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王业建  周卫敏  李洪 《医学争鸣》2004,25(4):316-316
1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回顾性调查1998-02/2003-02我院内科所有住院病历中肺部真菌感染73(男49,女24)例,年龄51~83岁,60岁以上者59人,占81%,平均住院28 d,最长住院时间长62 d.  相似文献   

2.
蒙树勇  岳晚侠 《医学争鸣》2008,29(23):2126-2126
1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1992-10/2002-06我们对胃癌根治切除者42例作了淋巴结转移程度的研究,术后34(男20,女14)例获得随访,随访率为81%,年龄34~78岁.癌灶及淋巴结转移灶的命名与分组按全国胃癌协助组及日本胃肿瘤研究法实施[1].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院内鲍曼不动杆菌的基因同源性及其介导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临床分离81株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的12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对临床分离株进行基因分型;PCR技术检测临床菌株β-内酰胺类水解酶基因及3个外排系统AdeABC、AdeIJK及AdeFGH的主要结构基因的携带情况,比较其在亚胺培南耐药组和敏感组中的分布差异.结果 81株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的12种抗菌药物普遍耐药,对米诺环素的耐药率最低(30.9%),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53.1%,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超过60%.81株鲍曼不动杆菌PFGE分型主要为A、B、C、D、E、F、G共7型,其中A型为主要流行株.所有菌株中均携带OXA-51基因,未检测到OXA-24、OXA-58、VIM-1及VIM-2基因.β-内酰胺酶基因AmpC、OXA-23与IMP-1的检出率分别为83.9% (68/81)、71.6% (51/81)和54.3% (44/81),外排泵基因adeB、adeJ与adeG的检出率分别为77.8%(63/81)、92.6% (75/81)和90.1% (73/81);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β-内酰胺酶基因AmpC(x2=8.9,P<0.05)与OXA-23(x2=28.05,P<0.05)及外排泵基因adeB(x2=9.5,P <0.05)与adeG(x2=5.20,P<0.05)在亚胺培南耐药组和亚胺培南敏感组中的分布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耐药严重且存在院内流行,主要为A型流行株.β-内酰胺酶基因Amp-C、OXA-23的产生及主动外排系统AdeABC及AdeFGH在介导鲍曼不动杆菌碳青霉烯药物耐药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金长清  张晓雨  童瑶  曾金玲  胡华青 《安徽医学》2019,40(11):1272-1275
目的探讨合肥市某单位体检人群25-羟维生素D [25-(OH) D]水平与血脂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5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健康体检的合肥市某单位人员共810例为研究对象,测量810例研究对象血清25-(OH) D以及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等血脂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进行25-(OH) D与血脂各指标关系的多因素分析。结果 810例研究对象25-(OH) D平均浓度为(15. 81±4. 87) ng/mL,其中25-(OH) D缺乏者占67. 7%,严重缺乏者占13. 0%。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25-(OH) D与TC、三酰甘油对数值(lg TG)和HDL-C均呈负相关(P <0. 05),多因素分析显示血清25-(OH) D与TC(β值=-0. 015,95%CI=-0. 029~-0. 002,P=0. 021)和lg TG(β值=-0. 008,95%CI=-0. 011~-0. 005,P <0. 001)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合肥市某单位体检人群25-(OH) D缺乏率高,血清25-(OH) D水平与TC和TG存在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侯颖  史恒军  张立勇 《医学争鸣》2006,27(13):F0003-F0003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选自我科2003-09/2004-03确诊的中晚期肿瘤住院患者34(男23,女11)例,年龄12~81(56±15)岁.全部研究对象均由影像学或术后病理确诊为恶性肿瘤,有明确转移者16例. 排除其他急慢性内外科疾病及精神疾病,近1年内无重大生活事件经历者. 另选30例正常人作TLS正常值对照,男15例,女15例,年龄18~60(50±10)岁.两组在年龄、性别方面经检验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冯自明 《医学争鸣》2007,28(16):1477-1477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脑梗死组: 收集 2003-03/2006-07我院住院脑梗死患者200(男124,女76)例,年龄31~81(平均67.0±8.0)岁. 其中130例为首发、70例为复发病例. 脑梗死诊断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标准,均经头部CT或MRI扫描证实. 对照组:为同期住院和门诊非脑梗死患者144(男100,女44)例,年龄30~80(平均 66.0±8.5)岁,两组年龄、性别无统计学差异,具可比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患者胃肠症状严重程度与维生素D之间是否存在可能的相关性。方法纳入119例研究对象,包括61例IBS患者(IBS组)和58例健康对照者(HC组)。