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摘要国际辐射单位及测量委员会(ICRU)报告推荐的宫颈癌腔内后装治疗剂量学描述方法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三维后装治疗计划系统和直肠标记法计算的结果表明ICRU定义的直肠、膀胱参考点剂量低于实际受照剂量。剂量优化和多通道施源器可有效降低直肠、膀胱受照剂量,微型热释光片体内剂量测量是预测直肠并发症的有效指针,施源器的固定对确保剂量准确具有重要意义,凝胶三维剂量仪在准确性、精确度和空间分辨率方面进展迅速,是目前后装三维剂量核实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国际辐射单位及测量委员会(ICRU)报告推荐的宫颈癌腔内后装治疗剂量学描述方法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三维后装治疗计划系统和直肠标记法计算的结果表明ICRU定义的直肠、膀胱参考点剂量低于实际受照剂量.剂量优化和多通道施源器可有效降低直肠、膀胱受照剂量,微型热释光片体内剂量测量是预测直肠并发症的有效指针,施源器的固定对确保剂量准确具有重要意义,凝胶三维剂量仪在准确性、精确度和空间分辨率方面进展迅速,是目前后装三维剂量核实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IMRT同步剂量补偿高剂量率后装治疗方法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2010-2015年四川省肿瘤医院病理诊断明确的120例肿瘤最大径≥6 cm或最大径≥5 cm且肿瘤呈偏心性生长的宫颈癌患者接受盆腔外放疗,之后予以后装联合同步IMRT剂量补偿同步顺铂化疗。IMRT 45 Gy分25次,后装联合同步IMRT剂量补偿HR-CTV 7 Gy/次、IR-CTV 5~6 Gy/次,共5次;危及器官勾画直肠、乙状结肠、膀胱及毗邻小肠。所有入组患者均接受以顺铂75 mg/m2 ,每3周1次为基础同步化疗。结果 全组患者随访14~96个月(中位数46个月)。5年局部控制、无进展生存、总生存率分别为92.8%、76.6%、81.0%。胃肠道、泌尿生殖系统急性1-2级早期不良反应分别为57.8%、14.6%,3级分别为8.1%、2.9%;晚期1-2级不良反应分别为8.4%、5.3%,3级分别为0.97%、1.3%。结论 IMRT联合同步剂量补偿HDR-ICBT方法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具有较好的局部控制率和总生存率,是肿瘤体积较大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综合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的观察^192铱超分割后装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列超分割后装与传统后装治疗效果及并发症进行比较。方法观察对象为2003年8月至2004年1月让接受^192铱超分割后装治疗的患者,共87例,其中ⅡB期29例,ⅢB期58例,每周治疗4次,每次A点剂量1.5Gy,每周累积剂量6Gy,A点平均总剂量ⅡB期49.7Gy,ⅢB期52.5Gy。同时行10~15MV-X线全盆体外照射,1.6—2Gy/次,4次/周,外照射20~30Gy后,中央挡铅4cm,使盆腔外照射总量达52Gy,总疗程8~10周。对照组选择2003年1月至2003年6月接受传统”。铱后装治疗的患者89例,其中ⅡB期21例,ⅢB期68例,每周5~7Gy/次,A点总剂量ⅡB期50.1Gy,ⅢB期53.5Gy。体外照射方案同超分割治疗。结果87例超分割后装治疗患者失访21例,有效随访66例中,治疗结束时肿瘤局部控制率95%,1年生存率98%,2年生存率95%,其中ⅡB期为100%,ⅢB期92%。放射性膀胱炎发生率8%,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15%。89例传统后装治疗患者失访29例,有效随访60例,1年生存率97%,2年生存率为95%,其中ⅡB期为100%,ⅢB期93%。放射性膀胱炎发生率9%,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15%。结论超分割后装加盆腔外照射治疗Ⅱ、Ⅲ期宫颈癌,近期生存率较高,但与传统后装治疗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治疗过程中的局部炎性反应较重,不良反应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192铱超分割后装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列超分割后装与传统后装治疗效果及并发症进行比较。方法观察对象为2003年8月至2004年 1月间接受192铱超分割后装治疗的患者,共87例,其中ⅡB期29例,ⅢB期58例,每周治疗4次, 每次A点剂量1.5 Gy,每周累积剂量6 Gy,A点平均总剂量ⅡB期49.7 Gy,ⅢB期52.5 Gy。