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三阴性乳腺癌(TNBC)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方法收集我科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465例原发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ER、PR及Her-2蛋白免疫组化表达分为两类:TNBC和非TNBC,并随访其预后情况,比较两类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差异。结果TNBC有73例,占15.7%,多见于50岁前未绝经女性,随访369例中复发转移39例,TNBC复发转移率(18.3%,11/60)高于非TNBC(9.1%,28/309,P=0.033)。结论TNBC患者发病年龄较早,易发生复发转移,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2.
邱献华  王公平 《重庆医学》2012,41(27):2827-2828,2831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临床特点、生存状况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06年1月收治的110例TNBC患者的临床表现、临床分期、治疗和预后。结果本组病例总的5年生存率为67.27%,显著低于非TNBC患者(83.49%);TNBC患者复发转移率高,其中肺、肝、脑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转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NBC预后差,易发生局部复发,转移有明显的器官倾向性,以肺、肝、脑转移多见。  相似文献   

3.
Miao PT  Tong ZS  Hao CF  Zhang L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40):2848-2851
目的 分析转移性三阴乳腺癌(MTNBC)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及生存状态,探讨其复发转移部位尤其脑转移特点.方法 收集了 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120例MTNBC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及生存情况.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取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至随访截止期,120例MTNBC患者转移后中位生存时间为22个月,死亡79例(65.8%).肺、肝、脑是常见的转移部位,分别为70例(58.3%)、50例(41.7%)和49例(40.8%).其中22例(18.3%)首发转移部位为脑转移,其生存期较非脑转移患者明显缩短,转移后中位生存时间为8个月和31个月(P=0.000).结论 MTNBC患者预后差,其中脑转移较非脑转移明显影响本组患者的预后,探索新的更有效的治疗手段将成为今后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4.
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三阴件乳腺癌(TNBC)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方法 选取2004年1月至2004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一科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女性原发性乳腺癌477例,进行免疫组化检测后分成两组,免疫组织化学(IHC)标记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2(HER2)均为阴性组为TNBC,另一组即为非三阴乳腺癌.比较两组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Kaplan-Meier法分析两组尤病生存(DFS)及总生存(OS).结果本组TNBC60例,占12.6%(60/477),年龄<50岁46例,占76.7%(46/60),肿瘤直径>5 cm 17例,占28.3%(17/60),腋淋巴结阳性41例,占68.3%(41/60),组织学Ⅲ级19例,占31.7%(19/60),有乳腺癌家族史8例,占13.3%(8/60),以上指标与非三阴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截至2008年6月,所有病例中位随访时间48个月(42~54个月),TNBC组复发转移16例(16/60,26.7%),显著高于非三阴性组(64/417,15.3%);TNBC组与非三阴组的42个月DFS分别为68.3%和79.6%,OS分别为81.7%和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3.917,P=0.048;Log-Rank=4.838,P=0.028).结论 三阴性乳腺癌多见于年龄<50岁患者,肿瘤生长快,侵袭性强、预后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与HER-2过表达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1997年1月至2007年1月行手术治疗的725例原发性乳腺癌的临床资料,根据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确定三阴性和HER-2过表达乳腺癌表型,并对2组的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比较和生存分析。结果三阴性和HER-2过表达乳腺癌分别占12.29%及24.96%;三阴性乳腺癌有恶性肿瘤家族史者占18.4%,明显高于HER-2过表达组的5.5%(P=0.001);组织学分级3级者占54.0%,也高于HER-2过表达组42.0%(P=0.01);三阴性乳腺癌(74.7%)较HER-2过表达乳腺癌(64.6%)更易发生淋巴结转移(P=0.045);在2年内复发、转移及脑转移(分别为25.3%及8.0%)明显高于HER-2过表达乳腺癌(分别为8.8%和2.2%)(P〈0.05),其5年无病生存率(55.6%)明显低于HER-2过表达乳腺癌(69.8%)(P=0.041)。2组在年龄、月经状态、肿瘤大小、病理分期、手术方式、病理类型、辅助放化疗、肝柿骨转移比例和总生存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HER-2过表达乳腺癌相比,三阴性乳腺癌更多有恶性肿瘤家族史,肿瘤恶性度更高,更易发生淋巴结和脑转移,无病生存期更短,预后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90例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284例经病理科证实的乳腺癌患者的完整临床资料,应用统计学软件回顾性分析TNB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生存情况及肿瘤复发转移的方式。结果:284例乳腺癌患者中90例为TNBC,随访时间13~84个月。TNBC确诊时年龄比非TNBC(n-TNBC)患者小(P<0.01),TNBC患者确诊时肿瘤长径较n-TNBC患者肿瘤大(P<0.01)。手术时出现腋窝淋巴结转移率较高(P<0.01);TNBC中复发或转移82例,比n-TNBC患者更容易出现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P<0.01)。TNBC比n-TNBC患者更容易发生肝、肺和脑转移(P<0.01)。TNBC组5年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3.3%和71.1%,n-TNBC组分别为4.6%和84.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家族史、组织学分级、肿块大小、淋巴结转移数、辅助放疗及辅助内分泌治疗情况是影响TNBC与n-TNBC患者复发转移及预后的相关因素。