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经方的药物归经统计,肺系疾病治疗药物归经分析,辨病归经选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等,提出疾病归经与中药归经相结合能提高中医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中药归经理论研究与中药现代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目前中药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中药归经研究的现状,提出中药现代化即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用现代科学方法来研究中药,将传统中医药的优势、特色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中药归经理论作为中医药理论的特色之一,其实质亦即药物的作用机制,研究归经即搞清中药通过何种途径对脏腑发挥作用.因此,中药归经理论的研究,是中药规范化、标准化研究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前提之一.  相似文献   

3.
针对中药归经理论存在认识不统一,各类本草著作中对药物归经标注不统一的现象,提出中药归经具有相对性,从以五味配五脏,以五色配五脏,以五气配五脏,以药物的质地、性状特征这4个方面确定归经的依据,具有相对性;并从中药功效的多样性、炮制、配伍等对中药归经的影响角度,论述中药归经的相对性。指出在中药的理论及实验研究中,应充分认识其不确定性,在肯定和继承归经理论的基础上,切勿绝对、教条地看待归经。  相似文献   

4.
根据中药的性味,归经,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对药物的合理服用进行了探讨,并对服药期间病人的心理调护及出现异常情况的处理做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人们在药理科学领域的研究也逐渐深入,但对于现代药学与中药性味之间的联系,目前仍处于一个刚刚起步的阶段,仍需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本文就现代药学与中药性味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分析,并阐述一些看法,旨在促进药理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李雅杰 《中外医疗》2012,31(4):141-141
在临床组方过程中,只有在准确地辩证的基础上,对该病确定恰当地治疗方法,采用适宜的药物配伍,才是真正合理有效地处方思路。  相似文献   

7.
中药归经理论的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归经理论是中医药理论的特色之一,因此研究归经理论有较大的现实意义.目前,中药归经理论的实验研究主要有药物有效成分代谢分布测定法、微量元素分析法、药效分析法、环核苷酸测定法及相关受体分析法.这些方法各有利弊,但都不能充分解释归经的本质.笔者认为,归经本质的研究应与中药作用机制研究同步进行,方能更深刻地揭示归经本质.  相似文献   

8.
南北五加皮应用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北五加皮是两味较常用的祛风湿类中药 ,现将两者来源、性状、功用、药理作用等比较如下。1 来 源五加皮为五加科 (Araliaceae)植物细柱五加 (Acanthopanax gracilistylus W.W.Swith)的干燥根皮 ,习称“南五加皮”。北五加皮为萝摩艹 科 (Asclepiedaceae)植物杠柳 (Periploca sepium Bge.)的干燥根皮 ,习称“香五加”,1 977年版药典定为“香加皮”。2 性味、归经、功用五加皮性温 ,味辛苦 ,归肝、肾经 ,具祛风湿、强筋骨、益气之功。常用于风湿痹痛、四肢拘挛 ,对肝肾不足之腰膝酸软 ,体虚行走无力 ,脚气及行迟 ,阳痿等也颇为适宜…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中药肝毒性与四气、五味、归经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文献研究方法,对144种具有肝毒性的中药进行统计归类分析研究。结果:中药中寒温性药物、苦辛甘味药物、归肝肺经药物居多,有肝毒性中药也有这种趋势,肝毒性中药与一般中药在四气五味归经方面分布趋势大致相同。结论:提示中药肝毒性与四气、五味、归经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中药归经的形态学基础研究(一)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中药归经的形态学基础。方法:采用14C-脱氧葡萄糖代谢测定等方法研究60味中药,在一次用药1h时,不同归经中药对各组织器官机能影响。结果:将器官组织分为11类时,各归经变量之间有最大的显著差异,而器官组织形成的类别最少;不同的药物归经能够作用于可以区别的不同器官组织类别,并且影响器官组织类别的数目不同。结论:中药归经有其形态学基础,且中药归经的作用与多个解剖学脏器有关。  相似文献   