同时行10-15 MV-X线全盆体外照射,1.6~2 Gy/次,4次/周,外照射20~30 Gy后,中央挡铅4 cm,使盆腔外照射总量达52 Gy,总疗程8~10周。对照组选择2003年1月至2003年6月接受传统192铱后装治疗的患者89例,其中ⅡB期21例,ⅢB期68例,每周5-7 Gy/次,A点总剂量ⅡB期50.1 Gy,ⅢB期53.5 Gy。体外照射方案同超分割治疗。结果87例超分割后装治疗患者失访21例, 有效随访66例中,治疗结束时肿瘤局部控制率95%,1年生存率98%,2年生存率95%,其中ⅡB 期为100%,ⅢB期92%。放射性膀胱炎发生率8%,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15%。89例传统后装治疗患者失访29例,有效随访60例,1年生存率97%,2年生存率为95%,其中ⅡB期为100%,ⅢB 期93%。放射性膀胱炎发生率9%,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15%。结论超分割后装加盆腔外照射治疗Ⅱ、Ⅲ期宫颈癌,近期生存率较高,但与传统后装治疗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治疗过程中的局部炎性反应较重,不良反应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宫颈癌是造成全球女性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放疗是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手段,而后装治疗是宫颈癌放疗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外照射联合后装治疗适用于无远处转移的各期初治或复发宫颈癌患者。MRI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在精确靶区范围、保护OAR以及改善患者临床结局等方面有着独特优势;近来许多研究证实了MRI引导下的宫颈癌三维后装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本文主要从相关MR成像技术、施源器选择、靶区勾画与评估以及MRI引导下的三维后装治疗所带来的临床效应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本院肿瘤科和株洲肿瘤防治中心从1992年到1996年共收治宫颈癌病人70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60Co外照射加60Co腔内后装治疗及60Co外照加192Ir腔内后装治疗,观察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宫颈癌三维近距离治疗(BT)技术在中国得到快速发展。与二维技术相比,宫颈癌图像引导的三维BT技术可以提高局控率、生存率。三维BT要求用体积剂量参数评价治疗靶区及危及器官受量,探索体积剂量参数与局控率、并发症发生率之间关系。BT开始时肿瘤残留体积及形状与局控率有明确相关性,应当结合MRI、超声、妇科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残留肿瘤体积。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技术可以改善靶区剂量分布。严格遵守靶区勾画、体积剂量原则以及质控要求。为规范其应用,中华医学会放射治疗学分会近距离治疗学组、中国医师协会放射肿瘤分会妇科肿瘤学组、中国抗癌协会近距离治疗专委会结合中国国情联合制定此专家共识。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CT引导徒手腔内联合插植实现影像引导自适应后装(IGABT)相较于传统A点二维后装(CP)剂量学优势,明确其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在中山大学肿瘤医院行全量放疗的宫颈癌患者 26例,每例患者行4次后装治疗。治疗时先徒手置入宫腔管及2根插植针,后增加插植针数量并调整方向、深度,分别行CT扫描获得2套图像。勾画高危临床靶区(HRCTV),A点和危及器官(直肠、膀胱及乙状结肠)。在2套图像上分别行CP和IGABT计划设计,并配对t检验、Wilcoxon检验两者剂量参数差异。结果 以CP计划的覆盖指数(CI)进行分组,A组(CI≥0.90)包含20个CP和对应IGABT计划,B组(CI<0.90)包含84个CP和对应IGABT计划。A组的HRCTV体积及肿瘤直径明显小于B组(46.7cm3∶62.1cm3,P<0.001及3.1cm∶4.4cm,P<0.0001)。IGABT显著提高所有及B组D90%及覆盖指数,降低膀胱剂量,减少A组乙状结肠剂量,并改善剂量适形度及均匀性。结论 IGABT能提高靶区覆盖、剂量适形度和均匀性,保护危及器官,且对肿瘤较大的患者仍有优势。  相似文献   

10.
