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便为肾所司,二便异常多责之肾而涉多脏,其中因乎肺者亦复不少。肺位居高而为五脏华盖,功可主持诸气而有治节之能。《血证论》云:“肺之气主行制节,以其居高,清肃下行,天道下际而光明,故五脏六腑皆润利而气不亢,莫不受其制节者。”因而肺主治节,身负协调治理全身各系统机能重任。肺调方可使津液下输膀胱,气化如常而小便通利,大肠传导有序而大便自调。若肺气亏虚,肺阴亏耗,或肺被邪困,均可致治节无权,而致膀胱不利为瘪,不约为遗尿。据此,笔者从肺论治二便疾患多例,获效甚佳。此举数则,供同道参阅。1 温肺化饮治便秘 陈…  相似文献   

2.
一、水气同治治愈小便失禁 小便失禁,多见于老年体弱者。多由肺肾两虚所致。盖肺主气而司治节,为水上源,肾为水脏,主闭藏而司二便。肺肾两虚,上则治节无权不能制其下,下则闭藏失司水不能蓄,是证乃作。其治法,《景岳全书》谓:“凡治小便不禁者,古方多用固涩,此固宜然。然固涩之剂,不过固其门户,此亦治标之意,而非塞源之道也。盖小水虽利于肾,而肾上连肺,若肺气无权,则肾水终不能摄,故治水者必须治气,治肾者必须治肺……然后  相似文献   

3.
遗尿是儿科常见病,中医治疗每从肺、脾、肾3脏入手。肾主封藏,膀胱所以能约束小便,全赖于肾阳开阖,若肾阳虚则膀胱失约而遗尿,故治遗尿首先强调温肾固摄,常用桑螵蛸、覆盆子、菟丝子、金樱子、菖蒲、炙远志之类。然而,治疗本病疗程较长,不是三五天能治愈的,患儿...  相似文献   

4.
代赭石可用以治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喘证之作,病位在肺,其本在肾,又与风、寒、热、痰诸邪有关。历代医家治疗喘证,多以宣肺、肃肺、化痰、纳气为基本大法,有表证者解表以宣肺定喘,有热者清肺热以定喘,有寒者温肺散寒以定喘,有痰者化痰以定喘,虚喘者纳气以平喘,这是治之常法。然治喘之药,很少有用代猪石者,近代名家张锡纯独辟区径,临床用代蕉石以治喘,并获佳效,接之临床,颇有灵验,兹举病案以验证之。张锡纯于《医学衷中参西录》治喘息方参括镇气汤条下记录:治一妇人,年三十余,劳心之后兼以伤心,忽喘过大作,迫促异常,其翁知医,以补敛元气之药治之,觉胸…  相似文献   

5.
于作洋教授致力于中医临床和教学3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其认为疾病的发生离不开气机的紊乱,故在治疗上注重理肺调气。小儿遗尿症是儿童时期常见疾病,中医治疗此疾病优势显著。多数医家将其病因病机归于肾脾肺虚,提及肺于片瓦之地,并多从虚证论治,从实证论者寥寥无几。于教授治疗小儿遗尿症,重视从肺论治,提倡肺肾同治。肺主通调水道,为“水之上源”,且主一身气,调理气的升降出入,在水液代谢中起到枢纽作用;且肺为肾之母,母病及子,故从肺论遗尿不可小觑。根据小儿肺脾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以及易寒易热、易虚易实的病理特点,小儿遗尿症不能单责虚证,往往虚实夹杂,实证亦不得忽视。在治疗上强调辨证论治,推崇肺肾同治、虚实兼顾,以补肾为本,理气为重。多用缩泉丸、桑螵蛸散等补肾固摄,常选麻黄宣肺利水,柴胡、前胡、杏仁调理气机,兼有肺热者加减麻杏石甘汤、泻白散等清泻肺热,兼有肺虚者配伍补中益气汤等补肺益本,诸药合用,肺气得调,肾气得固,而遗尿自止。  相似文献   

