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目的]建立发病机制与人类相似的2型糖尿病并脂肪肝的动物模型.[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链脲佐菌素(STZ)25 mg/kg加高脂饲料组(先注射STZ后喂以高脂饲料)、STZ 12.5 mg/kg加高脂饲料组、高脂饲料加STZ 25 mg/kg组(先喂以高脂饲料后注射STZ)、高脂饲料加STZ 12.5 mg/kg组.10周后,测动物血糖、血脂、肝功能、胰岛素;取肝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苏丹三醇染色.[结果]STZ 25 mg/kg加高脂饲料组动物血糖、血脂、肝功能、胰岛素抵抗指数有显著的变化,组织病理学也有典型脂肪肝变化.[结论]小剂量STZ注射加高脂饲料喂养可以建立2型糖尿病并脂肪肝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
我们采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在Wistar大鼠中建立了糖尿病模型,并对糖尿病的发生机制作了初步探讨。 实验方法:Wistar雌性大鼠50只(中国医科院实验动物研究所提供),体重250±50g。实验组(30只)给予链脲佐菌素(美国Sigma公司生产)65mg/kg腹腔注射。注射后24~72小时动物出现多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具有胰岛素抵抗(IR)特征、可用于2型糖尿病(T2DM)肾损害研究的SD大鼠动物模型。方法:采用自制脂肪乳连续10天无灌胃、两次SD大鼠腹腔注射小剂量四氧嘧啶造模,以空腹血糖≥16.7mmol/L、并伴有IR指数升高(Homa—IR〉≥8.3)为造模成功;观察6周后造模组与对照组大鼠的一般情况、肾脏肥大指数(KHI)、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以及肾脏病理的改变。结果:造模组15只大鼠中13只造模成功,出现明显的高血糖和IR,并持续至实验观察6周后,造模成功率86.7%;造模组大鼠较对照组KHI显著增高,Ccr及UAER亦显著增高,肾脏病理示肾小球体积明显增大,毛细血管袢开放不良,肾小球基膜增厚,系膜基质增多,系膜增宽。结论:采用脂肪乳灌胃及两次腹腔注射小剂量四氧嘧啶可诱导SD大鼠产生稳定的高血糖IR状态,并出现较典型的类似人类糖尿病肾脏损害的早期临床和病理改变。本方法实验周期短,成模率较高,相对简便经济,可用于T2DM肾损害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饮食对于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血压、生化指标、肾脏病理的影响。方法将36只大鼠随机分为高盐高脂组(A组),高糖高脂组(B组),正常对照组(C组),各12只,适应性饲养1 w后均摘除左肾。然后分别按上述饮食喂养4 w,测空腹血糖及空腹胰岛素后,A、B两组给予3次小剂量链脲佐菌素造模,C组仅给予柠檬酸造模后继续按上述饮食喂养,每4 w测血压,继续上述饮食16 w后留取24 h尿进行尿微量白蛋白定量后,取血测各项生化指标,摘取右肾分别进行HE、Masson及电镜病理检测。结果 A组血压及24 h尿微量白蛋白明显高于B组及C组。A组肾小动脉改变较B组明显,电镜下A、B组均表现为足突部分融合或消失,基底膜增厚,系膜细胞增生及基质增宽。A、B组肾小球硬化指数及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均明显高于C组。结论高盐高脂饮食导致了糖尿病肾病大鼠更为明显的高血压和更加严重的微量白蛋白尿,且更易导致肾小球硬化,病理损害相对较重,因而更接近于人类2型糖尿病肾病。  相似文献   

5.
2型糖尿病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不同制备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和探索制备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的不同方法。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5只作为对照组,雄性自发性糖尿病模型GK大鼠随机分为高甘油三酯组(12周)、高胆固醇12周组和高胆固醇24周组,每组5只。组织病理学观察各组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情况。结果四组大鼠血管各层结构基本正常,未见典型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四组主动脉壁均无巨噬细胞浸润,中膜及内膜层平滑肌细胞排列规则。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制备,这三种方法在Wistar大鼠均不易复制成功。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肥胖症和2型糖尿病的手术和内镜介入治疗研究建立一种大型动物实验模型.方法:选用10只健康♂成年Beagle犬,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只全程(16 wk)给予标准饲料喂养,模型组5只全程给予高脂高热量饲料喂养,并于第8周给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静脉注射.定时检测动物体质量、体长、空腹血糖、静脉葡萄糖实验(I...  相似文献   

