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1 病例介绍患者,女,34岁,因功能性子宫出血,月经过多,用妇康片治疗,8片/次,po,qd。次日,头面部、口腔、唇部、眼睑水肿,胸腹部出现对称性丘疹,下肢有零星红点。随即口服阿司咪唑20mg,qn,葡萄糖酸钙1g、维生素C2g加入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qd,连续用药3天,症状消失。2 讨论妇康片每片含炔诺酮0.625mg,为激素类药。患者用妇康片控制月经量,其间未用过其他药物,出现的不良反应用抗过敏药治疗后,症状消失,说明此不良反应系妇康片所致妇康片致过敏反应一例@焦素云!济南250031$济南军区总医院药剂科@张莉!济南250031$济南军区总医院药剂科@王…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和介绍循证性临床指南中药物治疗子宫肌瘤的条款。方法:通过Medlline等10个数据库或类网站搜集有关指南。采用比较、归纳和摘录的方式介绍有关内容。结果:收集到3个循证性临床指南;处理方式包括外科手术、介入治疗、药物治疗和观察。在描述治疗的篇幅中,药物治疗约占1/4。药物治疗包括药物为主的治疗和围手术期的药物辅助治疗。雌、孕或雌—孕激素类药物不应用于治疗肌瘤;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药物(GnRHA)可使肌瘤明显缩小,并减轻症状,但不良反应限制了长期使用,且停药后肌瘤迅速回复;孕或雌—孕激素与GnRHA合用或后续应用,可以减轻后者的副作用,是具有手术禁忌证或不愿手术妇女的一种选择;达那唑治疗肌瘤有效,是一种减轻月经过多的方法,但副作用限制其应用;米非司酮治疗肌瘤的近期疗效良好,副作用较少,但中长期效应有待研究;子宫肌瘤不是口服避孕药的禁忌证,口服避孕药可以减轻肌瘤导致的月经过多:术前应用GnRHA可以缩小肌瘤和减轻贫血,有利于减低手术的难度、选用创伤较小的手术方式和术后的康复,但也可增加识别肌瘤的难度,增大摘除术后复发的可能性。结论:GnRHA和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近期疗效较好,但是副作用等限制了它们的长期应用;中文文献在循证性临床指南拟定中的作用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3.
药物治疗前列腺癌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瑞宝  刘继红 《医药导报》2011,30(4):466-469
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发病率较高的肿瘤之一,严重威胁老年男性的健康. 不同细胞类型的前列腺癌对激素的反应性不同,因而药物治疗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该文对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各种前列腺癌药物和正在进行临床试验并有望进入临床使用的治疗前列腺癌药物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药物对常用临床生化检验指标的影响和相应的对策。方法 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接受生化检验者共有28419例,其中有124例患者的生化检验结果被认定因为药物出现异常,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影响临床生化检验指标的药物和受影响的项目,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结果因为使用药物使患者临床生化检验指标发生异常的概率为0.44%,抗癌药物、激素类药物、抗生素类药物以及肾上腺素、抗风湿药和解热镇痛药等会对临床生化检验指标结果产生影响。结论临床上有多种药物会对临床常用生化检验结果造成干扰和影响,所以检验人员在患者进行各项临床生化检验前应该明确其近期的药物使用情况,采用必要的措施减少或避免药物对生化检验指标造成的影响,提高生化检验的准确性,为医师提供可靠的诊断和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5.
非肽类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antagonist,GnRH-antagonist)作为GnRH受体的一种高效、选择性拮抗剂,其口服制剂(Elagolix,Relugolix及Linzagolix)已在国外获批上市,在用于子宫肌瘤缩小肌瘤体积、控制月经过多等方面展示了一定疗效,适当配伍反加治疗可以提高药物安全性与患者依从性,相比其他激素类制剂,口服GnRH拮抗剂在子宫肌瘤治疗中展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综述氨甲环酸缓释片治疗月经过多的研究进展,供临床应用和新药研发参考。方法:以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和月经过多(Menorrhagia)或严重月经失血(Heavy menstrual bleeding)为关键词,在Ovid Medline、PubMed、Cinahl、EMBASE、中国知网(CNKI)等数据库中检索2013年3月之前发表的相关医药学中、英文文献,了解氨甲环酸缓释片治疗月经过多的药理毒理、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等。结果:氨甲环酸缓释片作为首个非激素类药物,能有效治疗月经过多,应用方便且耐受性良好。结论:氨甲环酸有望成为治疗月经过多的一线治疗药物,尤其可用于不适于服用激素治疗的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前 ,应用激素类药物甲状腺内局部注射法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甲亢 )日益增多 ,由于甲状腺的解剖生理特点 ,位置表浅 ,局部治疗能对腺体直接发挥作用 ,腺体内药物浓度高 ,用量少 ,且操作简单 ,经济 ,消肿率高 ,维持时间长 ,无明显副作用等特点 ,患者乐意接受 ,特别是对白细胞减少症 ,或抗甲状腺药物所致严重皮疹、肝功能不良、不宜于硫脲类药物及同位素治疗 ,又不愿意手术者 ,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现将有关激素类药物局部注射法治疗甲亢的有关文献作一简要综述。1 治疗方法1.1 单用激素注射法 单纯用激素类药物局部注射治疗…  相似文献   