中晚期宫颈癌后装腔内放疗剂量分布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中晚期宫颈癌后装腔内放疗剂量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取自2004年8月至2005年11月在我院接受根治性放疗的宫颈癌Ⅱ~Ⅲb期95例患者资料,后装腔内放疗定位应用自行设计制作的“后装定位一治疗多用平移床”,剂量分布偏移参数的确定依据A—B参考系统原则,偏移剂量以标准人体体模实测确定。结果 病理类型、宫旁浸润、操作技巧等对剂量分布偏移有显著影响,临床分期无显著影响;剂量分布的偏移程度不能随着后装治疗的次数增加而减轻。结论 后装腔内放疗实施定位是必要的,不仅可以明确实时后装腔内放疗等剂量曲线的位置、偏移的类型,也为盆腔适形放疗调整剂量分布、进一步修正放疗方案提供了医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宫颈癌术后患者应用HT、固定野IMRT、VMAT的剂量学差异。方法 选择10例宫颈癌术后放疗患者的CT图像进行靶区及OAR勾画,并对同一CT图像设计固定野IMRT、VMAT、HT计划。评估靶区及OAR的剂量分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3个计划参数差异,用LSD法进行两两比较。结果 IMRT、VMAT、HT计划的靶区覆盖度均满足临床处方剂量要求,但HT计划靶区覆盖度最优(P=0.000),且HT计划的105%PTV降低约46%(47.12%、45.83%、0.05%,P=0.000)、Dmax降低约2 Gy (54.53、53.65、52.69 Gy,P=0.000),膀胱V40和Dmax最低(50.01%、46.84%、42.98%,P=0.001和54.49、52.96、52.78 Gy,P=0.000),直肠V40最低(54.61%、48.34%、46.78%,P=0.006),小肠Dmax最低(54.53、53.65、52.66 Gy,P=0.000),骨髓Dmax最低(54.51、54.44、52.13 Gy,P=0.000),但机器跳数最高(1429.20、617.80、7002.04 MU,P=0.000)。结论 宫颈术后癌患者HT临床应用具有可行性,可以作为一种新的照射方式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宫颈癌后装治疗过程中膀胱充盈和排空两种状态对正常组织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Ongoing Controlled Tria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和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CSJD)中相关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  相似文献   

13.
1 病例资料 女性,39岁,因阴道不规则出血2个月入院。入院时呈失血性休克。妇科检查:阴道内大量血块,宫颈菜花状肿瘤4^+cm,阴道穹隆暴露困难,宫体平位、略大,双侧宫旁未及增厚,双侧附件未及肿块,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未及肿大。血常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微波联合中药灌肠治疗宫颈癌术后盆腔淋巴囊肿的疗效.[方法]将73例宫颈癌根治术后并发淋巴囊肿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两组,对照组36例,采用中药外敷的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37例,采用微波联合中药灌肠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之间疗效的差异.[结果]研究组37例患者中治愈21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6%(35/37),与对照组80.6%(29/36)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微波联合中药灌肠治疗宫颈癌根治术后并发盆腔淋巴囊肿较中药外敷疗效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宫颈癌腔内结合插植后装治疗(IC/IS BT)时徒手方式插针计划与虚拟优化插针计划的剂量学差异,探讨现有插植后装计划的改善空间。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宫颈癌高剂量率放疗计划,利用Nucletron Oncentra三维近距离治疗计划系统在已实施的徒手方式插植后装治疗计划(Treatment-Plan)的基础上,再为每例患者设计一个虚拟优化插植后装治疗计划(Optimized-Plan)。运用剂量体积直方图评估两种计划的高危临床靶区剂量分布、危及器官受量及计划执行效率。结果 两种计划相比较,Optimized-Plan显示出更适形的靶区覆盖和更均匀的剂量分布(P=0.000、0.008)。膀胱、直肠、乙状结肠和小肠的D0.01 cm3、D1 cm3、D2 cm3和D5 cm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ptimized-Plan可以降低危及器官受量,膀胱、直肠、乙状结肠、小肠D2 cm3分别减小60.41、36.43、27.53、12.43 cGy。计划执行时间上,Treatment-Plan为(857.92±243.39) s,Optimized-Plan为(804.53±239.13) s,平均缩短53.39s (P<0.001)。结论 虚拟优化插针计划比徒手方式插针计划显示出更适形的靶区覆盖和更均匀的剂量分布,同时各危及器官受量都有不同程度降低,计划执行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宫颈癌腔内结合插植后装治疗(IC/IS BT)时徒手方式插针计划与虚拟优化插针计划的剂量学差异,探讨现有插植后装计划的改善空间。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宫颈癌高剂量率放疗计划,利用Nucletron Oncentra三维近距离治疗计划系统在已实施的徒手方式插植后装治疗计划(Treatment-Plan)的基础上,再为每例患者设计一个虚拟优化插植后装治疗计划(Optimized-Plan)。运用剂量体积直方图评估两种计划的高危临床靶区剂量分布、危及器官受量及计划执行效率。结果 两种计划相比较,Optimized-Plan显示出更适形的靶区覆盖和更均匀的剂量分布(P=0.000、0.008)。膀胱、直肠、乙状结肠和小肠的D0.01 cm3、D1 cm3、D2 cm3和D5 cm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ptimized-Plan可以降低危及器官受量,膀胱、直肠、乙状结肠、小肠D2 cm3分别减小60.41、36.43、27.53、12.43 cGy。计划执行时间上,Treatment-Plan为(857.92±243.39) s,Optimized-Plan为(804.53±239.13) s,平均缩短53.39s (P<0.001)。结论 虚拟优化插针计划比徒手方式插针计划显示出更适形的靶区覆盖和更均匀的剂量分布,同时各危及器官受量都有不同程度降低,计划执行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17.
