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AR)发生的情况,分析其临床有关因素,探讨可能机制。方法 25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每日服用阿司匹林100mg,连服10d,服用最后1d后,24h内抽取空腹静脉血,分别用二磷酸腺苷(ADP)、花生四烯酸(AA)诱导做血小板聚集试验(PAgT),检测最大血小板聚集率(MAR)。结果 患者中AR发生率8.24%,阿司匹林半敏感(ASR)者占30.59%,年长者及女性AR或ASR患者中女性敏感者居多;如有吸烟者较AR或ASR者居多(11.53% vs 5.05%)。结论 AR在脑梗死患者中确实存在。ASA用于抗血小板治疗及预防动脉硬化事件的脑血管病患者,若有AR存在,应及时换用其它安全有效的抗血小板制剂,因阿司匹林需要长期应用,今后预测AR及抗血小板治疗个体化,将是未来抗血小板治疗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小板聚集和阿司匹林抵抗在脑梗死复发中的作用.方法:采用1∶2配对方法,对58例复发脑梗死患者(复发组)和116例初发脑梗死患者(初发组)入院当天血小板聚集率进行测定,并开始服用拜阿司匹林,100~200mg,每晚顿服,连续服用7~10 d,复测血小板聚集率,并筛选出阿司匹林抵抗患者.结果:入院时复发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高于初发组患者,服用拜阿司匹林7~10 d后复发组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高于初发组患者,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小板活化和阿司匹林抵抗在脑梗死复发中可能起重要作用,积极的抗血小板聚集,防治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对预防脑梗死的复发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邓琳  邱丽君  顾青  王根发 《检验医学》2013,28(9):765-769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AR)现象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3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血栓弹力图测定花生四烯酸(AA)诱导途径的血小板抑制率。血小板抑制率≤20%即判定为AR,抑制率在20%-50%之间则判定为阿司匹林半抵抗(ASR),抑制率〉50%即为阿司匹林敏感(AS)。根据上述标准将患者进行分组,研究AR的发生率,并分析各组间各项临床特征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R与ASR的危险因素。结果3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AR发生率为33.9%,ASR发生率为19.7%。与As组相比,AR+ASR组中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明显升高(P〈0.05)。≥65岁患者中,高风险患者AR+ASR发生率显著升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血小板计数[OR=0.996,95%可信区间(CI):0.991—0.999,P=0.041]和hs.CRP(OR=0.972,95%I:0.959—0.996,P=0.014)是发生AR与ASR的危险因素。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AR的发生率较可能与血小板数量和患者炎症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不同程度的高三酰甘油血症患者的人体测量及血脂生化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择高三酰甘油血症患者101例,取空腹血测定血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LDL-C)、载脂蛋白A1、B、A2、C2、C3、E(ApoA1、B、A2、C2、C3、E)等指标,并进行身高、体质量、腰围等人体测量,计算体质量指数(BMI),按1.70 mmol/L≤TG≤2.25 mmol/L和TG≥2.26 mmol/L将研究对象分为临界高脂组和高脂血症组,比较两组人群上述人体测量及血脂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两组人群的BMI处于超重水平,从腰围判断属于腹型肥胖;高脂血症组人群的血TG、ApoE、C2、C3、A2均显著高于临界高脂组(P<0.01或P<0.05),其余指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三酰甘油血症患者的血ApoE、C2、C3、A2与三酰甘油水平密切相关,在反映高三酰甘油血症患者病情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选取我院2011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98例脑梗死患者。依据服用阿司匹林后血小板计数情况分为AR(阿司匹林抵抗)组26例和AS(阿司匹林敏感)组38例。观察比较两组性别、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吸烟等一般临床特征与血清白蛋白、血肌酐、纤维蛋白酶、超敏C反应蛋白(hsRP)、同型半胱氨酸(Hcy)、糖化血红蛋白(Hb AIC)、总胆困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等生化指标。AR组女性50.00%、糖尿病46.15%高于AS组7.89%、13.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R组Hcy、HbAIC、LD高于A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糖尿病患者AR发生较高,Hcy、HbAIC、LDL可能导致AR的发生,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时需注意女性、糖尿病、Hcy、HbAIC、LDL含量等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高三酰甘油血症胰腺炎(HTGP)和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的临床特征,旨在提高对HTGP的认知和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HTGP 38例和ABP 64例的临床资料,比较其一般资料、入院24 h生化指标、并发症、病情及预后。结果 1HTGP组男性、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低、脂肪肝、肥胖者及既往发作史的比例均高于ABP组(均P0.01或P0.05),HTGP组年龄低于ABP组(P0.01),HTGP组体质量指数(BMI)高于ABP组(P0.01)。2HTGP组血淀粉酶(AMY)、尿AMY、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碱性磷酸酶(ALP)、血总胆红素(TBIL)、血直接胆红素(DBIL)及血钙水平均低于ABP组(均P0.01或P0.05),空腹血糖(FBG)、血三酰甘油(TG)、血总胆固醇(TC)、血D-二聚体及血降钙素原(PCT)高于ABP组(P0.05),血脂肪组(LPS)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3HTGP组继发糖尿病及并发症比率高于ABP组(P0.05),HTGP组Ranson、APACHEⅡ、CTSI评分均高于ABP组(P均0.05),HTGP组病死率高于ABP组(10.53%比1.56%,P0.05)。结论与ABP比较,HTGP具有一些临床特征有助于早期诊断,其血尿清淀粉酶升高不显著,但并发症更多,病情更重,复发率更高,而积极降低TG对改善预后及复发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复发性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和血小板聚集率一致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100例复发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阿司匹林抵抗情况分为阿司匹林抵抗组(40例)和阿司匹林敏感组(60例),分析两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活化敏感指标差异。