多因素分析表明患者诊断为乳腺癌时年龄、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数均是影响TNBC患者复发转移及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与n-TNBC患者比较,TNBC发病年龄较轻,确诊时淋巴结转移率较高,术后复发转移率较高,多见于肺、肝和脑及5年总生存及无病生存率较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病人的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TNBC病人210例,并选取同期治疗的非TNBC病人70例作为对照,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大小与淋巴结转移有关,肿瘤长径越大,淋巴结转移率越高(P < 0.01)。超声及钼靶检查对TNBC病理诊断的相符率比较,联合诊断相符率94.76%最高(P < 0.01),超声诊断相符率84.76%次之(P < 0.01),钼靶诊断相符率70.00%最低(P < 0.01)。观察组病理组织学分级高于对照组(P < 0.01)。预后分析表明,观察组复发率42.38%高于对照组28.57%,观察组生存率74.29%低于对照组85.71%(P < 0.05)。肿瘤长径越大,生存率越低(P < 0.01)。淋巴结阴性者存活率86.00%,高于淋巴结阳性者存活率65.45%(P < 0.01)。结论与非TNBC相比,TNBC肿瘤长径大、发病年龄低、病理组织学分级高,更易复发和转移,预后更差。超声和钼靶是TNBC辅助诊断的有效检查,二者联合诊断符合率更高。肿瘤长径较大和淋巴结阳性是TNBC死亡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ER)阴性表达的浸润性乳腺癌PR、HER-2、Ki-67的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取1339例浸润性乳腺癌,其中ER阴性乳腺癌403例,回顾性分析PR、HER-2、Ki-67的表达状况及其间的相关性,以及PR、HER-2、Ki-67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结果 PR、HER-2和Ki-6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9% (36/403)、26.8% (108/403)和98.3%(396/403).PR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P53表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织学分级、有无淋巴结转移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HER-2与各项临床病理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表达与P53表达、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及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PR、HER-2、Ki-67三者间表达呈正相关,其中Ki-67与HER-2表达呈高度正相关(r=0.941,P=0.000).结论 ER阴性乳腺癌HER-2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有关.Ki-67可作为预测HER-2表达状况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002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16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其特点.结果 16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占同期乳腺癌患者(121例)的13.2%,45岁以上患者占87.5%(14/16),绝经后患者占68.8%(11/16),93.8%(15/16)的患者肿瘤<5cm,腋窝淋巴结阴性患者占62.5%(10/16),病理类型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占93.8%(15/16).7例患者出现复发或转移,其中5例死亡.2/7例同时出现2个部位以上的复发或转移.术后1年内出现复发或转移的患者共5例,另2例在术后2年内发生了转移.结论 三阴性乳腺癌复发转移快、病死率高,并且治疗手段有限.对其诊治应严格而规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三阴性(TN)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15例乳腺癌患者,根据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将其分为3组:三阴组(ER阴性、PR阴性、HER2阴性)、HR组(ER阳性或PR阳性、HER2阴性或阳性)、HER2组(ER阴性、PR阴性、HER2阳性)。分析各组的临床病理特点、复发及生存情况。结果三阴组与HR组、HER2组相比.患者年龄小、肿瘤较大、浸润性导管癌多见,淋巴结转移率与肿瘤大小有统计学意义;三阴组复发时间较早(2.32年),复发率(23.91%)和死亡率(22.72%)均较高;患者复发风险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术后1~4年达到顶峰,之后下降。结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诊断时年龄小、原发肿瘤大、淋巴结转移率高、术后5年内复发和死亡风险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547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病历及随访资料,患者分为TNBC组和非三阴性乳腺癌(non-TNBC)组,分析TNBC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TNBC组和non-TNBC组的患者数分别为71(13.0%)和476(87.0%)。TNBC组与non-TNBC组患者年龄<35岁(14.1%vs1.1%)、有乳腺癌家族史(29.6%vs9.2%)、肿瘤直径>50 mm(22.5%vs8.0%)、肿瘤分期Ⅲ期(23.9%vs16.4%)、肿瘤分级Ⅲ级(40.8%vs28.8%)、有转移或复发(28.2%vs10.9%)等指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绝经状态、转移淋巴结数、病理类型、手术方式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TNBC组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DFS)和5年总生存率(OS)均显著低于non-TNBC组患者(65.8%vs85.3%,P<0.01;77.7%vs88.7%,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乳腺癌家族史、肿瘤分级和转移淋巴结数是影响T...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547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病历及随访资料,患者分为TNBC组和非三阴性乳腺癌(non-TNBC)组,分析TNBC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TNBC组和non-TNBC组的患者数分别为71(13.0%)和476(87.0%).TNBC组与non-TNBC组患者年龄<35岁(14.1%vs1.1%)、有乳腺癌家族史(29.6%vs9.2%)、肿瘤直径>50 mm(22.5%vs8.0%)、肿瘤分期Ⅲ期(23.9%vs16.4%)、肿瘤分级Ⅲ级(40.8%vs28.8%)、有转移或复发(28.2%vs10.9%)等指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绝经状态、转移淋巴结数、病理类型、手术方式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TNBC组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DFS)和5年总生存率(OS)均显著低于non-TNBC组患者(65.8%vs85.3%,P<0.01;77.7%vs88.7%,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乳腺癌家族史、肿瘤分级和转移淋巴结数是影响TNBC组患者DFS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结论 与non-TNBC患者相比,TNBC患者发病年龄轻、有明显乳腺癌家族史、肿瘤体积大、肿瘤分期晚、肿瘤分级高、易复发转移、DFS和OS低、预后差.  相似文献   

