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额颞顶部颅脑损伤涉及3个脑叶,损伤范围大,常规手术入路和骨瓣对暴露病灶和充分减压难以满足要求,效果欠佳。本院1998年4月至2001年8月,采用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额颞顶颅脑损伤3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男26例,女6例;受伤至入院时间为30分钟~17小时,平均5小时;车祸伤26例,坠落伤4例,打击伤2例;32例均为闭合性颅脑损伤。2.受伤机制:减速伤29例,加速伤2例,旋转伤1例;着力部位:枕部16例,颞部或颞顶部14例,记载不详2例。3.临床表现:浅昏迷4例,中度昏迷… 相似文献
2.
额颞部重型颅脑伤的开颅手术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额颞部重型颅脑伤,大多由于广泛脑挫裂伤、严重颅内血肿及脑肿胀引起。为达到充分显露病灶和有效减压的目的,本院1994年9月至2001年11月,采用大骨瓣开颅治疗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59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46例,女13例;年龄5~76岁;受伤至入院时间30分钟~19小时,平均4.5小时;车祸伤42例,打击伤4例,坠落伤9例,挤压伤2例,原因不详2例;着力部位:一侧枕部及后枕部21例,颞部及颞顶部28例,不确切10例;加速伤4例,减速伤48例,旋转伤1例,伤机不详4例;开放性… 相似文献
3.
对于重型额颞颅脑伤,往往由对冲伤损伤机制所引起,不仅原发伤严重,继发性损伤(脑内血肿、水肿)也较严重。自1996年2月至2001年1月,共有102例病人采用标准额颞大骨瓣开颅手术,获得较理想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02例,男76例,女26例;年龄18~75岁,平均49.5岁。1.2受伤情况:车祸伤72例(70.6%),坠落伤和跌伤16例(15.7%),打击伤10例(9.8%),其它4例(3.9%)。1.3伤情情况:根据GCS评分,其中8~6分54例(52.9%),5~3分48例(47.1%)。其中68例病人出现单侧或双侧瞳孔散大,8例出现呼吸、循环功能紊乱。1.4辅助检查:全部病人… 相似文献
4.
我科自1999年1月至2002年7月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单侧额颞颅脑损伤42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6.
<正>2005-01—2010-06,我科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额颞部脑挫裂伤16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男117例,女43例;年龄19~70岁,平均43.6岁。受伤原因:车祸伤110例,坠落伤37例,暴力打击8例,跌伤5例,按受伤机制分类:减速性损伤143例,复合损伤7例,加速 相似文献
7.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治疗重型额颞部颅脑损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在重型额颞部颅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美国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额颞部颅脑损伤48例,术后均入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注意保持气道通畅,并给予脱水、促醒等对症支持治疗。结果:存活32例(66.7%),其中良好21例,中残6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16例。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是治疗重型额颞部颅脑损伤的良好术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开颅术后颞肌萎缩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开颅术后发生颞肌萎缩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6例患者中,因术中不当分离、切割、过度牵拉、肌肉复位时对颞肌纤维的直接损害12例。术中直接或间接对所支配颞肌的神经损伤,致术后颞肌部分或全部丧失神经的支配10例。术中颞肌的血管供应被破坏,致肌肉缺血9例。术中颞肌复位重建时,因其肌肉张力维持不当5例。结论开颅手术后颞肌萎缩原因多系颞肌自身及其供应血管和支配神经损伤所致。熟练掌握颞肌解剖及其血管走行、神经支配等特点,术前予以正确评估,术中规范操作,做好预防措施,对降低颞肌萎缩发生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1995.6~1999.6采用经翼点额颞中等骨瓣治疗对冲性额颞部脑挫裂伤合并血肿63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面神经颞支在额肌内分布应用解剖学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10侧成人头部标本上观察面神经颞支在额肌内的分布情况及其与颞浅血管之间的位置关系。面神经颞支进入额肌外缘的数目为6.3±0.9支。入肌点为10.3±2.2支,入肌点到外眦点的距离在外眦点斜上方2.88~5.35cm的范围内。手术在C-D-G线上,后方操作时较为安全。在额区,在不超越经外眦点垂线内侧1.73cm范围内手术时,不会损伤面神经分支进入额肌的肌外支。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总结颞枕叶开颅血肿清除救治丘脑出血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对经手术治疗的46例丘脑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ADLI级)17例;轻残(ADLII级)15例;(ADLIII级)8例;(ADLIV级)3例;(ADLV级)0例;死亡3例。结论颞枕叶开颅血肿清除能有效解除血肿的占位效应,减轻对丘脑下部和脑干上端的挤压,改善脑脊液循环,降低颅内压,从而避免该区灰质核团发生缺血、缺氧性继发损害。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良好的手术操作技能是救治成功的关键;尽早清除血肿、积极防治并发症对提高生存质量,减少死亡率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3.
