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炮制工艺对枳壳质量的影响。方法:用冷浸法测定枳壳饮片及不同炮制品中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枳壳饮片及不同炮制品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麸炒枳壳、麸烘枳壳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均明显高于枳壳饮片,但总黄酮含量均略有下降。比较麸炒枳壳和麸烘枳壳发现,两种炮制工艺对枳壳的有效成分含量影响无显著差异。结论:炮制可增加枳壳有效成分溶出量,麸烘可代替传统麸炒工艺。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麸炒对枳壳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炮制前后枳壳总黄酮.结果 枳壳中总黄酮含量为8.615%,麸炒枳壳总黄酮含量为7.542%.结论 枳壳饮片经麸炒后其有效成分总黄酮有所下降,麸炒枳壳较生枳壳总黄酮下降10%.  相似文献   

3.
枳壳炮制历史沿革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枳壳炮制历史沿革进行了初步考证,其炮制方法的20余种,,分为净制、切制、火制、辅料制四大类。古代最常用的炮制法为麸炒法,现今继承沿用之法亦为麸炒法。近代对枳壳主要是对其最常用之麸法进行了化学、药理学等方面的研究,其它多种炮制法多已失传不用,提出对枳壳的炮制研究应对历代文献记载应用的多种炮制法,用现代科学手段,从药化、药理和临床效等多方面进入深入的研究比较,对具有科学性的炮制方法应继承发扬,制  相似文献   

4.
枳壳炮制历史沿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枳壳为临床常用中药,历史上炮制方法较多,不同的炮制方法对其功用的影响也不同。文章通过自唐代至清代的医药文献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药炮制规范中有关枳壳炮制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总结了枳壳炮制的历史沿革,为炮制工艺研究提供了思路和方法。通过对古代和现代枳壳炮制方法的对比,为确立科学的现代炮制方法和枳壳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6.
古今枳壳炮制演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琦  张典瑞 《中成药》1992,14(10):21-23
对枳壳炮制演变作了系统考证。历代以去瓤、切片和麸炒居多,清炒或炒炭亦较常见,并综合分析了其炮制方法和意图。  相似文献   

7.
枳壳炮制浅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枳壳的炮制 ,历代以去瓤后麸炒者居多 ,其法为取麸皮撒入热锅内 ,用中火加热至冒烟 ,加入枳壳片 ,迅速拌炒至深黄色。筛去焦麸皮即可。实验证明 ,挥发油为枳壳的主要活性成分 ,但其果瓤和中心柱中挥发油含量则甚少 ,且不含右旋柠檬烯 ,极易霉变和虫蛀 ,其煎液味极苦涩 ,不堪入口 ,是枳壳中的质次部分。而一般药材枳壳中的枳壳瓤约占其重量的 2 0 % ,传统炮制中将其作为非药用部位除去是合理的 ,故枳壳的炮制应除去果瓤入药。枳壳麸炒后挥发油含量降低约 1 /2 ,其水煎液对兔离体肠管、子宫及小鼠胃肠蠕动的作用强度均低于生枳壳水煎液 ,这与…  相似文献   

8.
9.
中药枳壳的炮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丽萍 《河南中医》2009,29(12):1230-1231
通过对枳壳的炮制学古文献研究,挖掘整理出枳壳20多种炮制方法,但记载最多、沿用时间最长、至今还在大量采用的是麸炒法。枳壳经麸炒后因物理吸附和化学反应降低其燥性,同时枳壳借麦麸和中益脾之功效,在麸炒后制成药对,从而增强疗效。  相似文献   

10.
枳壳炮制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枳壳炮制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烟台市芝罘医院(264000)董文云高绪社郭正莒县中医医院(276500)刘希香关键词枳壳中药炮制历史沿革炮制研究挥发油枳壳为芸香科植物酸橙CilrusauranliumL.的未成熟果实,临床常用作理气宽中、行气消胀药。其古...  相似文献   

