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余菊新 《当代医学》2014,(13):15-17
美沙酮维持治疗是吸毒人群戒断毒瘾的主要措施,其具有与吗啡相似的药理作用,可作为阿片类药物的替代药物。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沙酮维持治疗在西方国家广泛用于吸毒人群的戒毒,我国90年代初开始相继颁布了美沙酮维持治疗相关法律。我国美沙酮门诊数量得到了较大提高,但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的吸毒者比例仍然较低。吸毒人群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效果受剂量、支持服务、维持与脱失、治疗时间、吸毒者特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云南省腾冲县吸毒人群美沙酮维持治疗(MMT)的效果.方法 将吸毒人员首次入组治疗的基线调查和6个月以后随访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共入组调查365例,随访234例.入组前1个月使用毒品、注射毒品、和家人的关系良好、与毒友有交往的比例(100%、33.2%、49.0%、77.3%)与随访时(10.7%、12.0%、76.1%、10.7%)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入组时最近1次使用安全套比例(18.2%)与随访时(11.4%)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入组时HIV检测阳性的比例(4.1%)与随访时(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吸毒人群接受MMT,药物滥用行为得到明显改变,家庭社会功能逐步恢复,降低艾滋病血液传染病传播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青海省美沙酮维持治疗(MMT)病人参加治疗的保持情况。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2006-2009年接受MMT的吸毒成瘾者开展为期至少3年的随访,调查其社会人口学、吸毒行为和治疗情况,采用乘积极限法计算不同随访时间的治疗保持率,并比较其保持率情况。结果共对727名符合治疗标准的病人开展为期至少3年的随访,平均年龄为36.7岁,治疗保持中位数为26.2个月,1年、2年和3年累计治疗保持率分别为59.42%,47.32%,37.00%,吸毒年限、治疗期间尿检阳性率、平均治疗剂量与治疗保持率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MMT门诊在日常治疗工作中应针对性开展重点干预,要特别注意吸毒年限较短、注射吸毒和抽检中发现尿检阳性的病人,为提高病人的保持时间,应提高逐渐治疗剂量,减少脱失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阻碍吸毒人群进入美沙酮社区维持治疗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进入和未进入美沙酮社区维持治疗(MMT)的吸毒人群对MMT选择愿意的差异,探讨阻碍吸毒人群进入MMT的阻碍因素。方法采用自填式问卷的方法,调查收集长沙市某两所自愿戒毒所的吸毒人员和某MMT门诊中的吸毒人员的人口学特征、个人行为特征以及对MMT的认知等信息。结果美沙酮门诊吸毒者的平均年龄高于自愿戒毒所,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多于自愿戒毒所。美沙酮门诊吸毒者戒毒次数中位数为2.00次,显著低于自愿戒毒所吸毒者6.00次。美沙酮门诊吸毒者在进入MMT前了解MMT和知晓MMT申请程序比例高于自愿戒毒所。两组人群都主要是通过朋友介绍这个途径了解MMT的,且提供美沙酮门诊吸毒者得到父母的支持率高于自愿戒毒所组。美沙酮组吸毒者在进入MMT前有64.2%的人认为美沙酮治疗点太远,居首位,其次为担心身份暴露、担心警察抓。而自愿戒毒所吸毒者不愿进入美沙酮维持治疗的原因主要是担心身份暴露、不知道哪里有社区美沙酮门诊、不知道如何申请。结论进入和未进入MMT的吸毒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吸毒行为特征、在对社区美沙酮门诊的了解情况和对MMT的认识、美沙酮门诊数量不足和制度不够合理、社会对吸毒人群的不接纳与歧视等方面上存在差异性。因此,为了减少吸毒者进入MMT的阻碍因素,我们要加强对MMT和MMT申请程序的宣传,完善美沙酮门诊制度,扩大服务网络、建立完善的转诊机制。  相似文献   