6.
“肺痿”之名,见于《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并治第七”.原文论述如下:“问曰: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肺瘙之病,从何得之?师曰:或从汗出,或从呕吐,或从消渴,小便利数,或从便难,又被块药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曰,寸口脉数,其人咳,口中反有浊唾涎洙者何?师曰:为肺痿之病.……脉数虚者为肺痿.……”“肺痿吐涎洙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治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  相似文献   

7.
《黄帝内经》云:“肾足少阴之脉……其支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少阴脉贯肾络肺”,即明确说明肾经与肺经存在经脉相贯联系,肺与。肾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体现在临床为:在病程进展上,肾脏疾病与肺脏疾病相互传变,相互影响;在诊疗上,肺的疾病常需要从肾论治,肾的疾病有时也要治肺。  相似文献   

8.
尿床,中医谓之遗尿。本病多发生在2~12岁的儿童,其症状表现为:小儿睡梦中尿急而不醒,往往待尿遗出后方才醒来。祖国医学认为,此病乃先天心、肺、脾、肾不足,膀胱之气不固所致,治疗该病的成方不少,如补中益气汤、桑螵蛸散等,但经临床观察,效果不甚理想。民间验方治本病,可收疗程短、疗效明显之功。下面笔者介绍  相似文献   

9.
组成:熟地27,玄参27,升麻6,火麻仁3 上4药用水150ml,煎取90ml,兑牛乳250ml,一次服,无效可再服1剂。每剂煎服2次。分解:本方为一润上、宣上、通下之方。肺为水之上源,对五脏六腑有如雾露之溉,五行中属金。肾属水,金生水,与大肠相表里。肺将从脾转输而来的水液,通过宣发功能,酒陈于五脏六腑,尤为滋润于肾与大肠,使肾水不枯,大肠不燥。同时肺的清肃下降,肾的主司二便,协助大肠传导通降功能的发挥。临床常见的习惯性便秘,久治不效,原因就是仅从大肠治而未顾及肺肾,是只治其标,不顾根本之治,从临床观察,习惯性便秘多为…  相似文献   

10.
二陈汤加减在肺系疾病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切湿痰证均是二陈汤在临床上的适应证,“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名医方论》云:“二陈为治痰之妙剂,其于上下左右,无处不到,然只能治痰之标,不能治痰之本,痰本在脾在肾,治者详之”;《证治准绳》云:“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津液亦随气而...  相似文献   

1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应当遵循中医整体论治的观点,勿见痰治痰,找寻痰产生的根源,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从气机入手,辨证论治,调整肺、脾、肾的功能,堵住生痰之源,祛除痰饮之标。1补虚化痰。肺脾气虚者,则补肺健脾,益气化痰,用四君子汤合二陈汤加减;肺肾气虚者,则益气补肺,补肾纳气,化痰定喘,用补肺汤合参蛤汤加减;肺肾气阴两虚者,则益气养阴,补肺滋肾,化痰平喘与,用百合固金汤加减。2祛瘀化痰。气机阻碍于水分,以痰浊阻肺为主,则化痰祛瘀,降气平喘,用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气机阻碍于血分和水分,表现为痰瘀并见,则祛痰化淤平喘,用苏子降气汤和血府逐淤汤加减。3清热化痰。痰热壅肺者,则清肺化痰,降逆平喘,用定喘汤随症加减;阴虚火旺兼夹痰邪者,则用麦门冬汤和知柏地黄丸随症加减。  相似文献   

12.
中医的咳喘病包括哮证、喘证、肺胀等疾病,相当于西医的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矽肺、慢脚市等疾病。治疗上往往拘于此景岳“气喘之病最为危候,人欲辨之者,亦为二证而已。所谓二证者,一日实喘,一日虚喘也。”“此其一为真喘一为似喘;真喘者,其责在肺,似喘者,其责在肾,何也?盖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皮毛而主上焦,故邪气犯之则上焦气壅而喘,气之壅滞者宜清宜破也;  相似文献   

