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胆汁中胆固醇和胆红素含量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端  张延龄 《上海医学》1989,12(12):709-712
为了探讨胆汁中胆固醇和胆红素共同沉淀成石的规律,本文对胆汁中胆固醇和胆红素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观察胆红素的参数为:总胆红素量(TB)、直接胆红素量(CB)、游离胆红素量(UCB)和游离胆红素百分比(UCB%);而观察胆固醇系的参数为:胆固醇量(Ch)、磷脂量(PL)、总胆盐量(BS)及成石指数(LI)。结果在组间对照研究中发现致石胆汁(70例)中UCB%和LI呈明显负相关,而非致石胆汁(8例)中无此现象。在同组对照研究申发现,当致石胆汁逆转为非致石胆汁后,UCB%和LI间原存的负相关关系随之消失。作者提出“空格占位“论对此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对猪胆汁钙盐法生产胆红素的工艺进行了研究,使胆红素的收率比原生产工艺增加了约0.015%。本文的工艺方法省去了乙醇沉降过程,节约了原辅材料,缩短了工时,且胆红素含量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3.
在胆石病的研究中常需分析胆汁脂类和色素成分。本文叙述一个改良的薄层层折和定量扫描方法。展开剂乙醚和正庚烷(55:45,V/V)分离胆汁胆固醇:展开剂氯仿、甲醇、冰醋酸和水(65:20:10:5,V/V)分离结合胆汁酸和卵磷脂;氯仿和氯仿、甲醇、水(10:5:1,V/V)两次展开分离胆红素,双波长薄层色谱扫描仪扫描。本法操作简化,分离效率提高。  相似文献   

4.
醋酸法提取胆红素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对猪胆汁钙盐法生产胆红素的工艺进行了研究,使胆红素的收率比原生产工艺增加了约0.015%。本文的工艺方法省去了乙醇沉降过程,节约了原辅材料,缩短了工时,且胆红素含量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确定金银花中绿原酸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用正交试验法对金银花中绿原酸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选,以绿原酸提出量为指标,选用L9(34)正交试验表;考察影响绿原酸提出量的乙醇浓度(A)、加醇量(B)、提取时间(C)和提取次数(D)4个因素,每个因素取3个水平。结果:金银花中绿原酸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次数2次,加50%乙醇,加醇量为8倍、提取时间为2.0、1.0小时。结论:此方法适合于金银花的绿原酸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6.
肝硬变病人胆囊结石发生率明显增高,多为色素性结石,处理棘手,死亡率高。实验资料表明肝硬变大鼠胆汁中未结合胆红素、胆汁酸及其组分均有改变,可能是肝硬变易于并发胆石的基础。我们观察了肝硬变病人胆囊胆汁脂类、胆红素及金属元素钾、钠、钙、镁、铜、铁,锌改变,以进一步探讨肝硬变病人胆石多发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胆红素具有重要药用价值,一般用化学方法从胆汁中提取,本试验根据胆红素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和胆结石的成因,而是利用大肠杆菌产生的β葡萄糖醛酸酶从胆汁中提取胆红素。  相似文献   

8.
9.
养肝柔肝法逆转豚鼠成石胆汁致石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养肝柔肝中药养肝利胆颗粒剂逆转成石胆汁致石性的机制。方法 将 6 0只豚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 ,每组 2 0只。分别喂食正常饲料、致石饲料、致石饲料加养肝利胆颗粒 ,4周后处死取材 ,检测胆囊成石率、胆汁总胆汁酸 (TBA)、胆汁总胆红素 (TBIL)、胆汁结合胆红素 (CB)、胆汁非结合胆红素 (UCB)、胆汁钙离子 ,并进行胆汁胆红素组分HPLC分析。结果  (1)正常组成石率为 5 % ,模型组为 81.2 5 % ,治疗组为 31.2 5 % (P <0 .0 5 )。 (2 )模型组胆囊胆汁中TBIL、CB、UCB及Ca2 + 均高于治疗组及正常组 ,TBA低于正常组 ,治疗组TBA低于正常组 ,Ca2 + 高于正常组 (P <0 .0 5 )。(3)模型组单结合胆红素 (MCB)值高于治疗组及正常组 ,双结合胆红素 (DCB)低于治疗组及正常组 (P <0 .0 1) ,治疗组DCB值低于正常组 ,各组UCB的完整峰面积 (IPA)值无明显区别。 (4)模型组的MCB百分比和UCB百分比高于治疗组及正常组 ,DCB百分比低于治疗组及正常组 (P <0 .0 5 ) ,治疗组的MCB百分比也高于正常组 ,同时DCB低于正常组。结论 养肝柔肝中药能显著降低豚鼠胆囊色素性结石的成石率 ,有明显逆转胆汁致石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正交试验法探讨降压灵总碱提取过程中乙醇浓度、乙醇pH、酸化时稀释液量对生物碱收得率的影响,找到了最佳工艺条件,使总碱得率比原工艺提高了17.92%。  相似文献   

