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客观、真实评价常规基础免疫接种率水平。指导今后计划免疫工作的更好开展。[方法]对日照市各区县2001、2002年报告的基础免疫接种率利用估算接种率、差值(D值)、比值(R值)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2001年各区县接种率判定为可信。2002年有2个区县判定为可信。有1个县判定为可疑。2年“四苗”的估计接种率均低于报告接种率。[结论]市、县两级要定期对下级报告的接种率进行监测和评价,要加强对乡镇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的管理和防疫医生专业素质的培训。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2008~2011年潍坊市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运转情况。[方法]对2008~2011年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免疫接种率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1年潍坊市五苗(卡介苗、新生儿乙肝疫苗、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麻疹疫苗)基础免疫接种率报告上传率为93.87%、96.10%、100.00%、100.00%,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为95.04%~99.64%,估算接种率为96.49%~115.80%。D值:12个县(市、区)中,报告接种率为可信的4个,可疑的4个,可信、可疑的1个,可疑、不可信的3个。R值:共计算16个R值,报告接种率为可信的占81.25%,可疑占18.75%。[结论]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统计接种率具有很高的可信度,可作为获取基础免疫接种率报告的可靠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2008-2011年潍坊市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运转情况。[方法]对2008~2011年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免疫接种率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1年潍坊市五苗(卡介苗、新生儿乙肝疫苗、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麻疹疫苗)基础免疫接种率报告上传率为93.87%、96.10%、100.00%、100.00%,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为95.04%~99.64%,估算接种率为96.49%~115.80%。D值:12个县(市、区)中,报告接种率为可信的4个,可疑的4个,可信、可疑的1个,可疑、不可信的3个。R值:共计算16个R值,报告接种率为可信的占81.25%,可疑占18.75%。[结论]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统计接种率具有很高的可信度,可作为获取基础免疫接种率报告的可靠途径。  相似文献   

4.
济宁市2004~2005年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监测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济宁市儿童常规基础免疫接种情况,促进全市免疫规划工作的平衡开展。[方法]利用估算接种率、差值(D值)、比值(R值)等方法,对济宁市2004、2005年儿童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全年报告12次,2004、2005年5种疫苗累计报告接种率均达99%以上,综合评价2004年有8个县市区判定为可信,2005年有10个县市区判定为可信。[结论]提示定期开展常规免疫接种率评价对于掌握常规免疫接种率真实水平是非常重要的,今后要做好摸底登记,加强预防接种门诊管理和人员培训。  相似文献   

5.
接种率报告属于被动监测方式 ,是计划免疫的基础工作 ,也是进行监测和评价的依据。为了客观评价我市常规免疫接种率的报告情况 ,及时掌握全市常规免疫接种中存在的问题 ,现将我市 2 0 0 0年常规免疫接种报告情况评价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来源  2 0 0 0年度逐级上报的常规免疫接种报表 ;市公安局公布的全市人口数及儿童出生数。1 2 评价方法 根据全国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方法 ,进行D值、R值评价 ,分析我市接种率报告质量 ,评价报告接种率的可信程度。D值 =|估计接种率 -报告接种率 |当D值≤ 0 0 5时 ,定为“可信” ;D值为 …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龙岩市 2 0 0 1年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系统的报告质量。 [方法 ]应用各县 (市、区 )上报的接种数据进行估计接种率、差值、比值评价 ,计算 2 0 0 1年度出生的外来流动儿童“五苗”接种率。 [结果 ] 2 0 0 1年龙岩市“五苗”的报告接种率均在 90 %以上 ,流动儿童为 69 9%~ 93 3% ;用统计局提供的出生数作为应种对象计算估计接种率 ,报告接种率 7个县 (市、区 ) 5种疫苗判定为可信的占 2 8 6% (1 0 35) ,用校正后的出生数作为应种数计算则判为可信的占 62 9%(2 2 35) ;通过R值评价 ,7个县 (市、区 )上报的应种数均为可信。 [结论 ]龙岩市 2 0 0 1年度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系统运转情况良好 ;用统计局提供的出生数作为应种对象计算估计接种率时应考虑儿童的流动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评价全市计划免疫接种率监测系统运转情况,探讨改善监测工作。[方法]采用《全国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方案》规定的接种率评价方法,对报告及时性、完整性、报告接种率、估算接种率、差值(D)、比值(R)进行评价。[结果]全市及各旗县的基础免疫报告接种率均在99%以上,加强免疫为91%~99%。全市基础免疫估算接种率为70%~78%。D值评价,基础免疫BCG、OPV、DPT、MV和HBV的报告接种率全市均为不可信,8个旗(县、市、区)中绝大多数为不可信;全市R1=0.95,R2=0.99,R3=1.04,R5=0.94,R6=1.02均为可信;R4=0.90,为可疑。[结论]全市基础免疫报告接种率维持在较高水平,但应种人数掌握不准。  相似文献   

