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耳针历史的原理简介耳针是祖国古老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中就有“耳脉”的记载。在《内经》时代就奠定了耳与经络关系的基础。唐代孙思邈《千金翼方》中有用耳穴治  相似文献   

2.
<正>耳穴是耳郭表面与人体脏腑经络、组织器官、四肢躯干相互沟通的部位。耳穴疗法就是指用一定的刺激方式,刺激耳穴以达到调理身体和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在我国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古代医著中早有耳脉、耳与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关系,以及借耳诊治疾病的理论和方法等记载。《灵枢·五邪》篇记载:“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取耳间青脉,以去其掣。”《灵枢·厥病》篇记载:“耳聋无闻,取耳中。”唐代《千金要方》有取耳中穴治疗马黄、黄疸、寒暑疫毒等病的记载。多年来,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耳穴诊治方法迅速发展,已初步形成了耳穴诊治体系。  相似文献   

3.
祖国医学认为:“耳司听觉,主平衡”,是清阳之气上通之处,属“清窍”之一。《灵枢·口问篇》中说:“耳者宗脉之所聚”。由于全身各大脉络聚会于耳,使耳与全身各部及脏腑均有密切的联系,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常循经脉反映于耳;相反,耳发生病变,亦会循经脉波及所属脏腑。  相似文献   

4.
李渭水 《中国保健》2010,(3):201-202
瘀血证是指非循经(脉)之血的瘀积的一种表现。早在我国第一部中医经典著作《内经》中,就有详细的记载,例如《秦问》中的“恶血”、“脉不通”等多病名。后汉医圣张仲景,提出了“瘀血”病名,并在《金匮要略》中,加以阐述,又提出了“温寒化瘀”和“泻热化瘀”两大类治法。清代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提出“治病之要诀在于明气血”、“气有虚实……血有亏瘀”等等。由他创立的活血化瘀为主的方剂,就有30多首,主治各类瘀血证,这些方剂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即补气消瘀法和逐瘀活血法。其中著名的方剂有“血府逐瘀汤”、“通窍活血汤”、“补阳还五汤”等等。  相似文献   

5.
耳针疗法     
《rrjk》2017,(2)
<正>1.耳针概说耳针疗法泛指用针刺或其他方法刺激耳郭穴位以防治疾病的方法。通过望耳、触耳诊断疾病和刺激耳郭防治疾病的方法。2.耳针简史耳针疗法在古代文献中早有记载,如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指出:"耳中穴,在耳门空上横梁是,针灸之,治马黄、黄疸、寒暑疫毒等病。"隋代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曰:"耳尖青脉,附足少阳脉瘛脉,一名资脉,在耳本,如鸡足青络脉,刺出血如豆,可以去痹也。"是为用耳廓上的穴位来治疗疾病。清  相似文献   

6.
《健康生活》2008,(9):7-7
祖国医学认为,肾开窍于耳,肝开窍于目,肾气与耳相通.而目为肝气所通.所改肝肾充足,受略耳聪目明,若肝肾虚衰.则不能养目养耳.会出现耳聋眼花的现象。《苏沈良方》中有“摩熨耳目,以助真气”的论述(真气即为维持生命活动之元气)。明代《修龄要旨》中载:“摩熨两目及耳,能令耳目聪明。”中年人是否一直维持聪耳明目,也是判断是否健康的标志。  相似文献   

7.
中医有一句重要的养生格言,叫作“寒头而暖足”。出自距今二千多年的先秦遗作,也见于马王堆汉墓医书《脉法》及江陵张家山汉摹竹简《脉法》中。原文为:“圣人寒头而暖足,治病者取有余而益不足也”。“取有余”,指用泻法;“益不足”,指用补法。 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头易汗,是发散阳气、调节体温之处,不  相似文献   

8.
邹全荣 《现代养生》2010,(10):50-51
在乡村,经常可以听到人们这样说:“乡间花草贵如金”、“认识的草就是宝,不认识的就是草。”在村野广袤的田塍,一年四季都有野生的花草,这是人们受用不尽的“资源”。《诗经》的《周南·卷耳》篇写道:“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相似文献   

9.
按摩双耳能健身文/刘安柏中医学认为,肾是“先天之本”,肾的强健与否,通过经络系统可直接影响全身各器官的功能,从而对人的整体健康起着重要作用。耳为肾之外窍,古典医籍有“耳为祟脉之所聚”和“一身之气贯于耳”之说(人体各部通过经络与耳朵有密切联系)。中医学...  相似文献   

