均无心、肝、脑、脾及肾脏疾病。男 2 4例 ,女 15例 ;年龄 18~ 5 6岁 ,平均 4 3.7岁。病变分型 :慢性浅表性胃炎 (单纯型 ) 12例 ,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 (糜烂型 ) 9例 ,慢性浅表性胃炎伴出血 (出血型 ) 8例 ,慢性萎缩性胃炎 (萎缩型…  相似文献   

3.
四逆散加味治疗胃脘痛8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两年来,我科以四逆散加味治疗胃院痛,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将资料完整的82例临床观察小结如下。1临床资料所选病例均符合198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拟定的《中医内外妇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胃院痛的诊断标准,并经胃镜确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82例中,男46例,女36例;年龄最大者70岁.最小者18岁;病程最长者23年,最短者1个月。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4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16例,浅表一萎缩性胃炎18例。82例中伴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者15例。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胃院部疼痛或不适…  相似文献   

4.
增生消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1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难治性消化道疾病之一 ,目前尚无疗效满意药物 ,以通降化浊、解毒和络立法 ,应用中药增生消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 110例 ,并进行了临床对照观察 ,取得较好疗效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按卫生部《中药新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的诊断标准以及 1982年重庆会议制订的《慢性萎缩性胃炎 (CAG)纤维胃镜及病理诊断标准和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确诊的门诊及住院患者 16 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 (增生消胶囊治疗组 )和对照组进行临床观察。治疗组 110例患者中 ,男性 6 9例 ,女…  相似文献   

5.
针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慢性萎缩性胃炎 ( CAG)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可能癌变的特点。临床缺乏特效的防治手段 ,笔者通过针灸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报导如下 :一般资料1 .诊断标准 :( 1 )中医胃脘痛诊断标准 :参照卫生部药政局制定的《中药新药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标准 ,即 :1胃脘部疼痛及胃肠病症状。 2有反复发作史。 3发病前有明显诱因。上述 1必须具备 ,并兼具 2或 3 ,即可诊断。 ( 2 )西医萎缩性胃炎诊断标准 :参照《慢性胃炎的胃镜诊断标准》和《萎缩性胃炎的病理诊断标准》(中华内科杂志编委会组织的专题座谈会 ,1 982年 ,重庆 )。2 …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胃功能紊乱系患者患糖尿病日久 ,出现恶心、呕吐、纳呆、胃脘痞胀或闷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胃功能紊乱 80例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治疗组 80例 ,男 4 8例 ,女 32例 ;年龄4 0~ 72岁 ;病程 3~ 5年 ;伴胃、十二指肠溃疡 5例 ,慢性浅表性胃炎 8例 ,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 10例。对照组 80例 ,男 4 6例 ,女 34例 ;年龄 4 6~ 70岁 ;病程 2~4年 ;伴胃、十二指肠溃疡 6例 ,慢性浅表性胃炎 11例 ,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 8例。1.2 诊断标准 :胃肠造影有胃扩张、蠕动减弱或消失 ,十二指肠球部无…  相似文献   

7.
孔祥周 《山西中医》2007,23(5):77-77
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笔者应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20例,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参照2002年9月中华医学会内科脾胃病第十四次学术交流会制定的《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标准》[1]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120例患者全部符合慢性  相似文献   

8.
自 1998年 1月至 2 0 0 2年 8月 ,笔者以自拟养胃汤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疗效满意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本组共 96例 ,均经纤维胃镜病理活检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 ,其中 ,男性 5 8例 ,女性 38例 ;年龄为 2 0~ 70岁 ,平均 4 0 .3岁 ,病程 10月~ 2 1年 ,平均 9.6年。其中胃粘膜萎缩轻度 4 6例 ,中度 39例 ,重度 11例 ,幽门杆菌 (HP)阳性者 88例。诊断标准 本组诊断标准参照 1982年中华内科杂志编委会重庆会议制定的《慢性胃类分类 ,纤维镜诊断标准及萎缩性胃炎的病理诊断标准》。辨证分型 中医辨证参照国家中…  相似文献   

9.
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73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为临床常见病。我们自1991年以来对73例CAG病人运用中药治疗,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今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73例均为门诊患者,男45例,女28例;年龄最小者29岁,最大者58岁;病程最短者半年,最长者5年。全部按1982年重庆会议制定《慢性胃炎的分类,纤维胃镜诊断标准及萎缩性胃炎的病理诊断标准》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47例,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36例,其中合并十二指肠球部溃疡7例,胃下垂者3例,肠腺化生者5例。临床以胃脘痞满,隐痛,嘈杂似饥,嗳气,纳谷不香,大便或秘或…  相似文献   

10.
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统的难治病,常伴有胃粘膜异型增生或肠化,被称为“胃癌前期病变”。笔者自1995~1999年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 诊断标准依据《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人民军医出版社1991)。上腹部疼痛、胀满、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胃镜病理检查提示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粘膜固有腺体萎缩,减少1/3以内者为轻度,减少1/3~2/3者为中度,减少2/3以上者为重度。在45病  相似文献   