5.
赖文胜  蒙进怀  朱柳宾  黄运坤 《广西医学》2008,30(10):1585-1586
我国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诞生于2004年,当时国家工作组仅开设8个门诊进行试点,目前全国已有23个省市自治区均已申请开展美沙酮维持治疗,到2007年底全国已开诊的门诊数超过500家;但是在已开诊的维持治疗中患者的脱失是一个很普遍而又严重的问题,很多门诊的患者维持治疗率低(20%~50%)而患者脱失率高,直接影响到美沙酮维持治疗的开展及效果.因此,许多学者同仁认为做好维持治疗中患者的后期干预是一个很值得研究和很必要的问题.我们在依托全球基金项目"美沙酮维持治疗中对吸毒者进行心理行为干预作用的研究",对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患者进行后期干预及提高维持治疗率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曹治叶  张芸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1):622-623
本文从健康教育内容、方式方法、效果几方面系统地阐述了美沙酮维持治疗中健康教育措施的应用情况。详细介绍了什么是美沙酮维持治疗,有什么益处,参与治疗时的注意事项及副作用等知识;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办板报、发资料、个人交谈、家庭沟通、随访等;效果包括:减少偷吸,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患者保持时间延长。通过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对吸毒患者脱离毒品、早日回归社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陈任  秦侠  肖永康  王辉  胡志 《安徽医学》2012,33(2):211-214
目的了解可能影响美沙酮维持治疗(MMT)人群治疗保持率的相关情况,为提高美沙酮门诊治疗保持率及治疗效果、采取改进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对安徽省5个市的7个美沙酮门诊中正在接受维持治疗的全部人群进行现场调查。结果调查对象中男性占80.3%,女性占19.7%,平均年龄为(35.12±6.19)岁;93.6%的受治者认为服用剂量合适,知道美沙酮维持治疗需要终身服药的占30.3%,有退出治疗史者占19.1%,51.1%的受治者认为门诊服药方便与否是影响其继续治疗的原因,最近1个月内没有与吸毒朋友交往的占84.0%,家人非常支持和比较支持受治者进行美沙酮治疗的累计占91.0%。结论提高美沙酮门诊治疗保持率需要美沙酮门诊工作人员、受治者本人及其家属亲友,以及社区、公安等相关部门共同的配合与努力。  相似文献   

8.
截至去年12月底,中国内地已在23个省、区、市设立了503个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已累计治疗95000多吸毒病人。这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吴尊友今天透露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美沙酮维持治疗吸毒人员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状况,并分析导致吸毒人员感染HIV的高危因素.方法 选择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来宾市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收治的230例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的药物依赖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采集血样检测HIV抗体等方式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HIV抗体阳性27例,感染率为11.74%,共用注射器者32例,有输血、血制品史4例,有不良性接触史20例.共用注射器与非共用注射器HIV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6.570,P=0.000);有、无输血液、血制品史HIV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17,P=0.472);有、无不良性接触史HIV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112,P=0.002).