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胃瘫综合症(PGS)是腹部手术后因胃肠功能紊乱导致胃排空延缓,为流出道非机械性梗阻为主要表现的功能性疾病,是腹部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目前认为,腹部手术后PGS的发生与多因素及多系统参与胃肠动力的调节和反馈有关,主要因素包括精神过度紧张、疾病种类、手术方式、手术创伤大小、严重营养不良、血糖异常、饮食改变等.  相似文献   

2.
术后胃轻瘫综合征(postsurgical gastroparesis syndrome,PGS)是指腹部手术后继发的非机械性肠梗阻因素引起的以胃排空障碍为主要征象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亦称功能性排空障碍。PGS是腹部手术尤其是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和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相似文献   

3.
术后胃瘫综合征(PGS)是在腹部手术后因胃肠功能紊乱导致胃排空延缓,胃流出道非机械性梗阻为主要表现的功能性疾病,是腹部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目前认为,腹部手术后PGS的发生与多因素及多系统参与胃肠动力的调节和反馈有关,主要因素包括精神过度紧张、疾病种类、手术方式、手术创伤大小、严重营养不良、血糖异常、饮食改变等。表现为上腹部饱胀感,继之呕吐,为溢出性,呕吐物多数含有胆  相似文献   

4.
胃瘫综合征(PGS)是在腹部手术后因胃肠功能紊乱导致胃排空延缓、胃流出道非机械性梗阻为主要表现的功能性疾病,是腹部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多见于胃癌根治术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其发生率在0.4%~5%,  相似文献   

5.
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发生原因的分析及其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surgical gastroparesis syndrome,PGS)是指因各种腹部手术改变了正常神经激素和肌源性因素对胃排空的调控,术后非机械性梗阻因素引起的以功能性胃排空障碍为主要症状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术后胃引流量多,持续时间长,如进食会出现上腹饱胀、膨隆及恶心、呕吐等症状。正确的诊断治疗和护理对缩短胃瘫病程、减轻患者痛苦至关重要。我科自2002年1月至2008年6月共发生16例PGS,均经非手术保守治疗,恢复正常。现将原因分析及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胃瘫综合征(PGS)是指腹部手术后胃肠动力紊乱所致的非机械性的胃排空延迟,它是因为腹部手术后消化道解剖关系发生改变、神经支配受到阻断造成的以非机械性胃排空障碍为主要征象的胃动力紊乱,主要特征是胃排空速度延缓.我科于2012年7月收治了1例肠癌综合治疗后并发胃瘫的患者,本文将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张志静 《天津护理》2011,19(3):150-150
术后胃瘫综合征(PGS)是指腹部手术后因胃肠功能紊乱,胃排空延缓,胃流出道非机械性梗阻为主要表现的功能性疾病。也称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是腹部手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及时诊断和正确护理是缩短病程、避免再次手术和顺利痊愈的重要措施。现就我科16例腹部手术后发生胃瘫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surgical gastroparesis syndrome,PGS)是术后非机械性梗阻引起的以功能性胃排空障碍为主要征象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PGS发生后通常持续时间长且容易导致营养不良,继发多种术后并发症,临床处理比较棘手。  相似文献   

9.
手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surgical gastroparesis syndrome,PGS)是一种腹部手术后非机械性梗阻,由于胃动力因素、精神因素等综合影响引起的,以胃排空障碍为主要征象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2003~2010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共收治41例PGS患者,常规行胃镜联合综合性非手术方法治疗PGS,不仅能明确诊断且能加速非手术方法的治愈时间,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腹部非胃、十二指肠手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operative gastroparesis syndrome,PGS)发生的高危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04年9月-2010年3月2559例腹部非胃、十二指肠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PGS组和非PGS组,其中PGS组23例,非PGS组2536例.结果 比较...  相似文献   

11.
金锦华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6):1489-1490
颅咽[1]瘤是颅内常见的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2%~5%,在生物学上是一种生长较缓慢的良性肿瘤,手术全切除可以达到治愈。但肿瘤发生的解剖位置及毗邻结构复杂,术后易发生尿崩症、中枢性高热、意识障碍、循环衰竭、癫痫、视力障碍、消化道出血、垂体功能低下等并发症。由于手术时损伤垂体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减肥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总结分析我院行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减肥术的156例患者中,术后出现的吻合口漏、出血、肺栓塞、呼吸衰竭、脐部感染、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进行原因分析,实施个体化的护理措施,术后加强随访,避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人早日康复。结果所有患者中,1例爆发急性胰腺炎转院治疗,其余患者均顺利出院,取得满意的效果。结论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减肥术后有一定的并发症,但护理措施得当,大部分并发症是可防可免的,正确认识术后并发症,对患者的康复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潘怀清 《护士进修杂志》2013,(22):2108-2109
疼痛是机体受到对组织损伤或潜在性损伤产生的一系列本能应激反应,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过程,是临床上许多疾病过程中最常见的症状,也是患者最关心,最急于解除的症状。  相似文献   

