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植骨结合椎弓根钉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6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在均采用椎弓根钉系统治疗的同时,用自制植骨推注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中后路植骨治疗,术后卧床15~20d,并进行康复背肌锻炼,腰围保护3—6个月。结果本组62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优良率为83.87%,术后椎体高度及生理弧度恢复满意,未出现神经症状加重,经随访6~28个月,椎体高度和生理弧度无明显丢失,无断钉、断杆、内固定松动、椎体再压缩等并发症。结论AF椎弓根系统对胸腰椎骨折具有良好的复位和固定作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在后路手术不加大创伤的同时,能即时增加椎体的骨容量和脊柱前柱的抗压稳定性,使患者能早期活动,减少内固定物因应力过大造成的断钉、断杆,椎体再压缩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①目的 评价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②方法 对43例患者行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手术.骨折节段:T11 6例,T12 15例,L1 12例,L2 7例,L3 3例.椎体楔形压缩骨折28例,爆裂型骨折15例.术后对其影像学、神经功能和临床症状进行评价.③结果 住院期间未见切口感染及神经损伤症状加重.随访6~30个月,所有患者未出现断钉、断棒及椎弓根钉松动现象.术后摄X线片观察椎体高度较术前平均增高36.7%,后凸畸形角(Cobb角)平均恢复19.3°,术后Frankel分级平均改善1.7级.脊柱椎体排列及椎体内植骨融合良好.④结论 椎弓根钉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植骨术能让骨折获得满意复位,重建椎体高度,增强脊柱的抗压稳定性,减少内固定因应力过大造成的断钉、矫正丢失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谢军 《大家健康》2013,(24):132-133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9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给予治疗组患者经病椎椎弓根植骨及CD、TSRH、AF内固定系统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后外侧植骨及CD、TSRH、AF内固定系统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椎体前缘高度的变化情况、Cobb角的矫正程度、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椎体前缘高度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Cobb角的矫正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两年,治疗组患者的Cobb角丢失情况、椎体前缘高度丢失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胸腰椎骨折患者行经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治疗能有效的减少术后矫正度丢失现象的发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固定疗法对胸腰椎骨折经椎弓根植骨椎体成形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影像学检查、病例分析回顾,比较治疗前后的椎体高度变化、活动度、临床治疗结果以及Cobb角恢复程度,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椎弓根钉固定疗法,提高了Cobb角的恢复程度,椎体高度改善,临床症状缓解。本组6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椎弓根钉固定疗法后,疗效评价优良率达86.7%。结论采用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治疗效果好,能缓解患者痛苦,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经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及近期随访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11月许昌市中医院收治的56例胸腰椎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经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经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后6个月随访其椎体前后缘高度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经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可提高治疗效果,防止其椎体高度丢失,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孙波  程维  段显亮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4):2909-2910
目的:评价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6月~2007年3月手术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48例。骨折节段:T112例,T1218例,L121例,L25例,L32例。椎体楔形压缩骨折35例,爆裂型骨折13例。结果:住院期间未见切口感染及神经损伤症状加重,全部随诊患者未出现断钉、断棒及椎弓根钉拔出现象。术后摄X线片观察椎体高度较术前平均增高35.4%,后凸畸形角平均恢复18.1°,脊柱椎体排列良好,椎体内植骨融合良好,术后Frankel分级平均改善1.5级。结论:椎弓根钉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可维持椎体高度,促进骨愈合,减少椎弓根钉断裂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椎弓根钉内同定结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6月~2007年3月手术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48例.骨折节段:T112例,T1218例,L121例,L25例,L32例.椎体楔形压缩骨折35例,爆裂型骨折13例.结果:住院期间未见切口感染及神经损伤症状加重,全部随诊患者未出现断钉、断棒及椎弓根钉拔出现象.术后摄X线片观察椎体高度较术前平均增高35.4%,后凸畸形角平均恢复18.1°,脊柱椎体排列良好,椎体内植骨融合良好,术后Frankel分级平均改善1.5级.