结论 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及不良性接触是吸毒人群感染HIV的高危因素,采取必要的手段阻断此途径是防止HIV在人群中传播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对美沙酮维持治疗后期的综合干预作综述,采取个案治疗、心理治疗、家庭治疗、集体心理治疗、综合服务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湖南省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医务人员现状,发现美沙酮维持治疗工作中人力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探索更为科学的管理对策。方法以湖南省47个开业1年以上的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中正在工作的医务人员为调查对象,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收集基本情况、工作情况、收入状况、家人支持及对美沙酮维持治疗知晓情况5个方面的资料。结果共调查了146名医务人员,女性占59.6%,年龄(36.45±10.34)岁,初级职称者为50.0%;既往无戒毒治疗经验者占92.5%;未接受过相关培训者占39.7%;不愿意在门诊工作者占20.5%;经常为病人提供心理辅导者占43.8%。对于美沙酮维持治疗的知晓率,不同岗位的医务人员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门诊工作人员整体水平不高、工作人员队伍不稳定、为病人提供心理辅导少、工作积极性不高。按照国家要求配备工作人员、加强培训和业务学习、引入激励机制、增强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建立一支技术过硬、富有热情的队伍必将推动美沙酮门诊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四川省凉山州2004年3月至2012年3月美沙酮门诊受治者的基本情况和随访情况,为凉山地区开展美沙酮门诊维持治疗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以凉山州11个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中所有参加过治疗的9 013例受治者为研究对象,将信息系统中的受治者一般情况、既往吸毒行为和随访情况的数据进行整理,采用描述性分析、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9 013例受治者以彝族男性农民为主,平均年龄(31.17±7.42)岁,84.25%的受治者分布在20~39岁年龄组;已婚有配偶者占73.65%,其次是未婚占21.28%;文化程度以小学为主(44.20%),其次是初中和文盲,高中级以上学历者少。美沙酮门诊受治者首次吸毒年龄(25.12±7.63)岁,美沙酮门诊受治者报告的首次吸毒时间主要为1991年至2011年,2007年至2008年报告例数最多。参加治疗前,99.06%受治者使用的毒品为海洛因,其中47.84%有注射史,36.51%共用注射器,47.70%的人曾经戒过毒。美沙酮门诊受治者6、12、24、36、48、60、72个月随访率分别为45.41%、18.75%、8.98%、3.92%、0.96%、0.28%、0.02%。影响6个月随访率的因素很多,年龄越大(OR=1.20),女性(OR=1.34),已婚有配偶(OR=1.17),文化程度为初、高中(OR=1.31,1.54),民族为汉族(OR=1.28),曾经戒过毒(OR=1.35)的受治者6个月随访率较高;职业为农民(OR=0.80)、首次吸毒年龄为高年龄组的(OR=0.85)和不与父母/亲属同住(OR=0.56)的受治者随访率低。结论   凉山地区吸毒人群低龄化低素质化严重,也影响了美沙酮门诊队列各时间段的随访率,需加强当地美沙酮维持治疗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2011年江苏省吸毒人群性病艾滋病相关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Excel2007和SPSS15.0 统计学软件对江苏省2011年吸毒人群监测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3 290例吸毒者中,使用传统毒品占39.3%,新型毒品占54.0%,新型毒品使用者更多的为青年人,女性比例高;新型毒品使用者商业性行为发生率最高,为27.34%;商业性行为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为33.11%,梅毒初筛阳性17.11%,复检阳性率为9.10%,新型毒品使用者梅毒阳性率显著高于传统毒品使用者?结论:江苏省吸毒者以海洛因为主的传统毒品使用比例较低,以冰毒为代表的新型毒品占据主要地位;新型毒品使用者梅毒感染率高,不安全性行为比例高,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在该人群中传播的风险较高,强化的干预措施亟待跟进?  相似文献   