颅脑外伤中严重的原发或继发性额颞部损伤,常规手术难以达到充分减压、对术野的充分暴露及创面的合适处理,且效果欠佳。本院自1998年8月至2001年8月共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治疗32例重型额颞部脑损伤,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性23例,女性例;年龄21~68岁,平均43岁;伤后至入院时间为1~16小时,平均6小时;闭合性颅脑伤28例,开放性颅脑伤4例;车祸伤4例,坠落伤4例,打击伤2例;减速伤2例,加速伤4例,旋转性伤3例,复杂机制损伤3例。着力部位:枕部12例,颞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额颞部开颅术后硬膜下积液的预防和诊治。方法以非手术为主,包括单纯减压窗加压包扎、积液穿刺并加压包扎,并腰穿放脑脊液,少用或不用脱水剂及改善脑部微循环、神经营养治疗;手术治疗包括:颅骨钻孔引流术、积液腔-腹腔分流术。共治疗额颡部开颅术后出现硬膜下积液患者共31例。结果31例中,行颅骨钻孔硬膜下积液引流术者3例,17例行减压窗弹力绷带加压包扎,11例于减压窗皮瓣下穿刺抽液并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弹力绷带包扎者行腰穿放脑脊液。1~2周后复查头颅CT,积液消失者24例,5例积液明显消退,2例头颅CT监测积液有逐渐增多。积液增多者2例行积液腔-腹腔分流术,术后复查头颅CT积液量明显减少。结论额颗部开颅术后硬膜下积液,以预防为先,严格把握去骨瓣减压手术适应证,术中注意冲洗硬膜下血肿及使蛛网膜下腔出血尽量排出,术后注意脱水剂使用的量及时间,及早发现并采取治疗措施。治疗关键在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通过动态头颅CT检查,适当选择治疗方法,并严格掌握手术指征,从而降低术后硬膜下积液发生率及对患者的继发性损伤。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介绍运用内窥镜手术治疗额、颞部良性肿瘤的手术方法。方法 :额、颞部良性肿瘤共 13例 ,均采用发际内切口 ,手术经骨膜下或帽状腱膜下进路 ,在 3 0 °角或 4 5 °角内窥镜图像的指引下摘除肿瘤。结果 :13例均无神经血管损伤及血肿、感染等并发症 ,患者均自觉满意。结论 :在内窥镜图像的指引下摘除肿瘤 ,疗效与常规开放式手术完全相同 ;其过程符合微创和美学整形的原则 ,是患者乐于接受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颌面部软硬组织良性肿物为常见病。以往,额颞部良性肿物手术治疗多采用肿物表面顺皮纹方向的切口,随着人们对美学要求的提高,此类切口术后遗留面部瘢痕的缺点,日益不为患者接受。近年来,我们采用发际内和眉弓上缘切口手术治疗,此类切口位置隐蔽,术后瘢痕不易被发现,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改良额颞顶大骨瓣开颅治疗重型对冲性脑挫裂伤并颅内血肿(附5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改良额颞顶大骨瓣开颅治疗重型对冲性脑挫裂伤并颅内血肿患58例。术后植物人生存4例,严重残疾6例,中度残疾13例,恢复良好21例,死亡14例(24.1%)。死亡病例中GCS3—5分死亡8例,GCS6—8分死亡6例。改良额颞顶大骨瓣在重型对冲性脑挫裂伤合并颅内血肿、脑肿胀的治疗中能充分显露大脑半球多个部位,彻底清除同侧多个部位血肿,保护血管,修补硬脑膜容易,防止脑脊液漏,减压充分,效果较为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额颞部除皱的同时行额肌帽状腱膜瓣折叠隆额术的新方法,评价其优缺点。方法:选额颞部皮肤老化、皱纹增多、伴有额头较扁平、要求同时行除皱及隆额的患者8例,采用冠状切口,在帽状腱膜下间隙剥离达眶上缘,在双侧额结节水平以上部位的头皮瓣下分离出额肌帽状腱膜瓣,将之折叠并垫于额结节水平以下部分,增加额部的高度;再将额颞部皮肤提紧,去除多余皮肤后缝合。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6个月,术后效果均满意,未出现神经及毛囊损伤等并发症。结论:额颞部除皱的同时行额肌帽状腱膜瓣隆额术,不仅可以增强额颞部除皱的效果,还可有效地利用额部多余的自体额肌腱膜组织,无排异反应的发生,手术可以一次完成,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