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周平  张大森 《当代医师》1997,2(12):15-16
目的:探讨急、慢性乙型肝为与HBV感染相关的肝硬变和硬癌患者血清HBV DNA含量及其与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在反映体内病毒复制方面存在差异,进一步评价ABVM的临床意义,以及肝炎活动时,肝脏损害与血甭中HBV DNA含量的关系。方法:采用信号引物能量转换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104例不同HBV感染患者血清HBV DNA含量。结果:不同HBV感染患者HBV含量范围在10^4.4  相似文献   

2.
3.
4.
聚合酶链反应(Polmperasechainreaction,PCR)是一种新兴的体外DNA扩增技术。自1985年美国Cetus公司Saiki等人首次报导以来,PCR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该文应用PCR对216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血清HBVDNA检测,同时检测了e系统,以了解HBVDNA与e系统的相关性,现将结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 HBV-DNA位于HBV核心部分,其与HBeA8几乎同时出现于血液中,是HBV感染的最直接、特异和灵敏的指标,故可用于HBV感染的确定和抗病毒药物治疗的疗效考核。随着分子生物学检测手段的提高,使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血清中HBV—DNA已在临床上运用。本文特将临床上所观察到的部分慢乙肝病人用PCR法检测的HBV-DNA的结果作一分析,以了解慢乙肝病人肝功能异常期间其  相似文献   

6.
慢性乙型肝炎病情再活动时血清HBV DNA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复制水平与病情活动关系。方法 采用荧光标记定量PCR的方法,测定一组急性发作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其中HBeAg阳性组38例,抗HBe阳性组22例)病情活动期和恢复期的血清HBV DNA含量。结果 血清HBVDNA含量在活动期明显高于恢复期(P〈0.05)。血清HBV DNA含量与丙氨酸转氨酶(ALT)、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及总胆红素(T-BLLI)之间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应用新型定量PCRHBV检测法-AcuGen Amplisenor^TM HBV法对70例慢性乙型与丁型肝炎病例进行血清HBV DNA水平测定,观察乙肝在丁肝病毒重叠感染时是否对HBV DNA复制存在抑制作用。实验结果:乙肝组(34你)及丁肝组(36例)定量PCR测HBV DNA阳性率为88.2%(30/34)和91.7%(33/36)(P〉0.05)。乙肝组HBeAg阳性与抗HBe阳性病例  相似文献   

8.
61例患者HBV五项指标和PCR—HBVDNA同期检测结果的临床意义甘肃省平凉地区医院内三科张天成PCR-HBVDNA新技术的建立和应用,为临床上检测并进一步认识HBV感染开辟了新的途径,本文就61例患者的检测结果分析了其临床意义。1临床资料收集门诊...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 ,定量PCR检测技术不仅用于科研领域 ,也成为临床检验重要的检测手段。现将 16 9例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 )患者的血清HBVDNAPCR定量检测结果 ,结合临床资料 ,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检测对象  2 0 0 0年 10月至2 0 0 1年 2月 ,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各型乙肝患者共 16 9例 ,其中男 118例 ,女5 1例 ,平均年龄 37.3岁。按 2 0 0 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治疗方案的诊断标准分型 ,急性肝炎 14例 ,慢性肝炎轻度47例 ,慢性肝炎中度 6 4例 ,慢性肝炎重度 16例 ,重型肝炎 8例 ,肝硬化 2 0例。1.2 检测方法  16 9例乙肝患者均作H…  相似文献   

10.
张健  程钢 《华中医学杂志》2001,25(1):15-15,17
目的 探讨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EIA测定法与定量PCR测定结果的关系。方法 从临床标本中筛选200例乙肝五项全阴,100例抗-HBs阳性,60例抗-HBs阴性、抗-HBe阳性、抗-HBc阳性血清,同步进行HBVDNA定量测定。结果 乙肝五项全阴组阳性率为4.5%,抗-HBs阳性、抗-HBe阳性、抗-HBc阳性组阳性率为6.7%,抗-HBs阳性组阳性率为2.0%。结论 定量PCR测定灵敏度更高,对临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乙,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徐州地区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重叠感染情况。方法 对徐州地区24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进行血清丙型肝炎抗体(抗-HCV)及丙型肝炎病毒(HBV、HCV)重叠感染与单纯HBV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1)徐州地区HBV、HCV重叠感染率为12.96%(32/247)。(2)重叠感染者的年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相似文献   

12.
慢性乙肝患者血清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HBV DNA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国产生物素交联光敏补骨酯素(Biotin—Psoralen)标记核酸探针,建立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原位杂交方法,同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检测了血清中的HBV DNA,结合PBMC的原位杂交结果,对HBV DNA在PBMC中存在的状况和意义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血清HBV DNA复制与慢性乙型肝炎肝脏损伤程度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急性发作时,HBV复制水平与肝脏组织损伤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C地44例自发性发作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肝组织活检,并采用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反应测定血清HBVDNA含量。结果:血清HBVDNA含量与肝脏炎症程度(G1-G4)及纤维化程度(S1-S4)之间比较,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及总胆红素(T-BILI)之间也无相  相似文献   

