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在药物发展史上,冬虫夏草、党参二药出现较晚。对于其出处,江苏新医学院主编的《中药大辞典》与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药学》一致,认为是清代吴仪洛的《本草从新》。由于辞典和教材具有一定的权威性,遂使中药界再无异议。然而笔者认为,《本草从新》固曾收载了这两味药,但却并非始载,始载者,乃是它的前身——《本草备要》。  相似文献   

2.
《本草备要》浅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草备要》为清·康熙年间休宁医药学家汪昂编著。汪氏因感于《本草纲目》备而不要,《明医指掌》中的药性歌又要而不备,故以“诸家本草中由博返约取适用者”删繁就简辑成。书凡8卷,载药478味,附图400余幅。据我们统计,该书478味药中,有360余味为84年版高校教材《中药学》所收载,占总数的75.5%,绝大多数仍为现今常用药。该教材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总结十一味金色丸的配伍特点及其治疗赤巴病的核心组成成分,为组方配伍优化和临床应用实践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查阅《四部医典》《晶珠本草》《中华本草》《中华藏本草》《藏药晶镜本草》等藏医药典籍,整理出十一味金色丸中11味药的味、性、效和入方率,分析配伍特点;整理含有相同药材的42首常用藏药方剂,统计单味药的使用频数和药对的配伍频数。结果:11味药的药味配伍主苦、甘,药性主凉、糙,单味药味苦性凉者居多,功效以主治清热、“赤巴”型疾病居多;三化味中苦占51.1%、甘占33.3%、酸占15.6%,化味苦主治“培赤”性疾病,符合《四部医典》中苦、甘两味治疗赤巴病的论述。结论:藏药诸多复方中使用了十一味金色丸中的药对,且以诃子-波棱瓜子使用频数最高,为十一味金色丸的核心组成。  相似文献   

4.
《吴普本草》现有尚志钧、王淑民及马继兴3位学者的3个辑本面世,尚本载药270味,王本233味,马本222味。其药数不同是对药物的合并与分条有别;尚、王两本虽载药数比马本多,但尚本有44条辑药理据不足,辑录不妥,王本也有20条药辑录不妥。《太平御览》有一条"吴普"药鸢尾是列在禽类药的,王、马两本将其列入草类是正确的。马本卷柏条有一条辑文非"吴普"文。  相似文献   

5.
《本草备要》对中医药学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草备要》为清代新安医家汪昂代表著作之一 ,对祖国医药学发展具有突出贡献。1 由博返约 删繁就简《本草备要》与 2 0 0 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及《本草纲目》比较 ,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1 载药规模适度《本草备要》载正品 4 78种 (另有版本  相似文献   

6.
目的:综述藏药十一味金色丸组成药对的配伍特点及其治疗赤巴病的核心成分,为组方配伍优化和临床应用实践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采用文献法查阅资料,整理、归纳、统计、总结。结果:查阅《四部医典》《晶珠本草》《中华本草》《中华藏本草》《藏药晶镜本草》等藏医药典籍,整理的1152个方剂中涉及502种藏药材,11味组成药材的使用频次由高至低依次为诃子、榜嘎、麝香、波棱瓜子、石榴子、渣驯膏、铁棒锤、角茴香、黑冰片、酸藤果、蔷薇花。筛重后有672个方剂,配伍频次在2%以上的药对有12对,结合单味药性味效,提出十一味金色丸的核心药对诃子-麝香、诃子-渣驯膏、诃子-波棱瓜子、诃子-榜嘎。结论:总结十一味金色丸组成药对的配伍频次与功效关系,为阐释该方剂的配伍规律、发展藏药配伍理论、促进药对的评价提供新方法与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动物类中药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应用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历代本草对动物类药都有较详细的记载,如我国最早的中药学专著《神家本草经》载药365种,其中动物类药占65种;明代伟大的本草著作《本草纲目》载药1892种,其中动物药占461种等,无不体现我国传统医学对动物类药应用的高度重视。常用动物类药按药用部位入药可分为:  相似文献   

8.
中药酸味收涩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性味中“酸有收敛。固涩作用,一般具有酸味韵药物多用于治疗虚汗,泄泻等症,是目前中药酸味作用的经典叙述。笔者对此存质疑义,条陈如下: 一大多数酸味药不具收敛作用《神农本草经》载酸味药13味,无一味阐明有收敛固涩作用。《中药学》载具酸味的药25味,除去兼涩味药(因涩味药有收敛固涩作用),有固涩收敛作用的只有4味。《药典》(90年版,一部)载具酸味药31味,除去兼涩味药,只有4味药有收敛作  相似文献   

9.
山豆根与北豆根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山豆根为常用中药材,始载于宋《开宝本草》,味极苦性寒,主清热解毒、利咽、杀虫。用于火毒蕴结,咽喉肿痛,齿龈肿痛。《本草求真》载:"解咽喉肿痛第一要药。"然而各地以"山豆根"为名的药用植物有20余种,其中就有北豆根药材。北豆根始载于《中国药植志》,原名蝙蝠葛根,其性味苦寒,有小毒,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痛、理气化湿之功效。传统用于治疗咽喉肿痛、肠炎痢疾、风湿痹痛等症[1]。故为了保证临床  相似文献   

10.
寒热温凉被称为中药四性,没有明显寒热温凉的平性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1.平性药的源流。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收载平性药达129味。对历代有代表性的本草著作统计后发现,平性药在药物总数所占比例达到30%以上的是《神农本草经》、《饮膳正要》、《本草乘雅半偈》。  相似文献   

