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血小板减少病人血小板计数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方法使用三种不同的血细胞分析仪与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推荐的手工方法对照。结果三台血细胞分析仪在来自于正常健康者血液稀释后的血小板减少标本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对于血小板数低于50×109/L病人的标本中,SysmexSF-3000和Sysmex KX-21与手工方法的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相关性较好ν=0.963和γ=0.947;SysmexF-820与手工方法有显著性差异(P<0.05),相关性稍差γ=0.879。三台血细胞分析仪在处理异常的低血小板标本中都有标记信号。结论由SysmexF-820计数仪获得的血小板数低于50×109/L时,应与手工方法结合分析,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疗依据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疾病引起的低血小板样本在阻抗法血细胞分析仪与手工法血小板计数时存在的差异.方法将239例低血小板(<80×109/L样本,其中肝病73例、恶性肿瘤化疗后58例、血液病108例,分别采用阻抗法血细胞分析仪和手工法同时计数血小板,再接仪器检测结果将不同疾病的血小板数分为<25×109/L、25~50×109/L、50~80×109/L三组,然后将两法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当血小板数<25×109/L时,三类疾病仪器法均明显低于手工法(P<0.01);血小板数在25~50×109/L时,血液病样本两法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肝病和恶性肿瘤化疗后的样本仪器法仍明显低于手工法(P<0.05);血小板数在50~80×109/L时,三类疾病两法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阻抗法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时,对肝病和恶性肿瘤化疗后的患者血小板计数<50×109/L的样本应进行手工计数复检,而血液病患者血小板手工复检计数范围可放宽到<25×109/L的样本.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低值血小板检测的准确度。方法将ABBOTTCELL-DYN3700血液分析仪检测出的102例血小板小于50×109/L的血常规标本同时用血小板计数参考方法和手工计数法进行比对,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0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简称ROC曲线)观察血液分析仪对其检测的准确度。结果血液分析仪对102例低值血小板曲线下的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简称Area)为0.893,血小板数在30×109/L~50×109/L时,Area 0.846;当血小板数在10×109/L~30×109/L时,Area 0.746;当血小板数在0×109/L~10×109/L,Area 0.650。102例手工计数的血小板ROC Area 0.759,当血小板数在30×109/L~50×109/L时,ROC Area 0.702,当血小板数在10×109/L~30×109/L时,ROC Area 0.780;当血小板数在0×109/L~10×109/L时,Area为0.565。结论全自动血液分析仪CD-3700对低值血小板(<50×109/L)的检测准确度较好(Area 0.893),但随着血小板数值的降低,其准确度明显下降。当血小板数值低于10×109/L时,分析仪已无法保证检测准确性,而传统的手工计数准确性较差,差异较大,无法起到良好的复核作用。建议采用流式细胞术对此类标本进行复检。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手工计数和全自动五分类血球计数仪计数地中海贫血患者外周血血小板数结果的差异。方法:地中海贫血患者60例,采集外周血,分别以SF-3000型全自动五分类血球分析仪及传统手工计数两种不同方法测定血小板数,观察不同贫血程度患者两种方法测定血小板数的差异;同时每份标本都制作一张涂片,瑞氏-吉姆萨染色后,油镜下观察血小板分布情况、血小板形态及大小,并且同时观察成熟红细胞大小及形态。结果:血细胞分析仪计数地中海贫血患者的血小板数,高于传统的手工计数方法计数的结果;轻度贫血患者血细胞分析仪及手工方法计数血小板数分别为(257.35±46.7)×109/L和(220±46.93)×109/L,两种方法测定血小板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中度贫血患者血细胞分析仪及手工方法计数血小板数分别为(353.42±56.05)×109/L和(233.79±51.88)×109/L,统计学分析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重度贫血患者血细胞分析仪及手工方法计数血小板数分别为(391.63±52.18)×109/L和(230.88±46.77)×109/L,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而正常对照组两种方法计数血小板数分别为(211±43.05)×109/L和(206.49±41.48)×109/L,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SF-3000型全自动五分类血球计数仪检测外周血血小板数高于手工计数方法计数,可能由于仪器不能识别与血小板体积相当大小的红细胞碎片、小红细胞等,导致地中海贫血患者血样中血小板仪器测定结果假性偏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提高不同血细胞分析仪间血小板测定结果的可比性。方法以校正合格的Beckman Culter GEN-S血细胞分析仪为参考仪器,利用参考仪器测定血小板数为109×109/L、160×109/L、245×109/L、307×109/L3、43×109/L的新鲜全血为定标质控全血,分别对从bott Cell Dyn 3700SL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校正,并比较两台仪器测定患者样本的结果。