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颞浅动脉岛状筋膜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颞浅动脉岛状筋膜瓣的临床应用刘向业赵玉亭郭继华自1992年1月至1996年6月用带颞浅动脉岛状筋膜瓣修复面部软组织缺损及耳鼻再造共36例,形成39个筋膜瓣,均获成功,外形满意。根据需要筋膜瓣可包括皮下浅筋膜、颞筋膜浅层、颞肌肌膜表面、帽状腱膜层、颅骨...  相似文献   

2.
我科自1981年以来应用以颞浅血管为蒂的颞筋膜瓣、颞肌筋膜瓣、前额皮瓣、头皮瓣及耳后皮瓣,修复颜面部组织缺损、耳郭修复再造及眉毛再造等共69例,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颞浅血管为蒂的组织瓣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科自 1981年以来应用以颞浅血管为蒂的颞筋膜瓣、颞肌筋膜瓣、前额皮瓣、头皮瓣及耳后皮瓣 ,修复颜面部组织缺损、耳郭修复再造及眉毛再造等共 69例 ,取得较好效果。1 临床资料本组 69例中男 4 8例 ,女 2 1例 ,年龄 13~ 5 7岁。烧伤后全耳缺损 8例 10只、耳大部缺损 7例 ,外伤后耳大部缺损 4例 ,先天性小耳畸形 10例 ,半侧颜面萎缩 4例 ,颧部凹陷 3例 ,严重下睑外翻、结膜囊缩窄、结膜囊缩窄伴眼睑皮肤缺损、鼻翼缺损及面颊部皮肤缺损各 2例 ,眉毛缺损 2 2例 2 8侧 ,颞部凹陷1例。修复方法及部位 :颞筋膜瓣外加植皮全耳再造 18例 2 0只…  相似文献   

4.
作者自1980年以来应用12种不同岛状皮瓣(或筋膜瓣)修复全身各种皮肤及软组织缺损共18例。如应用颞浅动脉岛状皮瓣修复面部缺损,前额疤痕;颞浅动脉岛状筋膜瓣充填面部凹陷;枕后动脉头皮瓣修复头皮缺损;背阔肌岛状皮瓣修复上臂、腋前胸壁缺损;前  相似文献   

5.
面、颌、唇、鼻、耳的整形修复1.1 面部凹陷与萎缩畸形的修复共34例,包括面萎缩11例、创伤13例、1.2鳃弓综合征等10例,采用颞浅筋膜颞肌瓣搭载真皮片移植术。作者认为单用真皮片或单用颞浅筋膜颞肌岛状瓣,组织量均显不足。脂肪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颞浅筋膜瓣翻转覆盖Medpor耳支架Ⅰ期全耳再造术在烧伤后全耳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和操作要点。方法 以Medpor为耳廓支架,掀起颞浅筋膜瓣,翻转包裹Medpor耳支架,筋膜表面游离植皮行Ⅰ期全耳再造术,共修复15例烧伤后全耳廓缺损患者。结果 15例患者再造耳廓外形满意。结论 颞浅筋膜瓣翻转包裹Medpor支架Ⅰ期全耳再造,具有手术时间短,操作步骤少,患者损伤小以及术后耳廓形态满意等优点,是一种适合于修复烧伤后全耳廓缺损畸形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颞浅筋膜瓣预构颈部扩张皮瓣,修复大面积面部缺损的效果。方法 2013年6月至2015年3月,应用颞浅筋膜瓣预构颈部扩张皮瓣,治疗10例大面积面部缺损患者。分离颞浅筋膜瓣,返折后固定于颈部预扩张皮瓣下方,并放置扩张器;经5~6个月的扩张获得足够的新生皮肤后,设计皮瓣,形成以颞浅筋膜为蒂的岛状皮瓣,将皮瓣转移修复面部缺损。结果 颞浅筋膜瓣预构颈部皮瓣后,可使扩张量达到400~800 m L,平均修复面积为129 cm2,大小8 cm×9.5 cm~14 cm×14 cm。扩张过程中未出现缺血、坏死等并发症。本方法成功修复10例患者的面部缺损,术后随访6~12个月,皮瓣色泽、质地与面部皮肤接近。结论 采用颞浅筋膜瓣预构颈部扩张皮瓣,可有效增加扩张皮肤血液供应,从而获取较大面积的扩张皮肤进行面部修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颞浅动静脉双蒂岛状组织瓣修复副鼻窦开放性损伤的方法。方法:对上颌窦、额窦开放性缺损12例患者,利用同侧颞浅动脉、静脉作为供养血管,形成颞浅动脉顶支颞筋膜岛状组织瓣和额支额部岛状皮瓣,通过皮下组织隧道将组织块移植到缺损的副鼻窦区,进行副鼻窦窦腔的充填和皮肤缺损的修复。结果:12例患者,颞浅动脉顶支颞筋膜岛状组织瓣及额支额部岛状皮瓣全部成活,切口愈合良好。随访观察9例,随访时间为6个月至3年,凹陷区填充效果满意,两侧对称性好。3例患者失访。结论:利用颞浅动脉顶支颞筋膜岛状组织瓣和额支额部岛状皮瓣修复副鼻窦开放性损伤,不需吻合血管,操作较简单,易于成活,术后外观满意,是较好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颞浅动静脉双蒂岛状组织瓣修复副鼻窦开放性损伤的方法.方法:对上颌窦、额窦开放性缺损12例患者,利用同侧颞浅动脉、静脉作为供养血管,形成颞浅动脉顶支颞筋膜岛状组织瓣和额支额部岛状皮瓣,通过皮下组织隧道将组织块移植到缺损的副鼻窦区,进行副鼻窦窦腔的充填和皮肤缺损的修复. 结果:12例患者,颞浅动脉顶支颞筋膜岛状组织瓣及额支额部岛状皮瓣全部成活,切口愈合良好.随访观察9例,随访时间为6个月至3年,凹陷区填充效果满意,两侧对称性好.3例患者失访.结论:利用颞浅动脉顶支颞筋膜岛状组织瓣和额支额部岛状皮瓣修复副鼻窦开放性损伤,不需吻合血管,操作较简单,易于成活,术后外观满意,是较好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0.
颞肌筋膜瓣与自体全厚皮片移植修复面颊部严重组织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 2 0 0 3年 ,笔者单位在修复面颊部严重组织缺损方面 ,应用颞肌筋膜瓣与自体全厚皮片移植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 8例 ,其中男 7例 ,女 1例 ,年龄 18~ 35岁。严重烧伤 5例 ,车祸致伤 3例。应用解剖 :颞肌位于颞窝中 ,其外覆盖颞浅筋膜、颞中筋膜、颞深筋膜 ,该肌肉前部纤维呈垂直位 ,后部纤维呈水平位 ,通过颧弓深面 ,止于下颌骨喙突。由颌内动脉发出颞深动脉 ,在翼内肌与翼外肌之间发出两支 ,在颞肌与颅骨之间上行 ,前支供应颞肌中份 ,后支供应颞肌后份 ,而颞肌前份由颞肌的颞支供血。手术方法 :(1)根据面颊部软组织缺损情况 ,在颞区手术设计中需注意剥离的大致范围 ,并应用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标定颞浅动脉及颞深动脉的走行。 (2 )自颞顶部至耳轮脚 ,纵行切开头皮及耳前皮肤 ,切口长约 10cm,颞顶部行横行切开 ,长约 6cm,沿头皮颞浅筋膜层仔细剥离 ,勿损伤毛囊 ,且注意保护颞浅筋膜内的动脉 ,分别向两侧掀起头皮瓣 ,扩大剥离范围 ,视具体需要 ,远端可到达头顶部超过颞肌边缘 ,形成颞浅筋膜、帽状腱膜及骨膜等复合组织 ,颞肌与筋膜联合组织宜从骨面剥离 ,...  相似文献   