8.
邓振兴 《北方药学》2015,(11):79-79
目的:探讨激素类药物在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康复科接受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针灸治疗的同时结合激素类药物治疗面神经麻痹,治疗组患者采取针灸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0.0%,治疗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时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面神经麻痹临床治疗中,在针灸前结合激素类药物显著降低临床治疗效果,增加治疗时程,在针灸治疗的同时避免采用激素类药物治疗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因为月经过多发生在9~14%的健康妇女当中,因此很多临床医生会遇到与此相关的一些问题。月经过多很难客观具体说明,而且在可用的药物之间选择一种治疗常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这篇评述中,讨论了关于月经过多诊断、基础病理生理学以及治疗,尤其是药物治疗的有用的知识。总的说来要强调一种实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系统评价氨甲环酸治疗特发性月经过多文献的质量,荟萃分析氨甲环酸治疗特发性月经过多的疗效。方法全面收集关于氨甲环酸治疗月经过多的相关文献,并根据改良Jadad量表严格评价文献质量,用Rev Man 4.2荟萃分析软件分析比较氨甲环酸与安慰剂、孕激素类药物及非甾体类药物治疗月经过多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结果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对收集到的文献进行筛选,共有8篇文献纳入本次研究,其中英文文献7篇,中文文献1篇。优质文献的比例为87.5%。氨甲环酸与孕激素、非甾体类等止血药物均可在某种程度上减少特发性月经过多患者的月经量。但在月经量减少程度、治疗有效率、患者自我感觉改善的比例上,氨甲环酸的效果均显著高于安慰剂及其他药物组。氨甲环酸并不改变患者的经期长度,且引起不良反应的比例显著低于孕激素类药物。结论氨甲环酸是一种用于治疗特发性月经过多的安全有效的药物,值得临床推广。但由于纳入本次研究的文献数量偏少,且中文只有1篇,结论存在一定的偏倚,有待更大样本量研究的验证。  相似文献   

11.
Since menorrhagia occurs in 9 to 14% of populations of healthy women, many general practitioners will encounter menorrhagia-related problems. Menorrhagia is difficult to objectify and the choice of treatment between the available drugs is not always an easy one. In this survey, the available knowledge on menorrhagia diagnosis, underlying pathophysiology and treatment, especially medicinal treatment, are discussed. Overall, a practical approach is emphasised. The desire for contraception as well as the underlying cause of menorrhagia determine the drug of choice in the treatment of menorrhagia. If contraception is desired, oral combination contraceptives and continuously dosed progestogens, orally or as a medicated intrauterine device (IUD), are the first choice drugs for essential menorrhagia, and for fibroid- and bleeding disorder-associated menorrhagia. If no contraception is desired, the first choice treatments are drugs that need to be administered only during menstruation, such as prostaglandin synthesis inhibitors or antifibrinolytics. Of these, antifibrinolytics reduce menstrual blood loss to the greatest extent, whereas prostaglandin synthesis inhibitors have the lowest incidence of side effects. Prostaglandin synthesis inhibitors also have the extra advantage of diminishing dysmenorrhoea. There is no place for ergometrine in the treatment of menorrhagia. No studies are available as yet on the combination of various drug treatment modalities, although such an evaluation would be desirable.  相似文献   

12.
风湿免疫疾病是一种病因尚未完全明了的疾病,临床表现多样。临床治疗主要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和以改善病情为主合成类抗风湿药物。随着近年对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出现了一系列作用于靶向细胞因子或细胞表面受体的以改善病情为主的生物药物。药物种类也从小分子发展到单克隆抗体再到融合蛋白等,从而加速了抗风湿免疫药物更加有效安全地被用于临床治疗。分析了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以改善病情为主的抗风湿药的临床使用情况,为发现更加低毒有效地治疗风湿免疫疾病药物提供了途径。  相似文献   

13.
Menorrhagia affects the lives of many women. The assessment of menstrual flow is highly subjective and gauging the severity of the condition by objective assessment of menstrual blood loss is impractical. In treating menorrhagia, the primary aim should be to improve quality of life. Women are willing to undergo quite invasive treatment in order to achieve this. Drug therapy is the initial treatment of choice and the only option for those who wish to preserve their reproductive function. Despite the availability of a number of drugs, there is a general lack of an evidence-based approach, marked variation in practice and continuing uncertainty regarding the most appropriate therapy. Adverse effects and problems with compliance also undermine the success of medical treatment.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available literature to compare the efficacy and tolerability of different medical treatments for menorrhagia. Tranexamic acid and mefenamic acid are among the most effective first-line drugs used to treat menorrhagia. Despite being used extensively in the past, oral luteal phase norethisterone is probably one of the least effective agents. Women requiring contraception have a choice of the combined oral contraceptive pill, levonorgestrel-releasing intrauterine system (LNG-IUS) or long-acting progestogens. Danazol, gestrinone and 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analogues are all effective in terms of reducing menstrual blood loss but adverse effects and costs limit their long-term use. They have a role as second-line drugs for a short period of time in women awaiting surgery. While current evidence suggests that the LNG-IUS is an effective treatment, further evaluation, including long-term follow up, is awaited. Meanwhile, the quest continues for the ideal form of medical treatment for menorrhagia--one that is effective, affordable and acceptable.  相似文献   

