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脑瘫患儿行高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除术(SPR),是近年来开展的治疗脑瘫肢体痉挛,改善功能的有效方法。现将15例小儿脑瘫手术的麻醉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15例中,年龄2岁 ̄14岁,智力发育不等。ASA分级Ⅰ ̄Ⅱ级,其中男11例,女4例,颈段手术3例,腰段手术12例。手术时间最短者1小时10分钟,最长者1小时50分钟。2麻醉处理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前用药为阿托品0.02mg/kg、安定0.2mg/kg,术前30分钟肌肉注射。入室后常规开放下肢静脉一条(婴幼儿不合作者先做基础麻醉),麻醉诱导用药为氯胺酮2mg/kg(做基础麻醉者不用)、芬太尼0.1mg、卡肌宁0.5mg/kg…  相似文献   

2.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小儿脑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方法 对163例小儿脑瘫患者施行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术后随访两年以上.观察痉挛解除情况.肢体功能状态。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肌张力由术前平均3.2级降至术后平均1.1级,有效率达93%以上。许多伴随症状术后消失。结论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小儿脑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周松花  胥亮  张锐  李学  李兴波  董长江 《医学争鸣》2003,24(23):2192-2192
1对象和方法1.1对象小儿脑瘫患24(男11,女13)例,年龄3~12岁,体质量12~30kg,患均为单纯痉挛型或以痉挛为主要表现的混合型,均无严重智力障碍,亦无明显心肺及肝肾疾病。  相似文献   

4.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是解除肢体痉挛安全、有效的方法,已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特别是在痉挛性脑瘫的治疗中,其效果相当肯定,它通过对脊神经后根高选择性部分切断,从而达到既解除肢体高肌张力、痉挛和病理反射,又保留肢体感觉的目的。该手术创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高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对治疗小儿痉挛性脑瘫的结果临床研究。方法:我院1999年6月以来采用高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58例小儿痉挛性脑瘫患。结果:术后一年对48例随访,按Ashworth5级肌力标准判断,术前平均患肢肌张力为3.8级,术后平均1.5级,平均下降2.3级。其中,痉挛肢体基本解除12例占25.7%,痉挛肢体明显缓解20例占41.6%,痉挛肢体有所缓解16例占33.3%。随访中5例伴有轻度肢体乏力,余未见严重术后并发症。结论:采用高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痉挛性小儿脑瘫,起到明显解除痉挛、降低肌张力,改善协调肢体平衡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7.
连续开窗式SPR手术治疗脑瘫肢体痉挛(附3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连续开窗式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治疗脑瘫肢体痉挛。方法:对35例脑瘫病人,采用L2-S1双侧节段开窗式部分椎板切除,将L2-S1的脊神经后根进行分束,电刺激仪测阈值将阈值较低神经束切断,神经根切断比例结合肌张力、肌力,体重及肌群功能进行量化,结果:经随访,本组35例病人痉挛解除率90%,功能改善率80%,结论:连续开窗式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能较有效的治疗脑瘫肢体痉挛,对脊柱后柱损伤小,有利于脊柱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连续开窗式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治疗脑瘫肢体痉挛.方法:对35例脑瘫病人,采用L2~S1双侧节段开窗式部分椎板切除,将L2~S1的脊神经后根进行分束,电刺激仪测阈值将阈值较低神经束切断,神经根切断比例结合肌张力、肌力、体重及肌群功能进行量化。结果:经随访,本组35例病人痉挛解除率90%,功能改善率80%.结论:连续开窗式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能较有效的治疗脑瘫肢体痉挛,对脊柱后柱损伤小,有利于脊柱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我院采用分节段选择性颈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脑瘫及脑膜炎上肢痉挛14例,全部病例均为上运动神经元损害所致严重痉挛与功能障碍,其中双手指、双腕、双肘、双肩痉挛5例,单侧肩、肘、腕手指挛挛4例;双侧肩、肘、腕、手指不对称挛5例,共14例。手术采用全麻、视病从症状不同,行至4至胸1棘突、椎板分节段选择性开窗,切开硬直视神经后根,用方波刺激仪进行神经阈值的测定,选择性切断反应性高的后的小束,术后经6个月随访,  相似文献   