14.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结合地高辛素标记的乙肝病毒DNA探针(HBVDNA-Dig)杂交技术检测了49份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组织标本和46份血清标本中的HBVDNA。结果表明:PCR检出乙肝病人肝组织和血清中HBVDNA阳性率比斑点杂交高(P<0.05)。在21例同时检测了肝组织和血清中HBVDNA的病人中,肝组织HBVDNA阳性率为57.1%(12/21);血清阳性率为61.3%(13/21);两者总阳性率为80.9%(17/21),说明用PCR同时检测肝组织和血中HBVDNA,可明显提高HBVDNA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5.
乙肝患者肝组织和淋巴细胞内HBV检测及存在状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内HBV存在状态及其与肝内带毒状况的相关性。方法 抽提肝穿刺活检组织,外周血淋巴细胞DNA、以HBV探针点杂交检测HBV DNA,并以Southern杂交分析其存在状态。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肝组织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87.1%和83.8%,配对计数的31例标本X^2检验显示,二者间有一定相关性(r=0.81,P〈0.05),整合型与混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ALT正常的HBeAg阳性HBV感染者血清HBVDNA水平与肝脏病理的关系,为临床抗病毒治疗提供最佳时机。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PCR)对28例ALT正常的HBeAg阳性HBV感染者进行定量检测,并与同期肝脏活检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LT正常的HBeAg阳性HBV感染者血清HBVDNA水平与肝脏病理炎症活动度分级(G)及纤维化程度分期(s)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对ALT正常的HBeAg阳性HBV感染者应尽可能早行肝脏活组织病理检查,并依据其炎症活动度分级(G)及纤维化程度分期(S),而不应根据其血清HBVDNA水平的高低决定治疗时机。  相似文献   

17.
慢性乙肝患者PBMC中HBV感染及其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目的 :探讨乙肝病毒 (HBV)感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检测了 6 0例慢性乙肝患者PBMC中HBVDNA ,同时应用直接致敏红细胞花环法检测患者T细胞亚群。结果 :慢性乙肝患者PBMC中HBVDNA总检出率为 6 8.3% ,与PBMC中HBVDNA阴性组相比 ,HBVDNA阳性组患者CD8细胞增加 ,CD4 /CD8细胞比值显著下降。结论 :慢性乙肝患者T细胞亚群变化与HBV感染PBMC有关 ,这种变化可能是PBMC中HBV得以继续感染并长期存在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球蛋白(Globulin,GLO)水平及白蛋白/球蛋白(A/G)比值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的关系。方法:对102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肝功能检测,测定血清ALB、GLO水平。所有病例均行肝穿刺活检,并进行肝组织炎症活动度(G)及纤维化程度(S)的分期。结果:(1)血清ALB和A/G比值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呈负相关(r=-0.405,r=-0.400,均P〈0.001),与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呈负相关(r=-0.356,r=-0.271,均P〈0.01);(2)血清GLO水平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呈正相关(r=-0.221,P〈0.05),血清GLO水平与肝组织纤维化程度无相关性(P〉0.05);(3)G、S在〈2与≥2之间血清ALB水平和A/O比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ALB、GLO水平和A/G比值可作为评估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的参考指标,在评估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纤维化时血清ALB水平较GLO水平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9.
应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套式PCR)技术检测了16例肝细胞癌(HCC)患者血清中HBVDNA,并与PCR结合Southern印迹杂交(PCR-SBH)的方法作了比较。2种方法灵敏度均可达10 ̄(-5)pg。套式PCR无需制备探针,试验周期短,更适于推广。16例HCC患者检出HBVDNA9例(56.25%)。HBsAg阳性组9例检出4例,HBsAg阴性组4例检出2例。3例未测HBV血清标记物均检出HBVDNA。结果表明HCC患者血清中仍有HBVDNA低水平复制,仍具传染性。  相似文献   

20.
对29例慢性乙型肝炎伴肝胆结石患者.采用Elisa和斑点杂交技术检测外周静脉血、胆管胆汁和门静脉血中乙型肝炎两对半及HBV-DNA.并比较HkAg含量.结果,外周静脉血、胆汁和门静脉血中HBsAg浓度分别为;2244.73±59722ng/ml、1181.65±370.91ng/ml、2013.62±483.47ng/ml;HBV-DNA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2.07%(18例),72.41%(21例)及68.97%(20例).提示肝细胞内复制的HHV在进入血循环的同时,部分随胆汁的分泌排入肠道,并可能通过受损肠粘膜进入门静脉再回到肝脏,造成HBV对肝脏的重复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