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伟阳 《温州医学院学报》1996,26(4):249-251,237
自体静脉移植桥接周围神经缺损高伟阳综述陈德松审校周围神经缺损的传统修复方法是自体神经移植。由于作为供体的自体神经来源有限,还受到长度、粗细的限制、供区功能影响等,一个世纪来,一直有人试图寻找一种能用于桥接周围神经缺损的非神经移植体[1]。随着神经再生...  相似文献   

2.
尹庆林 《医学文选》1999,18(2):180-180
由于自体神经移植在修复粗大或长段神经缺损时,存在移植神经来源困难和粗细不匹配等问题,使自体神经移植受到了制约。为寻求能替代自体神经移植的材料,很多学者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国内尹维田等[1]于1990年作了应用静脉桥接治疗周围神经缺损的报道。我们根据报...  相似文献   

3.
周围神经缺损在临床上常见,也是临床治疗的难点[1]。创伤性神经缺失、神经肿瘤医源性切除、神经延期修复时的神经短缩等均可导致不同程度的神经缺损[2-5],我国每年周围神经缺损患者高达30~50万例。对于小的周围神经缺损,可通过神经游离、转位、改变患肢体位和姿势等方法,将神经两断端接近后进行直接缝合[6]。对于较大的周围神经缺损,应用上述方法无法达到神经的无张力修复时,则需采用其他方法进行神经修复。目前临床上最常采用的是神经移植术[7-8],即采用自体神经段桥接缺损的神经,进而达到神经缺损修复的效果,但由于神经移植术的移植神经来源有一定的限制, 且通常还要以牺牲供区神经功能为代价[9-10],因此寻找其他修复方法和技术一直是周围神经缺损研究领域的热点。 我们从肢体延长手术中获得启示:周围神经的特殊组织结构及力学性质使得神经干具有一定限度的抗张性,一定范围内延长神经不会对神经造成损伤。经过延长神经可以使神经断端长度得到增加,从而达到缩短神经缺损距离的目的,使得缺损的神经能够直接缝合修复,因此我们开展了用周围神经延长技术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系统研究:完成了周围神经延长器研发、周围神经延长极限、延长神经修复神经缺损效果等多个研究,现将此系统性研究成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神经束膜吻合修复周围神经损伤唐世懋,马煜,袁晓明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显著提高了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效果。1972年Millesi[1]报道了束膜吻合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优越性,国内王成琪等[2,3]认为束膜吻合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效果,优于传统的神经外膜缝...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寻静脉翻转后对引导神经再生的影响 ,为周围神经缺损的修复提供一种新方法。方法 :SD大鼠静脉段取出后 ,先将其内外翻转成一外膜在内 ,内膜在外的翻转静脉。然后再用此翻转静脉段桥接修复大鼠自体坐骨神经 10mm缺损 (IOVG)并与常规静脉桥接修复方法 (CVG)进行对比研究。术后 5个月 ,进行神经电生理及组织形态学检测。结果 :与CVG相比 ,IOVG组再生神经纤维的数目、髓鞘厚度、纤维直径以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提高。结论 :翻转静脉桥接修复周围神经缺损是一简单而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易祖强 《中原医刊》2006,33(19):28-29
目的通过对周围神经损伤修复方法的比较,探寻长段周围神经缺损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运用带小隐静脉蒂的腓肠神经移植修复前臂三大神经缺损,由于腓肠神经较细,在显微外科和无创技术下,行“电缆式”外膜缝合,反折部剥开少许外膜,只切断神经束,保持外膜的连续性,保护神经干的营养血管,且每段移植神经皆较神经缺损长度长15%,以达到无张力吻合。结果本组21例,全部得到3~10年随访,平均5年。受区神经功能恢复满意,供区麻木症状1年后消失。结论带小隐静脉蒂的腓肠神经移植修复周围神经的长段缺损,疗效可靠、满意,是一种较好和值得推荐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1979年Taylor[1]首次用吻合血管的方法将带有血供的趾长伸肌腱连同足背皮肤移植,修复手背的皮肤肌腱缺损。沈祖尧[2]对吻合血管的伸趾肌腱移植血供进行了研究,认为术后肌腱粘连的范围及程度比传统肌腱移植明显减轻。我们自1989年2月起采用足背动脉...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修复周围神经缺损新的手术方法。方法:应用植入自体雪旺细胞的胎儿神经复合型神经桥接体,修复周围神经缺损42例(57条),。术后1年进行神经功能评定。结果:本组42例,得到随访38例,随访时间12-36个月,按Seddon的周围神经损伤术后恢复评定标准进行评定,优良率为69.0%。结论:植入自体雪旺细胞的胎儿神经复合型神经桥接体移植,是一种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新方法,具有进一步深入研究和临床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冷冻保存异体神经移植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寻求异体神经移植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可能性。方法:用-30℃保存60天的同种异体神经桥接大鼠坐骨神经15mm缺损;术后进行神经传导速度检测,神经功能恢复检查及组织学观察。结果:异体神经移植与自体神经移植比较,在早期有非常显著的差异性,随着恢复期延长,其差异性逐渐缩小,到6个月时已无明显差别。结论:认为用冷冻保存的异体神经移植修复周围神经缺损是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周围神经缺损的修复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难题.自1870年Philipeaux和Vulpain首次利用自体神经移植术修复舌下神经缺损以来,国内外学者对自体及同种异体神经移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1].目前,临床上治疗周围神经缺损主要应用自体神经移植,但自体神经移植不但具有给供区造成感觉、运动功能障碍等缺点,而且自体神经移植的部位极其有限,细小的皮神经与缺损的神经难以匹配,因此使学者试图寻找自体神经的替代材料.目前,周围神经缺损治疗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异体神经的处理及人工神经的合理构建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刘勇 《广西医学》1997,19(2):194-197
非神经移植体桥接周围神经缺损的研究进展广西区人民医院骨科刘勇综述白崇恩审校周围神经创伤,无论平时和战时都很常见,神经创伤造成的缺损,在外科修复上仍是一个未完全解决的问题。较小的神经缺损可以通过神经断端改道、屈曲关节等达到对端缝合的目的,较大的神经缺损...  相似文献   