结论:椎弓根钉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可维持椎体高度,促进骨愈合,减少椎弓根钉断裂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筛选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骨科和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骨科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42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n=118),采用经伤椎椎弓根进行椎体植同种异体骨+后路GSS-Ⅳ型脊柱通用内固定系统固定;对照组(n=308),单纯使用后路GSS-Ⅳ型脊柱通用内固定系统进行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功能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伤椎前缘高度比值、Cobb角改变及其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①两组手术前后伤椎前缘高度比值、Cobb角改变、VAS评分等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较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及1年伤椎前缘高度比值、Cobb角改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VAS评分较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伤椎椎弓根进行植骨可以达到更满意的临床效果,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植骨加GSS-Ⅱ型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对防止术后并发症的意义。方法采用GSS-Ⅱ型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固定并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40例,术前、术后摄X线片测定椎体前缘高度与正常高度的比值,了解患者后期有无腰背部疼痛情况,有无椎弓根螺钉松动、折断等并发症。结果术后骨折椎体高度明显恢复,椎体前缘高度与正常高度的比值以及椎管狭窄程度均明显改善,经过10~18个月随访,复位后椎体高度无丢失,无后凸畸形,无内固定松动、拔出、断钉等并发症。结论采用经椎弓根植骨加GSS—Ⅱ型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可有效地防止后期椎体高度再丢失、后凸角度加大和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程建崇 《浙江医学》2007,29(5):480-481
后路短节段椎弓根系统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已普遍运用于临床,其优点是固定节段少,手术操作简单,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但是对于椎骨前缘高度压缩≥50%者,单纯依靠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疗效并不理想,远期随访断钉、断杆、螺钉松动、Cobb角增加等并发症发生率高达21%。2002年11月至2004年12月,我们采用短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结合经椎弓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2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2006年7月以来采用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以及后路减压后外侧植骨技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60例,随访24个月。结果:60例患者,除2例螺钉松动外,其余58例经过CT三维重建,可见脊柱压缩骨折及变形均获得很好的校正。结论:胸腰椎骨折经椎弓根内固定值得在基层医院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2.
高志成  郭素银  陈晓斌  郝夏 《医学综述》2011,17(7):1113-1115
目的总结应用后路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加后路横突椎板间植骨或伤椎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骨折48例。结果经9~24个月的随访,48例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的平均33%恢复到术后的94%,Cob角由手术前的平均24°降低到手术后的平均4°,椎管内骨块复位率达91%。结论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加植骨术治疗胸腰椎骨折能获得良好的骨折复位固定脊柱及椎管减压的目的,后期随访椎体高度及Cob角丢失率低,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苏松森 《当代医学》2014,(3):108-109
目的:研究胸腰椎骨折运用椎弓根钉复位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术治疗的具体方法以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间运用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经椎弓根肢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48例患者,术后对其进行12~38个月的随访,平均为19.2个月,同时评估相应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文的48例患者,随访中未发现有椎体高度明显丢失,同时未见内固定术有松动及断裂现象。结论胸腰椎骨折运用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可明显降低受损伤的椎体出现蛋壳效应,同时防止椎体高度再度丢失以及内固定松动、断裂等相关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并行椎弓根螺钉固定的治疗效果。方法2008年1月~2011年12月对87例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患者采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并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手术前后随访观测VAS评分、后凸角度、并发症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2-48个月,平均(25.3±12.5)个月.无内固定失败的病例及严重并发症发生。大部分患者的神经功能较术前均有1-2级的改善。术后与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分别为(5.3±0.7)分与(2.8±0.5)分,显著低于术前(P〈0.05);术后与末次随访时的后凸角度分别为(-3.1±6.2)。与(0.7±0.4)°,显著低于术前(P〈0.05)。