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应激反应应激激素和内脏缺血在SIRS和MODS中的作用   总被引:26,自引:7,他引:26  
中图分类号:R363.27;R3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603(1999)08050103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一个失控的、全身自我破坏性的炎症反应。应激反应(SR)及应激激素(SH)可以发生...  相似文献   

2.
刘广志  许贤豪 《临床荟萃》2000,15(23):1061-1062
目的:总结并研究了多发性硬化(MS)患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CNS)以外受损害的表现和机制。方法:对56例MS患者做了多项免疫学、电生理、影像学等有关检测。结果:全部MS患者中原因未明的周围神经病变4例,干燥综合征(Sjogren’ssyndrome)1例,抗核抗体阳性者4例,甲状腺抗体阳性者3例(其中2例甲状腺功能异常),干燥综合征A型抗体(SSA)阳性者1例。结论:周围神经 变可能与免疫交叉性反应有关;其他免疫学异常可能是由于免疫泛化而产生的其他免疫因素作用所致,在临床上应与MS进行鉴别并排除。  相似文献   

3.
中图分类号:R657.51;R36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0603(1999)08049602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可由感染或非感染性损伤如严重创伤、胰腺炎等引起〔1〕,临床上由SIRS、全身性感染、严重感染、感染性休克到多器官功能...  相似文献   

4.
石建平 《华西医学》1999,14(1):119-120
结缔组织病(CTD)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进行性系统硬化症(PSS)、结节性多动脉炎(PAN)、皮肌炎(DM)、白塞氏病(BD)、干燥综合征(SS)、类风湿性关节炎(RA)、重叠综合征(OLS)、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等,往往因多器官损害...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14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图分类号:R36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691(1999)07033601我们对14例拟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了整夜多导睡眠图(PSG)监测,以观察睡眠呼吸暂停、呼吸紊乱次数(AHI)和动脉血氧饱和度(...  相似文献   

6.
SIRS患者血小板计数的动态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梁曼丽  吴丽娟 《急诊医学》1999,8(4):246-248
目的:根据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血小板(PLT)计数早期及动态变化与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MODS)发生的关系。探讨PLT在MODS发生中的作用。方法:连续测定符合SIRS标准的84例患者PLT计数,按照人ICU24h内PLT计数发为A组(PLT计数正常组)B组(PLT计数减少组),观察早期PLT计数的发迹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对MODS发生率、器官衰竭程度、病死率的影响。比较非MOD  相似文献   

7.
MODS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54,自引:8,他引:46  
中图分类号:R365;R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603(1999)08050404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动物模型是研究MODS发病机制和临床防治的基础,同时也是MODS研究的一个难点。MODS是多因素诱发的临床综合征,发病机...  相似文献   

8.
我国中医药防治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实验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严重感染、创伤、休克等诱导的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在肺部的体现,是全身炎症反应导致的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MODS)的启动和组成部分〔1〕;其病理基础为急性肺损伤(ALI)。ALI包括从轻到重的、连续的、全部的病理生理过程,ARDS是其最严重的极端阶段〔2〕。目前,ARDS的治疗未获突破性进展,病死率仍居高不下。国内在运用中医中药防治ARDS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现将有关实验研究概述如下。1 单味中药及其成分的研究1.1 大黄:大黄可显著改善大鼠肠缺血再灌注…  相似文献   

9.
严重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62例严重创伤、创伤严重度评分(ISS)≥16分者进行回顾性分析,46例并发ARDS,均发生了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其中31例发生多脏器衰竭(MOF)。并对46例ARDS发生率为71.8%,显著高于ISS16~25分者(28.2%)。发生MOF患者血浆ET-1、ADM、TMF-α显著增高,且死亡组高于存活组。结论:创伤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0.
应用计算机-核素心室造影对20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患者分别于植入生理性AAI和非生理性VVI起搏器前后进行了时相分析(PA)、等相位电影、心功能参数的测定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AAI起搏不仅保持正常的心室激动顺序(VAS)、而且增加心室收缩的同步性(VSS),从而左室收缩功能(LVSF)和舒张功能(LVDF)亦有相应提高;VVI起搏后VAS异常,VSS和LVSF降低,但LVDF有代偿性增加  相似文献   

11.
11例肾综合征出血热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分析高晓玲1993~1996年3月,我院收治102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其中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11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HFRS患者102例,均按1986年全国(...  相似文献   

