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联合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58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庆雄 《广西医学》2010,32(8):968-969
目的观察联合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58例共60眼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加小梁切除术,观察术后患者的视力、眼压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患者眼压较术前显著下降(P〈0.01);术后裸眼或矫正视力≥0.4共44眼(73.3%),明显高于术前(P〈0.01);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三联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具有微创、损伤小、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等优点,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刘祥杰 《基层医学论坛》2014,(13):1688-1689
目的探讨双切口联合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3年4月期间收治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单切口联合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双切口联合手术治疗,对比分析2组的疗效。结果 2组患者术后视力及并发症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1,3,7 d眼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1个月、6个月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的功能性滤过泡率91.11%,明显多于对照组的62.22%(P〈0.01)。结论双切口联合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能有效地控制患者的眼压,提高远期疗效,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刘明涛 《中外医疗》2011,30(27):56+58-56,58
目的 探讨双切口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显微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施行双切口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30例(32眼),术后随访半年~2年,分析术后眼压、视力等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最终眼压降至7.12~20.36mmHg,对比手术前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视力眼前光感至0.3,术后视力〉0.2者27眼,较术前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切口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显微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少,术后疗效好,可更有效、长期地控制眼压.  相似文献   

4.
30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明涛 《中外医疗》2011,30(28):45+47-45,47
目的探讨双切口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显微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施行双切口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30例(32眼),术后随访6个月~2年,分析术后眼压、视力等情况。结果术后随访最终眼压降至7.12~20.36mmHg,对比手术前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视力眼前光感至0.3,术后视力〉0.2者27眼,较术前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切口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显微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少,术后疗效好,可更有效、长期地控制眼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双切口联合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接受治疗的的70例(77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视力<0.1者44眼、0.1~0.3者31眼、0.3~0.5者12眼;术后视力<0.1者11眼、0.1~0.3者28眼、0.3~0.5者34眼、>0.5者4眼,手术前后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眼压(25.36±7.18)mm Hg,术后眼压(15.48±3.22)mm Hg,手术前后眼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出现不同程度角膜水肿者7眼(9.09%),经对应综合治疗后,均得到有效恢复,未见其他并发症出现。结论双切口联合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简单易行、成本低、安全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双切口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双切口联合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42例48只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这些患者均施行双切口联合术,观察术前和术后视力、眼压、滤过泡形成及并发症,术后随访6~12个月。结果术后所有患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手术前后视力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7.42,P〈0.05)。眼压由术前(23.4±2.6)mmHg,降至术后最末次随访(14.3±3.1)mmHg,平均下降(8.9±4.5)mmHg,手术前后眼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915,P〈0.05)。Ⅰ型滤过泡11只眼(22.9%),Ⅱ型滤过泡24只眼(50.0%),功能型滤过泡形成率为72.9%。术后主要并发症为早期轻度角膜水肿和前房内炎症渗出反应及一过性高眼压,无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双切口联合术能有效控制眼压,提高视力,缩短疗程,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简捷、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微切口和常规切口超声乳化分别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4年7月收治的82例(87眼)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41例,43眼)和观察组(41例,44眼),对照组采用常规切口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切口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均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裸眼视力、散光、眼压的变化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裸眼视力、眼压均明显改善,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裸眼视力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散光程度和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切口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疗效确切,视力改善明显,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
韦启俪 《当代医学》2016,(22):81-82
目的:分析探讨在白内障青光眼的治疗中采用小切口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5例白内障青光眼患者的60眼进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与小梁切除术联合的治疗方法,观察患者视力和眼压的变化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手术3个月后视力>0.3的患者(93.33%)显著多于手术前(3.33%),手术后眼压<21 mmHg的患者(95.00%)显著多于手术前(1.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治疗后人工晶状体的位置均正,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为7眼(11.67%),无滤泡损伤、晶状体后囊破裂、视网膜脱离、角膜失代偿等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结论在白内障青光眼的治疗中采用小切口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术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并发症的发生概率较低,安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殷小敏 《中外医疗》2014,(20):53-54
目的探讨单切口术式以及双切口术式用于白内障联合青光眼手术中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0年1月—2013年2月间于该院行单切口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的患者34例(47只眼)为对照组;选取同时期采用双切口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的患者33例(47只眼)为观察组,在术后进行6~12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滤过泡、眼压、视力、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对照组功能性滤泡形成有效率为87.23%,观察组功能性滤泡形成有效率为85.10%,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术前平均眼压无明显差异,对照组患者术后平均眼压为(16.37±4.29)mmHg,观察组为(17.34±4.91)mmHg,单切口组以及双切口组分别在术后有2眼以及1眼发生浅前房,经治疗后均康复,两组患者术后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眼压、视力、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单切口与双切口术式均可用于超声乳化联合复合小梁切除手术;但双切口术式更简单且易于掌握,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巩膜瓣下隧道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囊袋内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以下简称联合手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46眼)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采用联合手术,观察术后视力、眼压、滤过泡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视力≥0.5者,38眼(82.6%),0.2-0.4者5眼(10.8%),≤0.1者3眼(6.52%),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20.55mmHg)者40眼(86.9%),6眼(13.04%)术后眼压在24mmHg左右,用0.5%噻吗心安眼液,眼压可控制于正常,功能性滤过泡40眼(86.9%),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联合手术具有切口小、组织损伤轻、切口密闭好、角膜散光小、术后并发症少,一次手术即可达到增进视力,降低眼压的双重目的,方法简便易行,不需要昂贵设备,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安全有效经济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改良三联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方法对35例(37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施行此改良三联术,并对术后视力、眼压、滤过泡及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至1年,所有患者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后平均眼压为(13.82±6.03)mmHg(1mmHg=0.133kPa),两者与术前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并发症主要有角膜水肿、后囊膜破裂和前房出血。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改良三联术具有安全有效、组织损伤轻、眼压控制好、视力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经济、有效、实用的手术方法 。  相似文献   

12.