结论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并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伤椎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安全可靠,并发症少,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和分析经伤椎置钉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来治疗患者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脊柱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共42例,对其经伤椎置钉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进行治疗,手术结束后对比伤椎椎体前缘高度与受伤椎体在手术前后的具体矢状面指数(si)的差异。结果该研究组患者切口均无感染,手术以后脊髓神经症状没有加重现象。随访时间10~24个月,平均15.5个月,植骨在术后6个月均融合。患者前后椎体前缘的高度和矢状面指数变化与手术以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氏0.05)。该组未出现内固定断裂,松动等现象。结论经伤椎置钉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方法来治疗胸腰椎的骨折,其椎体高度的恢复效果较好,手术以后伤椎的高度丢失减少,且内固定牢固,非常有利于伤椎的快速融合与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微创经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1月至2015年9月襄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31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均实施微创经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统计患者手术用时、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情况,随访12个月,观察椎体高度变化、伤椎复位与骨缺损区植入骨被替代情况。结果 31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用时为(139.58±24.43)min,术中出血量为(270.36±95.72)ml,住院时间为(10.78±2.39)d,术后椎体前缘高度的比值恢复至88%~95%,平均恢复至(92.16±1.85)%,术后显著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获得12个月随访,CT检查显示骨缺损处出现部分骨组织及骨硬化带,均无继发性神经功能损害,X线复查均无螺钉松动、断裂情况,内固定取出2个月后复查伤椎高度显示同取出前无明显变化。结论对胸腰椎骨折患者应用经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预防椎体高度丢失,且并发症较少,具有良好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伤椎经椎弓根一侧置钉一侧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5月~2009年5月,采用后路椎弓根钉复位内固定结合伤椎一侧置钉一侧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34例,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及随访均行X线及CT检查,测量并比较椎管容积率、Cobb角、伤椎楔变角、伤椎前后缘高度比、上下间隙角的变化,同时观察植骨融合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6~25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椎体楔变角、上下间隙角、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均明显改善,内固定未见松脱断裂,植骨均获得骨性融合,神经功能较术前有1~2级恢复.术后随访测量以上结果与术后即刻相比仅少许丢失.结论 采用伤椎一侧置钉复位内固定结合一侧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可有效地防止内固定失败以及脊柱骨折复位丢失和后凸畸形,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周树根 《吉林医学》2012,33(6):1123-1124
目的:分析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椎弓根钉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57例患者,比较不同术式患者术前、术后、随访中的临床表现差异。结果:AF组脊柱骨折后凸畸形的矫正度、矫正角度丢失情况显著优于其他两组(P<0.01)。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F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是治疗胸腰段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后路短节段固定附加伤椎椎弓根钉固定或伤椎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患者实施后路短节段固定术基础上,分别附加开展了11例患者伤椎固定和21例椎弓根椎体植骨椎体成形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椎体前后缘压缩率变化情况,Cobb角矫正程度。结果:术后随访11~35个月,平均16.2个月。骨折椎体前后缘均恢复满意,ASIA评分为A级的2例病例无明显改善,其余患者均有明显的恢复,改普程度平均达1.5级。两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天数、X线术前术后半年评估、并发症、疼痛、运动节段活动、后凸畸形矫正率等对比显示,两组在失败率和畸形矫正率上无明显差异。结论:短节段固定附加伤椎椎弓根植骨或经伤椎固定治疗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减少手术并发症并降低了手术失败风险,可进一步放宽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中的疗效.方法 采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23例.术前、术后及不同随访时间行X线和CT检查,测量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和Cobb角.结果 全部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3.5月,未出现植骨操作引起的神经血管并发症,伤椎椎体高度恢复并维持良好,未出现明显后凸畸形.结论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在后路内固定同时经伤椎椎弓根进行椎体内植骨,可恢复伤椎椎体高度,重建前、中柱的稳定性,预防术后椎体塌陷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