14.
目的:系统性回顾分析并总结治疗痛风的新的药物进展。方法:对近年国内外文献进行系统性回顾,归纳总结了痛风不同阶段的新的药物的进展。结果:痛风急性发作期,非甾体消炎药、秋水仙碱、激素为一线用药,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对传统药物有禁忌的患者疗效好。间歇期和慢性期治疗中,非布司他疗效和耐受性好,尿酸酶可有效降低血尿酸水平。结论:痛风的药物治疗不同时期均有新的药物,如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非布司他、尿激酶等均有良好疗效,为临床医生治疗痛风时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脓毒症是针对感染的宿主反应失调引起的致命性器官功能障碍。该病患者院内病死率高达10%以上,导致临床治疗费用高,医疗资源消耗大,已经对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抗生素、抗病毒药物、血管活性药等均用于脓毒症传统治疗,但尚未有足够的针对脓毒症发病机制的特异性药物投入临床实践。如何及时纠正脓毒症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全身性炎症反应、凝血功能障碍和免疫功能紊乱,尽早恢复机体促炎–抗炎动态平衡,有效改善患者预后,也成为了脓毒症治疗药物研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根据针对脓毒症发病阶段和治疗目的的不同,脓毒症特异性治疗药物主要分为针对失控炎症反应的药物、针对凝血功能障碍的药物、针对免疫功能抑制的药物和整体调节的现代中药4大类。主要对上述脓毒症特异性治疗药物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本院新型冠状病毒(COVID-9)的药物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提高该病药物治疗方案的合理性、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收集1566例COVID-19出院患者的病历资料,统计患者的基本信息、住院情况和治疗用药情况。针对抗病毒药、抗菌药、糖皮质激素、调节免疫药和护肝药的使用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研析。结果:抗病毒药以阿比多尔、奥司他韦、更昔洛韦应用最为广泛;抗感染药主要莫西沙星和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糖皮质激素主要应用甲泼尼龙;免疫调节药主要使用人免疫球蛋白和胸腺肽α1;护肝药主要使用甘草酸二铵和还原性谷胱甘肽等。存在用药问题主要为遴选治疗药不适宜;用药疗程过长;无指征使用和用法用量不适宜等。结论:抗病毒药物治疗问题为奥司他韦和更昔洛韦的遴选不适宜;阿比多尔的用药疗程过长;不推荐3个以上抗病毒药同时使用;利巴韦林应限制使用。抗感染药无指征用药和联合用药的情况较为普遍;关注抗感染药与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糖皮质激素主要问题是无指征使用和疗程过长。免疫调节药使用较为合理,需注意普通轻型患者的不合理联合用药。护肝应避免预防性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针对存在的问题应重视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7.
摘要:从宏观视角来看, 面对疾病的全球化问题,全球传染病治疗药物 (包括抗病毒药物、抗菌药物、抗真菌药物和其他传染病药物)是很有需求的研究开发领域。21世纪的全球卫生格局需要采取有效的全球行动。近10多年一些新药陆续上市,全球卫生时代变得更加多元化,组织关键行动者尽力对有限项目和投资问题进行协调。美国在21世纪初制定的一些优先发展抗感染药的政策指引下发生了一些变化。本文回顾分析了2011-2020年美国批准上市的抗感染药物:新型抗病毒药物、抗寄生虫药物、抗疟药物和新型抗菌药物,还就其发展情况,从重视抗感染药物耐药和滥用问题,重视抗病毒药物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抗感染新药成为“神药”有难度和受到资本迎新新抗生物研究乏力,保证药物供应有难度等四方面做了简要分析讨论。希望本文能对新的抗感染药物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庞土友 《北方药学》2014,(7):117-118
目的:分析我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现状,为临床提供用药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度106例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使用会诊记录单,分析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106例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中,呼吸科使用最多,以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和头孢吡肟为主,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居多。结论: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会诊的患者感染较重,且多数致病菌呈多重耐药,经临床药师参加会诊,能有效促进合理用药,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延缓细菌耐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我院慢性病门诊抗高血压药物的用药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慢性病门诊2400张高血压处方进行统计分析,分析抗高血压药物用药情况。结果 5080岁患者所占比例为71.4%,用药频度最高的是钙桔抗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应用频率最高的药品是美托洛尔、氨氯地平与缬沙坦等。结论我院慢性病门诊降压药物的使用情况,基本符合当前高血压治疗原则及个体化治疗方案。应继续加强处方审查和药学监护,真正做到安全、有效、经济地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0.
抗结核药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介绍一线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国内外近期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及结论:药物治疗作为控制结核病的主要手段,需要临床医师、药师在应用时充分了解各种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根据患者情况合理选择应用,以获得最大的治疗效果且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