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丁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D virus,HDV)与梅毒螺旋体(Trepenema palidun,TP)均可以通过输血、静脉注射吸毒、性传播、母婴垂直传播等途径传播.近年来,吸毒人群HIV与肝炎病毒、梅毒等的重叠感染问题受到关注[1].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丁型肝炎的年龄分布、男女比例与乙型肝炎病毒(HBV)重叠感染以及肝功能指标变化的情况.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患者血清进行HBV抗体IgM(抗-HDV-IgM)的检测,同时观察肝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人群检测丁型肝炎抗体IgM(1)乙型肝炎人群组,丁型肝炎病毒(HDV)感染率4.9%(137/2 789),(2)非乙型肝炎人群组,HDV感染率0.13%(1/795).138例丁型肝炎患者,肝功能指标异常率81.2%(112/138),乙型肝炎患者未合并HDV感染,肝功能指标异常率3.2%(85/2 652),两组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HDV感染者以中老年多见,占72.5%;且男多于女,男女比例为2.91.结论乙、丁二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时,肝功能指标大多异常,临床上引起严重的和进行性肝病,并与暴发型肝炎和肝硬化密切相关,提示中老年乙型肝炎患者是丁型肝炎易感者,应积极治疗乙型肝炎,并做好自我保护,避免再染丁型肝炎.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受血者在输血前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艾滋病病毒(HIV)、梅毒螺旋体感染状况,以探讨受血者在输血前检测相关感染指标的意义,2 0 0 1年9月至2 0 0 2年1 2月,对古田县1 1 1 5名受血者进行检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2 0 0 1年9月至2 0 0 2年1 2月,到  相似文献   

4.
一种缺陷病毒-丁型肝炎病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D virus,HDV)又称δ因子(delta agent).1977年意大利的Rizzetto首先发现.当时曾被误认为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新的抗原抗体系统.1979~1980年经黑猩猩试验,证明这是一种新型病毒,需要嗜肝病毒(hepadnayirus)辅助其功能,如人乙型肝炎病毒(HHBV)或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帮助它穿上外套,HDV才具有完整结构的病毒颗粒功能.1984年才将这一缺陷病毒正式命名为丁型肝炎病毒.  相似文献   

5.
丁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D virus,HDV)又称δ因子(delta agent).1977年意大利的Rizzetto首先发现.当时曾被误认为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新的抗原抗体系统.1979~1980年经黑猩猩试验,证明这是一种新型病毒,需要嗜肝病毒(hepadnayirus)辅助其功能,如人乙型肝炎病毒(HHBV)或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帮助它穿上外套,HDV才具有完整结构的病毒颗粒功能.1984年才将这一缺陷病毒正式命名为丁型肝炎病毒.  相似文献   

6.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以肝脏损害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传染病,目前已知的肝炎分别由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丁型肝炎病毒(HDV)、戊型肝炎病毒(HEV)、庚型肝炎病毒(HGV)引起。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丁型肝炎病毒(HDV)感染与原发性肝癌(PHC)之间的关系,作者对47例经病理学证实的希腊成人PHC患者作了HBV和HDV感染血清学研究。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HBsAg、抗-HBs、抗-HBc、HBeAg、抗-HBe以及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患者输血前感染性指标(艾滋病病毒抗体、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抗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检测,了解患者输血前的感染状况,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方法对医院2014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000例输血前患者,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输血前艾滋病病毒抗体、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指标;采用TRUST和TPPA方法检测抗梅毒螺旋体抗体指标,分析患者输血前感染性指标的阳性率、交叉感染率以及不同年份阳性率。结果患者输血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率最高为10.40%,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率最低为0.36%;不同年份间艾滋病病毒抗体、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抗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抗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患者最多为45例占44.12%,其次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为30例占29.41%。结论在输血前对患者感染性指标进行检测,有利于患者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治、预防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减少医院感染,避免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输血前4项感染性指标临床检测价值,为降低临床输血感染率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14年2月-2015年2月医院3 568例需输血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于输血前采集静脉血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1/2)、苍白密螺旋体抗体(TP-Ab)4项指标,对检测结果进行总结,并对其临床价值进行分析。结果 3 568例患者中检出HBsAg阳性302例,阳性率8.46%,抗-HCV阳性38例,阳性率1.07%,TP-Ab阳性31例,阳性率0.87%,抗-HIV1/2阳性11例,二次确认检测阳性9例,阳性率0.25%;传染科、肿瘤科患者HBsAg阳性率、抗HCV阳性率显著高于总阳性率(P0.05),内科、外科、传染科TP-Ab阳性率显著高于总阳性率(P0.05),传染科抗-HIV1/2阳性率显著高于总阳性率(P0.05)。结论临床患者输血前进行4项感染性指标检测可有效减少患者和医护人员医院感染发生,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丁型肝炎病毒感染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山东省丁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 ,并探讨丁型肝炎病毒 ( HDV)感染与乙型肝炎病毒 ( HBV)感染的关系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EL ISA)对山东省 2 681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进行了血清丁型肝炎病毒抗体 (抗 - HDV)检测 ,共检出抗 - HDV阳性者 2 0 7例 ,阳性率 7.72 %。HBs Ag携带者组抗 - HDV阳性率 3.16% ,乙肝患者组抗 - HDV阳性率 13.15% ,两组之间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 P<0 .0 0 1)。在乙肝患者组中 ,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和重症肝炎患者抗 - HDV阳性率高于急性肝炎患者和慢性迁延性肝炎患者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 P<0 .0 0 1) ,表明乙肝病史越长、病情越重 ,其抗 - HDV阳性率越高。提示乙肝患者联合或重叠感染 HDV与乙肝慢性化和病情加重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1.
我院从2007年1月开始,对所有的需要输血的患者,在输血前都做了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梅毒抗体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的检测.  相似文献   