结果阿司匹林抵抗组花生四烯酸诱导及二磷酸腺苷诱导下的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高于阿司匹林敏感组,差异显著(P<0.05);阿司匹林抵抗组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血小板粒细胞聚集体、血小板淋巴细胞聚集体显著高于阿司匹林敏感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复发性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和血小板聚集率具有一致性,存在阿司匹林抵抗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及血小板活化呈高表达,临床在应用阿司匹林防治中,需密切观察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减少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高三酰甘油血症对高血压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04-09/2005-10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门诊和保健中心体检患者中资料完整的高血压患者70例,其中单纯高血压患者49例,高血压合并高三酰甘油血症(血三酰甘油浓度>1.70 mmol/L)患者21例,20例血压正常的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病例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心脏瓣膜病、心肌病、肺源性心脏病、糖尿病、脑血管疾病、心肺肝肾功能不全以及感染、出血、栓塞等全身性疾病,2周内未使用肝素、降压药物以及调脂药物。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水平,同时测定血脂、血尿酸、血糖等指标并询问吸烟史和早发性心血管病家族史。结果:90例受试者全部试进入结果分析。①高血压合并高三酰甘油血症组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水平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和正常对照组[(1527.00±327.19),(1337.35±310.29),(789.20±114.59)ng/L,F=38.607,P<0.01];单纯高血压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②除血压和三酰甘油浓度外,3组血脂、血尿酸、血糖、吸烟史和早发性心血管病家族史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血肝细胞生长因子增高,高三酰甘油血症可能会增加高血压患者血肝细胞生长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男性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AR)与性激素水平及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连续纳入住院的男性脑梗死患者71例,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d,使用血栓弹力图法测定花生四烯酸(AA)途径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同时测定血清性激素水平。根据AA抑制率结果将入选者分为AR组和阿司匹林敏感(AS)组,比较2组性激素水平及其他临床资料的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R的危险因素。结果:71例患者的AA抑制率平均为(55.2±32)%。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口服阿司匹林后男性脑梗死患者AA抑制率与血清孕酮(P)水平呈正相关(r=0.273,P=0.021),与甘油三酯(TG)水平呈负相关(r=-0.262,P=0.027)。与AS组(38例)相比,AR组(33例)总胆固醇(TC)、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偏高,P水平明显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为AR的危险因素(OR=4.465,P=0.026,95%CI 1.199~16.624),较高水平的P为AR的保护性因素(OR=0.146,P=0.005,95CI%0.039~0.552)。结论:男性脑梗死患者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存在差异,可能与TG及P水平有关。男性脑梗死患者存在较高的AR,可能与TG、TC、LDL-C、糖尿病和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
2型糖尿病是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长期持续的高血糖水平,可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加剧,促使血小板聚集。2014年美国心脏病协会/美国卒中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AHA/ASA)卒中一级预防治疗指南明确指出,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acetyl salicylic acid,ASA)已成为防治心脑血管病的基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阿魏酸钠片对脑梗死AR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及血栓素B2 (TXB2)的影响.方法 筛选急性脑梗死AR患者80例,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血小板聚集率、TXB2的变化.结果 阿魏酸钠可使脑梗死AR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及TXB2水平下降,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魏酸钠片能改善脑梗死阿司匹林抵抗患者AR状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高尿酸血症与高三酰甘油血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7年5月至2011年5月入院内分泌科就诊患者201例作为研究对象,空腹采集所有患者静脉血,并用酶法测定尿酸将血尿酸量≥357μmol/L者126例作为高尿酸血症组,<357μmol/L的患者74例作为对照组,同时测定两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结果高尿酸血症组TG、LDL-C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相关性分析可知高尿酸血症组患者血尿酸水平与TG、LDL-C呈显著正相关(r=0.59、0.36,P<0.01),与HDL-C呈明显负相关(r=-0.553,P<0.01),与TC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与高三酰甘油血症具有密切关系,通过控制患者TG可以减少高尿酸血症并发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工作中发现部分门诊患者(非痛风患者和非肾脏疾病患者)和体检人群中高尿酸血症患者往往伴有高三酰甘油。因此,我们分析了高尿酸患者和正常尿酸者的各项血脂指标,同时对高尿酸患者的各项脂类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4.