结果使用血小板数为109×109/L1、60×109/L2、45×109/L3、07×109/L的定标质控全血,对CD 3700SL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校正,两台仪器检测患者样本的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并且相关性良好。结论使用参考仪器测定血小板数为109~307×109/L的新鲜定标质控全血,对其他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校正,可以明显提高不同血细胞检测系统间血小板测定结果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比较三台血液分析仪阻抗法与显微镜手工法计数低值血小板结果,并探讨其对血小板输血阈值判断的影响。方法选择本实验室三台血液分析仪(LH750、CD-3700和Sysmex-xt1800i)分别计数低值血小板患者274例,PLT均小于100×109/L,以显微镜手工法为参考,按检测结果将血小板分为0〈PLT≤5×109/L,5×109/L〈PLT≤10×109/L,10×109/L〈PLT≤20×109/L,20×109/L〈PLT〈100×109/L四组,并与手工法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三台血液分析仪与镜检法计数在PLT≤20×109/L时相关系数(γ)均〈0.8。当20〈PLT〈100×109/L时相关系数(γ)均≥0.8.从ROC曲线分析,三台血液分析仪分别在0〈PLT≤5×109/L和5×109/L〈PLT≤10×109/L两组中AUC均小于0.90,在10×109/L〈PLT≤20×109/L组中AUC均大于0.90(分别为0.913,0.904,0.947)。结论三台血液分析仪计数PLT≤20×109/L的样本与镜检法相关性较低或无直接相关性,故对低值血小板,考虑需要血小板输血时,应慎重对待仪器检测的结果。由ROC曲线可知Sysmex-xt1800i对不同输血阈值的判断要优于LH750和CD-3700。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比较三台血液分析仪阻抗法与显微镜手工法计数低值血小板结果,并探讨其对血小板输血阈值判断的影响。方法选择本实验室三台血液分析仪(LH750、CD-3700和Sysmex-xt1800i)分别计数低值血小板患者274例,PLT均小于100×109/L,以显微镜手工法为参考,按检测结果将血小板分为0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手工法、血细胞分析仪与染色涂片法之间的差异.方法 收集200例本院临床医生要求人工血小板计数的患者资料,对其血小板分别采用手工法、仪器法及染色涂片法检测,并对其结果进行两两比较.结果 配对t检验比较,血小板数小于50×109/L时,染色涂片法与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色涂片法与手工计数法的结果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数大于50×109/L时,各种方法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血小板小于50×109/L时,血细胞分析仪所测结果存在较大误差,应用手工法或染色涂片法复查血小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BC-518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低值血小板计数的准确性.方法 利用BC-518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选取100份血小板计数小于100×109/L的静脉血标本,同时用显微镜手工计数血小板.结果 手工法和仪器法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均值以手工法偏高.结论 BC-5180对低值血小板计数的准确性较低,建议对低值血小板用显微镜手工计数或者其他抗干扰能力强的方法 复核.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光学法(PLT-O)和电阻法(PLT-I)计数血小板的准确性.方法 用高、中、低值血小板标本各1份,检测XE-2100计数血小板的精密度;再将110例血标本分成3组,血小板数量减少组(PLT≤50×109/L)、血小板数量正常组(50×109/L<PLT≤300×109/L)、血小板数量增高组(PLT>300×109/L),用光学法(PLT-O)、电阻法(PLT-I)和手工显微镜法同时镜检,以手工显微镜法结果为参考.结果 XE-2100计数血小板(低、中、高值)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变异系数(CV)均<4.0%.在XE-2100仪器上,血小板数正常者用光学法(PLT-O)和电阻法(PLT-I)计数与显微镜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数异常者PLT-O法与显微镜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LT-I法与显微镜法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E-2100光学法计数血小板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当血小板数异常时宜用PLT-O法复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减少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计数的误差。方法凡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计数低于100×109/L者,首先取原抗凝管中血液,加入草酸铵稀释液混匀,滴入血细胞计数板,显微镜计数,复检正常者,结果为正常。对于手工计数,血小板仍然低于100×109/L的则重新采集患者末梢血,稀释、镜检计数,并报告最终计数结果。结果复检仪器法检测血小板低于100×109/L的758例标本,用原抗凝管血液稀释、镜检计数,血小板正常228例,占复检人数30.1%。复检后血小板仍低的530例,重新采集患者末梢血,稀释镜检计数,再次复检,正常有249例,占仪器法血小板减少人数的32.8%,复检血小板减少符合血细胞分析仪的有281例,为仪器法血小板减少人数的37.1%。结论必须加强对仪器法血小板计数的手工复检,以控制血小板的分析误差。  相似文献   

12.