18.
摘 要:[目的] 探讨开腹下实施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平面(nerve sparing radical hysterectomy,NSRH)同时保留卵巢手术对早期宫颈癌的临床价值,并与传统广泛性子宫切除术(conventional radical hysterectomy,CRH)进行对比,探究NSRH的临床价值。[方法] 10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分为4组,其中A组接受NSRH并原位保留卵巢,B组接受NSRH并卵巢移位,C组接受CRH并原位保留卵巢,D组接受CRH并卵巢移位患者,每组各25例,均为Ⅰb~Ⅱa1期,手术中4例NSRH患者保留自主神经平面失败,归入CRH,观察并比较4组患者的术后情况。[结果] 对于4组患者采用单一变量两两比较的原则,分别比较A组与C组,B组与D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清扫盆腔淋巴结数、宫旁组织切除长度、阴道切除长度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比较A与B组,C与D组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NSRH手术中保留卵巢安全可靠,不仅与CRH手术相比有明显优势,对改善患者术后膀胱功能、直肠功能,保留卵巢内分泌功能和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有明显作用,并且术后6个月并发率低,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VMAT宫颈癌患者口服造影剂勾画小肠对盆腔放疗剂量的影响。方法共9例子宫颈癌术后放疗患者行定位CT扫描并勾画靶区及小肠等。每例患者先设定VMAT计划,再人为改变小肠电子密度行第2次剂量计算,分别形成常规VMAT计划和指定小肠电子密度的VMAT计划。配对t检验2个计划的剂量分布差异。结果 9例患者常规VMAT计划与指定小肠电子密度VMAT计划的靶区D98、D50分别为4989.1、5000.1 cGy与5208.6、5191.6 cGy (P=0.026、0.005),CI值分别为0.766、0.765(P=0.920),HI值分别为0.081、0.074(P=0.055);OAR中小肠接受30 Gy照射体积分别为309.3、314.3 cm3(P=0.207),膀胱V45分别为52.4%、51.1%(P=0.168);在相同靶区处方剂量下的机器跳数分别为893.3、865.8 MU (P=0.093)。结论 宫颈癌术后放疗时小肠内充盈的造影剂对盆腔剂量的增加未达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观察同步放化疗对中晚期宫颈癌近期临床疗效,对28例未接受过任何治疗的ⅡB~ⅣA期宫颈癌患者行252 Cf中子腔内后装加盆腔外照射同期化疗。化疗采用顺铂(DDP)30 mg,d1~d5静脉推注,5-氟尿嘧啶(5-FU)750mg,d1~d5静脉滴入,21~28d为1个周期,共用2个周期;1个周期化疗结束后2d开始采用直线加速器体外放疗,盆腔前后左右4野盒式照射,2Gy/(次.d),4次/周,组织量达30~36Gy后,盆腔野中央屏蔽挡铅4cm×10cm,继续盆腔前后2野照射,使盆腔外照射剂量达46~50Gy;期间配合252 Cf中子腔内后装治疗,宫旁A点剂量为(7~10)Gy/次,1次/周,共进行4~5次,使宫旁A点剂量达36~40Gy,中子腔内后装治疗单日不行外照射治疗。近期疗效,所有病例在治疗结束后3个月复查盆腔MR结果示仅3例未控,其余皆达到CR,1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89.28%和85.71%,主要不良反应为放射性直肠炎、放射性膀胱炎和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以轻度为主,经处理后可恢复,无严重不良反应。初步研究结果提示,252 Cf中子腔内后装加常规外照射同期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可提高局控,不良反应可耐受,应做为中晚期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但长期疗效及晚期反应还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