10.
弦脉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一书,《素问·玉机真脏论》“春脉如弦……”,“其气来,软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故曰弦”。《太素·卷十五》“色青者其脉弦”。《伤寒·辨脉法第一》“脉浮而紧者,名曰弦也。  相似文献   

11.
从古至今,流传着一种“耳大有福”的说法,长寿就是其中一福。古书《陈训传》载:“王导多病,每自忧虑,以问训;训日:公耳竖垂肩,必寿亦大贵。”不少《列仙传》中的“寿仙”,均不乏“耳长”的记述。佛祖释迦牟尼的“福相”之一,便是“耳垂达肩”。有趣的是,在朝鲜、日本甚至一些西方国  相似文献   

12.
蒋正林 《健康》2004,(10):44-45
在我国和日本民间流传的俗语中都有“耳大有福”的说法。例如在受到中日两国人民推崇的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一书中,即提到刘备“两耳垂肩,双手过膝”,故刘氏生而有贵人之相。  相似文献   

13.
脉诊是祖国医学“四诊”的组成部分,也是辨证施治不可缺少的客观依据。历代有很多论述脉学的专著,其中宋·施发的《察病指南》中首创绘制出33种脉象模似图,使“心中了了,指下难明”的脉象学有了较原始的形象概念。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脉诊客观化研究逐步引起了医学和生物医  相似文献   

14.
地耳名叫地踏菰,俗名“地屈联”。它属于菌藻类,既是蔬菜又是药材,且有很好的养生价值,故早被历代医家所重视。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云:“地耳甘寒无毒,明目益气,令人有子。”并说:“生在石上称石耳,生在木上称木耳,生在地上故称地耳”,地  相似文献   

15.
朱启仁 《家庭医学》2004,(21):53-53
“寒头暖足”这一养生保健妙诀,古已有之。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汉墓帛医书《脉法》中有:“圣人寒头暖足,治病者取有余而补不足也。”  相似文献   

16.
1 中医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古代中医没有心力衰竭这一病名,而字而上接近的“心衰”一词最早出现于宋代,《圣济总录·心脏门》中有“心衰则健忘,不足则胸腹胁下与腰背引痛,惊悸,恍惚,少颜色,舌本强”之说,与心力衰竭相关的病名最.早见于《内经》,从“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上气而喘”中我们不难发现“自胀”和“自痹”就其表现而青可归人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17.
原文:“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此寿命之本也。”“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失之则人闭九窍,外雍肌肉,卫气散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黄帝曰:营气之道,内[纳]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黄帝内经·灵枢·营气第十六》“黄帝曰: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黄帝内经·灵枢·决气第三十》“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  相似文献   

18.
耳朵是人体五官之一,是人听觉和位觉(平衡感觉)的器官。祖国的传统医学历来对耳朵十分重视,认为它是全身经络汇集之处,并将它作为健身的重要部位之一。 耳朵与肾有着密切的内在关系。《灵枢·脉度》云:“肾气通于耳。”肾气充足,则听觉灵敏。《灵枢·口问》曰:“耳者宗脉之所聚也。”《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则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经典著作皆认为:人体各部(包括内脏)通过经络都与耳朵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体各部也都在耳朵上有着自己的投射区。用句现代科学语言来说:三寸耳朵,有着人体的全息投影。  相似文献   

19.
从耳环谈起     
当今女青年刺耳戴环,已经成为爱美的一种时髦活动。青年妇女身穿艳美华丽的服装,再戴上一副闪闪发亮的耳环,会更显得美丽俊俏。 耳环出于汉代,历史早有记载,《风俗通》汉·应劭:“耳珠日珰”;《后汉书·舆服志》:“耳珰,垂珠也”。因此,耳环别名为耳珰、耳珠。  相似文献   

20.
音乐与医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自古以来就被认为可以影响人们的身心。《礼记》中说:乐者……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早在原始文化阶段,人类就把音乐当成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和手段。在古埃及,就有“音乐为人类灵魂妙药”的说法。罗马、希腊的一些历史名著中也曾经有过音乐治疗的记述。我国古代名医朱震亨曾经说过:乐者,亦为药也。”在儒家经典《乐记》中也有相关的记载:“乐至而无怨,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平和,天下皆宁。”大诗人白居易在《好听琴》一诗中写道“:一声来耳里,万事离心中。清畅堪销疾,恬和好养蒙。”也是说清畅恬和的音乐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