戈亚平 《中外医疗》2014,(8):64+66-64,66
目的探讨分析使用超声乳化方法摘除白内障在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结合小梁切除手术来治疗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效果和手术安全性。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青光眼合并有白内障的患者共有116例(125眼),使用超声乳化方法摘除白内障并结合小梁切除手术来进行治疗,对比观察患者在手术前后的视力和眼压以及并发症等状况。结果经手术治疗3个月后,除了患有开角型青光眼晚期者,其视觉神经萎缩以外,其它患者眼的视力均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与患者手术前视力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患者的眼压和手术前对比有明显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对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实施超声乳化摘除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并结合小梁切除手术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的眼压,而且能够快速地提高患者的视力,并减少手术的并发症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不同术式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进行治疗并比较其疗效。方法:68例(71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按照就诊顺序以双盲法随机分为A组34例(35眼)和B组34例(36眼),A组采用单纯小梁切除术,B组采用青白联合手术,观察比较术前、术后眼压和视力,并注意随访观察两组并发症情况和疗效。结果:A组有效率97.14%,B组有效率97.22%,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idit z=4.264,P=0.089);术后两组患者眼压、视力与术前相比均有好转(P〈0.05),且A组眼压(15.74±6.85)mm Hg明显高于B组(12.65±4.74)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视力(0.29±0.18)D明显低于B组(0.71±0.3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出现并发症5眼(14.28%),B组出现并发症6眼(16.67%),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 P=0.091)。结论: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可选择联合手术,以提高患者术后视力,保证手术疗效和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采用单切口和双切口联合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88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的方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单切口联合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双切口联合手术治疗,分析治疗后患者的视力情况和治疗后1 d、7 d和1个月的眼压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视力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1 d和7 d患者的眼压两组对比差异不明显,一个月后治疗组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结论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对患者的影响较大,给予双切口联合手术治疗的效果明显好于单切口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近期收治的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60例(60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30眼),治疗组给予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小梁切除术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得到术后视力、眼压恢复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好,能显著提高患者的视力,且手术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膨胀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34例(41眼)膨胀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用药后眼压控制良好择期手术34眼、高眼压条件下急诊手术7眼,均采用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后房折叠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2个月-3年,对比术前术后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和房角开放范围。结果术中、术后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手术并发症。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明显好于术前(P〈0.01);眼压比入院接诊时明显下降(P〈0.001);前房深度加深,术前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41眼中有2眼术后半年加用抗青光眼药物。所有患者原狭窄房角增宽,关闭的房角部分开放。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治疗膨胀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分析双切口联合手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评价。方法选取2016年3—8月泌阳县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70例,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行单切口联合手术治疗)和观察组(行双切口联合手术治疗),各35例。统计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3个月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前房深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前房深度均优于对照组,眼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8.57%低于对照组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切口联合手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视力,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赵文峰   《中国医学工程》2011,(6):83-83,85
目的观察、总结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手术治疗疗效。方法回顾并总结我院2009年6月~2010年7月收治的23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手术治疗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术后6个月87.0%患者视力恢复至0.5以上。术前23例患者平均散光度(1.12±0.87)D,术后6个月散光度测定为(1.14±0.90)D。治疗前后比较,散光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前23例患者眼压平均为(24.6±4.7)mmHg,术后6个月眼压测定结果为(14.4±4.0)mmHg,较术前有明显下降(P〈0.01)。23例患者均未发生严重术后并发症。结论小切口行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及小梁切除联合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手术疗效好,患者术后视力恢复快且眼压显著下降,并发症少,可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张德崇 《当代医学》2014,(34):102-103
目的研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手术治疗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江苏省邳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56例,随机分为2组(n=28)。对照组(38眼)采用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治疗,观察组(42眼)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眼角开放程度与眼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前房炎症与睫状体脉络膜脱离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视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在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发症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观察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不同房角关闭程度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41例(43眼)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根据房角关闭程度分为A、B两组:A组(房角关闭粘连≤180°)25眼,B组(房角关闭粘连〉180°)18眼。均施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观察二组手术前后视力、眼压、前房深度、房角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结果:41例(43眼)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术后视力均有提高,房角加深。房角镜检查:A组25眼房角完全开放12眼,房角关闭粘连≤90°者8眼(80%),房角关闭粘连90°~180°者5眼。B组(房角关闭粘连(180°)18眼中房角关闭粘连≤90°者4眼,房角关闭粘连(180°14眼(78%)。A组优于B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压:术前A组(44.36±4.27)mmHg,B组(47.01±4.35)。术后一周:A组眼压控制在(15.96±3.97)mmHg,B组眼压控制在(16.20±5.56)mmHg;B组术后6月:6眼需加用降眼压药物,5眼青光眼发作行抗青光眼滤过手术。A组优于B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单纯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可有效治疗房角关闭粘连≤180°患者。而对于房角关闭粘连〉180°患者,单纯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效果不佳,可考虑行青白联合手术,或需降眼压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