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rrjk》2017,(16)
目的 :对口腔内科门诊交叉感染危险因素及控制对策的相关研究。方法 :将医院我从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口腔内科门诊发生交叉感染事件的临床资料作为回顾性分析资料,同时与口腔科门诊同期未发生交叉感染的10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归纳发生交叉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控制对策。结果 :根据分析结果,口腔内科门诊发生交叉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操作不规范、环境污染、空气污染、自我防范意识淡薄、器械消毒污染等。结论 :针对口腔内科门诊交叉感染的危险因素,不断提升医护人员自我防护意识、规范操作,同时加强对门诊环境、空气以及器械消毒的监管工作,能够有效的降低交叉感染发生率,在临床中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
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了降低口腔科门诊医源性感染的发生,探讨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的发生因素及控制措施。方法分析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管理对策。结果通过建立健全口腔科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技术操作规范,加强医护人员知识培训、职业防护、口腔门诊环境消毒管理、器械消毒管理,规范分类收集医疗废物,能降低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发生。结论通过加强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各个环节的管理,有效地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易红梅  卢宜芳 《医疗装备》2023,(19):115-117
目的 探讨口腔正畸患者发生交叉感染的高危因素及预防性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5月医院收治的125例口腔正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发生交叉感染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收集两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口腔正畸患者发生交叉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25例患者中,共20例发生交叉感染,发生率为16.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未使用一次性器械、医师操作不规范、器械消毒不合格、环境消毒不合格、医护人员防护意识水平低均为口腔正畸患者发生交叉感染的高危因素(OR>1,P<0.05)。结论 口腔正畸患者发生交叉感染的风险较高,与合并糖尿病、未使用一次性器械、医师操作不规范等密切相关,医护人员应提高防护意识,并严格按要求规范操作,以预防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4.
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因素分析与管理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为了降低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发生,探讨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的发生因素及控制措施.方法 针对口腔科门诊发生医院感染的因素,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控制措施.结果 通过建立健全口腔科门诊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加强医护人员知识培训、职业防护、口腔门诊环境消毒管理、器械消毒管理、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分类收集医疗废物.就能降低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发生.结论 通过落实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对策,有效降低了医院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口腔正畸科患者交叉感染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选择2009年7月-2014年7月于医院口腔正畸科接受治疗且出现交叉感染的87例患者作为感染组,同时选择同期口腔科治疗未出现交叉感染的9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治疗中涉及的相关医疗器械表面的细菌数目,通过统计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及治疗中的影响因素,明确患者正畸治疗中出现交叉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结果医师口包使用后30min、2h及12h细菌平均数量分别为(1.1±0.3)CFU/cm2、(15.4±2.3)CFU/cm2、(71.4±4.1)CFU/cm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合并糖尿病、治疗中未使用一次性器械、器械消毒及空气消毒差导致器械及空气污染、医师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及治疗操作不规范均为引起口腔正畸科出现交叉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正畸治疗中出现交叉感染的影响因素较多,医务人员应做好感染的控制工作,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及规范操作意识,严格做好空气及医疗器械的消毒工作,对可能出现交叉感染的环节重点监督,减少治疗后交叉感染问题的出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儿童口腔科治疗存在的医院感染和血源性疾病的传播危险因素,以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感染.方法 重视儿童口腔科诊疗和诊疗器械处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建立健全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加强自身职业防护,实行标准预防.结果 通过落实感染控制措施,从根本上减少、避免口腔诊疗过程中造成的医院感染发生,确保口腔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质量与医疗安全.结论 医护人员规范诊疗操作,严格制定和落实消毒隔离及防护措施对预防儿童口腔科诊疗医院感染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7.
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因素分析与管理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了降低口腔科门诊血源性感染发生,探讨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的发生因素及控制措施。[方法]针对口腔科门诊发生医院感染原因,采取相应的管理对策。[结果]通过建立健全口腔科门诊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实行标准预防隔离原则,确保口腔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质量等综合方法的实施,就能降低口腔科门诊血源性感染发生。[结论]医务人员严格自身职业防护、增强消毒隔离无菌观念意识、规范诊疗操作,对预防口腔科的医院感染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口腔科门诊合理的消毒流程管理及临床操作中严格有效的隔离防护的方法。方法统一口腔门诊消毒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对策,实现口腔门诊消毒规范化,临床操作采用先进的“一人一机、四手操作、五只手套、医生护士手触摸区域隔离膜”法。鳍累消毒质量与上一年同期相比,各项指标均达到合格标准。结论口腔科门诊消毒更加合理,流程管理趋于科学规范化,提高了消毒无菌合格率,保证了医疗护理质量,有效减少了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9.
黄杏颜 《医疗保健器具》2010,17(12):138-139
为了降低口腔科门诊医院职业感染发生,并找出引起口腔科门诊发生医院职业感染的原因,提出相应的管理防护措施,如通过健全口腔科门诊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加强医护人员知识培训,落实口腔门诊环境消毒,器械消毒、灭菌管理,医务人员手卫生以及规范分类收集医疗废物,从而有效降低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路海云  冯丽蓉  刘萍 《现代医院》2006,6(6):124-125
目的为更加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口腔科交叉感染,落实各项制度。方法从诊疗环境、工作程序、消毒设备和方法,卫生学监测及医务人员自身防护等方面,依照卫生部《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操作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制定相应管理制度。结果经院本部和市卫生防疫部门检测,口腔机头和金属器械采用高温高压灭菌合格率100%,诊室空气、物体表面及工作人员手等卫生学监测均在合格范围内。结论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符合《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1.
门诊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现状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我市医疗机构门诊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现状,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规范化管理。方法对18所医疗机构门诊口腔科进行医院感染管理调查。结果市级医院感染管理各项目合格率100.0%~62.5%,县区级医院感染管理各项目合格率80.0%~40.0%;消毒隔离不规范,医务人员标准预防意识薄弱,对手的清洁、消毒重视不够。结论口腔科存在医院感染隐患,应进一步加强对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  相似文献   