11.
我们于1989年10月至1990年10月应用绞股蓝冲剂治疗151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按1982年重庆会议制定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分类、纤维胃镜诊断标准及 CAG 的病理诊断标准(试行草案)",151例 CAG 均经纤维胃镜病理活检  相似文献   

12.
1 临床资料   10 6例慢性胃炎均系门诊病例。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 6 2例 ,男 44例 ,女 18;年龄最小 2 6岁 ,最大 6 1岁 ;病程最短 18个月 ,最长 9年。慢性萎缩性胃炎 44例 ,其中男 2 8例 ,女 16例 ;年龄最小 2 5岁 ,最大 5 9岁 ;病程最短 1年 ,最长 6年。 10 6例中 HP阳性 78例。全部病例均具备以下条件 :1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1995年发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二辑制定的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西医诊断标准 ;2符合 1998年最新“国家标准应用”《中医内科疾病诊疗常规》中“胃络痛”和“胃痞”的诊断要点 ;3…  相似文献   

13.
笔者在临床中采用自拟胃炎灵汤治疗慢性胃炎31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1例均来自2006年1月~2006年10月门诊病例。年龄在27岁~75岁之间。病程最长10a,最短2个月。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2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6例,伴胃粘膜糜烂者19例。1·2诊断标准(1)临床  相似文献   

14.
自1989年6月以来,我们采用胃灵散(自拟方)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40例,收到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经内镜检查及病理明确诊断。内镜诊断标准参照《上消化道纤维内窥镜临床应用》,中医辨证参照1989年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学术会议拟定标准。40例中,属浅表性胃炎22例,萎缩性胃炎14例,肥厚性胃炎4例。其中男28例,  相似文献   

15.
萎炎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56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道清 《中医杂志》1996,37(7):418-418
笔者于1992年10月~1995年12月采用萎炎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56例,并设对照组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诊断标准依据《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人民军医出版社,1991)。上腹部疼痛,胀满,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胃镜及病理检查提示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粘膜固有腺体萎缩,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重点探索病理诊断与胃镜检查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相关性。方法:挑选的研究对象是2013年年初-2014年年底在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接受诊治的10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对比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理诊断和胃镜检查结果。结果:全部患者均通过胃镜诊断,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总共有106例患者。病例诊断结果为:83例患者被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23例被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其中45例患者伴肠上皮化生,11例患者伴异性增生。胃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达到78.30%。异型增生、肠上皮化生、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AB与ABC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理诊断和胃镜检查有相关性,病理诊断结合胃镜检查,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中,有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1995 - 0 1~ 1997- 12用自拟胃舒康口服液治疗慢性浅表性及慢性萎缩性胃炎 110例 ,并进行了系统的临床观察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参照 1989年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制订的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标准及国家卫生部药政局制定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二辑中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西医诊断标准选择病例。随机将病例分为两组 ,治疗组 110例 ,男 60例 ,女 5 0例 ,平均年龄 4 3 3 3± 15 3 4岁 ;对照组 110例 ,男 5 9例 ,女 5 1例 ,平均年龄 4 3 66± 16 86岁。胃粘膜炎…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与病理诊断,探讨中医药治疗的效果和优势。方法选择132例行胃镜与病理诊断的慢性胃炎患者,根据中医证型给予适当的中医药治疗,观察胃镜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符合率及中医治疗效果。结果经病理诊断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86例(65.15%),慢性浅表性胃炎35例(26.52%),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慢性浅表性胃炎11例(8.33%);中医治疗的显效率为87.88%。胃镜表现越多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诊断的特异性越高。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检查的效果局限,因此应该以病理诊断作为此病的确诊手段,再根据中医证型进行恰当的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笔者近年来采用单味海金沙治疗胃脘痛3 1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3 1例为门诊病例 ,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1 994年 6月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胃脘痛的诊断标准。男性 1 8例 ,女性 1 3例 ;年龄 2 4~ 6 3岁 ,平均 42 .5岁。经胃镜检查 2 7例中 ,慢性浅表性胃炎 1 0例 ,慢性萎缩性胃炎 2例 ,十二指肠溃疡 5例 ,十二指肠球炎 3例 ,复合性溃疡 2例 ,慢性浅表性胃炎合十二指肠溃疡 4例 ,胃癌 1例 ;幽门螺旋杆菌阳性 9例。临床表现除胃脘痛外 ,伴中上腹痞满、胀闷 1 7例。2 治疗方法取海金沙若干装入空心胶囊 ,每…  相似文献   

20.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性疾病,是临床消化科常见病之一,属中医的“胃脘痛”、“痞满”范畴。笔者近2 a用加味柴胡疏肝散治疗慢性胃炎肝胃不和证5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56例患者均来自我院门诊,符合《中药新药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西医诊断标准和肝胃不和证的中医辨证标准。其中男25例,女31例;年龄20~62岁,平均39.2岁;病程1~10 a,此次发作加重均在2周以内。经胃黏膜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轻度7例,中度33例,重度16例。无腹部手术史,生化及肝胆B超等理化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