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目的 :探讨空回肠出血的病因及诊断方法的选择。方法 :33例空回肠出血患者分别行胃镜、结肠镜、全消化道钡餐、核素扫描、血管造影、剖腹探查及术中肠镜等单项或多项检查 ,手术及病检证实。结果 :33例患者中 ,小肠肿瘤占 13例 (39 39% ) ,以平滑肌瘤多见 ,小肠感染性疾病 8例 (2 4 2 4% ) ,Meckel’s憩室 7例 (2 1 2 1% ) ,血管病变(包括血管瘤 ) 3例 (9 1% ) ,其它 2例 (6 0 6 % )。其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消化道出血 ,黑便多见 (4 2 42 % ) ,约 1/ 3的患者伴有腹痛 ,以中度贫血为多见 (4 8 48% )。核素扫描检查 7例 ,5例均发现小肠出血部位 ,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均为Meckel’s憩室 ;胃镜和 /或结肠镜检查 2 0例 ,5例提示小肠病变 ;剖腹探查 6例 ,其中 1例蓝色橡皮疱痣血管瘤、1例血管畸形、1例坏死性小肠炎 ,3例经术中肠镜发现 1例副伤寒、1例空肠平滑肌瘤、1例肠道钩虫病。结论 :空回肠出血以肿瘤为最常见病因 ,对不明原因的中度贫血伴黑便者应高度怀疑小肠病变 ,核素检查对诊断Meckel’s憩室阳性率高。  相似文献   

2.
空回肠出血性疾病诊治体会丽水地区医院外科(323000)李振平[关键词]肠出血,空肠,回肠空肠回肠出血性疾病,仅以黑便为主诉,不伴腹块、肠梗阻、腹膜炎等表现时,病灶隐匿,致使术前诊断困难。近年来随着影象诊断学技术的发展,其术前诊断率不断提高。本院外科...  相似文献   

3.
回顾性分析1993年至2003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2例原发性空、回肠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空、回肠腺癌6例,平滑肌瘤4例,平滑肌肉瘤5例,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和恶性问质瘤各2例,神经鞘瘤平滑肌母细胞瘤和类癌各1例。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中晚期常有消化道出血、腹痛、肠梗阻、腹部肿块和贫血。认为原发性空、回肠肿瘤的病程早期诊断困难,对于有消化道出血、腹痛、肠梗阻、贫血和腹部肿块的患者,小肠钡餐、腹部CT以及DSA检查相结合可提高诊断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4.
5.
6.
唐涵觉  李富良 《四川医学》1998,19(3):246-247
回肠出血12例误诊分析浙江省桐乡市第二人民医院(314511)唐涵觉李富良回肠出血原因复杂,定位、定性十分困难,尤其在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时,病情危笃,一般检查难于确诊,内科治疗往往不易奏效,笔者结合国内文献报道和临床体会,对回肠出血的病因、误诊原因进行...  相似文献   

7.
空回肠结肠多发性憩室的临床X线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空回肠结肠多发性憩室的临床X线表现,评价消化道造影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8例患者的临床及X线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空肠多发性憩室12例,其中并发十二指肠多发性憩室10例,2例合并回肠多发性憩室。结肠多发性憩室6例,1例并发回肠多发性憩室及结肠癌。结论 空肠多发性憩室多并发于十二指肠多发性憩室,近-中段是好发部位。结肠多发性憩室多见于右半结肠,可有结肠变形。未见独立发生的回肠多发性憩室。钡餐造影能够确诊,小肠灌钡及钡灌肛可提高发现率。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空回肠肿瘤并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收治的23例空回肠肿瘤并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良性肿瘤6例(26.1%),恶性肿瘤17例(73.9%);空肠15例(65.2%),回肠8例(34.8%)。所有病例均予手术治疗,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及再出血发生。结论空回肠肿瘤恶性居多。对疑为空回肠肿瘤所致消化道出血者,需行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小肠气钡双重造影、CT等检查。手术要尽早进行,必要时行术中肠镜检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空回肠憩室的患病情况、临床特点及其并发症。方法:对70例空回肠憩室住院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0例中,老年人和非老年人分别为30例和40例,其中老年患者占43%,40岁以上患者占34%;(2)约30%为多发憩室,其中老年组发生率(43%)显著高于非老年组(12%);(3)逾半数为症状性憩室病,老年组单纯憩室炎检出率和穿孔发生率略低于非老年组(P>0.05);老年组出血发生率(23%)显著高于非老年组(3%,P<0.05)。(4)老年组和非老年组的手术率分别为73%和78%,术后并发症和术后死亡率均为2%。结论:空回肠憩室以老年患者占多数,憩室出血以老年人为主,但老年组手术率和预后与非老年人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小肠出血诊断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小肠出血的诊断方法。 方法 :对 71例经小肠钡剂造影、小肠镜、血管造影、核素显像和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肠出血的病因进行分析。 结果 :小肠出血以小肠肿瘤居首位 ,占 5 2 .1% (37/71) ,良性肿瘤占32 .4 % (2 3/71) ,恶性肿瘤占 19.7% (14 /71) ,病变部位以空肠多发。其次为血管发育不良占 2 9.6 % (2 1/71) ,病变多位于末端回肠。克罗恩病占 8.5 % (6 /71)。手术探查阳性率为 97.2 % (6 9/71) ,血管造影阳性率为 81.7% (49/6 0 ) ,核素显像阳性率为 72 .7% (8/11) ,小肠镜检查阳性率为 31.4 % (11/35 ) ,全消化道钡剂造影阳性率为 12 % (6 /49)。 结论 :肿瘤是小肠出血的首要原因 ,其次为血管发育不良 ,血管造影对小肠肿瘤及血管发育不良诊断率较高 ,及时手术探查对小肠出血具有诊断和治疗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小肠出血的诊断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42例小肠出血病例的诊治经历.结果 42例患者中肿瘤15例(35.7% );血管发育不良和畸形10例(23.8%);炎性肠病9例(21.4%),憩室7例(16.7%),原因不明1例(2.4%).气钡双重造影阳性率11.8%;B超检查阳性率15%;核素扫描阳性率44.4%;CT检查阳性率46.7%;血管造影阳性率50%,小肠镜检查阳性率58.9%;胶囊内镜阳性率61.5%;术中肠镜检查阳性率88.9%.结论 小肠出血病因多样,检查缺乏特异性;隐性出血者可选择CT或胶囊内镜,结果阳性者进一步可行小肠镜检查或治疗;活动性出血患者选择ECT或DSA,手术探查或术中肠镜是最后选择.  相似文献   