11.
尉禹  关丽珍 《海南医学》2001,12(4):12-13
目的探讨高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小儿惊挛性脑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复习、整理1996年以来我院22例小儿惊挛性脑瘫行SPR的病例及随访记录.结果本组22例中有21例(占95.45%)惊挛明显解除;步态、肌张力、关节活动及运动功能改善19例(占86.36%);获得满意的疗效.结论SPR到目前仍是治疗小儿惊挛性脑瘫的一种较新且有效的方法.国内应用此方法近10年,更深入的研究有待于今后的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2.
小儿脑瘫是指围产期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并可伴有智力低下、癫痫、行为异常或感知障碍、语言障碍等,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严重致残性疾病。小儿脑瘫目前在我国仍然以早期康复为主要治疗手段。我科于2001年9月-2003年10月对68例痉挛严重、年龄较大、有手术指征的患儿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进行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elective posterior rhizotomy,SPR),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报道改良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采取高选择性脊后根定量切断治疗痉挛性瘫临床研究,方法:利用神经阈值测定仪,高选择L1-S2脊神经后根定量切断,限制性椎板切除,治疗痉挛性脑瘫31例。结果:下肢痉挛消除率100%,上肢功能,眼斜视,流涎及语言障碍等伴随症状也有改善,经疗效评定,优90%,良7%,一般3%,结论:高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定量切断术及改良手术方法疗效可靠,明显提高了脊神经后根切断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14.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是近十年来对痉挛性脑瘫的一种有效的手术治疗方式.该手术创伤大,操作精细,刺激较强,麻醉既要满足手术要求,又要避免电刺激脊神经后根引起的不良反应,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我院于1999年4月~2000年7月施行SPR32例,现将麻醉处理和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共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3~16岁29例,16岁以上3例,平均8.8±2.51岁.体重50kg以下29例,50kg以上3例,平均25.5±13.22kg.ASAⅠ~Ⅱ级,轻度智力障碍8例,伴有上肢痉挛12例,手术时间190.6±55.75min,脊神经后根电刺激平均时间60±13.4min.29例为腰骶神经后根切断术,3例为颈神经后根切断术.有癫痫病史1例,哮喘病史1例.  相似文献   

15.
郝萍 《实用医技杂志》2003,10(8):915-916
1 概况1.1 脑瘫即脑性瘫痪 ,是指脑在生长、发育未完成以前由于受到某种侵害、损伤而造成的永久性的肢体姿势及运动的异常 ,这种异常随着病儿的生长发育不断变化。1.2 造成脑瘫的主要原因。1.2 .1 出生前 如妊娠中毒症、糖尿病、胎盘机能不全等原因造成的胎儿缺氧及一些传染性疾病等造成胎盘及胎儿的感染。1.2 .2 出生过程中 如使用产钳而造成产伤 ,胎位不正 ,分娩时间过长造成缺氧、核黄疸等。1.2 .3 出生后 由于各种脑炎、CO中毒、窒息、头部外伤、麻疹、百日咳等。2 临床资料2 .1 据统计脑瘫致残已居首列 ,发病率也相当高 ,…  相似文献   

16.
SPR手术治疗痉挛性脑瘫方法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痉挛性脑瘫现仍是婴幼儿的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效果的好坏,对患儿本人及家庭乃至国家都有深远的意义。近10年来,我们选择痉挛性脑瘫病人进行“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治疗下肢痉挛畸形,取得显著疗效,为此,本文对SPR手术治疗效果进行了观察。现将观察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我院自1994年以来,采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痉挛型脑瘫12例,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12例中男性4例,女性8例,年龄5~8岁,平均6岁。患儿均智力正常,以双下肢痉挛为主的脑瘫,术前未做任何矫形手术,肌张力状态按Ashworth评分法均在Ⅲ级以上,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髌阵挛和踝阵挛存在,剪刀步态或足尖行走。轻度(能独立行走)7例,其中独立下蹲起立不倒5例,独立下蹲起立不稳易倒2例;中度(单手或双手扶持下行走)5例,其中单手扶持下蹲起立3例,双手扶持下蹲起立2例。手术方法:全麻下,俯卧于U型垫上,选择腰背部…  相似文献   

18.
脑瘫高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华  吴光月 《吉林医学》2008,29(16):1342-1343
目的:探讨高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治疗痉挛性脑瘫患者护理配合。方法:对31例脑瘫实施SPR术患者进行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配合。结果:31例均手术顺利,术后肌紧张均得到缓解,症状恢复良好,无并发症。结论:术前、术中、术后全程护理配合,增强了患儿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患儿肢体功能的康复,避免了并发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19.
术中电刺激法进行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下称SPR)治疗痉挛性脑瘫是1978年Fasano等首先采用的,在解除痉挛和改善功能等方面为脑瘫的外科治疗开拓了一个新途径。我院自1999年6月至2000年4月,采用电剌激观察机体活动,进行选择性切断腰骶神经后根治疗脑瘫患儿后遗的肢体痉挛,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9例中,男14例,女5例,年龄3.4~17岁,平均7.8岁;其中小于3~7岁11例,占57.9%;均为痉挛型脑瘫患者,其中双下肢痉挛型13例,四肢痉挛型6例;按Ashworth5级分法,肌张力在3~5级(平均3.8级),均高于正常,膝、跟…  相似文献   

20.
脑瘫是常见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障碍综合征 ,以痉挛性肢体瘫多见 ,约占 6 0 %以上 ,肌张力增强以下肢为重。 1978年意大利学者Fasano[1] 采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 (SPR)进行治疗 ,取得明显疗效。之后 ,国内许多学者也相继对此有所报道 ,并对方法进行了改进[2 ,3 ] 。自 1997年 8月~ 2 0 0 0年 8月 ,作者采用开窗式SPR手术 +局部矫形手术 +康复训练的程序化方法治疗此类病人 2 8例 ,取得满意疗效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组 2 8例 ,男 19例 ,女 9例 ;年龄 5~ 15岁 ,平均 9.6岁。有窒息史者 14例 ,有早产史者 7例。肢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