7.
实验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实验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35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两组:正常对照组(CON组,n=10)和心力衰竭模型组(CHF组,n=25),CHF组采用阿霉素2.5 mg/kg尾静脉注射,每周一次,连续10 w,建立CHF大鼠模型。12 w时采用超声和血流动力学检测评价其心功能,放免法检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血管紧张素Ⅱ及醛固酮水平,氯胺T法检测羟脯氨酸及胶原含量,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进行左室胶原特异染色及定量分析,计算胶原容积分数(CVF),并进行HE染色,观察其组织学变化。结果CHF组大鼠死亡率为40%(10/25),CON组无死亡。与CON组相比,CHF组大鼠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收缩末期内径(LVESD)增加,心功能明显下降,表现为左室短轴缩短率(FS)、二尖瓣环收缩期长轴方向峰值运动速度(Vs)、左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 dp/dtmax)、左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明显降低,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升高(P<0.01);CHF组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血管紧张素Ⅱ及醛固酮水平升高(P<0.01),心肌羟脯氨酸及胶原含量较CON组增加(P<0.01);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显示CHF组左室胶原明显增加,胶原容积分数(CVF)明显增高(P<0.01);病理学结果证实符合心肌病样改变。结论阿霉素多次小剂量静脉注射能导致大鼠发生心脏间质纤维化及心脏舒缩功能降低,可成功建立实验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8.
实验性糖尿病结核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糖尿病合并结核的动物模型。方法:腹腔一次性注射2%链脲佐菌素(60mg/kg体重)建立Wistar大鼠糖尿病模型,再经大鼠尾静脉注射结核分支杆菌H37Rv0.01mg/0.4ml建立糖尿病结核模型,分别测定血糖值,肺脏病变指数和肺泡巨噬细胞吞噬细胞吞噬的结核分支杆菌数,观察肺、肝、脾及胰腺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结果:实验组不仅血糖≥16.65mmol/L,胰岛受损,且肺、脾组织有明显结核病变。结论:实验表明我们建立的糖尿病结核病变。结论:实验表明我们建立的糖尿病结核动物模型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9.
代谢综合征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及增龄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建立、评价喂养型代谢综合征(MS)大鼠动物模型,观察其大血管组织病理变化,探索增龄因素对其影响。方法将青年和老年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青年正常组,老年正常组,青年模型组、老年模型组,各15只。采用高脂、高糖、商盐饲料喂养制备模型。分别于8、16w测定各组动物的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血脂和0,8,12,16时血压。观察16w时各组动物颈动脉、冠状动脉、主动脉组织病理变化和内驻脂肪系数。结果与青年正常组比较,青年模型组和老年模型组大鼠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均明显下降(P〈0.01);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TC/HDL-C明显升高(P〈0.05,P〈0.01)。除青年正常组外各组动物血压较0w时均有所升高(P〈0.05,P〈0.01);老年模型组的上述各项指标改变均势较青年模型组更为明显。模型组大鼠的失血管内膜损伤明显,平滑肌细胞增生,其中老年模型组大鼠的血管损伤较青年模型程度严重。结论喂养复合模型饲料可以制备出符合或接近临床的MS大鼠模型。增龄因素对MS及其大血管损伤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建立大鼠缺血型胆道纤维化狭窄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选取48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胆总管夹闭60、120和180min组共4组,每组12只.假手术组只游离暴露胆总管,其他各组分别用两枚微血管夹夹闭游离的胆总管两端60、120和180min后取出微血管夹,恢复夹闭处胆管的血供.4个实验组分别于术后4wk随机选取8只大鼠行下腔静脉取血,分离血清进行肝功能测定.取胆总管及肝组织石蜡包埋,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变化并观察各组动物的存活率、体质量改变情况.剩余大鼠于术后8wk处死,行肝功能的测定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假手术组、60min组和120min大鼠的存活率为100,180min组大鼠的存活率为75(9/12).术后4wk,60、120和180min组大鼠体质量明显低于较假手术组(240.4g±11.5g,212.7g±13.6g,200.6g±11.8gvs260.6g±15.7g,均P<0.05).各组大鼠肝功能指标存在明显差异,60、120、180min组与假手术组相比显著增高(ALT:55.3IU/L±5.3IU/L,215.6IU/L±26.8IU/L,245.5IU/L±38.5...  相似文献   