不同疾病低血小板样本阻抗法与手工法计数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疾病引起的低血小板样本在阻抗法血细胞分析仪与手工法血小板计数时存在的差异。方法 将239例低血小板(<80×10~9/L样本,其中肝病73例、恶性肿瘤化疗后58例、血液病108例,分别采用阻抗法血细胞分析仪和手工法同时计数血小板,再接仪器检测结果将不同疾病的血小板数分为<25×10~9/L、25~50×10~9/L、50~80×10~9/L三组,然后将两法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当血小板数<25×10~9/L时,三类病仪器法均明显低于手工法(P<0.01);血小板数在25~50×10~9/L时,血液病样本两法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肝病和恶性肿瘤化疗后的样本仪器法仍明显低于手工法(P<0.05);血小板数在50~80×10~9/L时,三类疾病两法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阻抗法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时,对肝病和恶性肿瘤化疗后的患者血小板计数<50×10~9/L的样本应进行手工计数复检,而血液病患者血小板手工复检计数范围可放宽到<25×10~9/L的样本。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手工法、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法与免疫法计数血小板的结果,探讨低水平血小板准确计数能否减少临床血小板输注。方法采用手工法、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法与免疫法同时计数血小板。以免疫血小板计数值(×10^9/L)将标本分为4组:≤5、6~10、11~20及〉20,对三种方法的计数结果进行比较。然后根据同一输注标准统一输注阈值(5×10^9/L),计算并比较以三种方法计数结果决定的血小板输注例数。结果免疫血小板计数(×10^9/L)≤5的标本,免疫血小板计数结果低于手工计数法,远低于仪器计数法;免疫血小板计数(×10^9/L)为6~10的标本,免疫血小板计数结果与手工计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于仪器计数法结果;免疫血小板计数〉10×10^9/L的标本,三者计数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根据同一输注标准统一输注阈值(5×10^9/L),与其他方法相比,采用免疫血小板计数结果决定的血小板输注例数有所增加。结论应使用免疫血小板计数法准确计数低水平血小板,尤其是低于10×10^9/L的标本;以5×10^9/L为输注阈值,采用免疫血小板计数可增加血小板输注例数。  相似文献   

14.
张蕾  李智  李泳  汪嘉  李晶华 《检验医学》2008,23(6):563-566
目的探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低值血小板检测的准确度。方法将ABBOTF CELL—DYN3700血液分析仪检测出的102例血小板小于50×10^9/L的血常规标本同时用血小板计数参考方法和手工计数法进行比对,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简称ROC曲线)观察血液分析仪对其检测的准确度。结果血液分析仪对102例低值血小板曲线下的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简称Area)为0.893,血小板数在30×10^9/L~50×10^9/L时,Area0.846;当血小板数在10×10^9/L-30×10^9/L时,Area0.746;当血小板数在0×10^9/L-10×10^9/L,Area0.650。102例手工计数的血小板ROC Area0.759,当血小板数在30×10^9/L-50×10^9/L时,ROC Area 0.702,当血小板数在10×10^9/L~30×10^9/L时,ROC Area 0.780;当血小板数在0×10^9/L~10×10^9/L时,Area为0.565。结论全自动血液分析仪CD-3700对低值血小板(〈50×10^9/L)的检测准确度较好(Area0.893),但随着血小板数值的降低,其准确度明显下降。当血小板数值低于10×10^9/L时,分析仪已无法保证检测准确性,而传统的手工计数准确性较差,差异较大,无法起到良好的复核作用。建议采用流式细胞术对此类标本进行复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小板总数与血涂片血小板分布密度的关系。方法取抗凝静脉血,经Sysmex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仅测定、SP—1000i推片机推片、染色后,选取血小板计数在90X]09/L以下的标本手工法计数,将手工法和血细胞分析仪法计数结果相近的标本的血涂片在显微镜下复检。观察连续的50个视野,记录每一个视野内血小板数量及零视野数目。结果150例血小板计数在90×109/L以下的标本中,血小板总数〈20×109/L,每油镜视野平均血小板数0—3个,零视野教目占20—50%;血小板总数在20~40×10^9/L,每油镜视野平均血小板数2—5个,零视野数目占10—16%;血小板总数在41~60×10^9/L,每油镜视野平均血小板数4—7个,零视野数目〈5%;血小板总数在61~90×10^9/L,每油镜视野平均血小板数5-10个,无零视野。结论对真性血小板降低(〈90X109/L)的标本,直接显微镜复检时,将每一视野血小板的数量和零视野数结合起来可较好地评估血小板数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小板聚集体计数在真性和乙二胺四乙酸(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EDTA-PTCP)鉴别中的意义.