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我们在尸体解剖过程中 ,发现一例右髂总动脉分支位置异常的标本。为了积累变异资料和供临床工作者参考 ,现报告如下 :1.本例尸体 :男性 ,体长 16 6 cm,年龄约30岁 ,外观发育正常。2 .腹主动脉走行于脊柱的左前方 ,长2 0 .1cm,管径 1.5 cm,在第五腰椎体上缘分左、右髂总动脉。右髂总动脉自腹主动脉发出后 ,走行于右下方 ,长 2 .2 cm,管径 1.2 cm,在第五腰椎体下缘即分为右髂内、髂外动脉。右髂内动脉管径 0 .5 cm,沿骨盆后壁走行进入骨盆腔后分为数支。右髂外动脉管径 0 .7cm,走行至右下 ,距发出右侧腹壁下动脉处其长度有 11.6 cm。左髂总动…  相似文献   

2.
髂外动脉是髂总动脉的直接延续,很少发生畸形.作者在指导临床医学本科生局部解剖时,发现l例髂总动脉和髂外动脉弯曲畸形,为积累国人体质资料,给临床检查、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0%的福尔马林固定的男尸1具,约45岁,身高155 cm,发育正常,双下肢对称等粗,外观无任何畸形.解剖显露腹后壁及盆部的腹主动脉、髂总动脉、髂外动脉,用量角器测量其夹角,游标卡尺测量其径线.  相似文献   

3.
左、右髂总静脉高位汇合形成下腔静脉变异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发现一例左、右髂总静脉高位汇合形成下腔静脉,其变异对影像诊断及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为积累形态学资料,现报导如下。变异标本为成年男性,身高155 cm。腹腔解剖见左髂内、外静脉于左髂内、外动脉分叉处下方约2 cm处汇合,形成左髂总静脉,直径2·4 cm。左髂总静脉与  相似文献   

4.
据《中国人体质调查续集》一书,髂内静脉的类型:1支型为(74.50±4.32),2支型为(24.51±4.26)%,3支型为(0.98±0.98)%,而1支型的髂内静脉均注入同侧髂总静脉。作者在解剖1具老年男性尸体时发现其右髂总静脉缺如、右髂内静脉注入左髂总静脉、右髂外静脉注入下腔静脉变异,现报道如下:该例标本右侧髂内静脉的收集范围正常,其由属支形成后伴髂内动脉和髂总动脉行向内上方,在骶骨岬的前方注入左髂总静脉,其长5.56cm,注入处压扁外径1.18cm;而右髂外静脉由股静脉延续后伴髂外动脉和髂总动脉行向内上方,在第5腰椎下缘与左髂总静脉相互汇合形成下腔静…  相似文献   

5.
解剖发现肱、腋、肾和髂总、髂外动脉以及脾动脉行程显著弯曲的中年女尸1例。该例左侧肱动脉和腋动脉呈波浪状。左肾动脉前支在入肾门之前环绕左肾静脉呈近似“0”形。左侧髂总动脉向外侧弯曲呈弧形。左髂外动脉在冠状面呈“S”形。同结构右侧均无明显异常。该例脾动脉从腹腔干  相似文献   

6.
本例尸体为男性 ,体长 166cm,年龄约 30岁 ,外观发育正常。1 右髂总动脉高位分支 腹主动脉走行于脊柱的左前方 ,长 2 0 .1cm,外径 1.5cm,在第五腰椎体上缘分左、右髂总动脉。右髂总动脉自腹主动脉发出后 ,走行于右下方 ,长 2 .2 cm,外径 1.2 cm,在第五腰椎体下缘即分为右髂内、髂外动脉。右髂内动脉外径 0 .5cm,沿骨盆后壁走行进入骨盆腔后分为数支。右髂外动脉外径 0 .7cm,走行至右下 ,距发出右侧腹壁下动脉处有 11.6cm。左髂总动脉外径 1.0 cm,在左侧骶髂关节高度、距腹主动脉分叉 4 .0 cm处 ,分为左髂内、髂外动脉。左髂外动脉外径 0 .…  相似文献   

