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椎旁颈神经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80例侯典勤,王申军,王明平,诸秀兰1988年10月至1990年5月,我们运用椎旁颈神经阻滞后行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80例,经X片证实,存在颈椎前、后缘或前后均增生和/或椎间隙变窄者66例。病人取仰卧位,头转向对侧,...  相似文献   

2.
1980年至1991年治疗颈椎病过程中,发现前斜角肌综合症。本文讨论典型体症,与发病机理,及前斜角肌劳损后发生颈椎病,与颈椎病也可产生前斜角综合症。 临床治疗中用颈椎卧位牵引为主。甲基强的松龙局封前斜角肌及颈神经根。与切断前斜角肌为辅。能使颈椎得到解剖复位,疗效满意60例。  相似文献   

3.
改良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是上肢手术最常用的麻醉方法,在基层医院被广泛应用。臂丛神经阻滞的入路很多,临床上采用的传统方法有三种:肌间沟法、锁骨上法和腋路法。肌间沟法和腋路法易出现阻滞不全,锁骨上法虽阻滞完善但易出现气胸等并发症。自1998年以来,我们采用改良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即经中斜角肌下端外缘入路行臂丛神经阻滞,效果良好。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ASAI-II级,年龄18~45岁,上肢手术病人150例,随机分成改良组,肌间沟组和锁骨上组,每组50例。三组病人均术前30min肌注苯巴比妥钠0.1克、阿托品0.5毫克。臂丛神…  相似文献   

4.
肩关节周围炎的病因有肩部软组织病变和肩外其他疾病所致。文献记载一些凝肩病例并非由肩袖或肩关节的疾患引起 ,而是下颈段颈椎病反射性肌痉挛所致[1] 。本文就我院自 1990年以来 ,在疼痛诊疗中所遇到的与颈椎病相关的肩痛 12 8例做一回顾性总结。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本组 12 8例 ,男 79例 ,女 49例 ,年龄 42~ 73岁。病程 2月~ 3年。全部病人均有肩痛、功能障碍 ,大部分病例有上肢放射痛。 2 2例合并糖尿病或高血压病。经临床诊断为根型颈椎病。治疗方法  (1)根型颈椎病的治疗 :大部分病人在门诊经患侧C6横突水平斜角肌间隙入路行颈神…  相似文献   

5.
神经根型颈椎病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突出及椎间孔内骨赘形成等引起对脊神经根的刺激与压迫,所产生的一系列症状、临床表现为颈肩部或臂手麻木,活动受限,并伴有感觉及运动障碍.自2006年月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共收治神经根型颈椎病220例,采用颈椎牵引、推拿、理疗、药物等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行颈前路切除后纵韧带并减压植骨融合固定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行颈前路后纵韧带切除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固定的神经根型颈椎病90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本组获随访3个月~5.5年.根据JOA评分标准,治疗效果优68例,良12例,可8例,差2例,优良率88.9%.结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效果确切.术中切除后纵韧带后,能起到更好的减压作用.  相似文献   

7.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并发高平面硬膜外阻滞一例林显玉,周日旺患者男,34岁,左上臂神经纤维瘤摘除术时,行左颈中斜角肌前缘入路臂丛阻滞,用7号针头与皮肤垂直并向对侧腋窝顶方向进针,探找异感不满意而将针退出皮下再次进针至2.8cm,即出现左侧食指至小指及后肩...  相似文献   

8.
颈4复合肌间沟神经阻滞用于颈肩部手术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院自 1997年起以颈 4结合肌间沟两点神经阻滞法用于颈肩部手术 (以下称实验组 ) ,与单纯肌间沟神经阻滞法(以下称对照组 )相比较 ,发现实验组似较对照组麻醉效果更好 ,现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45 0例患者 ,其中实验组 35 0例 ,对照组 10 0例 ,5~ 10岁 76例 ,10岁以上 374例。手术时间一般为 1~ 3小时 ,最长时间 5小时。 45 0例患者手术部位分类见表 1。操作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 ,头偏向健侧 ,充分显露胸锁乳突肌及前中斜角肌。在锁骨上 3~ 4cm处相当于甲状软骨上缘平面 ,行肌间沟阻滞 ,患者诉手臂麻术或异感后注药15~ 2 0…  相似文献   