8.
唐山市1996~1999年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与监测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客观评价唐山市常规免疫接种率的报告情况 ,及时掌握全市常规免疫接种中存在的问题 ,现将我市 1996~ 1999年常规免疫接种月报系统工作情况作一简要评价。1 资料来源和评价方法 资料来自我市 17个县(市、区、农场 )上报的接种月报表 ,根据市统计局的人口资料 ,按卫生部《全国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方案》规定的方法 ,进行D值、R值评价 ,分析 4年来我市报告质量的变化 ,评价报告接种率的可信性。D=|估计接种率 -报告接种率 |,当D≤ 0 0 5为“可信” ,D在 0 0 5~ 0 15之间为“可疑” ,D >1 0 5为“不可信” ;R≈ 3MV (或BC…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日照市2010、2011年常规基础免疫接种率水平,监测疫苗接种工作质量,提高全市免疫规划工作的管理水平。方法运用Excel 2000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应用估算接种率、D值评价法、R值评价法以及D值与R值的综合评价法对报告接种率进行评价。结果 2010、2011年免疫规划疫苗基础免疫报告率均在99%以上,估算接种率为91.68%~115.08%。D值和R值的综合评价:2010、2011年分别有1个和2个区县被评价为"可疑",其余均为"可信"。全市综合评价均为"可信"。结论日照市继续保持了高水平的常规基础免疫接种率,可为制定免疫规划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昆明市常规免疫监测现状,为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报表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年~2010年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结果,采用差值(D)和比值(R)评价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县(市)区级报告的及时率和完整率均为100%。2006年~2010年,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合麻疹成分疫苗、乙型肝炎疫苗的常规虎疫报告接种率均大于93%,而估算授.种率与报告接种率相差大,尤其是乙肝疫苗和卡介苗相差较大。2006年~2010年计算D值25个、R值10个,其中D值有11个可信、9个可疑、5个不可信;R值有9个可信、1个可疑。[结论]昆明市常规免疫接种报告数据存在偏高问题,主要与流动儿童的免疫规划管理不完善和部分县区的工作薄弱有关。应加强技术培训,做好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提高报告接种率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1.
郭长德  张俊达  郝霞 《预防医学论坛》2005,11(4):485-485,512
[目的]为准确评价常规免疫接种率的报告情况、接种率变化情况,及时发现报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指导改进工作。[方法]采用差值(D)和比值(R)评价法对莱芜市钢城区1999~2003年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资料进行评价。[结果]D值评价,1999年MV、2000年DPT、2001年BCG、2002年OPV为可疑,其余均为可信;R值评价1999~2003年均为可信。[结论]钢城区常规免疫接种报告的数据较为准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忻州市常规免疫监测结果,评价监测系统,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年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结果采用差值(D)和比值(R)评价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006年常规免疫接种卡介苗、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麻疹疫苗、乙型肝炎疫苗5种疫苗的报告接种率(除了静乐县乙肝)均在95%以上,估算接种率为40.68%~111.08%.通过D值、R值综合评价,10个县(71%)判定为可信,其他为不可信.[结论]进一步搞好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的同时,需加强常规免疫薄弱地区的免疫规划工作.  相似文献   