7.
<正>在制作一男性右下肢血管神经标本时,见髂内动脉发出一异常分支,查相关文献未见报道,为积累国人解剖学资料,现报道如下:髂内动脉自右髂总动脉发出后,沿盆腔壁向内下走行4.36cm后发出一异常壁支。该变异支以28°角起于髂内动脉,外径2.60mm,走行于臀上动脉与臀下阴部干之间。主干下行0.53cm,在第二骶椎水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动脉造影术以及对病变脏器进行化学治疗时的导管插入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用不锈钢尺测量从股动脉起始处至冠状动脉起始处全程中主动脉各主要分支的距离;用游标卡尺测得各动脉起始部的外径。结果:从左、右股动脉起始处,经髂外动脉、髂总动脉最终到左冠状动脉起始处之间的长度分别为(68.9±4.2)cm和(69.0±3.9)cm;到右冠状动脉起始处之间的长度分别为(68.3±4.0)cm和(68.5±3.6)cm。左、右冠状动脉起始处的外径分别为(6.2±1.3)mm和(5.0±0.8)mm。结论:本文的测量数据可供经股动脉至冠状动脉起始处全程中主动脉的各主要分支施行心导管诊断治疗和对内脏器官的疾病进行化学治疗以及局部脏器动脉造影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78具成年尸体上详细观察了髂总动脉的分支。髂总动脉外侧支的出现率为30.76%,多起于髂总动脉远侧1/3段(43.33%),始端外径为2.38±0.06(0.90~4.20)mm.起自髂总动脉的髂腰动脉的出现率为10.26%,也多起于髂总动脉远侧1/3段,其始端外径为3.03±0.14(2.50~3.80)mm。记录了此两支动脉的走行和分布,并讨论了它们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作者在解剖一老年男性尸体时,发现其肝动脉的分支分布变异,现报道如下:腹腔干发出3大分支,即脾动脉、肝总动脉和副左肝动脉。肝总动脉正常,距腹腔干1.85cm处发出肝固有动脉和胃右动脉,肝固有动脉又发出肝左、右地动脉。①副肝右动脉:起自胃右动脉,在距肝总动脉分支处0.24cm处发出,总长为4.6cm,跨过门静脉的前方,走行于胆总管的后方,随后分为两支进入肝右叶。  相似文献   

11.
笔者在解剖一具老年男性尸体时 ,发现其右侧髂总动脉分支穿髂总静脉隧洞的异常 (附图 ) ,现报道如下 :右侧髂总静脉在走行于腰大肌表面的部位出现一隧洞 ,洞口为一卵圆形裂孔。该裂孔长轴为 1.5cm ,与静脉平行 ,短轴为 0 .7cm ;近侧端距左右髂总静脉汇合处 5 .5cm ,远侧端距右侧髂内静脉与髂外静脉汇合处4 .3cm。右侧髂总动脉在距左右髂总动脉分叉处 4 .1cm的部位发出一动脉 ,穿过该隧洞进入腰大肌 ,上行并分支于腰大肌。该动脉直径为 0 .5cm ,距隧洞近侧端 0 6cm ,远侧端 0 .4cm。进一步解剖显示 ,该动脉沿腰大肌上行与第…  相似文献   

12.
髂总动脉和髂外动脉弯曲畸形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解剖1例50余岁的男性尸体标本时,见其右侧髂总动脉和髂外动脉弯曲畸形(附图),报道如下:发育正常,双下肢对称等粗。动脉弯曲畸形的部位有2处,分别为右髂总动脉和右髂外动脉。右髂总动脉在脊柱右侧呈向右的半环形弯曲,弯曲的起点平L4椎体的上1/3处,止点平L5椎体的下1/3处。测量其起点、中点(平L4椎间盘)和止点(即髂内动脉分叉处)的外缘与脊柱中线的水平间距,分别为23.7mm、47.2mm和32.7mm。血管的外直径较一致,为17.5mm。右髂外动脉下行中的弯曲分3段,每段间转弯基本上呈直角。第1段垂直下行,位于髂内动脉的外侧,长29.3mm;第2…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56侧尸体,共112侧的髂总动脉进行了观察和测量,其中成人46例,(男23例,女23例)儿童10例。以了解髂总动脉的长度、始端外径、输尿管越过髂动脉的情况,并对髂总动脉的外侧支进行了观察和测量,为更准确地描述髂总动脉和分支的位置,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4.
测量了 90侧成人尸体髂内动脉及其分支和输尿管数值 ,解剖观察了髂内动脉分支的起源、髂内动脉与输尿管及子宫动脉与输尿管的关系。为国人体质调查积累资料 ,同时也为经髂内动脉插管及结扎双侧髂内动脉和子宫动脉时 ,保护输尿管提供临床应用数据。结果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2 成年尸体 45具 (90侧 ,男 5 0 ,女 40 )。对髂内动脉及其分支用游标卡尺进行了测量。2 结果和讨论2 1 髂内动脉及其分支测量数值 ,见表 1。表 1 髂内动脉及其分支的测量 ( x±s x ,mm)测量项目 侧别 男 (左 2 5 ,右 2 5 ) 侧别显著性 女 (左 2 0 ,右 2 0 …  相似文献   