采集每位研究对象血样进行25-羟基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D]检测;对IBS患者胃肠症状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并采用IBS病情严重程度评分系统(IBS-SSS)和综合医院焦虑/抑郁情绪测定表(HADS)对IB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评估。结果腹泻型IBS(IBS-D)组的血清25-(OH)D水平较HC组低[(18.32±8.25) ng/ml比(27.36±8.79)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IBS患者腹痛、腹胀、对大便性状不满意程度、总体胃肠症状VAS评分、IBS-SSS评分、HADS评分与血清25-(OH)D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IBS-D患者血清25-(OH)D水平比健康者低。血清25-(OH)D水平与IBS患者胃肠症状严重程度呈负相关。血清25-(OH)D水平越低,患者胃肠症状越严重,IBS-SSS评分越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孕期采用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的慢乙肝高病毒载量孕产妇产后合适的停药时间。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81例慢性HBV感染且HBV DNA> 2×105 IU/ml的孕妇为研究对象,收集人口学信息,妊娠期、分娩、产后的肝功能及HBV DNA载量等临床数据,按孕期抗病毒及产后是否停药情况分为替诺福韦酯(TDF)产后立即停药组(A组)、替诺福韦酯(TDF)产后1-3个月停药组(B组)、替比夫定(LdT)产后立即停药组(C组)、替比夫定(LdT)产后1-3个月停药组(D组),比较四组孕妇产后6个月内肝功能异常率。结果 纳入的81例孕妇中,TDF组42例、LdT组39例。TDF组和LdT组孕妇从妊娠(28±4)周(基线)开始分别口服TDF(300 mg/d)和LdT(600 mg/d),其中孕期口服TDF的30例产后立即停药,另12例产后1-3月停药。其中孕期口服LdT的25例产后立即停药,另14例产后1-3个月停药。81例孕妇中有14例(17.3%)产后出现肝功能异常。替诺福韦酯(TDF)产后立即停药组(A组)、替诺福韦酯(TDF...  相似文献   

9.
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243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湘辉  李涛  吴伟强 《医学争鸣》2006,27(13):1198-1198
1 临床资料 2001-01/2004-12胃癌择期手术患者243(男162,女81)例,年龄24~81(平均58.2)岁,术前肝肾功能正常. 术后分为肠内营养(EN)组(104例)和肠外营养(PN)组(139例),每天非蛋白热能30 kJ/kg,蛋白质1.25 g/kg (0.2 g氮/kg),热氮比150∶ 1,术后1 d给半量,7~10 d. PN组选用葡萄糖液、复方氨基酸、脂肪乳剂、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析三踝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81例三踝骨折患者,采用手术开放复位并内固定的治疗方法,随访治疗后患者的情况。结果:主观评定依据cedell标准,优占79.0%(64/81),良占19.8%(16/81),差占1.2%(1/81),总有效率为98.8%(80/81)。结论:手术治疗三踝骨折疗效显著,固定效果好,恢复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变构蛇神经毒素(MN-81)对N-乙酰胆碱受体(N-AChR)的直接作用及对神经肌肉接头部位传递的影响。一次给小鼠注射MN-81 50μg/kg体重时,不影响小鼠膈肌N-AChR结合部位数。当一次注射250μg/kg时,有23%的N-AChR结合部位被MN-81毒素分子占据。但是,反复多次注射MN-81时,N-AChR增加34%。膈神经膈肌标本试验结果证明,低剂量的MN-81能引起离体大鼠膈肌和整体家兔膈肌收缩幅度增加。但当浓度增至10~(-4)g/ml时,出现神经肌肉传递阻断现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癫痫性持续性精神障碍的分型与癫痫发作的次数之间的关系,年龄性别的发病率差异.方法:对81例癫痫性持续性精神障碍按年龄组、性别组、癫痫发作类型组、癫痫性精神障碍的分类组等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癫痫性持续性精神障碍占同期住院精神病患者的0.59%(81:13 812),男女比值=2.375(57:24),癫痫发作与持续性精神障碍产生的平均间隔期12.02年,强直-阵挛发作(49.38%,40/81) 与精神运动性发作(37.04%,30/81)最易伴发精神障碍,青壮年发病率最高70.35%(57/81),精神分裂症76.54%(62/81),癫痫性持续性精神障碍是顽固性癫痫发作的必然结果.结论:如能有效地控制癫痫发作,就能制止精神障碍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自噬基因Beclin 1在宫颈鳞癌中的蛋白表达以及对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 E6、E7感染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1例宫颈鳞癌、2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Ⅱ-Ⅲ级和2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自噬基因Beclin 1的表达,采用PCR扩增法检测宫颈鳞癌组织中HPV16E6、E7的DNA状况.结果 宫颈鳞癌组织中Beclin 1阴性、弱阳性、强阳性表达率依次是43.2%(35/81),34.6%(28/81),22.2%(18/81),分别与正常宫颈组15.0%(3/20)、30.0%(6/20)、55.0%(11/20)和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组20.0%(4/20)、30.0%(6/20)、50.0%(10/20)相比,Beclin 1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存在显著下调(P=0.009,P=0.033).HPV16E6、E7在宫颈鳞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6.7%和58.0%,HPV16 E6、E7感染与宫颈鳞癌中Beclin 1蛋白的表达无相关性(r=-0.126,P=0.262;r=-0.125,P=0.270).结论 自噬基因Beclin 1在宫颈鳞癌中表达下调,其表达对HPV16E6、E7感染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合并外科感染8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建军  付京  杨洁 《医学争鸣》2007,28(7):F0003-F0003
