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董应丽  郭希让 《眼科研究》1992,10(4):241-243
1980~1990年,共收治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728例,其中马蹄形裂孔757例(760只眼),占43.8%.在757例中,男性518例(占68.5%),女性239例(占31.5%),年龄7~77岁(多在20~80岁之间),平均年龄42岁。在760只眼中,近视及高度近视者占76.32%,有玻璃体机化牵引者占42.5%。760只限均行手术,其中733只眼为巩膜外垫压术。结果662只眼治愈,总治愈率为87.11%(662/760)。本文就马蹄形裂孔引起的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马蹄形裂孔视网膜脱离在不同粘连牵拉状况下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地研究马蹄形裂孔视网膜脱离患者共321例(321眼),根据选用的术式分为巩膜外加压术和玻璃体手术两组,各组分别统计裂孔的大小、位置关系以及局部玻璃体视网膜粘连牵拉的程度,并分别对两种术式的效果进行比较性研究,分析上列因素对手术效果的影响。结果(1)实施巩膜外加压手术211例,其中181例视网膜复位,成功率为85.78%;实施玻璃体视网膜手术110例,其中93例视网膜复位,成功率为84.60%。(2)在巩膜外加压术中,裂孔的范围>2PD、多个象限分布以及裂孔部位玻璃体与视网膜粘连牵拉张力大者,其成功率分别为61.29%、62.50%和58.62%;在玻璃体手术组中其成功率则分别为82.81%、86.67%和90.2%。两组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马蹄形裂孔部位视网膜玻璃体粘连牵拉张力大,裂孔位于多个象限,其大小超过2PD者应选择玻璃体手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马蹄形裂孔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手术治疗的要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玻璃体手术治疗马蹄形裂孔视网膜脱离患者110例(110眼)的临床结果,对术中处理裂孔边缘粘连牵引、重水应用、气液交换吸出网膜下液、激光或冷凝封闭裂孔、惰性气体充填等技术进行分析和比较性研究。结果1.行施玻璃体手术后裂孔封闭视网膜脱离复位一次性成功者共93例(84.6%)。其中5例因裂孔封闭不全随即再次手术治愈。12例在随访中发现有新裂孔形成,视网膜再脱离,7例接受再次手术治愈。2例激光光凝治愈。2.术中42例用重水压平视网膜行裂孔边缘处膜切除,其中35例治愈(83.3%);68例直接行膜切除松解牵引灶,其中58例治愈(85.3%)。二者无统计学差异(x2=0.072P>0.05)。3.在裂孔处行气液交换内放液,其中47例全气液交换40例治愈(85.1%);63例行部分气液交换以裂孔贴附为准,其中53例治愈(84.1%)。二者无统计学差异(x2=0.13P>0.05)。4.气液交换后用激光封闭裂孔34例,其中24例治愈(70.58%),用巩膜外冷凝法76例,其中69例治愈(90.78%)。二者相比冷凝的效果好(x2=5.48P<0.05)。结论马蹄形裂孔视网膜脱离采用玻璃体手术重点在切除裂孔边缘粘连牵引,应用重水和气液交换以裂孔贴附为度。冷凝比激光封闭的效果要好。  相似文献   

4.
黄斑部硅胶加压术治疗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6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乃川 《眼科研究》1993,11(3):200-201
以黄斑部硅胶加压术治疗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63例65眼,治愈率86%。此术通过黄斑部巩膜外加压块向眼内突起将黄斑裂孔顶住,促使黄斑裂孔的愈合,适用于黄斑部有皱襞及玻璃体牵引的黄斑裂孔病例。  相似文献   

5.
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治疗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6.
视网膜裂孔长度达眼底周长1/4或更长的称巨大裂孔。在视网膜脱离患者中虽占少数,但因治疗困难,疗效低于一般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成功率在50~63%。且由本组患者分析,多数为青少年,因此更应重视。现将1979年6月至1983年12月本院收治的39例、41眼视网膜巨大裂孔,简要小结,试找出其特点,并讨论其治疗。  相似文献   