13.
接种率报告是计划免疫的基本工作 ,也是进行监测和评价的基础。为了加强对常规免疫接种率的监督监测 ,评价目前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质量现况及其影响因素 ,为改进和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现将四川省 2 0 0 0年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常规免疫接种率数据 来源于全省 2 1个市州 ,180个区县报告单位的全年常规免疫接种情况统计汇总表。1 2 人口资料 来源于 2 0 0 0年《四川统计年鉴》。1 3 接种率评价 按卫生部 1998年下发的《全国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方案》提供的方法。运用Excel 97数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湛江市2004年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质量。[方法]按《全国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方案》评价。[结果]全市报表完整率100%,及时率94.4%。基础免疫估算接种率85.9%~91.6%,加强免疫估算接种率53.3%~91.4%。报告接种率与估算接种率的差距(D值评价):33.3%~66.7%的县区单苗基础免疫D值评价为可疑,33.3%~66.7%的县区单苗加强免疫D值评价为可疑。比值(R)为0.98~1.04,评价为可信。[结论]湛江市常规免疫工作发展不平衡,存在薄弱环节,加强对流动人口的免疫接种管理是提高免疫接种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常规基础免疫接种率监测结果。[方法]对聊城市2005年常规免疫接种率报表进行估算接种率、差值(D值)评价、比值(R值)评价。[结果]2005年“五苗”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BCG为99.66%,OPV为99.69%,DPT为99.48%,MV为99.16%,HBV为99.67%;估算接种率BCG为85.93%,OPV为85.58%,DPT为82.48%,MV为81.15%,HBV为77.29%。报告接种率经D值评价,BCG、OPV属于可疑,DPT、MV、HBV属于不可信;经R值评价,R3为可疑,其他为可信。[结论]聊城市常规基础免疫报告接种率可信度较低。  相似文献   

16.
沈阳市2002年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沈阳市 2 0 0 2年常规免疫接种情况 ,现就其接种率监测评价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1 )资料来源 :人口和出生数来源于当年沈阳市统计局的统计数据 ,常规免疫接种数据来源于全市 1 3个县 (市 )区当年常规免疫接种报表。 (2 )评价方法 :根据《全国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方案》提供的方法进行估计接种率、差值(D值 )评价和比值 (R值 )评价 ,分析各地区的报告质量 ,评价其报告接种率的可信性 ,并通过对R值、D值的判定对监测系统进行综合评价。结 果  (1 )各县 (市 )、区报告情况 :全市 1 3个县区级单位均开展了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 ,全年…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大连市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情况。[方法]对大连市2007年常规免疫接种率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县(市、区)级常规免疫接种报表报告的及时率和完整性分别92.42%、100.00%。卡介苗报告接种率在95%以上,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麻疹疫苗、乙肝疫苗的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均在99%以上。全市估计接种率与报告接种率相差较大,卡介苗、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的D值不可信,麻疹疫苗、乙肝疫苗均为可疑;R值评价,各种疫苗之间应种人数符合逻辑。[结论]2007年大连市常规免疫估计接种率高于报告接种率。  相似文献   

18.
我国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与实际接种率差距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评价和监测是计划免疫评价的基础。真实可靠的计划免疫接种率资料,能使各级疾病控制和卫生管理部门正确评价儿童基础免疫接种的完成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提高和保持高水平的免疫接种率。有资料表明,我国已分别实现了以省、县、市为单位儿童免疫接种率达到85%的目标[1]。但根据近年来常规免疫监测和调查资料,目前的报告接种率可信程度令人担忧,报告接种率和实际接种率存在一定差距。为了解我国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与实际接种率之间的差距,分析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探讨如何有效地减少差距,我们对近年来的有关这方面发表的文献…  相似文献   

19.
接种率报告是计划免疫的基本工作 ,也是进行监测和评价的基础。通过对常规免疫接种率的监督监测 ,评价目前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质量 ,分析其影响因素 ,为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接种率提供理论依据 ,现将泸州市 2 0 0 1年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常规免疫接种率数据来源于全市 7个区县 ,10 0 8个接种门诊 (点 )全年的常规免接种情况统计汇总表。1 2 人口资料来源于 2 0 0 1年《泸州市统计年鉴》。1 3 接种率评价 按卫生部 1998年下发的《全国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方案》提供的方法 ,运用Excel97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  相似文献   

20.
安徽省1998年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和监测系统的评价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为了解安徽省儿童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质量 ,并对现行的监测系统进行评价 ,应用EPIinfo 6 0 4软件对全省 1998年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监测系统提供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 ,全省常规免疫接种卡介苗、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麻疹疫苗、乙型肝炎疫苗等 5种疫苗的报告接种率均在 90 %以上 ,其估计接种率为 13 7%~ 85 1% ;地区级报告及时率为83 5 % ;对 12个地区的乡级报告数据分析 ,未报 1 8% ;农村和城市报告次数 <5次的分别占 5 1 0 %和 14 4%。通过D值、R值综合评价 ,4个 ( 2 5 % )地区判定为可信 ,其余为不可信 ,因此提高乡级报告工作质量 ,是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系统数据可信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