12.
报告1987~1995年,我院骨科采用游离腓肠神经移植术修复上肢神经缺损8例,共14条神经。经1~9年临床随访,功能恢复,优:2例,良:4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75%。本文结合文献复习讨论了游离神经移植术克服周围神经缺损的适应症,手术时机、方式及影响术后神经功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化学去细胞神经同种异体移植的初步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修复人体长段周围神经缺损的效果。报告1例化学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成功修复长段神经缺损的体会。方法 对3例正中神经损伤,1例骨间背侧神经以及1例正中神经和桡神经损伤的患者应用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修复神经缺损,术后定期对患者进行感觉、运动功能检查,并行肌电图检查。结果 1名患者术后9个月感觉、运动功能恢复。结论 化学去细胞神经同种异体移植修复人体周围神经缺损,能够恢复神经功能。避免了取自体神经的弊端,在临床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周围神经长段缺损,采取不带血管的神经移植因神经干缺血而效果不佳。1986年以来,我们应用小隐静脉蒂动脉化游离腓肠神经移植的方法,治疗上肢正中神经、尺神经及桡神经长段缺损5例,经术后12~23个月随访观察,效果优于不带血管的神经移植,方法可取。  相似文献   

15.
实验性周围神经修复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是如何确立可靠的功能评价方法[1]。截至目前,对大鼠神经修复的功能评价仍然存在困难。传统的大鼠坐骨神经修复模型由于大鼠的自残较为严重,直接影响了功能结果。基于此,设想能否建立新的动物模型,以改进评价方法,使实验结果更为可靠。根据有关文献[2],我们设计了大鼠正中神经修复模型并验证了有关评价方法。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正中神经解剖学研究 将8只SD大鼠处死,在手术显微镜下,从臂丛神经分支到腕部对大鼠两侧正中神经进行解剖。观察正中神经的分支与比邻关…  相似文献   

16.
周围神经缺损桥接替代材料的研究进展王岩朱盛修关键词周围神经疾病;移植;替代材料;综述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R687.2使用桥接替代材料修复周围神经缺损可追溯到上一世纪。1880年Cluck首先使用脱钙骨桥接神经缺损;本世纪初Foramiti、Kir...  相似文献   

17.
由于自体神经移植在修复粗大或长段神经缺损时,存在移植神经来源困难和粗细不匹配等问题,使自体神经移植受到了制约.为寻求能替代自体神经移植的材料,很多学者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国内尹维田等[1]于1990年作了应用静脉桥接治疗周围神经缺损的报道.我们根据报道,结合实际情况,从1992年以来应用自体静脉桥接修复上肢神经缺损4例,取得一定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颈阔肌皮瓣的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78年Furtell[1]等首次报道用颈阔肌皮瓣一期修复口内组织缺损获得成功后,颈阔肌皮瓣以其血供丰富、肌质菲薄、移转灵活、手术操作简单等优点已在临床推广应用。本文仅就颈阔肌皮瓣的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简要的综述。1.颈阔肌皮瓣的临床应用概况随着对颈阔肌皮瓣应用解剖学研究的深入、手术技术的改进和手术适应症的扩大,目前颈阔肌皮瓣已较多用于口腔内组织缺损的修复和颌面部畸形、缺损的整复,并逐步用于喉、气管、咽、食管等的修复与重建。1.1口腔内组织缺损的修复1978年Futrell等[1]首次报告颈阔肌…  相似文献   

19.
骨骼肌包埋自体神经片段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万智勇  张帆 《浙江医学》1998,20(4):210-211
为进一步探索周围神经缺损的治疗方法,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应用骨骼肌包埋自体神经片段的复合材料修复长段、多根周围神经缺损6例。其中正中神经4条,桡神经2条,尺神经和腓总神经各1条;神经缺损长度6~12cm,平均8cm。除1例行神经Ⅱ期修复外,其余均为急症清创Ⅰ期修复。术后随访8~24个月,平均16个月。10个月后复查肌电图,均出现神经再生电位;肢体运动、感觉恢复情况优(M_4S_4)1例,良(M_3S_3)3例,可(M_2S_2)2例。本法为克服非神经移植体缺乏雪旺细胞的缺陷、解决神经诱导因子弥散距离有限的难题提供了一条途径,在长段、多根周围神经缺损及自体神经来源受限时,不失为一种可取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复合翻转静脉神经导管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将大鼠造成10 mm坐骨神经缺损模型,取大鼠长14 mm的左侧颈外静脉,将其内外翻转同轴置于自体坐骨神经缺损的断端,向静脉段内注入浓度为4 000 U/mL的bFGF溶液约0.12 mL作为实验组,对照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术后4周、8周、12周每组各取5只大鼠行坐骨神经HE染色,光镜检查,用Image J软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实验组有较多的有髓神经纤维形成,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12周标本再生神经轴突面积恢复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bFGF复合翻转静脉神经导管桥接周围神经缺损,能明显促进周围神经的再生,是一种较好的神经桥接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