14.
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生存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后海洛因成瘾者生存质量改善情况,以及影响其改善的因素.方法:采用<生存质量简表(WHO-QOL BRIEF)>分别在患者入组治疗时、治疗后6个月随访调查,分析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后以及不同特征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接受治疗后患者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和生存质量总分上升明显;不同剂量的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生存质量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性以及吸毒年限长的患者接受治疗后生存质量改善明显.结论: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能够提高海洛因成瘾者的生存质量.性别、吸毒年限是影响生存质量改善的可能因素.  相似文献   

15.
海口市吸毒人群行为特征和HIV与梅毒感染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海口市吸毒人群行为特征及艾滋痛、梅毒感染情况,为开展针对吸毒人群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某强制戒毒所的914名男性吸毒人员采用匿名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静脉血进行HIV抗体、梅毒抗体检测。结果914名吸毒者平均年龄为28.8岁,最小16岁,最大50岁。吸毒人员以来婚青年为主,吸毒方式以静脉注射吸毒为主,占53.72%,共用针具吸毒占静脉注射吸毒的20.98%。HIV检测阳性率为0.22%,梅毒血清RPR+TPPA检测阳性率为4.49%。结论吸毒人群有明显的高危行为,静脉注射吸毒比例较高,HIV、梅毒感染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应该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对这类人群进行综合干预,控制艾滋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16.
防城港市吸毒人群HIV、HBV和HCV的感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吸毒人员日渐增多,成为HIV,HBV,HCV感染的重要途径。为了解防城港市吸毒人群HIV、HBV和HCV的感染状况,我们对市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的94名吸毒者作了HIV、HBV和HCV的检测。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信宜吸毒人员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及合并肺结核的情况,探索防治对策。方法对信宜戒毒所的吸毒人员及到信宜市慢病站就诊有吸毒史的人员全部免费进行HIV抗体初筛和X线胸部透视。HIV抗体初筛阳性者送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确认,对胸部透视发现肺结核病可疑者,结合胸片、痰涂片、结核抗体(含PPD试验)及临床表现进行肺结核的确诊。结果共检查531例,HIV感染者25例(其中男22例,女3例),患病率4.71%;合并肺结核8例,占HIV感染者的32.0%。结论信宜吸毒人员HIV感染疫情严峻,且有向一般人群传播的趋势,合并肺结核也相当严重,应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HIV感染者或有静脉吸毒史者宜及时作胸部X线检查和PPD试验,对肺结核患者也应作HIV抗体初筛,利于早期诊断与防控。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2015年江苏省的免疫缺陷病毒(HIV)耐药株传播水平和亚型分布?方法:采用WHO的截断序贯抽样法,在江苏省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疫情主要发生地南京采集47例当年新报告25岁以下HIV感染者血样,提取病毒RNA,采用RT-PCR和巢式PCR扩增HIV-1 pol区片段,并进行传播型耐药基因型分析?结果:2015年调查对象的序列成功获得率为100%(47/47),亚型以CRF01_AE亚型为主(59.6%),其次依次为CRF07_BC(25.5%)?C亚型(6.4%例)和B亚型(2.1%),并在亚型分析中发现3例URFs?江苏省HIV耐药传播水平为低流行,47份样本中发现1份样本存在传播型耐药位点突变,为蛋白酶区耐药位点突变(M46I)?该例耐药个体感染途径为同性传播,亚型为CRF01_AE?此次抽样调查发现学生所占比例最大,为46.8%(22/47),已超过商业服务人员29.8%(14/47)的比例?传播途径除1例异性传播外,其余均为同性传播?结论:江苏省首次发现传播型耐药1例,说明耐药株已开始传播?虽仍为低流行,但应密切关注耐药株传播水平的趋势变化?学生逐渐成为25岁以下感染者的主要群体,扩大对该人群的检测咨询干预工作应成为艾滋病防控工作的重点?对男男性行为做好预防措施,是控制耐药株传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已知和未知自身感染状况的HIV阳性注射吸毒者相关危险行为及接受针具交换服务情况的差异,为进一步开展有效的行为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在3742名参加针具交换效果评估的调查对象中,对其中647名HIV阳性的注射吸毒者进行分析,比较已知与未知自身感染状况的HIV阳性注射吸毒者两组间危险注射吸毒行为、安全性行为和参加针具交换服务情况的差异.[结果]是否得知HIV阳性并未影响到其注射吸毒行为(包括共针比例、吸毒次数和一支注射器的使用次数,P>0.05).已知自身感染状况的HIV阳性注射吸毒者最近一次性生活使用安全套的百分比显著高于未知自身感染状况的HIV阳性注射吸毒者(P<0.05).已知自身感染状况的HIV阳性注射吸毒者参加过针具交换的百分比显著高于未知自身感染状况的HIV阳性注射吸毒者(68.4%vs 46.0%,P=0.02),其最近1年参加针具交换的时间在6个月以上的百分比也更高(42.3%vs11.8%,P=0.02).[结论]应加强对注射吸毒者的HIV检测与HIV阳性结果告知工作,以减少疾病在这一人群中的传播.  相似文献   

20.

Objective

To assess efficacy, adherence and tolerability of once daily antiretroviral therapy containing 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 (DF) 300 mg in HIV-1-infected former injecting drug users receiving opiate treatment (IVDU).

Methods

European, 48-week, open-label, single-arm, multicenter study. Patients were either antiretroviral therapy-naïve, restarting therapy after treatment discontinuation without prior virological failure or switching from existing stable treatment.

Results

Sixty-seven patients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 and 41 patients completed treatment. In the primary analysis (intent-to-treat missing = failure) at week 48, 34% of patients (23/67; 95% CI: 23%-47%) had plasma HIV-1 RNA < 50 copies/mL. Using an intent-totreat missing = excluded approach, the week 48 proportion of patients with plasma HIV-1 RNA < 50 copies/mL increased to 56% (23/41; 95% CI: 40%-72%). Mean (standard deviation) increase from baseline in CD4+ cell count at week 48 was 176 (242) cells/mm3. Although self-reported adherence appeared high, there were high levels of missing data and adherence results should be treated with caution. No new safety issues were identified.

Conclusions

Levels of missing data were high in this difficult-to-treat population, but potent antiretroviral suppression was achieved in a substantial proportion of HIV-infected IVDU-pati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