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静脉抽血后采用不同按压针眼的方法减少局部皮下淤血的效果。方法对45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3组患者抽血后分别对针眼采用固定力度按压3min(A组,n=150例)、固定力度按压5min(B组,n=150例)和逐渐减压按压3min(C组,n=150例)进行皮下淤血发生率的比较。结果B组和C组的皮下淤血发生率均低于A组,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B组和C组的淤血发生率无差别(P>0.01)。结论逐渐减压按压3min法较固定力度按压5min法能缩短按压时间,同时可有效减少针眼局部皮下淤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静脉抽血拔针后按压部位与按压时间对皮下淤血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心脏瓣膜置换术后需复查抗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动度静脉抽血的440例患者随机分为和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按压法,按压时间为5min;观察组采用扩充按压法,按压时间为≥8min。结果两种按压方法的皮下淤血发生率比较,扩充按压法皮下淤血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按压法(P〈0.01)。按压时间8min皮下淤血发生率明显低于按压时间5min皮下淤血发生率。结论扩充按压法能有效减少皮下淤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静脉穿刺抽血是临床上最基本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在护理工作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为了减少因静脉滑动,静脉暴露不清等情况而造成穿刺失败现象的发生,现将我们通过临床实践总结出的示指按压浅静脉的穿刺抽血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静脉输液拔针后采用长纸胶带固定包扎按压法对预防皮下淤血的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方法,对680例混合痔内扎外剥术后输液患者于静脉输液拔针后分别采用传统的按压方法和长纸胶带固定包扎按压法进行按压,比较2种不同方法患者皮下淤血发生率的差异。结果静脉输液拔针后长纸胶带固定包扎按压法在降低皮下淤血发生率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的按压方法(p<0.001)。结论拔针后长纸胶带固定包扎按压法可以减少皮下淤血发生,有效保护了血管,有利于长期输液,患者感觉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静脉输液毕拔针后按压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毕拔针后按压方法对皮下淤血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静脉输液的37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新的按压方法,即让病人未输液之手拇指沿血管纵向均匀用力压在针眼棉签上,按压时间〉5min;对照组采用传统按压方法,按压时间同样〉5min。结果根据行列表X^2检验,两组淤血率和淤血〉2cm患者所占百分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静脉输液毕新按压法能减少皮下淤血,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按压法,并能减轻疼痛,令病人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改进静脉抽血按压方法,降低皮下淤斑的发生率及缩小淤斑面积。[方法]选择临床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老年病人200例,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采用先远心端按压法并结合常规按压法,三横指按压,对照组近心端两横指常规按压法。观察皮下淤斑发生率及淤斑面积。[结果]实验组局部淤斑发生例数减少,淤斑面积缩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远心端按压法并结合常规按压法可降低皮下淤斑的发生率及缩小淤斑面积。  相似文献   

7.
输液拔针后按压部位与按压时间的观察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部位及按压时间对皮下淤血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静脉输液的30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扩充按压法,按压时间≥5min;对照组采用传统按压法,按压时间1~3min。结果按压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8%,对照组为85%;皮下淤血发生率观察组为1.97%,对照组分别为1min11.18%、3min3.29%。结论扩充按压法能有效减少皮下淤血的发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杨庆芬 《临床医学》2009,29(6):122-123
目的探讨一种新拔针按压止血的方法。方法400例体检学生进行抽血者分A、B两组各200例。A组200例小面积按压:被采血的学生用拇指指腹横向按压,只按压穿刺针眼,按压力度为母指指尖变苍白,时间均3~5min。B组200例大面积按压:被采血的学生用示指、中指和无名指3指并排横向按压皮肤针眼及其上方1—2.5cm处血管针眼,且全部按压,用力为3指尖变苍白又没有变苍白的力量正好,按压时间均为3—5min。结果小面积按压与大面积按压两组对比:两组穿刺点局部出血、肿胀及皮下瘀血明显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此方法有效地保护了患者的血管,而且减少患者因局部出血肿胀而引起的疼痛,也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拔针后不同按压方法及时间对皮下淤血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接受静脉输液的236例患者随机分为A、B、C、D4组。A组57例采用竖压法,输液完毕后,护士左手将进针部位的皮肤向下绷紧,右手迅速拔出针头,并立即用消毒棉签在与穿刺血管平行方向按压穿刺点3min;B组59例方法同A组,但按压时间为5min;C组64例采用横压法,患者静脉输液拔针时消毒棉签在与血管垂直方向按压皮肤针眼3min;D组56例方法同C组,按压时间为5min。观察按压局部有无淤血,测量淤血面积,进行统计。结果A组淤血率明显低于C组;B组淤血率明显低于D组;B组淤血率咀显低于A组;D组淤血率明显低于C组。结论静脉输液拔针后竖压法能减少皮下淤血,效果明显优于横压法,按压时间为5min效果明显优于按压时间为3min。  相似文献   