13.
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均无表达的乳腺癌,由于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对三阴性乳腺癌和非三阴性乳腺癌(non-TNBC)的临床特征及超声表现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4.
166例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166例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筛选预后不良因素,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66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复习病理切片相关指标,分析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全组3年生存率为87.0%,5年生存率为77.0%;3年局部复发率为7.1%,3年远处转移率为21.0%.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ER、PR、绝经情况、组织学分级和临床分期对预后有影响;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绝经情况、PR、淋巴结转移情况和组织学分级是独立预后因素.结论:绝经情况、激素受体、淋巴结转移情况和组织学分级是乳腺癌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三者均阴性乳腺癌,即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三阴性乳腺癌与非三阴性乳腺癌的预后差异以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选择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93至1997年病理确诊的乳腺癌690例,年龄27~86(52±12)岁,其中三阴性乳腺癌127例,占所有病例18.41%.回顾性分析三阴性与非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年龄、亲属乳腺癌、伴随其他肿瘤、抑癌基因P53蛋白表达、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蛋白表达、伴随良性肿瘤、双乳癌、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以及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三阴性乳腺癌P53及EGFR阳性表达率分别71.42%和59.74%,明显高于非三阴性乳腺癌(P<0.01,P=0.013);三阴性乳腺癌更易淋巴结转移(P=0.048).三阴性乳腺癌与非三阴性乳腺癌5年总生存率为79.67%比88.59%,10年总生存率为63.15%比83.28%.三阴性乳腺癌与非三阴性乳腺癌总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三阴性乳腺癌与非三阴性乳腺癌5年无瘤生存率为77.94%比83.82%,10年无瘤生存率为62.87%比82.53%.三阴性乳腺癌与非三阴性乳腺癌无瘤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尤以36个月以内更为显著.结论 三阴性乳腺癌与非三阴性乳腺癌相比,P53、EGFR表达显著增多.三阴性乳腺癌更易淋巴结转移.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总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明显低于非三阴性乳腺癌.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3(HER-3)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预后及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关系,以及对乳腺癌患者HER-3、HER-2、ER、PR检测的意义。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10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术前未经放化疗、术后行内分泌治疗,资料完整的女性乳腺癌139例。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患者组织中HER-3的表达。从病历中获得ER、PR、HER-2的表达、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及淋巴结转移等资料。比较各观察指标与HER-3表达的关系。结果①HER-3表达阳性率30.2%(42/139),HER-2表达阳性率为42.5%(59/139),ER阳性率66.9%(93/139),PR阳性率59.7%(83/139);②各统计项与患者年龄无相关性(P〉0.05);③HER-3与肿瘤的大小、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5年生存率、HER-2相关(P〈0.05),与ER、PR无相关性(P〉0.05);@HER-3与HER-2的联合与肿瘤的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ER及PR相关(P〈0.05)。结论HER-3的检测对乳腺癌的诊断、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并可预测HER.2的表达情况;检测乳腺癌组织中HER-3、HER-2、ER、PR对肿瘤的早期诊断、早治疗、用药、预后及新药物的研发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张学斌 《医学综述》2012,(24):4286-4288
目的探讨男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9年2月重庆市万州区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男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n=35)接受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对照组(n=27)接受单纯化疗。在患者治疗结束并出院后,对其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观察患者的复发、转移及生存等情况。结果随访期内,观察组生活质量、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均低于对照组,3年总生存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性乳腺癌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为无痛性乳腺肿块,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可取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丁丁  张蕾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9):14-15