7.
作者1986~1990年应用氩激光封闭视网膜裂孔治疗视网膜脱离50例50眼,44眼获得成功,治愈率达88%;6眼失败。视网膜复位后视力提高者19眼(43.2%),不变者22眼(50%),下降者3眼(6.8%)。未发生明显的并发症。并对氩激光治疗视网膜疾病的优点、封闭视网膜裂孔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以及治疗中的体会进行了讨论。 (中华眼底病杂志,1992,8:168-170)  相似文献   

8.
氩激光封闭视网膜裂孔治疗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崇哲  高育英 《眼底病》1992,8(3):168-170
  相似文献   

9.
巨大裂孔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针对不同条件的巨大裂孔视网膜脱离如何采取更为有效的手术方案。方法:回顾2000年1月~2001年8月间我院手术治疗的巨大裂孔视网膜脱离37眼,其中单纯型6眼,复杂型31眼,手术采用环扎加压和玻璃体手术。结果:37眼手术后平均6月总的视网膜解剖复位率为81.1%,单纯型100%,复杂型77.4%,膜形成Ⅰ~Ⅱ级的复位率为96%,Ⅲ级以上的复位率为50%,术后视力改善不明显。结论:首选完善的玻璃体手术治疗单纯型比环扎加压术更有效:复杂型首选玻璃体手术;全氟碳液应选择病例使用;在眼内条件尚可的情况下,适宜首选全氟化碳气体填充;环扎加压术适合作为补充治疗方法使用;充分利用冷凝和激光封闭裂孔十分关键;严密细致的术后观察和补充治疗有决定性的作用;PVR是导致手术失败和复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黄斑裂孔引起视网膜脱离的发生率为0.5%—10%。当有下情况存在:(1)高度近视。(2)眼球纯挫伤。(3)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4)镰状细胞视网膜增殖性病变,黄斑裂孔则易发生视网膜脱离。此时大多数病人则需手术治疗。近些年来,由于眼内注气和玻璃体切割技术的广泛开展和应用,因其不损害因黄斑孔而发生的偏心固视点为治疗黄斑裂孔引起的视网膜脱离提供了新的手  相似文献   

11.
黄斑裂孔原性视网膜脱离,现多采用黄斑裂孔凝固(电凝、冷凝、光凝)疗法,获得了一定的效果。我院于83年5月至84年三月间先后用硅胶海绵加压相应于黄斑部巩膜表面上封闭裂孔,共治疗了七例,现将手术方法及结果介绍如下: 手术方法: 于颞侧角膜缘球结膜切口,上下直肌止端置牵引线。断外直肌,在外直肌腱处置牵引线,将眼球轻轻牵拉向鼻侧,露出上下斜肌的止端,于6—12点钟方向,在后极部巩膜表面固定长10—14mm(14—17mm),直径6—8mm(7.5mm)的园柱形硅胶海绵,上端固定上斜肌止端,略偏中央部位;下端固定于6点子午线下斜肌下。缝线结扎,硅胶海绵被拉紧后,它的下端就被固定  相似文献   

12.
巨大裂孔的视网膜脱离(简称巨孔网脱),临床并不少见,我院网脱科从1985年1月~1988年12月,共收治区孔网脱15例(15眼),为同期网脱总数的1.8%。其中手术治疗13例,成功10例(76.2%),失败3例(23.8%)。现将情况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性别与年龄:男性13例,女性2例;年龄最小6岁,最大57岁,平均29岁。2.眼别及外伤史。右眼8例,左眼7例,其中双眼网脱5例;10例有明显外伤史。3.屈光状态:高度近视(-6.00D以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报告因黄斑裂孔引起视网膜脱离7例,经施行玻璃体切割术,玻璃体腔注入空气和手术后俯卧位的方法获得成功。选例标准:选自近3年期间因黄斑裂孔导致视网膜脱离者7例,患者年龄59~70岁;术前视网膜脱离时间为10天~2个月,5例有高度近视(≥-7D),并合并玻璃体后脱离。一例中度近视(-3.50D),一例远视(+1.75D):视网膜脱离范  相似文献   