11.
刘石林 《蚌埠医学院学报》1991,16(4):227-230,F004
本实验采用以维生素C作酸化剂,从胆红素结石和胆汁中提取胆红素,文中对影响反应的因素进行了探讨。本实验表明,维生素C作酸化剂,同时又作还原剂,可以顺利地进行胆红素的提取,不需用抗氧化剂,本方法简易合理,提取率高。  相似文献   

12.
测定了82份胆管胆色素结石病人术后胆汁的沉淀压积、胆固醇、磷脂、总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总胆盐、钙、总蛋白,计算成石指数,分析胆汁沉淀的有关因素。结果表明:胆汁沉淀主要与非结合胆红素、总胆盐及钙的含量有关。同时分析了与这三种成分变化有关的因素,讨论了色素性结石与胆汁成分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用经皮肤测胆红素仪(TcBM)测新生儿黄疸读数的同时抽血检测血清胆红素浓度,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直线相关,其变异系数接近,表明TcBM可用作新生儿黄疸的筛选工具;若将黄疸按病因及光疗与否分组,建立各组的TcBM读数与血清胆红素浓度间的回归线,则TcBM可用来监测黄疸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对血清间接胆红素的分光光度法测定进行了研究,加标血清平均回收率为1.00(s=0.02,n=12)。进一步揭示了J-Grof法直接胆红素测定反应率只有0.71,临床血清间接胆红素测定值偏高。本方法为血清间接胆红素的定量测定,提供了一个较为简单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从胆汁培养中获得1株荧光假单胞菌的鉴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 鉴定分析从胆汁标本中获得的1株假单胞菌是否是荧光假单胞菌。②方法 采用细菌学鉴定法,包括细菌培养,形态染色,生化反应,荧光素试验,同时应用ATB Expression细菌自动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③结果 荧光假单胞菌生物学性状及生化反应特性与文献报道的结果相符。④结论 从胆汁标本中获得的假单胞菌为荧光假单胞菌。  相似文献   

16.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各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21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空腹血清TBA水平并与常规肝功能酶学指标ALT、AST、ALP、GGT作对比分析。结果: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TBA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 0.01);慢性肝炎轻、中、重度及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TBA异常率与ALT、AST、ALP、GGT异常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 0.01)。结论: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TBA水平对反映肝功能受损程度有较高灵敏性,对判断病情活动程度及预后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复方炉甘石洗剂助悬剂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文  韩娟 《农垦医学》1998,20(1):13-15
本实验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的方法考查了炉甘石洗剂采用3种常用助悬剂和一种润湿剂对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助悬剂羧甲基纤维素钠、淀粉、枸橼酸钠对炉甘石洗剂的稳定性有极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测定了SGPT、SGOT催化转氨基反应的底物L-丙氨酸、L-门冬氨酸和α-酮戊二酸的米氏常数(K_m)_8和α-酮戊二酸对SGPT、SGOT催化反应的抑制常数K_I;选择了以上三个底物和还原型辅酶Ⅰ的最适反应浓度;测定了指示酶——乳酸脱氢酶和苹果酸脱氢酶的最适用量以及SGPT、SGOT催化反应测定的延迟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测定脐血胆红素和经皮胆红素 (TcB)在早期预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测定 1 0 0例足月新生儿脐血胆红素浓度 ,并用经皮胆红素测定仪 (TcBM)动态监测经皮胆红素指数 (TcBI)的变化。结果 发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39例(39.0 % ) ,脐血胆红素浓度、生后 2 4 ,48,72h的TcBI,高胆红素血症组明显高于非高胆红素血症组 ,二组间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 )。当脐血胆红素 <42 .8μmol/L、≥ 42 .8μmol/L、生后 2 4hTcBI≥ 1 6、48hTcBI≥ 1 8时 ,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分别为 2 6 .3 %、79.2 %、77.3 %、80 .8%。结论 脐血胆红素浓度测定和动态监测TcB能早期预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