11.
Ⅱ型糖尿病患者红细胞变形能力改变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者探讨了Ⅱ型糖尿病患者的红细胞变形能力(RCD)改变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患者的RCD显著降低,且与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血浆纤维蛋白原和血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有密切关系。提示糖尿病病情控制好坏或代谢紊乱程度对RCD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脑内胰岛移植治疗Ⅰ型糖尿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培养的人胎儿胰岛组织脑内移植治疗Ⅰ型糖尿病患者10例,其中7例已完全撤离胰岛素治疗达2~13个月,2例每日胰岛素剂量较移植前分别减少37%和64%,病情控制良好,无效者1例。本研究结果表明,脑内胰岛移植治疗Ⅰ型糖尿病临床效果显著,移植物可能在患者脑内成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影响2型糖尿病肾衰患者早期血液透析死亡的危险因素,以改善预后。方法通过对我院62例2型糖尿病肾衰竭行血液透析患者临床资料的回顾性研究,应用二值多元logistic回归对导致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心衰、低蛋白、低胆固醇血症、透析时的内生肌酐清除率水平、透析前高血压年数、低血红蛋白等是与病死率相关的危险因素(P<0.05),透析中并发症(高血压、低血压、消化道出血、低血糖)、高龄、感染、慢性病数目与病死率无关。结论心衰、低蛋白、低胆固醇血症、透析时的内生肌酐清除率水平、透析前高血压年数、低血红蛋白等因素是影响DM肾衰早期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率的原因,与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患者高凝状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5,自引:0,他引:55  
应用较新颖的方法对64例糖尿病患者高凝状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糖尿病患者体内有高凝倾向存在,尤其伴有血管病变者。  相似文献   

15.
应用荧光法测定了15例无并发症的Ⅱ型糖尿病患者红细胞内醛糖还原酶的活性,患者的酶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同时用气相色谱法测量了红细胞内糖醇的浓度,患者的山梨醇和果糖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而两者的肌醇浓度差异无显著性。患者全血还原型谷胱甘肽和氧化型谷胱甘肽的浓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实验结果提示:醛糖还原酶的激活加速了多元醇代谢途径,但山梨醇在细胞内的蓄积加速它向果糖转化,从而缓解山梨醇的堆积和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6.
我们观察了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乐瓦停对31例胆固醇增高的2型糖尿病病人的降胆固醇作用,结果显示每日睡前服乐瓦停20mg,3个月后平均降低血清总胆固醇3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9.8%,并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者有升高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作用;同时也有明显的降低载脂蛋白B100(P<0.01)和载脂蛋白CIII(P<0.05)的作用,但对载脂蛋白AI与载脂蛋白AII水平无影响。在观察期间未发现对血糖与糖基化血红蛋白A1c有影响,提示在2型糖尿病病人中,该药是一安全有效的降胆固醇药物  相似文献   

17.
在421例中国人中应用肾素基因的一个四核苷酸〔ACAG〕串列重复顺序多态标记(Simpletandemrepeatpolymorphism,STRP)研究肾素(REN)基因与中国人2型糖尿病、冠心病及高血压以及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情况。中国人肾素基因的〔ACAG〕n_STRP基因型中以4/4型,等位基因中以4型(ACAG重复次数=8)为最多见。〔ACAG〕n_STRP频率分布存在种族间差异。在2型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间及各组与对照组间以及2型糖尿病中有或无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组间肾素基因〔ACAG〕n_STRP频率分布均无明显差异。结果表明:中国人的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以及冠心病、高血压的遗传因素中,肾素基因不是主要参与者  相似文献   

18.
用改进的最小模型分别对正常人、IGT(糖耐量减退)和NIDDM(II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素敏感指数(S_1)、胰岛素自身代谢效能(S_G)及胰岛β细胞功能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的最小模型与标准的最小模型相比较,两种方法对评估S_1和S_G有高度的相关性(S_1·r=0.856,P相似文献   

19.
吡磺环己脲对Ⅱ型糖尿病病人降糖作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5例Ⅱ型糖尿病病人用吡磺环已脲治疗,每天剂量5~30mg,持续追踪观察6个月,总有效率为88%。治疗前后吡磺环己脲-葡萄糖介导胰岛素分泌面积无改变,但葡萄糖介导胰岛素分泌面积、胰岛素敏感性和葡萄糖利用常数(K_I)明显升高。提示该药的降糖作用除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改善葡萄糖介导胰岛素分泌外,还改善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20.
环孢素A治疗Ⅰ型糖尿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33例新发病的Ⅰ型糖尿病(IDDM)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接受环孢素A(CsA)和胰岛素治疗3~6个月,对照组单纯以胰岛素治疗。治疗第3、6和9个月时,治疗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52.9%、46.7%和40.0%;对照组为12.5%、6.3%和6.3%(P<0.01、0.25和0.05)。缓解率与病程有关。治疗第6个月时,治疗组糖刺激状态的C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sA治疗后,外周血OKT_4/OKT_8细胞比值降至正常水平。平均最高血肌酐水平上升11.9%,未发现严重副作用。CsA治疗可保护和改善胰岛功能,促进发病早期IDDM缓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