9.
颈神经根阻滞下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袁汉  郑光亮  蔡莲蒲 《中国骨伤》2000,13(3):176-176
我们自 1994年 9月~ 1997年 7月 ,采用颈神经根阻滞下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12 0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12 0例 ,男 82例 ,女 38例 ;年龄 2 1~ 6 3岁 ,平均40 5岁 ;病程半个月~ 18年 ,平均 9个月。颈肩疼痛 82例 ;伴向上肢放射痛 6 6例 ,颈部活动受限 43例 ,臂丛牵拉试验阳性 71例 ,颈椎间孔挤压试验阴性 46例 ,患侧上肢肌肉萎缩 9例。x线片示颈椎生理曲线改变 77例 ,骨质增生 6 9例 ,椎间隙狭窄 36例 ,椎间孔狭小 33例 ,须排除骨折、结核、肿瘤等。2 治疗方法2 1 颈椎旁神经根阻滞 患者坐位 ,颈部尽量前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肌间沟颈臂丛神经阻滞用于肩部或锁骨手术的麻效果醉及并发症。方法选择50例ASAⅠ~Ⅱ级实施肩部或锁骨手术的患者,采用肌间沟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于前中斜角肌间隙C5~C6水平穿刺,以含0.447%罗哌卡因+0.5%利多卡因30~40mL。观察麻醉和生命体征的变化。结果 50例患者中有5例因肥胖或者是外伤肿胀等原因,操作失败,改用其他麻醉。45例按上述方法操作成功。阻滞效果较完善,其中2例出现霍纳综合征,1例出现隔神经阻滞,2例出现轻度局麻药不良反应,2例辅助镇痛药。结论肌间沟颈背丛神经阻滞用于肩部或锁骨手术操作,简单、经济、效果确切、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平乐筋骨并调疗法联合肌骨超声引导下颈神经根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肌骨超声引导下颈神经根阻滞治疗,治疗组采用平乐筋骨并调疗法联合肌骨超声引导下颈神经根阻滞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体征积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后4周,2组患者症状体征积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间比较,治疗组症状体征积分、VAS评分、疼痛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治疗后及治疗后4周的疗效比较,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平乐筋骨并调疗法联合肌骨超声引导下颈神经根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标本兼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经皮穿刺颈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颈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cervical diskectomy,PCD)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993年7月~2002年6月PCD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06例临床资料. 结果 91例随访6个月~8年,平均3.6年,优36例,良40例,无变化15例;优良率83.5%. 结论 PCD治疗颈椎病中椎间盘突出所致肩、上肢疼痛、麻木等神经根症状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经中斜角肌下端入路行臂丛阻滞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臂丛阻滞的入路很多,临床上多采用腋路和肌间沟法,但这两种方法均易出现阻滞不全.我们选择中斜角肌下端入路行臂丛阻滞,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超声引导下颈神经根阻滞治疗低位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体会。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2月至2018年7月疼痛科门诊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两组,其中40例超声引导组为A组,另外40例非超声引导组为B组,分别予以低位神经根阻滞治疗。结果与药物注射前相比,两组注射药物后第1周、第2周、第3周、第12周VAS4的例数明显增多;注射药物后第1周、第2周、第3周、第12周A组VAS4的例数明显多于B组。结论超声引导下颈神经根阻滞治疗低位神经根型颈椎病注射准确率搞,疗效确切,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颈7入路)肌间沟加压注射法对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观察组采用肌间沟(颈7入路)加压注射的臂丛神经阻滞法。对照组采用传统肌间沟(颈6水平)臂丛神经阻滞法经典入路方法进针。两组在穿刺成功后,回抽无血及脑脊液后再注入局麻药。两组均注入0.75%布比卡因注射液10ml与2%利多卡因注射液10ml加灭菌注射用水10ml的合剂30ml。两组的麻药总量均相等.观察组在注射后压迫穿刺点上方的肌间沟,使药液向下扩散,使尺神经阻滞更完善。结果观察组麻醉效果优43例,对照组18例(P〈0.05);尺神经阻滞完全观察组为46例,对照组为19例(P〈0.05);麻醉效果差的对照组为6例,观察组无。结论颈7入路肌间沟加压注射法对臂丛神经阻滞效果较好,更接近臂丛下千.尺神经阻滞效果好,方法较传统穿刺路径更合理。  相似文献   

16.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按摩疗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张春生 《中国骨伤》1997,10(1):25-25
当患者感到头痛、眩晕,甚至恶心时,往往多考虑内科疾患,五官科疾患等,而忽视了颈椎疾患。基实颈椎病也是引起头痛、眩晕的最常见的一种病因。临床上,目前颈椎病一般分为脊髓型、神经根型、推动脉型、交感型等。其中椎动脉型颈椎病最容易引起头痛、眩晕。其原因是由于推动脉受到压迫或刺激,引起脑供血障碍而出现头痛、眩晕、恶心等一系列临床症状。从解剖来分析,椎动脉一般来自锁骨下动脉,自该动脉发出后,第一段在颈长肌和前斜角肌之间上行,进入颈6横突孔。当前斜角肌痉挛时,亦可压迫推动脉而影响其供血。第二段自颈6至颈1的横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斜角肌切断术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5月至2010年1月对胸廓出口综合征18例,其中上干型3例,下干型14例,交感型1例.X线照片示第7颈椎横突过长12例,颈肋2例,未见骨性异常4例,采用斜角肌切断术进行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5年4个月,症状明显改善9例,部分改善6例,自觉无改善3例.优良率83.3%.结论 斜角肌切断术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肌间沟一针两点注射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是上肢手术麻醉常用的方法,但常规的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会出现尺侧神经阻滞不完善的情况,作者采用肌间沟一针两点注射的阻滞方法提高了阻滞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急诊或择期上肢手术行臂丛阻滞200例病人,男118例,女82例;年龄18~44岁,平均31岁;ASAI~II级,均为首次臂丛神经阻滞。将200例病人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100例。1.2麻醉方法:A组采用常规的肌间沟法。B组采用肌间沟一针两点注射法。1.2.1常规的肌间沟法:病人平卧,去枕,两肩平放,头转对侧,双臂靠于身侧,消毒铺巾,右手持针于前斜角肌与中斜…  相似文献   

19.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前路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方法与效果.方法:1998~2003年共收治神经根型颈椎病42例,均采用颈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Orion钛板内固定术.结果:随访39例,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按JOA评分评价手术效果,术前评分平均12.6分,术后评分为14.9分.优良率为92%.结论:前路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可靠,减压彻底,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斜角肌切断术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5月至2010年1月对胸廓出口综合征18例,其中上干型3例,下干型14例,交感型1例.X线照片示第7颈椎横突过长12例,颈肋2例,未见骨性异常4例,采用斜角肌切断术进行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5年4个月,症状明显改善9例,部分改善6例,自觉无改善3例.优良率83.3%.结论 斜角肌切断术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