15.
2004年10月解剖时发现一约2岁男孩心脏大血管畸形。本例畸形血管有几点值得注意:(1)主动脉弓的凸侧有4大分支,由右向左依次为:右锁骨下动脉(椎动脉由此血管发出)、右颈总动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头臂干缺如。本例主动脉弓4个分支,在主动脉弓常见12种(A~L)分支类型中未  相似文献   

16.
一足月畸形,右下肢严重畸形,左下肢、泌尿、生殖系统及肛门缺如.报道如下:足月畸胎,体重4200g,身长34.2cm,顶臀长23.8cm,右下肢呈锥形、弯曲,内侧长11.8cm,外侧长15.3cm,近段较粗大,根部周径18.6cm,远端周径13.3cm;远段突然变细,末端尖削,根部周径6.3cm,无足、趾.左下肢缺如,仅在右臀后部有一圆盘状隆起,直径6.2cm,高1.7cm,中央区皮肤色素脱失,周围覆以稀疏黑色胎毛,根部皮肤皱褶明显.会阴区外生殖器和肛门缺如.头颈、五官、上肢均未见异常.解剖探查:泌尿系统、内生殖器官缺如.肠管畸形、转位.全部小肠位于大肠上方.盲肠位于左髂窝内,其盲端朝上,阑尾连于盲肠上端,结肠于小肠下方先自左髂窝向右下移行,至耻骨联合下缘处呈锐角转向右上,行至肝门下方急转向右下方达右髂窝处突然变细,以硬结状盲端连于盆腔侧壁的腹膜皱襞.肝、胆、胰、脾、胃等腹腔脏器及胸腔脏器均未见异常.此种畸形可能是胚胎发育过程中某些原因导致肢芽发生受阻及尿生殖嵴分化阻滞.  相似文献   

17.
在解剖一具成年男尸标本时,发现主动脉弓分支变异,右锁骨下动脉起自主动脉弓降部,该变异具有一定意义,现报道如下(见表1、图1、图2):成年男性尸体,身高约168cm,年龄约58岁,其体型发育正常,外观无任何畸形。该标本系学生局部解剖操作使用过,清理标本血管、神经中发现,主动脉弓凸侧由右向左依次发出3大分支:右颈总动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无头臂干。右锁骨下动脉起于主动脉弓降部(脊柱侧)、平对第4胸  相似文献   

18.
在解剖1具成年男性尸体标本时,观察到主动脉弓分支变异(图1),现报道如下。 该例主动脉弓凸侧自右向左发出4大分支: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椎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其中,头臂干最粗,起始直径为10.02mm;在其根部左侧0.3cm处为左颈总动脉,起始直径为6.68mm;  相似文献   

19.
<正>在尸解时发现右锁骨下动脉起始异常1例,现报道如下。标本为成年男尸,约50岁,身高172cm,发育良好,死因不祥。心脏及主动脉弓位置正常,主动脉弓凸侧有四大分支:自右向左依次为右颈总动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和右锁骨下动脉。  相似文献   

20.
主动脉弓、胸导管变异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岁内男婴 ,从臀沟处至头顶部高约 4 1 5cm。本例主动脉弓及胸导管在发育生长的过程中发生了较大的变异 ,其升主动脉向前上右方斜升 ,至第二胸椎体上缘移行于主动脉弓。主动脉弓向上经过气管前方继续向右、后下方走行 ,下行至第三胸椎体下缘移于胸主动脉。此例变异无头臂干 ,而是由形成的右侧主动脉弓从左至右直接发出左颈总动脉、右颈总动脉、右锁骨下动脉。左、右颈总动脉两者根部的间距为 8 5mm ,右颈总动脉与右锁骨下动脉两者根部的间距为3 5mm ,右锁骨下动脉在其 9mm处发出椎动脉。在右侧主动脉弓与胸主动脉的移行处直接发出左锁骨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