12.
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管理现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了解本市医疗机构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管理现状,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措施。方法对本市105所医院及个体诊所的口腔科门诊进行现场调查,建立调查表逐项检查登记。结果二级以上综合医院的感染管理较规范,市郊尤其是边远县个体诊所消毒卫生管理存在传播医源性疾病的较大隐患,主要表现为无有效的医疗器械和环境卫生的消毒,特别是手机消毒达不到要求。结论卫生部门加强个体诊所管理刻不容缓,应抓紧制定口腔器械特别是手机消毒的统一规范,督促建立完善的感染管理制度并定期检查和培训,对达不到要求的个体诊所要坚决取缔。  相似文献   

13.
魏春青  周日辉  李莉  葛昌宏 《职业与健康》2010,26(13):1513-1514
目的了解连云港市市直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状况,提高医院感染控制和消毒质量。方法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采样、检测、评价。结果连云港市市直医疗机构的消毒质量呈逐年提高趋势,室内空气、医护人员手、使用中消毒液、内窥镜、医院污水的合格率依次为71.7%、71.9%、83.8%、60.3%、62.5%。口腔科手机喷水及冲洗水污染严重,手机喷水合格率为零,冲洗水合格率为46.0%。结论该市市直医疗机构消毒质量存在的薄弱环节消毒处理方法有待改进,针对以上问题应加强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预防和控制口腔科门诊中的医院感染.方法 探讨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因素,积极采取措施.结果 经过净化环境、加强消毒、规范操作、严密防护、丰富知识、转变观念、合理布局、更新设备、落实制度及加强监管,口腔科门诊的医护技安全和诊疗质量得到了保障.结论 完善的措施能预防和控制口腔科门诊中的医院感染,保障医患双方健康.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在口腔科常用医疗器械清洗消毒中的效果。方法:将本院口腔科所有常用医疗器械列入本次研究,随机选择500件常用医疗器材,2020年1月~2020年12月进行清洗质量改进研究为实施后,且选择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未进行持续质量改进为实施前。此次研究中包含科室清洗人员的专业性培训、清洗人员标准操作清洗器械,最后是科室器械清洗人员平时工作压力,从这三方面进行评分评定。实验结束之后从实施前和实施后进行评分。结果:经过统计评分后可以发现医院口腔科科室实施前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质量合格率为92.54%,医院口腔科科室实施后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质量为98.87%(P<0.05);此外,科室实施前临床口腔科医师的满意度评分为(81.64±5.35)分,而科室实施后临床口腔科医师的满意度为(95.32±7.69)分。在科室实施前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指数为(9.43±3.43)分,而科室实施后的工作人员工作压力指数为(5.58±2.47)分(P<0.05)。结论:优秀的医院口腔科科室消毒清洗可以大大增加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质量,通过此次研究后可以在全国各大医院口腔科实施...  相似文献   

16.
王春梅  姜祥梅  孟祥凤  滕云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9):1699-1699,1703
[目的]探讨口腔门诊潜在的职业危险因素及有效的管理措施。[方法]细致分析口腔门诊潜在的职业危险因素,采取多种有效的防护对策。[结果]通过严格执行防护对策,降低了口腔门诊职业感染的发生。[结论]有效的防护对策对控制口腔门诊职业感染具有非常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口腔门诊感染控制风险评估体系,掌握口腔门诊感染高风险因素,为口腔诊疗感染控制措施的持续改进提供方向。方法 基于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抓取国家行业标准、规范中与口腔门诊感染控制相关条款,建立风险评估体系,评估某三级口腔专科医院门诊医院感染风险,运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定量获得高风险点。结果 建立了口腔门诊感染控制风险评估体系,包括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15个,三级指标74个。共查找风险点18个,包括医务人员对手卫生时机掌握不正确,保洁用具清洗消毒方法不正确,手卫生依从率低于全院基线水平,盛装使用后织物的容器和区域未及时消毒,保洁用具分区使用不明确,感染控制制度内容不齐全或不正确,紫外线灯辐照强度未定期监测,医疗废物盛装过满,无清洁消毒质量考核和防护用品未正确穿戴或脱卸等。结论 初步形成口腔门诊感染控制风险指标体系建立方法,并找出口腔门诊感染控制措施执行中可能存在的高风险点,可为口腔门诊感染控制工作的持续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