10.
静脉输液拔针后不同按压方法及时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静脉输液拔针后不同按压方法 及时间对皮下淤血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接受静脉输液的236例患者随机分为A、B、C、D 4组.A组57例采用竖压法,输液完毕后,护士左手将进针部位的皮肤向下绷紧,右手迅速拔出针头,并立即用消毒棉签在与穿刺血管平行方向按压穿刺点3 min;B组59例方法 同A组,但按压时间为5 min;C组64例采用横压法,患者静脉输液拔针时消毒棉签在与血管垂直方向按压皮肤针眼3 min;D组56例方法 同C组,按压时间为5 min.观察按压局部有无淤血.测量淤血面积,进行统计.结果 A组淤血率明显低于C组;B组淤血率明显低于D组;B组淤血率明显低于A组;D组淤血率明显低于C组.结论 静脉输液拔针后竖压法能减少皮下淤血,效果明显优于横压法,按压时间为5 min效果明显优于按压时间为3 min.  相似文献   

11.
皮下隧道法预防PICC置管后穿刺点出血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2种不同的穿刺方法对预防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K;)后穿刺点出血的效果。方法将65例不同病种行PICK;置管患者分为常规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0例),常规对照组按常规方法由静脉上方穿刺直入血管行PICC,观察组则在血管下方2~3Gin进针,不直接刺入血管,先皮下潜行2~2.5cm后刺入血管,再将导管插入行PICC。结果观察组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对照组(P〈0.05)。结论改进PICK;穿刺方法后,可减少PICC穿刺点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老年静脉滴注患者拔针后按压针口新方法的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更适合老年静脉滴注患者拔针后按压针口的新方法,以提高护理质量,最大限度减轻患者的损伤。方法将1796例老年静脉滴注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拔针后采用新方法按压针口为实验组;采用传统方法按压针口为对照组,即只用消毒棉签按压针口约5~10min的方法。0.5h后对比两组方法所得结果及患者对新方法的满意程度。结果将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护理质量进行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采用新方法后患者满意度达到99.1%,无一例不满意。结论实验组的护理质量远超过对照组,新方法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并发顽固性呃逆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50例颅脑损伤并发顽固性呃逆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采用悬雍垂刺激法及耳穴压豆法,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悬雍垂刺激法配合耳穴压豆法可作为治疗颅脑损伤后并发顽固性呃逆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输液拔针后按压部位与按压时间的观察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拔针是静脉输液的最后一项操作,如果方法不当会使患者感觉疼痛,局部淤血青紫,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影响下次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因此,我们在工作中对拔针后按压部位和按压时间进行了观察分析,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005年1-6月,在我院门诊输液室接受静脉输液的患者3  相似文献   

15.
李雁平 《护理研究》2008,22(23):2133-2133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适用于长时间经静脉输注刺激性药物、化疗药物、完全胃肠外营养、病情不稳定需要随时用药及测中心静脉压的病人[1].穿刺成功率高、创伤小,避免了传统中心静脉置管引起的血胸、气胸等并发症,同时也避免了化疗药物对外周浅静脉的破坏及渗漏性损伤的发生,在肿瘤化疗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陈素兰  陈长香  张盼 《护理研究》2011,25(16):1436-1437
[目的]探讨简便易行、效果明显地促进腹腔镜附件肿物术后排气的方法,减轻病人痛苦,促进疾病康复。[方法]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妇科病区住院的40岁~50岁、附件肿物、自愿接受腹腔镜治疗的病人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术后均给予妇产科手术护理常规,试验组另外给予间断足三里按压、床上热水泡脚和足底穴位按摩,观察两组腹痛、腹胀、排气时间及术后体温变化。[结果]试验组腹部疼痛程度、腹胀情况较对照组轻,排气时间较对照组短,术后24 h3、0 h体温较对照组低(P<0.05或P<0.01)。[结论]术后间断足三里穴位按压配合床上热水泡脚可促进胃肠蠕动,缩短排气时间,减轻病人痛苦。  相似文献   

17.
按压足三里促进腹腔镜附件肿物术后肠蠕动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简便易行、效果明显地促进腹腔镜附件肿物术后排气的方法,减轻病人痛苦,促进疾病康复。[方法]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妇科病区住院的40岁-50岁、附件肿物、自愿接受腹腔镜治疗的病人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术后均给予妇产科手术护理常规,试验组另外给予间断足三里按压、床上热水泡脚和足底穴位按摩,观察两组腹痛、腹胀、排气时间及术后体温变化。[结果]试验组腹部疼痛程度、腹胀情况较对照组轻,排气时间较对照组短,术后24 h3、0 h体温较对照组低(P〈0.05或P〈0.01)。[结论]术后间断足三里穴位按压配合床上热水泡脚可促进胃肠蠕动,缩短排气时间,减轻病人痛苦。  相似文献   

18.
股动脉穿刺术后穿刺点包扎时间与止血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股动脉穿刺术后穿刺点的包扎时间及止血效果,减少局部并发症的发生.芳法常规股动脉穿刺的160例患者分为4组,术后人工压迫5~15分钟,然后用"8"字形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分别包扎1、2、4、8小时,观察4组患者出血等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 4组患者术后穿刺点出血发生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采用"8"字形弹力绷带加压包扎1小时,即能达到预防穿刺点出血的目的 ,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