12.
孙道棣  李华荣 《华西医学》1994,9(3):264-265
本文对30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16例皮肤粘膜淋巴综合征、13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作了血液流变学测定,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组的全血粘度(高切、低切),红细胞聚集指数,还原粘液,(高切,低切),血沉(SR),血沉K值(SRK),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现为高血粘综合征。皮肤粘膜淋巴综合征组全血粘度(低切),还原粘度(高切,低切)红细胞聚集指数,SR,SRK值也显著高于  相似文献   

13.
慢性疲劳综合征霍万户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fatiguesyndrome:CFS)目前在欧美以及日本的新闻媒体称之为“第二爱滋病”。群众和医学界对此都很关注。如美国近年连续召开国际性的慢性疲劳综合征(下略称CFS)的专题学术会议探讨其病因、诊...  相似文献   

14.
应用计算机-核素心室造影对20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患者分别于植入生理性AAI和非生理性VVI起搏器前后进行了时相分析(PA)、等相位电影、心功能参数的测定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AAI起搏不仅保持正常的心室激动顺序(VAS)、而且增加心室收缩的同步性(VSS),从而左室收缩功能(LVSF)和舒张功能(LVDF)亦有相应提高;VVI起搏后VAS异常,VSS和LVSF降低,但LVDF有代偿性增加。提示:VAS和VSS是影响LVSF和LVDF的重要因素,决定着AAI和VVI两种起搏方式的血流动力学效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系统性自身免疫病(SAIDS)患者血清催乳素(PRL)水平,高PRL血症发生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放免法测定206例连续非选择性SAID患者血清PRL水平,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91例,类风湿关节炎(RA)49例,强直性脊柱炎(AS)31列以肌炎(DM)12例,白塞病(BD)10例,系统性硬化(SSC)7例,银屑性关节炎(PA)与赖特综合征(RS)各3例。20例非SAID高PRL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期血中相关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皮素(E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肾血流动力学变化与肾损害的关系。寻找早期、无创性诊断急性肾功能衰竭(肾衰)方法,并进行系统相关性研究。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26例SIRS患者和15例正常人血浆TNF-α、ET和SOD的含量,并进行Spect肾动态显像和肾彩色在流显像。结果:核素、多普勒肾动态显像变化  相似文献   

17.
彭更生  李红 《新医学》2000,31(8):472-473
目的:探讨神经系统瘤外综合征(NPS)的临床特点及电生理学检查价值。方法:对12例NPS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临床表现为肌无力综合征8例;周围神经病变5例;植物神经病变2例;小脑病变1例;皮肌炎1例。临床类型复杂、重叠。神经电生理学检查情况:重频电刺激9RNS0阳性9例;感觉传导速度(SCV)减慢8例;运动传导速度(MCV)减慢5例;肌电图示神经源性损害8例,肌源性损害1例。结论:NPS临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急性肺损伤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中性粒细胞的功能状况。方法:采用液闪单光子辐射法检测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MODS)患者中性粒细胞(PMN)的化学发光。结果:处于SIRS期患者PMN的基础发光和最大吞噬发光均有所增强;进入ARDS期的患者PMN基础发光仍处高水平,但最大吞噬发光已有所下降;进一步发展至MODS期的患者基础发光无明显下降,而最大吞噬发光已下降至明显低于静息PMN水平。结论:机体全身炎性反应早期PMN的激活水平增高,吞噬反应能力增强;而随病情进展及恶化,在PMN的激活维持高水平的同时,其吞噬反应能力则逐渐下降乃至衰竭。  相似文献   

19.
小儿呼吸道感染与血清唾液酸含量的关系桂林医学院附院儿科(541001)欧维琳,朱春江,孟文近年来,已有关于血清唾液酸(SA)在感染性疾病中作为急相蛋白反应物的报道。为了研究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患儿血清SA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我们对92例呼吸道感染患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空蝶鞍综合征(ESS)MR表现及临床意义。材料和方法:经MRI诊断为ESS者34例,根据垂体压缩程度分Ⅰ、Ⅱ两型。比较两型的MR所见和临床表现。结果:Ⅰ型ESS显示垂体柄后移7例,占35%(7/20),视交叉上抬3例,占15%(3/20);Ⅱ型ESS显示垂体柄后移11例,占78%(11/14),视交叉上抬8例,占57%(8/14),二者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Ⅱ型ESS的垂体后叶信号变为等信号的发生率比Ⅰ型高。但比较Ⅰ型与Ⅱ型的主要临床表现无有意义差别。结论:ESS的MR表现及分型对临床认识和处理本病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