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肝炎血清流行病学凋查表明,我国一般人群的HBV标志物和乙肝表面抗原(HBsAg)流行率分别为57.6%和9.7%,估计约7亿人曾感染HBV,其中1.2亿人为HBsAg慢性携带者。是临床上常见的传染病,对人民身体健康危害很大。笔者1997年3月~2004年12月用乙肝健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8例,其中治愈36例,有效20例,现将治疗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策略张玲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玲霞  曲建慧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17):1153-1155
全世界约有20亿人曾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约有3.5亿现症慢性HBV感染者,其中15%~40%的HBV感染者在一生中可能有机会发生肝硬化、肝衰竭和肝细胞性肝癌。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流行区,1992至1995年的全国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HBsAg阳性率为9.75%,约1.2亿人携带HBsAg,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约(2000~3000)万例。HBV慢性感染是我国肝硬化和肝细胞性肝癌的主要病因。2005年国家已将CHB、艾滋病、结核病和血吸虫病一起列为我国四大重点防治的传染病。  相似文献   

3.
HBV感染呈世界性流行,但不同地区HBV感染的流行强度差异很大。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过HBV,其中3.5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我国属HBV感染高流行区,一般人群的HBsAg阳性率为9.09%。慢性乙型肝炎严重危害人民健康,我国“十一五”规划已将乙型肝炎、艾滋病和血吸虫病首次列入国家重点防治疾病。  相似文献   

4.
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感染呈世界性流行。据统计,全球约有20亿人曾感染过HBV,其中慢性HBV感染者近4亿,每年更是有近100万人因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以及原发性肝细胞癌而死亡[1]。根据我国一般人群7.18%的HBsAg携带率估计,我国现有慢性HBV感染者约9300万,其中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约2000万。  相似文献   

5.
全世界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约3.5亿人,据统计目前全球每年有100万以上的人死于HBV感染及其相关疾病。根据国内1992—1994年全国血清流行病学调查,HbsAG携带率达9.75%,约1.2亿人,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约为3000万人,其中10—20%可发展为肝硬化,1%-5%可演变为肝癌。HBV携带者的母亲可以通过垂直传播给婴儿,婴儿时期感染HBV者90%以上受染成为慢性HbsAG携带者,  相似文献   

6.
陆忠华 《肝博士》2013,(4):11-12
大部分人终身携带病毒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是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持续6个月以上而无肝病相关症状和体征,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正常的慢性感染者,是慢性HBV感染重要的组成部分。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过HBV,其中3.5亿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每年大约有100万人死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肝细胞癌。近年来中国慢性乙型肝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我国1~59岁普通人群HBsAg携带率为  相似文献   

7.
乙型肝炎是我国最常见的传染病,严重危害人民健康。HBsAg阳性者占我国人口总数的9.09%,约1.2亿。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大约为3000万,其中10%~20%可演变为肝硬化,1%~5%可发展为肝癌。HBV的长期持续性复制,是引起肝损害的关键因素,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是阻止由肝炎发展成为肝硬化、肝癌和肝功能哀竭的重要途径。我院自2005年3月至2008年3月收治慢性乙肝256例患者,经抗病毒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HBV感染的高发区,根据1992~1995年全国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人群HbsAg携带率达9.75%,约1.2亿人。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3000万人。目前,慢性乙型肝炎还没有特效治疗方法,不能完全清除乙肝病毒。HBV感染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尤其是经母婴传播传染给婴儿,新生儿和婴儿感染HBV后,约90%~95%慢性:HBV感染者,  相似文献   

9.
猪苓多糖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乙型肝炎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性主要传染病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其中3.5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我国属HBV感染高流行区,一般人群的HBsAg阳性率为9.09%。目前国内外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和特效药物,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了中国的传统医药。研究发现,多种中药提取物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方面能针对发病机理,发挥多种药理作用而具有较好疗效,其中多糖成分中的猪苓多糖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较为肯定,且研究的文献资料较多,故本文就近5年来猪苓多糖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乙型肝炎传播途径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乙型肝炎(hepatitis B)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传染病,其主要流行于亚洲、非洲、南部欧洲和拉丁美洲。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携带率为2%-20%,约30%的世界人口,20亿人感染了乙肝,其中约有3.5亿人感染了慢性乙肝,慢性乙肝患者中有15%-25%将死于HBV相关的终末期肝硬化和肝癌,据统计每年约有100万慢性乙肝患者死亡。  相似文献   