15.
16.
作者报导了6例无裂孔的牵引性视网膜脱离,其中5例由眼内金属异物外伤引起,第六例由于防风玻璃板破损而致之巩膜穿孔伤引起。异物由原伤口或睫状体平部取出。外伤至视网膜脱离出现为4个月至9年,所有病例都有广泛的浅脱离。5例于玻璃体牵引处作巩膜外折皱环扎术,松解牵引且电凝放液,而复位成功。随访时间为3个月—1年。根据检查结果,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法,对剥离的视网膜再度复位是重要的。最近Kreissig  相似文献   

17.
多裂孔视网膜脱离在治疗上有一定的复杂性,手术成功率往往低于单一裂孔的视网膜脱离。我院于1991年8月~1996年8月共收治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病人439例(445眼),其中多裂孔性视网膜脱离138例(141眼)占31.7%。手术根据视网膜裂孔的数目、形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26例(26只眼),术前常规检查视力、眼压、屈光情况,眼底检查采用三面镜和间接眼底镜,查明玻璃体液化情况以及有无后脱离,黄斑孔有无牵引,膜增生情况,周边视网膜是否伴有裂孔,脱离范围、程度,并以此为依据来决定手术方式。选择脱离范围局限于后极部、伴有玻璃体后脱离、无明显膜形成以及无黄斑孔牵引者,行单纯的玻璃体腔内注入惰性气体C3F8者0.5~0.8ml,4只眼行此手术;选择黄斑裂孔伴有周边裂孔,视网膜脱离范围较广泛者16只眼行巩膜外垫压必要时环扎加玻璃体腔注气术,注入C3F8者0.5~1.0ml;选择膜增生明显、脱离范围广泛、有明显黄斑裂孔牵引者8只眼(其中2只眼为二次手术)行玻璃体切割加注气术或硅油注入术。结果手术后视网膜最终复位24只眼,复位率92.3%(24/26)。单纯注气的4只眼,有1只眼气体吸收后再次脱离,脱离范围仍然比较局限,无明显增殖,经再次气体注入后复位;巩膜外垫压加必要时环扎加玻璃体腔注气术16只眼,其中3只眼再次脱离,2只眼查明有新裂孔的形成,1只眼黄斑裂孔封闭不良再次脱离,1只眼放弃治疗,2只眼进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最终复位。玻璃体切割加注气术或硅油注入术8只眼,2只眼复发,其中1只眼为白孔,经注气失败后改为注入硅油后成功,1只眼玻璃体增生明显,造成继发裂孔,放弃治疗。手术前后视力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对于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患者术前都要进行仔细认真地检查,依据裂孔的性质、部位、大小、脱离的范围、增生膜的情况来决定手术方式,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手术损伤和并发症的发生,来获得最大的视功能的康复和视网膜的解剖复位。  相似文献   

19.
郭希让  田清芬 《眼科研究》1990,8(3):174-176
对患萎缩性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577例(595眼)进行了临床观察。其特征为:(1)67.59%的病例发生在年青人,70.25%为近视或高度近视。(2)裂孔小,数目多,且绝大多数分布在颞侧视网膜。(3)74.62%以上与视网膜退行性变性有关,2/3以上的病人有玻璃体液化和色素游离。  相似文献   

20.
周边裂孔合并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周边裂孔合并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方法、特点和疗效。方法 :11例患者行常规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 ,间接检眼镜直视下冷冻周边裂孔 ,硅胶带环扎或外加压 ,放液 ,注气。结果 :随访 6月~ 2年 ,视网膜复位良好 ,黄斑孔贴附。最终视力均在 0 0 2以上 ,其中≥ 0 0 5者 9例 ,最好视力 0 2。结论 :手术关键是封闭周边裂孔 ,配合气体填充。手术方法简单 ,成功率高 ,术后视力能得到一定程度改善。本组病例黄斑裂孔的形成可能与视网膜急性缺氧 ,黄斑囊变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