11.
中药归经的形态学基础研究(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中药归经的形态学基础。方法:采用14C-脱氧葡萄糖代谢测定等方法研究涵盖所有药性的60味中药,在一次用药2h、4h时,聚类分析不同归经对各组织器官机能的影响。结果:用药2h时,器官组织分为10类;4h时,器官组织分为9类,各归经变量之间具有最大的显著性差异,而器官组织形成的类别最少;一种归经可以作用于多个器官组织,不同归经可以作用于相同的器官组织;不同时间点同一归经作用的器官组织类别有所不同,中药归经的作用与解剖学脏器的联系具有时-效特点。结论:中药归经作用对象在不同的时间点有不同的形态学基础,其作用是通过多途径实现的;中医脏腑与解剖学器官组织之间不是单纯的一一对应关系,而是一种具有交叉重叠的网络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中药性味、归经是中药学理论体系中的核心组成部分,规范中药性味、归经对临证选方用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传统理论对性味、归经的认识方法入手,结合现代的认识方法和手段,提出了规范中药性味、归经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3.
中药归经理论的实验研究设想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对中药归经的实验研究思路和方法进行归纳,探讨目前各种研究方法的利弊,提出今后研究发展的设想,即"病态模型-药物成分分布和生理生化指标检测-药效实验"三结合的实验研究原则.  相似文献   

14.
中药归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5.
标示中药性能功效的性味(寒热温凉四气和辛甘苦酸成五味),在中医文献中的记载并不一致,甚至截然相反。分析其原因,主要有水土质异、采收季节不同、名实讹误、角度不同、性味双重、前错后改、炮制方法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在广泛文献检索基础上,对中药归经的历史、原理、临床应用、现代研究等进行了概述,为中药现代化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7.
基于阴阳五行学说,探讨依据药物外部之表象归属药物之性能,基于五脏的生理特点确定五味对五脏之补泻,根据药物四气五味判别其作用趋势,以五行相生、相属关系研究药物归经规律,阐释了中药药性理论的建立基于阴阳五行学说的指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有关文献资料中中药肝毒性的报告及其与四气、五味、归经、有效成分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文献研究方法 ,对 55种具有肝毒性的中药进行统计归类分析研究。结果 :中药四气、五味、归经及其有效成分与肝毒性有一定相关性。肝毒性主要集中在寒、热类 ,苦、辛类 ,归肝、脾、肾经类和有效成分中碱、甙类药物方面。结论 :中药药性理论及有效成分均与肝毒性有一定的关系 ,应用归类分析的方法对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是中药毒性研究中确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有关文献中中药的消化系统毒性的报告及其与四气、五味、归经、有效成分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文献研究方法 ,对 12 2种具有消化系统毒性的中药进行统计归类分析研究。结果 :中药四气、五味、归经及其有效成分与消化系统毒性有一定的相关性。消化系统的毒性主要集中在四气属性中寒、热两类药物 ;五味属性中苦、甘、辛三类药物 ;归经属性中归肝、脾、肺、胃四经的药和有效成分中含生物碱类及甙类成分的药物方面。结论 :中药药性理论及有效成份与其消化系统毒性之间有一定关系 ,应用文献统计归类分析的方法 ,分析研究已有资料中中药毒性是确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以数据挖掘的方法 分析中药配伍禁忌的组成特点和配伍方式,寻找配伍禁忌特定的属性组和,揭示配伍禁忌部分标志性属性.方法 基于关联规则挖掘的方法 ,从药物的性味归经属性上挖掘药典中的中药配伍禁忌组合与常用药对之间的属性组合差异.结果 部分属性组合如热-肺、热-寒、热-苦、热-甘、胃-热等在配伍禁忌中出现频率很高,而在药对中的出现频率则很低.其他属性组合如肾-肺、心-肺、脾-肺等在配伍禁忌和药对中都出现较多,特异性较差.结论 通过挖掘研究,证明在配伍禁忌组合中存在着特定的性味归经属性组合,与药对存在明显的差异.若用于判别其他可能的配伍禁忌组合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