目的探讨pS2和ER、P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乳腺癌pS2和ER、PR的表达,分析其相关性。结果pS2、ER、PR在乳腺癌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0.00%(12/60)、58.33%(35/60)和41.67%(25/60)。pS2表达与ER、PR显著相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pS2表达与乳腺癌ER、PR指标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其预后的重要指标,但与临床、病理和预后等各参数的内在联系有待进一步研究。联合检测乳腺癌组织中pS2、ER、PR蛋白表达对于判断乳腺癌预后和指导治疗具有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老年乳腺癌140例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周权 《陕西医学杂志》2009,38(11):1504-1506
目的:分析70岁以上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生存率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观察140例70岁以上老年乳腺癌患者长期生存率,分析其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全组140例老年乳腺癌占同期收治乳腺癌患者的4.9%。90%的患者以乳房肿块为首发症状,中位就诊时间为4个月,60%的患者合并有其他疾病。主要病理类型为浸润性导管癌(78.5%)。免疫组化分析显示,雌、孕激素受体阳性者占73%。全组患者5总生存率为69.9%。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分期、脉管瘤栓和内分泌治疗是影响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状态和脉管瘤栓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老年乳腺癌具有独特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手术和内分泌治疗是主要和有效的治疗方式。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是淋巴结状态和脉管瘤栓。  相似文献   

20.
中国年轻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u X  Liu QF  Xu Y  Ouyang T  Li JF  Wang TF  Fan ZQ  Fan T  Lin BY  Xie YT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26):1817-1820
目的 分析中国年轻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并探讨年轻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北京肿瘤医院乳腺中心1994年12月至2003年12月收治的1538例Ⅰ~Ⅲ期可手术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年龄≤60岁且有完整随访资料者1075例.按年龄将1075例患者分为年轻组(≤40岁,208例)和对照组(41~60岁,867例),分析两组患者的预后及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年轻组更倾向于淋巴结转移(P=0.016)、雌激素受体表达阴性(P=0.016)以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阳性(P=0.001).年轻组和对照组5年无病生存率(DFS)分别为73.3%和84.1%(P<0.001),5年总生存率(OS)分别为83.5%和89.1%(P=0.004).进一步分层分析显示,在Ⅰ~Ⅱ期患者中年轻组预后不良,而在Ⅲ期患者中年轻组预后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Ⅰ~Ⅱ期患者中,年龄≤40岁是影响DFS(HR=1.78,95%CI:1.19~2.66;P=0.005)和OS(HR=1.71,95%CI:1.01~2.90;P=0.046)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结论 中国年轻乳腺癌患者预后不良,这种不良预后在临床Ⅰ~Ⅱ期乳腺癌患者中更为明显.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opathologic characteristics and evaluate the prognosis in young Chinese women with breast cancer. Methods A total of 1538 female patients with operable primary breast cancer (stage Ⅰ - Ⅲ) treated at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1994 to December 2003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Among them, 1075 patients (≤60 yrs) with the complete follow-up data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age: young breast cancer group ( ≤40 yrs, n = 208) and control group (41-60 yrs, n = 867)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in their clinicopathologic characteristics and evaluate the prognosis of both groups. Results The patients with young breast cancer were more likely to have positive lymph nodes (P=0.016) , a negative expression of ER (estrogen receptor) (P = 0.016) and a positive expression of HER2 (P = 0. 001). The 5-year disease-free survival (DFS) rates of young breast cancer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ere 73. 3% and 84. 1% (P <0. 001) and the 5-year overall survival (OS) rates 83. 5% and 89. 1% (P = 0.004) respectively. Moreover, the patients with young breast cancer had a worse DFS than control group in patients with stage Ⅰ - Ⅱ disease but not in those with stage Ⅲ disease. And ≤40 years was an independent unfavorable prognostic factor of DFS (HR = 1. 78, 95% CI: 1. 19 - 2. 66, P = 0. 005) and OS (HR = 1. 71, 95%CI: 1.01 -2.90, P = 0.046) in the patients with stage Ⅰ - Ⅱ disease. Conclusion Chinese women with young breast cancer have a worse prognosis, particularly in those with stage Ⅰ - Ⅱ disea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