11.
枳壳在我国作药用有着悠久的历史,从汉代至清代记载了多种炮制方法,可以归纳为净制、切制、火制、辅料炮制四类,而其中以去瓤麸炒居多.针对枳壳传统炮制方法,当代学者从有效成分、药理作用、炮制工艺等方面进行的实验研究,为探讨枳壳炮制方法的合理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麸炒和麸烘两种不同的炮制工艺对于枳壳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冷浸法"分别测定并比较枳壳饮片、麸炒和麸烘炮制品中的水溶性浸出物含量;采用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并比较枳壳饮片、麸炒和麸烘炮制品中的总黄酮含量。结果:水溶性浸出物含量,麸炒枳壳[(27.67±2.47)%]及麸烘枳壳[(26.69±1.68)%]均高于枳壳饮片[(22.85±1.63)%]的水溶性浸出物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麸炒枳壳及麸烘枳壳两种炮制方法的水溶性浸出物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总黄酮含量,麸炒枳壳[(6.49±2.03)%]及麸烘枳壳[(6.14±1.97)%]两种炮制方法与枳壳饮片的[(6.83±1.91)%]比较略有降低,但缺乏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炮制可使枳壳的有效成分溶出量增加,而对总黄酮含量的影响极小;麸炒和麸烘法两种炮制工艺对枳壳质量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利用UHPLC-Q-TOF-MS对同一批枳壳药材生品饮片及其炮制品进行分析,比较炮制前后成分变化,探讨粤港枳壳饮片发酵炮制机制的物质基础。通过比对生品与炮制品的正负离子模式离子流出峰,并以化合物炮制前后离子峰面积比为炮制前后变化指数进行比对。结果发现枳壳经发酵炮制后,产生圣草酚-7-O-葡糖苷、橙皮素-7-O-葡萄糖苷、5-去甲基川陈皮素等3个新生成分,并可显著增加柚皮素和橙皮素成分,以及明显增加柠檬苦素,sudachinoid A,黄柏酮酸,诺米林酸等柠檬苦素类衍生物成分。提示粤港枳壳饮片所采用的发酵为主的方法对提升炮制品的生物活性和生物利用率,增强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加强保护和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4.
大蓟枳壳厚朴3种饮片炮制机理研究思路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实际科研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对大蓟、枳壳、厚朴3种中药的炮制机理研究提出了一点思路和建议,认为在进行了各饮片的炮制工艺规范化和质量标准研究之后,还应该积极开展炮制机理研究.对各药及其炮制品种的药效物质基础进行分析,再与药量作用的研究嚼密结合,通过活性物质或成分与相对应药理药效的分析比较,最终使药物炮制机理得以阐明。  相似文献   

15.
枳壳规范化栽培及炮制加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枳壳原植物的生长习性、繁殖技术、栽培及田间管理,并介绍了枳壳的炮制加工,可为枳壳的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枳壳炮制历史悠久,炮制方法较多,除目前主流饮片品种生枳壳与麸炒枳壳外,历代文献还记载有面炒、米炒、炒焦、炒炭、盐制、蜜制、药汁制等17种炮制方法。笔者拟对古今文献进行全面查阅和梳理,通过厘清枳壳的炮制历史沿革,分析枳壳的现代研究现状,总结了产地加工、炮制工艺、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等现代研究进展,并对枳壳炮制的后续研究工作提出设想,以期为筛选枳壳优势饮片品种、规范特色饮片炮制工艺、阐释炮制科学内涵、提升药材资源利用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不同产地枳壳饮片炮制前后挥发油GC-MS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龚千锋  钟凌云  曹君  易炳学  周道根 《中成药》2007,29(11):1639-1644
目的: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对不同产地枳壳饮片炮制前后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枳壳中提取挥发油。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从4个主产地的枳壳生品及炮制品中共鉴定出192个化合物,4个品种枳壳炮制后均有新化合物产生,除四川枳壳外,其余产地枳壳总化合物成分减少,同时有部分化合物经炮制后含量发生变化。结论:GC-MS联用适用于枳壳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为枳壳饮片质量评价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按照传统炮制中药饮片的要求,笔者对枳壳,荆芥,苍术等3种中药进行炮制,并测定其炮制前后挥发油的含量,对苍术挥发油成分做气相色谱分析,并对含有挥发油中药饮片的加工炮制方法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枳壳挥发油含量对小鼠胃肠推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20.
不同产地枳壳饮片炮制前后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枳壳饮片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枳壳中提取挥发油。用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体积分数,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共鉴定了186个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0%以上,不同产地及炮制前后对枳壳饮片挥发油含量影响较大。结论此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适用于枳壳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为枳壳饮片的质量进一步评价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