13.
1甘草干姜汤 原文治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  相似文献   

14.
"肺肾相关"理论源于《黄帝内经》。《灵枢·经脉》曰:"肾足少阴之脉……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提出了肺肾之间经脉相连。在生理功能上,肺肾两脏相互联系,如《景岳全书·杂证谟》曰:"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呼吸,肾主纳气,肺肾共同调节呼吸运动。在病理上,肺肾两脏亦相互影响,《素问·水热穴论》在论述水肿时提及"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表明肺肾功能失调时可表现水液代谢方面的障碍。  相似文献   

15.
1 咳喘病根———痰小儿生理特点是脏腑娇嫩 ,形气未充。所谓脏腑娇嫩 ,既是五脏六腑皆属不足 ,尤以肺、脾、肾三脏更为突出。这是因为肺主一身之气 ,肾为先天之本 ,脾为后天之本 ,而痰之本水 ,源于肾 ;痰之动湿 ,主于脾 ;痰之本水 ,贮于肺 ;肺为水之上源 ,脾胃乃水谷之海 ,肾主人身津液。若肺气虚则治节无权 ,失于输布 ,液凝为痰 ;脾气虚则运化失司 ,湿聚为痰 ;肾气虚则失于蒸化 ,其阳虚者水泛为痰 ,阴虚者炼液为痰。小儿肺质未坚 ,肺气未全 ,生痰容易 ,去痰不易。痰湿内盛 ,从体内扰乱了脏腑机能 ,成为咳喘的内在因素。遇到气候变化 ,情…  相似文献   

16.
肾虚可产生多种病症。补肾分补肾阴、补肾阳、阴阳双补,肺肾并补、肝肾并补、脾肾并补、心肾并补之分。临床中重视用针灸、补肾中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遗尿、慢性顽固性腹泻、精神萎靡不振等病症收到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寒热并用治遗尿苗心志,曹国林河南省鹿邑县中医院(477200)主题词遗尿/中医药疗法遗尿,是指小便不能控制而自行排出的一种病证,历代医家认为多因虚而致,如《诸病源候论》云:“遗尿者,此有膀胱虚寒,不能约水故也”。戴思恭说:”睡着遗尿者,此亦下元冷,小...  相似文献   

18.
在祖国医学中贫血属于“虚劳”的范畴,中医学认为:凡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调,或久病失养,积劳内伤,久虚不复而表现为各种亏损证侯者称为“虚损劳伤”。而虚劳不外乎阴虚、阳虚、阴阳两虚、气虚、血虚、气血两虚。总之“精气夺则虚”,在治疗上通常以明代汪绮石指出的:治虚有三本“肺脾肾是也”。肺为五脏之天,脾为百骸之母,肾为性命之根,治肺、治脾、治肾治虚之道毕矣。  相似文献   

19.
水肿是肾炎或肾病患者常见的症状体征,中医认为水肿的产生与肺脾肾3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治疗水肿的方法很多。最早见于《内经》的有“开鬼门,洁净府,去苑陈莝”即发汗、利尿、逐水、行瘀等主要方法。一般认为,肾炎初期水肿有表证者称风水,当从肺治,宜宣肺利水,方用越婢加术汤加减。无表证之水肿视其伴随症状,脉舌情况,如属脾虚湿阻为肿者,应从脾治,宜健脾利水,药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属肾虚关门不利为肿者,应从肾治,宜温肾利水,药用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以上乃治肿常法,然临床证情错综复杂,今不揣浅陋,鉴30余年临证之体会,姑拟治肿变法3则,翼能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20.
明末绮石先生,姓名居里,均不可考,所著《理虚元鉴》为我国治虚劳仅有的专著。他对虚劳病的阐发,证治大法的论述以及预防措施等都自成体系,特别是他的“三本、二统”论,发前人所未发,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虚劳证治作出了贡献。本文就其证治大法谈几点体会:一、治虚有三本绮石先生,博学多才,他在前人论治虚劳的基础上根据脏腑生理病理特点,结合五行生克乘侮关系,提出“治虚有三本,肺脾肾是也。肺为五脏之天,脾为百骸之母,肾为性命之根,治肺、治肾、治脾,治虚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