12.
血液透析患者肝炎病毒医院感染的预防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HD)患者肝炎病毒医院感染的预防方法。方法 将澳门镜湖医院及中山一院血透中心对肝炎病毒感染血透患者不同处理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澳门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11.5%。其中医院感染占1.5%,丙型肝炎病毒(HCV)阳性10.0%,医院感染占6.1%。中一组HBsAg阳性25.2%。医院感染占17.0%;HCV阳性52.8%。医院感染占44.7%;丁型肝炎病毒(HDV)占4.0%。戊型肝炎病毒(HEV)占8.1%,两组比较8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控制HD患者肝炎病毒医院感染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专机专用,减少输血次数,采用Peresal血液消毒。  相似文献   

13.
慢性丁型肝炎病毒(HDV)感染的诊断通常是根据肝组织内发现丁型肝炎病毒抗原(HDAg)及血清中有高滴度的HDV抗体(抗-HD),极少情况下可用ELISA检测到血清HDAg。1987年以来,有少数学者开始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慢性HDV感染病人血清HDAg,并用此法证实有两条抗原带,分子大小分别为24kD和27kD,近5年又证实了急、慢性HDV感染病人血清中HDV RNA的存在并且与肝组织内  相似文献   

14.
输血后肝炎(PTH)是指由于输注了含有肝炎病毒的血液或血液制品而引起的肝脏受损,是临床输血患者常见并发症,在世界各国的发生率不等,约在2.4%~27.3%之间[1]。引起输血后肝炎的肝炎病毒类型多为乙型肝炎(HBV)、丙型肝炎(HCV)与庚型肝炎(HGV)[2]。虽然输血引起输血后肝炎的可能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住院患者未输血前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 (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梅毒螺旋体自身感染情况 ,我们对 36 0 4例住院患者进行了HBV、HCV、HIV、梅毒螺旋体血清标志物的检测 ,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1 材料和方法  (1)样本来源 :为 2 0 0 0年 7月~2 0 0 2年 2月在我院住院的患者共计 36 0 4例 ,其中男 1939例 ,女 16 6 5例 ,最小 4 0d ,最大 87岁 ,平均39 .1岁。于输血前抽取血样分离血清。 (2 )试剂及方法 :HBV标志、抗 -HCV、抗 -HIV检测采用ELISA方法 ,HBV标志、抗 -HCV试剂…  相似文献   

16.
阎惠萍 《中国公共卫生学报》1991,10(6):373-374,F002
丁型肝炎病毒(HDV)是一种缺陷的RNA病毒。它只有在乙型肝炎病毒(HBV)的辅助下才能进行复制。HDV与HBV联合或重叠感染是导致暴发性肝炎、肝炎慢性化,甚至发展成肝硬变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除常规血清学诊断外,免疫组化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为丁型肝炎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在丁型肝炎病毒(HDV)感染过程中,HDV的IgM抗体(IgM抗-HD)可提供诊断和预后信息。本文作者对急性丁型肝炎、慢性丁型肝炎以及急性丁型肝炎向慢性发展的病人进行了观察,比较了IgM抗-HD的19S和7S组分的表达特点。研究对象:急性自限性丁型肝炎病人6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17~35岁,皆为HDV HBV联合感染。入院时均有黄疸、谷丙转氨酶(ALT)升高到正常值  相似文献   

18.
输血传播性疾病-致病因子与预防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已知某些病毒、细胞内细菌和寄生虫可以通过输血和注射血制品传播医源性感染性疾病 [1~ 2 ]。在这方面主要的有人免疫缺陷病毒 (HIV )、肝炎病毒 ,包括乙型肝炎病毒 (HBV )、丙型肝炎病毒 (HCV)以及较少见的甲型肝炎病毒 (HAV)和庚型肝炎病毒 (GBV- C/ HGV)。新近 ,另一种新的输血传播病毒 (TTV)已克隆获得。还有一种微小 DNA B19病毒和疱疹病毒科病毒 ,诸如巨细胞病毒 (CMV )、6型人疱疹病毒和 8型人疱疹病毒对某一部分患者有可能是致病因子。在非洲、亚洲和南非疟疾和锥虫病也是重要的输血风险。现将有关输血传播性疾病的致…  相似文献   

19.
δ肝炎病毒是一种缺损病毒,只有在乙型肝炎病毒存在的条件下才能复制。为搞清流行情况、传播环境以及感染δ肝炎病毒的临床重要性,作者从262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输血后肝炎患者获取资料,同时还研究了94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他们因其他疾病曾接受过反复输血),以及103例携带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血友病患者(这些患者曾接受过各种凝血因子的输注)。患有输血后肝炎的262例患者中的9例(3.5%)发现了抗-δ肝炎病毒的抗体,  相似文献   

20.
丁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Dalta Virus,HDV,以往又称之为δ因子)与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自1977年Rizzetto等,首先检测出HDV以来,对该病毒的致病性、基本特征和流行病学等诸方面已有了广泛的研究。大量的资料阐明HDV是一种依赖HBV才能复制的缺损病毒,即必须依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