11.
慢性乙型肝炎不同HBeAg的中医辨证分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属于HBV(乙肝病毒)感染高发区,一般人群的HBsAg阳性率为9.09%,约有1.2亿人成为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全国现有慢性肝炎病人3000万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肝硬化失代偿5年发生率约16%,肝硬化的五年存活率:代偿期肝硬化为55%,失代偿肝硬化为14%,每年死于乙肝相关性肝病为30万~50万人,其中50%为原发性肝癌,我国每年用于治疗肝病的医疗费约1000亿元。因此,[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乙肝的危害性 全球60亿人口中,约有1/2人口生活在乙肝高流行区,其中有20亿人具有乙肝病毒(HBV)感染的血清学标志,其中约3.5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其中25%-40%最终死于肝硬化或(和)肝癌。我国约有1.2亿人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其中有50%~75%的人是有活动性病毒复制的慢性乙肝,估计5年中从慢性乙肝进展为肝硬化的发生率为2%-20%,从代偿期肝硬化到失代偿期肝硬化为20%~23%,从代偿期肝硬化到肝癌为6%-15%。  相似文献   

13.
乙型肝炎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常见病,根据1992-1995年间对我国145个疾病监控点抽查的61 720人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我国人群中慢性HBV的感染率(又称HBsAg携带率)为9.75%.按此估算,我国慢性HBV感染者约1.2亿,其中约2 000~3 000万为现症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部分病人最终肝硬化和肝癌[1].患者的结局取决于病毒和宿主两方面因素.  相似文献   

14.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世界范围内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约5%的世界人口现行慢性感染。15%-35%的慢性乙型肝炎最终将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我国是HBV感染高流行区,普通人群的HBV感染率接近60%,全国约有1.2亿的HBsAg携带者,占全球携带者的1/3^[1]。  相似文献   

15.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据保守估计全球有3亿5千万HBV携带者。我国是乙型肝炎严重流行的地区,HBV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平均为9.8%,即我国有1.2亿HBsAg携带者,其中约30%~40%是母婴垂直传播所致,而宫内感染是人群中大量HBV慢性携带者形成的重要原因。因此,在我国这样一个乙肝大国,了解HBV母婴传播特点,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阻断母婴间的HBV传播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呈全球性分布,估计全世界有20亿人受到感染,HBV携带者约为3.5亿。我国人群中HBsAg阳性率达9.75%,约1.3亿人,其中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约2 000万人,10%~30%可发展为肝硬化,肝硬化中1%~5%可发展为肝细胞性肝癌[1-2]。因此,防治HBV感染及预防该类人群发展成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区,根据1992—1995年全国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全国HBV感染率为57.63%,HBsAg携带率9.75%且易发展为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由于病毒持续感染,免疫功能紊乱,部分患者最终死于慢性乙型肝炎的相关性疾病,至今仍无特效疗法。我们采用α-2b干扰素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取得了初步成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慢性乙型肝炎是世界性疾病,我国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约1.2亿人。慢性乙肝病人约3000万人,数目庞大,其中10%-20%可发展为肝硬化,1%-5%演变为肝癌。HBV可通过垂直传播感染婴儿,影响下一代的健康,危害极  相似文献   

19.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危害。全球60亿人口中约20亿感染HBV,3.5亿为慢性HBV感染,其中25%~40%最终将死于肝硬化或肝细胞癌,每年因乙肝相关疾病而死亡的人数高达100多万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肝硬化失代偿的年发生率约3%,5年累计发生率约16%;慢性乙型肝炎、代偿期和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5年病死率分别为0~2%、14%~20%和70%~86%”。肝纤维化是各种原因引起慢性肝损害的病理状态过程,是发展为肝硬化的必经阶段,如何延缓或阻止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发生纤维化,  相似文献   

20.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区。根据1992年-1995年全国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全国HBV感染率为57.63%,HBsAg携带率为9.75%,且易发展为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部分患最终死于慢性乙型肝炎的相关性疾病,但迄今为止慢性乙型肝炎仍然没有满意的治疗方案。目前,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方法很多,包括抗病毒治疗、调节免疫治疗、保护肝细胞膜减少肝脏炎症治疗以及抗纤维化治疗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