11.
《海药本草》作者李珣,药学家,祖籍波斯(今伊朗),世代以售香药为业。它对祖国药学的贡献在于编撰了研究岭南和海外香药的专书—《海药本草》。书于五代,辗转之宋末年而亡佚。现考证尚志钧先生辑录的《海药本草》载药131条,记载产于西亚、中亚西域地区的香药45条。书中对香药的含义、性状、功能主治及炮制有独特的阐述。增补了前人所未载的海外香药,丰富了回医药理论。本文籍该书产生的背景、学术思想及特点对回医药的贡献作以浅析,敬祈同道。  相似文献   

12.
《神农本草经》序例载:“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古人在长期实践中通过实际品尝和无数次的疗效观察,知道药物有五种味道,而不同味道的药物又各有不同的作用,并将它进行归纳为:“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素问·藏气法时论》)及经后世医家的补充发挥,对五味的作用又有了更全面的概括,如“辛能行能散、甘能补能和、苦能泄能燥、酸能收能涩、咸能软能下”。不但如此,味还是药物归经的重要依据,如“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素问、宣明五气篇》)。因此,味是中药性能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解释中药药理作用的说理工具,也是指导中药临床运用的用药规律。可见中药性味学说中的五味同四性一样的重要。遗憾的是:古代本草对某些中药性味的记载很不一致,如郁李仁的味,《本经》载酸,《药性论》载苦辛、《蜀本草》载甘酸;现代的《中药大辞典》、《中药志》、《全国中草药汇编》、高校教  相似文献   

13.
李时珍写成的医药学巨著《本草纲目》,载药1892味,内有有毒中药239味,其分类、应用及解毒方法等均较明以前诸本草详细,对后世研究有毒中药有一定贡献。本文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一、创毒草药分类;二、用毒药治厥证;三、重视毒药炮制;四、强调毒药配伍;五、掌握剂量用法;六、详记解毒方法;七、敢批前人谬误;八、补充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4.
药祖桐君     
许敬生 《河南中医》2014,(7):1222-1222
南朝梁·陶弘景说:“上古神农著《神农本草》。……其后雷公、桐君又增演《本草》,二家药对,扩大其主治范围,增繁其类别”。又:“依据《神农本经》及《桐君采药录》,上、中、下三品之药,总共三百六十五味,来对应一年的三百六十五天,春夏秋冬四季八节之气。”  相似文献   

15.
敦煌遗书《新修本草》残卷原植物考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是唐显庆四年由国家颁行的我国第一部药典 ,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比欧洲最早的纽伦堡药典早近 90 0年 ,载药 850种并配有药物彩色图谱。这是我国本草中空前的 ,同时也开创了世界药物学著作的先河。但《新修本草》原书早已亡佚 ,在 1 90 0年出土的敦煌石窟古遗书中 ,发现《新修本草》的 3个残卷。笔者对《敦煌医粹》载《新修本草》残卷本收录的 30种药物原植物进行了考订。甘遂 “主大腹疝瘕 ,腹满 ,面目浮肿 ,留饮宿食 ,破疒徵 坚积聚 ,利水谷道。下五水 ,散膀胱留热 ,皮中痞 ,热气肿满。”《本草纲目》:…  相似文献   

16.
鹿鞭与鹿肾的本草考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本草考证,笔者认为“鹿鞭”与“鹿肾”并非同物异名,而是二味不同药物,前者指阴茎,后者指肾脏.鹿的阴茎首载《备急千金要方》,称鹿茎筋.鹿鞭一词首见《医林纂要探源》.鹿的肾脏首载《名医别录》,称鹿肾.  相似文献   

17.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这部本草经典,其成书年代迢出春秋战国,历经千百年风雨沧桑,原书早巳亡佚,只能从历代传世本草文献中窥其一斑,然而其旧貌究竟何如,已成千古之谜。最近,笔者披览古籍,探其隐微,试就《本经》有无药毒标识这一疑案发表一点自己的看法。药毒标识即本草著作中每味药物之后所标记的“有毒”、“无毒”等字样,是对药物毒性的记载。历代本草著作及后世《本经》辑本对《本经》有无药毒标识向有争  相似文献   

18.
日本著名汉医学家丹波元简总结前世本草,结合自己长期行医心得,著成《药性提要》一书,本文概述了作者生平、成书背景以及学术价值。《药性提要》不分卷,正文载药473,每药简述性味、毒性、功用、主治、别名等,所载药物性味、功效、主治,与目前教材、药典、中华本草所载绝大多数相通相应,也符合临床实际。其内容简洁,重在提要,集诸家之长,善总结提炼,作为汉方医药启蒙教育、临床用药的重要参考书,不存在高深理论与实际应用不可逾越的鸿沟,对现代人类社会的医疗保健事业仍具有十分鲜活的研究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正> 牛黄是常用名贵中药,药用历史悠久,但历代本草对其“味”的记载不一,有苦、甘、苦甘等不同。本文通过分析认为,牛黄的味以苦甘为宜,其理由条述如下。一、从历代本草看其味的演变从汉至近代,对牛黄味的经典记载如下表。从以上可看出,本草学对牛黄味的记载最早为苦,且沿用较久。唐代《药性论》始载其味甘,至近代才有苦甘的记载。目前的中药著作载有苦、甘、苦甘等多种形式,而以苦甘为主。二、从实际口尝辨认其味道牛黄为牛胆中的结石,其味先苦而后微甜。中药药性理论中所说药物的味,一般是指药物的实际味道,因此牛黄的味应为苦甘。三、从功效应用分析其味根据中药的药性理论,苦味药多具有泻和燥的  相似文献   

20.
《本草纲目拾遗》载石打穿治噎膈极效。《读名医类案》、《冷庐医话》亦皆载转之。唯皆以不知石打穿为何药为憾,如《冷庐医话》云:“石打穿,本草罕见,至《本草纲目拾遗》始载其功用,然世人知之者鲜,即或识之亦未必信而肯服。”按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