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距骨尾的命名及距骨尾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距骨尾命名提供科学依据并研究其骨折的临床意义。方法测量804例成人踝部X线侧位片上距骨尾长度,测量330例成人距骨标本上距骨尾的长,宽,厚度,观察距骨尾及整个距骨的形态。结果距骨整体形如乌龟,确有尾成人X线片距骨尾平均长6.8mm。按长度分为长尾型(6.6%)、中尾型(78.3%),短尾型(14.2%)、缺如型(0.9%)。骨折53例(6.6%)。距骨尾在12岁左右出现,三角骨27例(3.3%)  相似文献   

2.
距骨骨折是踝部的一种严重损伤,约占全身骨折的0.14%~0.9%,占足部骨折的3%~6%,近年有上升趋势。由于距骨的血供特点,骨折后容易发生缺血性坏死及创伤性关节炎。如何减少这些并发症的发生,不少学者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本文就距骨的解剖与血供,骨折的分型、诊断与治疗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经内踝截骨入路中空加压螺钉治疗距骨颈骨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内踝截骨入路中窄加压螺钉治疗距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经内踝截骨入路中空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距骨颈骨折35例,术后短腿石膏托外固定,早锻炼晚负重,并根据X线片骨折愈合情况选择下肢负重时间。结果35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个月~5年,根据Hawkins疗效怀准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评估:优16例(45.7%),良10例(28.6%),可7例(20.0%),差2例(5.7%),优良率为74.3%。发生局部皮肤坏死4例,伤口感染2例,距骨缺血性坏死5例,创伤性关节炎4例,无畸形愈合及骨折不愈合发生。结论经内踝截骨入路中空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距骨颈骨折显露充分,复位方便,固定可靠,疗效优良。  相似文献   

4.
通过距骨X线片及标本的观察,以证实距骨确有头颈体尾四部分,距骨后突骨折实际是距骨尾骨折。对848张踝关节侧位片及200例成人干燥距骨标本进行观察与测量。距骨从整体看形似乌龟,97%的距骨有距骨,其尾有长、中、短之分,其中距骨尾骨折52例,占6.8%,认为距骨应分为头、颈、体、尾四部分,对距骨尾部骨折手术切是治疗的关键。这既符合解剖学上命名的完整性,又对临床诊断与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距骨尾部骨折16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作者于1994年1月 ̄1995年4月处理踝跟部骨折98例,其中距骨尾部骨折16例,占踝部骨折15%。通过X线片及CT对距骨形态扫描,作者认为距骨应分头、颈、体、尾四个部分;距骨尾部骨折的治疗以切除为宜。距骨后先天性三角骨不一定存在,可能是距骨尾骨折远端未愈合的游离骨块。  相似文献   

6.
通过距骨X线片及标本的观察 ,以证实距骨确有头颈体尾四部分 ,距骨后突骨折实际是距骨尾骨折。对 84 8张踝关节侧位片及 2 0 0例成人干燥距骨标本进行观察与测量。距骨从整体看形似乌龟 ,97%的距骨有距骨尾 ,其尾有长、中、短之分 ,其中距骨尾骨折 52例 ,占 6 8%。认为距骨应分为头、颈、体、尾四部分 ,对距骨尾部骨折手术切除是治疗的关键。这既符合解剖学上命名的完整性 ,又对临床诊断与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距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距骨颈骨折的特点、分型手术方法及并发症防治。方法1996年7月~2001年11月,共治疗距骨颈骨折患者47例.男32例.女15例;年龄18~49岁,平均31.6岁;坠落伤13例,车祸伤28例.其它损伤6例;合并踝部骨折12例;开放性骨折脱位4例。根据Hawkins分型方法,Ⅰ型骨折6例,Ⅱ型骨折26例.Ⅲ型骨折15例。Ⅰ型骨折为无移位、稳定性骨折,采取非负重石膏管型固定;Ⅱ、Ⅲ型骨折行急诊手术,解剖复位.松质骨拉力螺钉内固定,其中Ⅲ型骨折同时行距下关节一期融合.非负重短腿石膏管型固定8~48周,至X线片示骨折愈合后,再逐渐负重。结果生部病例均获得随访,隧访时间2~5年.平均3.6年。根据患者的主诉、后跟及踝关节的外形、功能及X线征象来分析临床疗效,优17例(362%),良22例(46.8%).可5例(10.6%),差3例(6.4%);优良率为83.0%。术后发生距骨体坏死8例,Ⅱ型骨折3例;Ⅲ型骨折5例,其中术后3例因距骨体坏死、塌陷或疼痛性关节炎而行踝关节融合术。单纯踝关节炎4例;距骨下关节炎61例,其中3例台并踝美节炎;踝关节内侧皮肤坏死、缺损1例。结论距骨颈骨折并发症多而后果严重,宜早期诊断并进行有效解剖复位和固定,以预防距骨体缺血性骨坏死、创伤性关节炎、骨折愈台不良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距骨尾部骨折1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于1994年1月~1995年4月处理踝跟部骨折98例,其中距骨尾部骨折16例,占踝部骨折15%.通过X线片及CT对距骨形态扫描,作者认为距骨应分头、颈、体、尾四个部分;距骨尾部骨折的治疗以切除为宜.距骨后先天性三角骨不一定存在,可能是距骨尾骨折远端未愈合的游离骨块.  相似文献   