1 临床资料 2003-07/2006-06收治糖尿病合并外科感染性疾病82(男52,女30)例,年龄35~81(平均58)岁,符合我国糖尿病学会制定诊断标准[1].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扫查系统(ABVS)与超声弹性成像(UE)对乳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111例(139个病灶)为观察对象,分别应用ABVS及UE进行诊断,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探讨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 139个病灶中,恶性病灶58个,良性病灶81个。ABVS和UE诊断乳腺占位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是87.9%(51/58)、92.6%(75/81)、90.6%(126/139)、89.5%(51/57)、91.5%(75/82)和86.2%(50/58)、95.1%(77/81)、91.4%(127/139)、92.6%(50/54)、90.6%(77/85)。恶性病灶"汇聚征"阳性率明显高于良性病灶(P0.05)。ABVS冠状面的"汇聚征"诊断恶性病灶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5.9%(44/58)、95.1%(77/81)、87.1%(121/139)、91.7%(44/48)、84.6%(77/91)。结论 ABVS和UE均能够对乳腺占位性病变作出较为准确的诊断,特别是ABVS冠状面的"汇聚征"对乳腺癌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恶性肿瘤骨转移综合治疗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琦  张贺龙  姬统理  宋扬 《医学争鸣》2005,26(2):173-173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唐都医院肿瘤科自2001-07/2003-07间收治骨转移瘤88(男54,女34) 例,平均年龄 54(26~81) 岁.均经X线摄片、CT、MRI或ECT检查并结合临床表现证实有骨转移灶存在.原发灶均经病理学检查证实.原发肿瘤中,肺癌45例,乳腺癌13例,食道癌 11例,胃癌 3 例,鼻咽癌、恶性胸腺瘤、肠癌、宫颈癌各2例,肾癌、肝癌、前列腺癌各1例,原发灶不明 5例.单发骨转移灶 8例(9.3%),多发骨转移 78例(90.7%).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颅脑损伤后脑积水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我科自2002年1月-2007年10月,收治81例颅脑损伤后脑积水病人,占同期重型颅脑损伤的7.3%(81/1100)。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1(sICAM -1)和白细胞介素 -8(IL -8)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 3 0例哮喘和 2 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sICAM -1和IL -8。结果 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血清sICAM -1和IL -8明显高于缓解期哮喘患者及对照组〔sICAM分别为 (3 47 81± 81 2 3 ) μg/L ,(2 2 4 85± 17 1) μg/L ,(2 0 4 5 5± 2 7 43 ) μg/L ,P =0 0 0 0 ;IL -8分别为 (2 6 78± 16 19)ng/L ,(5 3 8± 4 7)ng/L ,(3 63± 0 5 3 )ng/L ,P =0 .0 0 0〕 ,而缓解期哮喘患者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研究结果提示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1和白细胞介素 -8可能参与了哮喘急性发作期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9.
两种剂量的氟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并高脂血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资料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自 1 997~ 1 998年符合 1 979年WHO《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经饮食控制2~ 4周后血清总胆固醇 (TC)≥ 6 2mmol/L ( 2 4 0mg/dl)、和 (或 )甘油三酯 (TG)≥ 1 81mmol/L( 1 6 0mg/dl)、年龄 30~ 70岁、同意参加试验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但需排除 :①对氟伐他汀类过敏者 ;②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者 ;③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1 2 研究分组  把符合上述标准的我院门诊或住院入选患者 1 2 5例 ,随机单盲分为 2 0mg及 4 0mg两组。1 3 给药方法  2组除按冠心病常规…  相似文献   

20.
徐敏宁  侯芳  徐珊珊  郑敏 《医学争鸣》2005,26(2):188-188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唐都医院神经外科在2003-01/2004-01间收治存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不包括既往有脑卒中史,有合并伤及严重认知功能障碍及智力障碍者)56例,随机分为早期康复组28(男16,女12)例,年龄43~72岁,平均(54.16±13.26)岁,左侧肢体偏瘫13例,右侧肢体偏瘫15例;常规治疗组28(男15,女13)例,年龄(45~74)岁,平均(56.73±13.76)岁,左侧肢体偏瘫12例,右侧肢体偏瘫16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