方法 通过血细胞分析仪(简称仪器法)分析65份EDTA抗凝PLT减少标本(包括15份EDTA-PTCP标本及50份随机抽取的真性血小板减少标本)和50份PLT正常标本的血小板聚集体计数.通过更换柠檬酸盐抗凝剂和人工镜枪法(简称人工法)对仪器法检测PLT减少的标本进行PLT和血小板形态学复核,并比较分析真性和假性血小板减少在常规EDTA抗凝和柠檬酸盐抗凝2种情况下血小板聚集体计数的异同.结果 65份仪器法检测PLT减少的标本,PLT平均为(48±11)×109/L.其中50份真性血小板减少标本仪器法PLT平均为(48±10)×109/L,血小板聚集体计数为86±15;人工法PLT平均为(46±11)×109/L,镜检未发现血小板聚集现象;PLT在仪器法和人工法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6,P0.05).另外15份EDTA-FIEP标本,EDTA抗凝后仪器法PLT平均为(48±12)×109/L,血小板聚集体计数明显升高,平均为840±184;人工法PLT减少不明显,但血小板聚集明显,因此未能得到人工法PLT结果;采用柠檬酸盐抗凝后,仪器法PLT和人工法PLT均较前明显升高,分别为(141±13)×109/L和(134±17)×109/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9,P0.05);血小板聚集体计数较前明显减少,平均为75±12,EDTA抗凝法与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2,P<0.001);镜下未见血小板聚集现象.结论 血小板聚集体计数有望成为监测血小板聚集的有用的临床指标,可用于判断由于血小板聚集引起的血细胞分析仪计数的假性血小板减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实用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diopathicthrombocytopenicpurpura ,ITP)的血小板计数的方法。方法 :用流式细胞技术半导体激光法、电阻抗法与手工方法比较。结果 :血小板计数在 (1~ 2 0 )× 10 9/L(治疗前 )组 ,流式细胞技术半导体激光法与手工方法计数的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相关性较好 ,r=0 98,而电阻抗法与手工方法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相关性也较差 ,r=0 78。血小板在 5 4~ 136× 10 9/L (治疗有效 )组 ,虽然三种方法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但流式细胞技术半导体激光法与手工方法的相关性较电阻抗法好 ,其相关系数分别为 0 97和 0 80。结论 :对ITP病人标本 ,XE - 2 10 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流式细胞技术半导体激光法计数血小板 ,较电阻抗法准确  相似文献   

18.
血小板计数偏低误差实验探讨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以全自动血液分析计数法、血涂片计数法、草酸铵溶液直接计数法对血小板进行计数,探讨三种方法血小板计数偏低误差原因,以寻求理想的测定方法。方法将412例血小板计数样本,分为血小板数(30~50)×109/L,(20~30)×109/L组,<20×109/L组及健康成人组,采集样本放置不同时间,以上述各种方法测定血小板数,并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以采血样本放置60 m in后计数结果较为稳定、准确。三种计数方法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在血小板计数<30×109/L两组中,发现EDTA盐依赖性血小板假性减少症。仪器法计数结果明显低于涂片法和手工法。结论EDTA盐抗凝血、仪器法测定血小板数必须在采血后60 m in开始计数,计数偏低、特别是<50×109/L时,需用涂片法和手工法加以复核,并观察血小板质和量的变化。必要时需作骨髓穿刺,观察巨核细胞及血小板数量和形态。当仪器法与手工法结果悬殊特别大时,应考虑为EDTA盐依赖性血小板假性减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细胞分析仪导致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的原因.方法 临床血小板计数小于65×109/L的血液标本,使用深圳迈瑞BC-5500在预稀释和全血模式下计数血小板,同时进行血小板手工计数和血涂片复查,以手工法计数的结果为标准.结果 假性血小板减少有23例预稀释与全血模式结果一致,与手工计数不符;5例预稀释模式和手工计数结...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257 230例血常规标本中血小板假性减少例的原因及其处理方法。方法根据本实验室复检标准,对血小板低于50×109/L的标本进行手工复检,发现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者82例,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处理。结果 51例为乙二胺四乙酸致血小板假性减少,23例为大血小板致血小板假性减少,白细胞周围卫星现象1例,冷凝集现象5例,其余2例未找到明显原因。对这些标本进行手工计数或者抽血后即刻上机检测,得到正常范围的结果。结论血细胞分析仪存在一定的干扰因素,尤其是血小板计数有假性减少现象,必须找到原因并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