9.
<正>距骨骨折在足踝部骨折中相对较少,单纯距骨外侧突骨折临床中更少见。笔者自2005年9月~2009年7月,收治此类患  相似文献   

10.
距骨体与距骨颈骨折手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距骨体与距骨颈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在治疗和预后上的差异。方法通过对1996年4月~2003年9月间17例SneppenⅡ型距骨体骨折患者与19例HawkinsⅠ、Ⅱ型距骨颈骨折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将Hawkins评分优良率、距骨缺血坏死率、胫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率和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率进行对比,使用χ2检验确切概率法分析。结果SneppenⅡ型距骨体骨折患者Hawkins评分优良率为64.7%(11/17),距骨缺血坏死率17.6%(3/17),胫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率41.2%(7/17),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率64.7%(11/17)。HawkinsⅠ、Ⅱ型距骨颈骨折患者Hawkins评分优良率为73.7%(14/19),距骨缺血坏死率15.8%(3/19),胫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率15.8%(3/19),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率36.8%(7/19)。四种评价指标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距骨体和距骨颈骨折仅是解剖学上的概念,目前对于两种骨折的预后没有区分意义。对有移位(≥2mm)的距骨体或距骨颈骨折患者均应视软组织条件行切开复位内固定,保护残存血运,解剖复位,减少创伤性关节炎和距骨缺血坏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急诊经内踝截骨入路治疗距骨颈骨折合并距骨体脱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急诊经内踝截骨入路治疗距骨颈骨折合并距骨体脱位的疗效。方法:1995年6月至2007年10月收治24例距骨颈骨折合并距骨体脱位患者,男18例,女6例;年龄28~58岁,平均35.4岁。伤后到就诊时间0.5~12h。右侧15例,左侧9例;闭合伤22例,开放性创伤2例。均在入院后5h内采用急诊经内踝截骨入路整复固定。结果:24例均获随访,时间6~60个月,采用Kenwright评定标准,优18例,良4例,可2例,差0例。结论:急诊经内踝截骨手术入路,操作简单,显露清楚,复位固定容易,对距骨血运破坏小,是治疗距骨颈骨折合并距骨体脱位,降低距骨坏死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距骨骨折伴脱位急症治疗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距骨骨折临床上并不少见,多见于交通事故及高空作业等高能量创伤,常合并有胫距、距下关节脱位和软组织损伤,由于距骨及周围结构特殊的生理、病理及解剖特点,导致距骨严重粉碎骨折的临床疗效很难达到满意的效果。我科于1998年1月至2006年2月共收治距骨严重粉碎骨折患者42例,经对症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Gillgust〔1〕等根据距骨颈骨折移位程度将其分为Ⅲ型;距骨颈骨折无移位或轻度移位,但无脱位为Ⅰ型,距骨颈骨折并距下关节脱位为Ⅱ型,距骨颈骨折并距骨体脱位为Ⅲ型。我院自1980~1990年共治疗新鲜闭合性距骨颈体骨折脱位病人47例,均系Ⅲ型。根据随访结果,重点对治疗方法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距骨骨折脱位,防止距骨后期坏死的方法。方法对28例距骨骨折脱位进行回顾性研究,随访治疗效果。早期手术,运用克氏针及可吸收螺丝钉固定距骨,跗外侧血管束植入距骨。结果本组28例,随访6个月~9年,平均26个月,优良率为96.4%,效果满意。