14.
腹腔间隙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是指各种原因引起腹内压(intra abdominal presssure,IAP)增高导致胃肠、心血管、肺、肾及颅脑等多器官系统的功能障碍[1].1983年Richards首先描述腹腔间隙综合征,至今为止已有较多的病例报道.该病病死率很高,国外报道为60%~70%[2].ACS常发生于严重创伤后,尤其是腹部创伤后及各种需要大量液体复苏的患者.简言之,ACS就是腹内高压伴有器官功能障碍.创伤后ACS可分为原发性ACS和继发性ACS.在继发性ACS中,有学者把腹部以外的创伤后过量液体复苏所引起的ACS称为过急性ACS(hyperacute ACS,HACS)[3].由于创伤后ACS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隐匿性,又常常被原发伤情所掩盖,易被忽视,因此,加强对ACS的观察与护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2006年6月~2011年6月,本院急诊外科收治12例创伤后ACS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腹腔间隙综合征(ACS)是指因各种原因引起腹内高压(IAH)导致心血管、肺、肾、腹腔内脏及颅脑等功能障碍或衰竭的综合征。其病死率较高,因此,如何提高该综合征抢救的成功率是临床研究的重点之一。2003年12月~2010年12月,我科对25例严重创伤并ACS患者进行VSD封闭引流,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就其应用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黄琛 《护士进修杂志》2014,(15):1413-1414
目的观察改良多功能腹带在开腹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开腹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改良多功能腹带;对照组使用普通腹带,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切口一期愈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对照组切口裂开及腹壁疝的发生率有低于对照组的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改良多功能腹带用于治疗开腹手术患者能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王金招  罗燕  黄樟凤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2):1115-1116
目的探讨膨肺联合振动排痰机预防老年腹部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入选的60例老年腹部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采用ICU常规呼吸道护理;实验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早期采用膨肺联合振动排痰机。观察两组患者排痰效果、血气分析中PaO2、PacO2、SaO2改善差值、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排痰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排痰效果优于对照组;术后第5d实验组及对照组的PaO2,改善差值分别为(14.22±7.81)和(4.00±2.71),PaCO2改善差值分别为(15.48±7.45)和(14.21±9.34),SaO2改善率分别为(9.25±3.20)和(2.48±1.6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实验组肺部感染发生率6.00%(2例),对照组肺部感染发生率26.67%(8例),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老年腹部术后早期采用膨肺联合振动排痰机能促进呼吸道分泌物排出,改善肺通气,预防低氧血症,达到预防肺部感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腹部外科手术患者因基础疾病,禁食、禁水、麻醉药物的影响,术中失血、失液等,均可引起患者在术后出现低血容量的表现,导致血压下降,脏器灌注减少,进一步引起脏器功能障碍;手术创伤后钠水调节的代偿机制减弱,不恰当的过度液体治疗又会引起组织水肿、循环过负荷,甚至心力衰竭。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高龄患者越来越多,这类患者多伴有心、肺、肝基础疾病,不当的过多液体灌注,易引起患者心肺功能衰竭等并发症。我科对47例老年腹部外科手术后低血容量患者行术后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其间严密观察尿量、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等血流动力学及氧供需指标,注重个体差异,以保证脏器组织灌注和器官功能正常,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王晓慧  张海娇  李勤 《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3):1223-1224
缝针是手术缝合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其种类繁多,型号各不相同。在紧张的手术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缝针丢失。目前,临床非常重视术前、关闭腹膜前、关闭腹膜后缝针的三清点工作。然而,关闭腹膜后至缝合皮肤期间,缝针的清点复核往往被忽视。2007年1月~2009年6月我院共发生腹膜外手术缝针丢失6例。现对缝针丢失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陈敏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3):242-243
Wernicke脑病是维生素B1缺乏导致的代谢性脑病,主要表现为突然发作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典型的Wernicke脑病出现眼外肌麻痹、精神异常及共济失调等三组特征性症状[1].维生素B1在体内无储存能力,成人日需量0.54~1.3 mg.持续呕吐,极易造成维生素B1的长期摄取不足和过度消耗,如补充不足且持续呕吐1个月以上,极易造成维生素B1严重缺乏并发Wernicke脑病.外科腹部手术后并发Wernicke脑病在临床上少见.我科2007年1月共收治外科胃肠手术后并发Wernicke脑病患者7例,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