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60 例择期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患者,随机分为快速康复外科组(n=30)及对照组(n=30),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排气、排便时间、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并发症的差异.结果 快速康复外科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排气、排便时间、住院天数明显缩短,住院费用显著降低(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是可行的,可加速患者的康复,明显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超高龄患者在急诊胆道外科中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以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疗效.方法 对实施急诊胆道外科手术的32例超高龄患者所采取的围手术期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超高龄患者中,31例治愈出院,1例死亡.结论 急诊胆道外科中,即使是超高龄患者也可以通过多学科的协作、充分的术前评估和围手术期的综合处理,降低手术风险,因手术治疗而获得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术在尾状叶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总结手术技巧和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行腹腔镜尾状叶切除术治疗的3例肝细胞癌和2例肝良性肿物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三维重建,准确评估肿瘤的位置和直径。术中均采用左侧入路,3例肝细胞癌术中联合应用ICG荧光显像。围手术期管理应用加速康复理念。3例放置引流管,术后3 d内拔除.术后第1天均拔除导尿管并下床活动。结果 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58.2±27.6)min,平均出血量(166.4±81.5)mL。术后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较术前升高,行保肝治疗后基本恢复正常。3例肝细胞癌患者手术切缘均为阴性。平均住院时间(7.6±0.9)d。结论 腹腔镜下尾状叶切除术安全有效,但需要术前精准评估,选择恰当的入路,实现解剖性肝切除。围手术期管理采用加速康复理念可以促进术后恢复,但是否需要常规放置引流管目前仍有争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在住院费用、住院天数、并发症情况等方面的优缺点,探讨合适的手术方式. 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1年7月至2004年12月的312例MC手术和121例LC手术的临床资料,比较其住院费用、住院天数、并发症情况. 结果 MC手术住院费用少于LC手术,但住院天数明显高于LC手术,两者在并发症方面差异不大. 结论 MC手术易于实施,器械等方面要求不高,住院费用也明显低于LC手术,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5.
胆囊切除术三种术式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技巧和疗效. 方法 分析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组)42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组)300例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OC组)560例的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恢复饮食时间(h)、住院天数、输液天数、腹腔引流例数、切口愈合等. 结果 手术时间、输液天数、恢复饮食时间、切口愈合情况,MC组、LC组优于OC组(P<0.05),而MC组与LC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MC组少于LC组和OC组(P<0.05);LC组中转OC组显著高于MC组中转OC组(P<0.05). 结论 掌握MC手术技巧,MC是一种简便、安全、低创的术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围手术期处理. 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LC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98例中93例完成LC手术,中转开腹5例,其中1例因Mirrize综合征行胆肠吻合,术后,因应激性溃疡出血死亡. 结论 严格的适应证选择,充分的术前准备,恰当的术中及术后处理是老年患者LC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本院100 例实施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的患者的临床记录进行分析.结果 100 例患者均取得手术的成功,结石介于1.0~2.6 cm,平均手术时间55 min,失血18 mL,术后疼痛评分4 分,平均住院4.2 d,1 例出现胆漏较多,2 例结石复发.整体上,手术进行顺利,术后恢复良好,并发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具有保存胆囊功能、操作简单、创伤小、康复快、安全性高等优点,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胆囊结石的微创手术疗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腹透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实施的7例腹透患者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30~60min.4例患者术后第3天改为临时性血透,1~2次后再转为腹透.3例患者直接在术后第3天进行腹透.所有患者没有腹腔内再出血,或胆漏等并发症.创口生长良好,没有切口疝及切口腹透液渗漏情况,外科住院时间5~6 d.结论 通过精细的围手术期管理,腹膜透析患者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Mirizzi综合征(MS)在术前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时的诊断及术中中转开腹小切口处理方式.方法 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行LC手术中发现MS 5例,因Calot三角区粘连致密,在腹腔镜下无法解剖,将剑突下原横行10 mm trocar戳孔,沿肋缘向右延长切开4.0~6.0 cm,应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手术相关的器械,成功完成了5例 Mirizzi综合征的手术.结果 本组5例均痊愈出院.2例术后带T管6个月后拔除,2例因胆管无结构性破坏,只行胆囊切除,前4例术后至今无腹痛、发热、皮肤巩膜黄染等症状的发生,术后多次行B超、CT检查未见有胆管狭窄.1例术后至今带T管已5个月,仍未拔除T管.结论 在LC手术时,若Calot三角区粘连致密,解剖困难,并高度怀疑Mirizzi综合征时,应及时中转改MC手术.在MC手术下行胆道修复是安全可行的,必要时改开腹胆囊切除术(OC).  相似文献   