结论早期手术加血管束植入治疗距骨骨折脱位,操作方法简单实用,临床疗效确切,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距骨颈骨折伴距骨体Ⅲ度后脱位的治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距骨体后脱位的Ⅲ度距骨颈骨折,临床少见,此型骨折,应急症复位固定,减轻损伤,降低距骨坏死率,但闭合手法整复困难,即使开放复位固定,距骨体也不易还纳,有时需切断跟腱,方能复位,加重了组织创伤,我院自1999年11月-2002年5月共收治此类损伤6例,采用术前X线片分型,术中结合相应手法,协助手术复位固定,取得了理想效果,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距骨颈骨折伴距骨脱位临床上不多见 ,大多属高速高能损伤所致 ,它是足部最严重的损伤之一。我们近 10年来共治疗 5例 ,现总结治疗体会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 5例均为男性 ,年龄 2 8~ 39岁。伤后至手术时间为 2~12h。车祸撞伤 3例 ,高处坠落伤 2例。左侧 2例 ,右侧 3例。开放性 4例 ,闭合性 1例。 5例均伴内踝骨折 ,1例还伴前踝粉碎性骨折。 5例距骨均向内后方脱出。1.2  治疗方法 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开放性创口予以仔细彻底清创 ,采用原开放创口清创后延长或踝前侧正中切口 ,暴露骨折端。将嵌入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距骨后突内侧结节骨折诊断与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 自2000年7月~2007年1月共收治4例距骨后突内侧结节骨折,3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1例行石膏托外固定术.结果 平均随访18.6个月.根据美国足踝骨科协会后踝评分系统:优3例,良1例.结论 距骨后突内侧结节骨折临床少见,容易漏诊,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8.
距骨骨折脱位临床并不常见,但其产生的各种并发症可导致患足严重功能障碍,其治疗与解剖和力学原理的关系十分密切。我院2000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18例距骨骨折患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关节镜监视下微创治疗距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05—2013年于我院住院治疗的距骨颈骨折患者27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关节镜组和切开复位内固定组。关节镜组常规采用前内侧和前外侧入路,必要时加用距下关节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组均采用相同的前内侧切口。两组术中均达到骨折的解剖复位,终末随访时进行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一后足评分(AH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无感染刀口不愈合的情况。关节镜组2例患者发生了距骨缺血性坏死(AVN),其中Ⅱ型患者1例、Ⅲ型患者1例,发生率为18.2%;切开复位内固定组4例发生了距骨缺血性坏死,其中Ⅱ型患者3例、Ⅲ型患者1例,发生率为25%(x2=7.143,P=0.008)。最终随访时,关节镜组AHS评分为(86.3±9.2)分,切开复位内固定组为(78.5±7.8)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03,P=0.205)。结论关节镜监视下复位经皮内固定距骨颈骨折创伤小,降低术后距骨缺血性坏死发生率,临床疗效满意,是治疗距骨颈骨折患者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20.
HawkinsⅢ型距骨颈骨折诊断与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距骨颈骨折在创伤骨科中发病率较低,约占下肢骨折的1%,占足部骨折的1.5%~3%,患者多为青壮年男性(").随着工伤和交通事故的增多,此类损伤有上升趋势.HawkinsⅢ型距骨颈骨折常为高能量损伤所致,距骨体完全自踝穴脱出,严重压迫踝周软组织(包括神经、血管、肌腱及皮肤等),闭合复位困难;同时由于距骨的解剖、血液供应和骨折方面的特点,虽经手术治疗仍有可能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缺血性骨坏死和创伤性关节炎等),是目前骨科医师所面临的最为棘手问题之一.本文将就HawkinsⅢ型距骨颈骨折的诊断、分型、治疗现状及并发症的预防等做一系统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