13.
54例小肠出血的病因及诊断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小肠出血的病因及诊断方法.方法:对我院1980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并经证实的54例小肠出血的病因及诊断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血原因肿瘤35/54(64.81%),其中恶性肿瘤占24/35(68.57%),良性肿瘤11/35(31.43%);血管病变10/54(18.52%);炎性及其他疾病9/54(16.67%).术中肠镜检查6例,阳性诊断率100%;选择性动脉造影5例,诊断符合率4/5(80%);99mTc标记红细胞核素扫描6例,其中5例提示小肠出血5/6(83.33%);胃镜及结肠镜检查37例,阳性结果8/37(21.62%);肠道X线检查阳性率6/24(25.00%);B超10/29(34.48%)阳性.结论:肿瘤是小肠出血的主要原因,血管病变不可忽视.术中肠镜、DSA、ECT等诊断方法外,B超检查具有较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小肠出血的发病原因、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28例小肠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小肠出血原因以血管病变和肿瘤多见,其中血管病变13例(血管畸形8例,血管瘤5例),肿瘤10例(间质瘤8例,淋巴瘤2例),美克尔憩室4例,Corhn病1例.出血部位:空肠16例,...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对我院 1990 -1999年 ,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小肠出血性疾病 14例 ,进行回顾性分析 ,旨在总结诊断的初步经验。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14例中男 12例 ,女 2例 ,平均年龄 5 1岁 (2 2~74岁 )。病程 2 4h~ 7年 ,平均 3 0个月。  临床表现 :间隙性黑便 10例 ,暗红色血便 2例 ,仅表现为贫血及粪隐血试验阳性 2例 ,腹痛不适 7例 ,黄疸伴皮肤瘙痒 1例 ,腹膜刺激征阳性 1例 ,失血性休克 1例。入院时全部病例均处于出血期。  术前与术后诊断比较 :术前主要诊断方法的阳性率依次为 :血管造影 10 0 % (2 /2 ) ,小肠钡灌 80 % (4 /5 ) ,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 1998~2010年我院诊治的2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2例中,良性4例,恶性18例; 良性以平滑肌瘤为多,约占50%(2/4) ; 恶性以腺癌为主,占 55.6%( 10/18) ;肿瘤位于十二指肠3例,空肠7例,回肠12例.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腹痛、消化道出血、黄疸、腹块、肠梗阻等.结论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多数患者术前确诊困难,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小肠出血数字减影血管造影2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锐  顾明  何乾文  柯振武  盛金平 《重庆医学》2011,40(12):1205-1206,1249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小肠出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7例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为小肠出血的DSA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用Seldinger法行肠系膜上动脉插管造影,其中2例用明胶海绵颗粒超选栓塞。结果 DSA显示出血直接征像8例,出血间接征像10例,同时具有直接征像和间接征像5例,无阳性发现4例。DSA发现小肠出血阳性率为85%,阳性病例与手术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3%,定位诊断符合率为100%。小肠出血病因分别为肿瘤性病变11例(其中平滑肌瘤7例,平滑肌肉瘤1例,间质瘤2例,小肠癌1例),小肠憩室4例,血管病变5例,肠道吻合术后2例,炎症1例,阴性4例。超选栓塞2例,随访均未出现小肠坏死或小肠出血。结论 DSA对小肠出血的定位、定性诊断有肯定的价值,有望对小肠出血的诊断和治疗的临床决策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蒋忠铭 《当代医学》2010,16(17):268-270
目的研究不明原因肠道出血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方法回顾13例肠道出血的血管造影表现及结果。结果 11例明确了出血部位和原因,2例阴性。结论 DSA对肠道出血检查安全,能明确出血部位和出血原因;对临床治疗方案、术前决策的制订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双气囊电子内镜对诊断小肠肿瘤的价值.方法:运用双气囊电子内镜对2004年12月至2009年12月,253例不明原因消化道症状的患者进行检查.结果:检出82例小肠肿瘤,占本组病例32.41%,以消化道出血及腹痛、腹胀症状较多,而慢性腹泻、呕吐及不全性梗阻症状比例稍低.82例肿瘤患者中检出44例间质瘤,其中29例病理诊断为恶性;血管瘤12例;管状腺瘤8例;平滑肌瘤、B细胞性淋巴瘤各5例;平滑肌肉瘤3例;脂肪瘤、转移性黏液癌各2例;黑色素瘤1例.手术治疗患者中,部分患者术中再行全小肠检查,4例发现病灶为多发,占6.66%.结论:双气囊电子内镜可提高小肠肿瘤的病变诊断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