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患者的阿司匹林抵抗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探讨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患者的阿司匹林抵抗(AR)现象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入选328例病情稳定的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患者,每日服用阿司匹林100 mg,连服14 d后,分别用花生四烯酸(AA)、二磷酸腺苷(ADP)作诱导剂检测血小板聚集率.满足AA诱导的血小板平均聚集率≥20%、ADP诱导的血小板平均聚集率≥70%两项者为AR;仅满足其中一项为阿司匹林半抵抗(ASR);均不满足者为阿司匹林敏感(AS).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各组间各项临床特征差异及影响AR与AS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328例患者中AR发生率为4.9%,ASR发生率为27.4%.与AS相比,AR+ASR中以女性、高龄、糖尿病及高血压病患者较多,吸烟者较少.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糖尿病[相对比值比(OR)=0.953,95%可信区间(CI)0.323~0.876,P=0.013]和高血压病(OR=0.610,95%CI 0.376~0.991,P=0.045)是发生AR与ASR的独立危险因素.不吸烟者发生AR与ASR的危险性升高(OR=2.231,95%CI 1.182~4.210,P=0.013).结论 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的患者中AR发生率为4.9%;发生AR与ASR可能与糖尿病、高血压等因素有关,不吸烟者发生AR与ASR的危险性升高.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评价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AR)发生的情况,分析其临床有关因素,探讨可能机制.方法:6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每日服用阿司匹林100 mg,连服10 d,抽取静脉血,分别用二磷酸腺苷(ADP)、花生四烯酸(AA)诱导做血小板聚集试验,检测最大血小板聚集率.结果:患者中AR发生率4.67%,阿司匹林半敏感(ASR)者占20.33%,其中阿司匹林抵抗与女性、高LDL血症和糖尿病有相关性.结论:AR在脑梗死患者中确实存在.服用阿司匹林预防脑血管病患者应进行血小板聚集率检查,明确是否达到治疗目的,如有抵抗应调换其他药物.  相似文献   

17.
18.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LDL-C具有明显的异质性,Austin等将其分为2种亚型,其中颗粒较大,密度接近1.02 g/mL的为A型;另一种颗粒较小,密度接近1.06 g/mL,为B型,即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而介于两者间的亚组份则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无锡市区人群中高三酰甘油血症的流行病学情况。方法对1200例无锡市区居民血清三酰甘油进行了检测,并分组进行分析。结果总发病率24.6%。其中男性为29.6%,女性为17.9%。并且男女总患病率、不同年龄组之间的患病情况有显著差异性。结论无锡市区人群中高三酰甘油血症患病率明显增高,且男性发病显著高于女性,并有年轻化趋势。  相似文献   

20.
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低密度脂蛋白颗粒(LDL-P)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紧密相关,二者检测方法的科学性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临床实验室检测LDL-C和LDL-P常用的Friedwald公式间接法受到外周血中三酰甘油(TG)水平的干扰,而高三酰甘油血症(HTG)又是我国最常见的脂质代谢紊乱类型之一。为避免HTG的干扰,垂直梯度离心法血脂检测技术(VAP+)参考经典的超速离心原理,将血浆脂蛋白连续稳定分层,还原较真实的脂蛋白状态,进而独立检测出各脂蛋白中的胆固醇含量。该文通过总结VAP+的技术特点,综述目前该技术在HTG状态下LDL-C/LDL-P检测的研究,评价其在中国临床实验室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