10.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深部打结技术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的深部打结技术.方法:对4500例MC采用伸手指进腹、直角钳打结和自制深部打结器三种不同的深部打结技术进行阐述分析.结果:在困难的胆囊切除术中,伸手指进腹和利用直角钳打结均有一定难度,而自制的深部打结器很容易完成打结.结论:伸手指进腹、直角钳打结、自制深部打结器在MC术中可灵活运用,掌握深部打结器技术后,MC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54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随机为传统组(39例)和加速康复组(ERAS组,15例)两组。传统组按传统方法进行围手术期处理。ERAS组接受加速康复外科策略的围手术期处理,主要包括:术前教育、术前减黄、术前营养支持、术中保温、术后强化镇痛、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及早期恢复口服饮食、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术后强化血糖控制等。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病死率、再手术率、术后平均住院日、治疗费用,以及胰瘘、胃排空延迟和其他腹腔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性别、原发病构成以及术前黄疸或糖尿病构成比例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死亡2例,再手术1例,1周内再入院1例。ERAS组没有死亡、再手术及再入院病例。传统组共发生胰瘘12例,ERAS组2例(30.8% vs 13.3%,P=0.191)。其中传统组有B级胰瘘2例,C级胰瘘3例,A级胰瘘7例;ERAS组均为A级胰瘘。传统组胃延迟排空发生率显著高于ERAS组(35.9% vs 6.7%,P=0.031)。包括腹腔出血、腹腔积液等其他腹腔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间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ERAS组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日(21 d vs 17 d,P=0.046)和住院费用(97 130元 vs 80 963元,P=0.047)明显少于传统组。结论 结合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特点所制定的加速康复外科策略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是安全的,并且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术后胰瘘、胃排空延迟的发生率,减少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有利于患者更快更好地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胆管结石再手术的有关问题.方法 :回顾分析胆管结石再手术52例的前次手术方式及再手术原因、再手术的术式、再手术中应注意的问题.结果 :52例中49例无手术并发症,1例并发胆管感染全身衰竭死亡.结论 :胆管结石再手术前应结合各种检查方法明确诊断,选择好手术时机,注意术式选择及手术操作,以保证手术的成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术中胆囊癌漏诊的原因,提高术者警惕,减少胆囊癌漏诊.方法 对我院2007 年1 月至2009 年12 月住院期间各种手术术中漏诊胆囊癌14 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胆囊癌漏诊原因.结果 14例漏诊患者中急诊手术漏诊4 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漏诊7 例,术中冰冻病理未发现2 例,行其他肿瘤手术漏诊1 例.14 例患者中再次手术5 例,接受放疗1 例,其他8 例均密切随访中.结论 术中可疑患者即刻送病理切片,术后诊断为胆囊癌的患者及时再次手术,切除标本一定要送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胆石症患者围手术期处理及手术时机、方式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5 年2 月至2010 年10 月期间11 例肾移植术后胆石症患者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5 例;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6 例,其中合并急性胰腺炎2 例,胆总管结石和肝内胆管结石各1 例.11例均成功完成手术,6 例开腹手术后并发症2 例,切口感染、肺部感染1 例,腔隙性脑梗塞1 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26.5 d;5 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无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6.0 d.11 例患者围手术期均无移植物排斥反应,无死亡.术后9 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62 个月(平均32 个月),胆总管结石复发1 例,均存活.结论 做好围手术期处理,肾移植术后胆石症患者外科治疗是安全的.预防性腹腔镜胆囊切除是必要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如何提高胰体尾切除术成功率和手术效果.方法 对我院2004年以来收治的12例胰体尾肿瘤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12例胰体尾切除术均获得成功,平均手术时间为130 min,平均住院天数16 d;术中输血4例,平均输血360 mL;胰漏2例,无手术死亡及严重的手术并发症.结论 术前正确评估影像资料、术中积极主动的手术理念、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正确的围手术期管理是保证胰体尾切除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腹腔镜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的安全性以及围术期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实施的策略和方法。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38例胰体尾良性病变和低度恶性肿瘤行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保脾组23例(实施Kimura法20例,Warshaw法3例),切脾组15例;围术期均实施ERAS措施,并分析患者术前影像学资料、手术时间、失血量、具体术式、ERAS实施方法、术后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和随访资料。结果 保脾组和切脾组在肿瘤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严重并发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组中位引流管拔除时间为6(5~7)d,保脾组为7(4~7)d,切脾组为6(5~7)d;无死亡病例。随访时间3~18个月,无肿瘤复发转移。结论 胰体尾良性和低度恶性肿瘤实施腹腔镜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安全可行,围术期可按照ERAS策略实施。  相似文献   

17.
残余胆囊合并胆系结石13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提高对胆囊切除术后残余胆囊合并胆系结石的认识,做出正确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13例残余胆囊合并胆系结石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以及外科治疗情况.结果 大多数病例获得正确的临床诊断.13例均获得手术切除,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根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该病能获得正确诊断.再次手术切除是治愈该病的惟一手段.  相似文献   

18.
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 方法 回顾分析328例急性胆囊炎行LC手术临床资料. 结果 本组病例中转开腹11例,术后胆汁漏1例,行再次手术治愈. 结论 在基层医院选择好手术时机治疗急性胆囊炎安全、可靠.提高手术技巧,有利于降低中转开腹率和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胆囊切除与Mirizzi综合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术中Mirizzi综合征的诊断、外科治疗,以及预防胆管损伤的经验.方法 :对1800例胆囊切除术中30例经手术证实的Mirizzi综合征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30例Mirizzi综合征患者均行外科手术治疗.包括:胆囊切除术、胆囊切除及胆管瘘口修补术、胆囊切除及肝总管Roux-Y吻合术等.术后均未出现胆瘘及胆道狭窄.结论 :Mir-izzi综合征术前诊断困难,应根椐其病理分型行相应的外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索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加速康复外科应用的体会。方法 收集2018年2月~2019年10月因胃癌接受根治手术的患者执行加速康复外科方案的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ERAS组)。另选择同期常规胃癌根治术23例患者作为对照(常规组),手术方式均为5孔法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胃背侧系膜近胃端CME术,ERAS方案执行参考文献报道。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与常规组相比,ERAS组术后住院时间缩短(分别为7.8±1.3 d和6.7±1.4 d)(P<0.05);ERAS组术后早期进食量(3.1±0.8 d)较常规组(4.4±1.2 d)提前(P<0.05);ERAS组的排便时间(3.3±0.8 d)与常规组(3.9±1.1 d)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活动时间(ERAS组:2.5±1.0 d,常规组:3.2±1.0 d)两组间也有显著差异(P<0.05)。ERA组与常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437)。结论 ERAS组具有术后恢复快特点,但作者体会ERAS方案应用主要是根据手术医生术中和术后情况的经验判断,与患者个性化处理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