11.
皮肤扩张加颞浅筋膜瓣耳再造修复小耳畸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应用皮肤扩张术加颞浅筋膜瓣行耳再造修复小耳畸形的临床经验。方法小耳畸形患儿6例,均行颅侧区皮肤扩张颞浅筋膜瓣覆盖、自体肋软骨作耳廓支架行全耳再造。结果平均随访1.5年,6例外耳结构清晰,外形满意,耳颅角稳定在30°~40°。结论皮肤扩张加颞浅筋膜瓣耳再造是一种较好的外耳成形方法。  相似文献   

12.
应用颞顶筋膜瓣耳再造的显微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通过耳颞区的显微解剖学研究,阐明带蒂颞顶筋膜组织瓣一期耳再造的解剖学基础方法选用12具乳胶灌注、10%福尔马林固定的新鲜颞区标本,分层进行显微解剖观察,精确记录颞顶筋膜的血管神经分布,结果颞区筋膜分三层,颞顶筋膜组织是SMAS筋膜的一部分,帽状腱膜是颞浅筋膜的向上延伸耳颞区筋膜有颞浅动脉、耳后动脉及其丰富的吻合支形成的血管网供血。结论颞顶筋膜具有恒定的血管、感觉神经分布,一期耳再造的修复,为保证耳再造的良好覆盖,需要在颞融合线处保证颞浅筋膜与颞中筋膜的完整连续。对于全耳再造需要部分耳后筋膜的参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颞浅筋膜的解剖学研究,阐明岛状颞浅筋膜瓣移植预制颈部轴型皮瓣的解剖学基础.方法 选用32侧甲醛固定、16侧新鲜的头颈部标本进行解剖,观测颞浅筋膜组织结构及其血管分布、分支及走行情况,并在新鲜尸体标本上进行岛状颞浅筋膜瓣移植到颈部的模拟手术设计.结果 颞浅筋膜是SMAS筋膜的一部分,颞浅动脉是颞浅筋膜的主要血供来源.以颞浅血管为蒂的舌状颞浅筋膜瓣蒂长达6~8 cm,翻转移植可至颈部胸锁乳突肌的中段区域.结论 颞浅筋膜有恒定的感觉神经和血管分布,岛状颞浅筋膜瓣有足够长度的血管蒂供移植至颈部,是预制颈部轴型皮瓣的良好载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外耳再造术后出现皮瓣坏死、软骨支架外露后,应用颞浅血管为蒂的颞浅筋膜瓣联合中厚皮片植皮的方法进行修复的效果.方法 沿颞部发际内行垂直切口,以颞浅血管为蒂,沿颞肌筋膜表面剥离,形成颞浅筋膜瓣,向下旋转包裹支架外露部位,筋膜瓣表面行游离中厚皮片移植,术后给予抗感染治疗3d.结果 10例患者术后伤口均愈合良好,无支架外露、皮片坏死现象.随访3~12个月,其再造耳耳轮、对耳轮、三角窝等表面结构清晰,有明显的立体形态,不显臃肿,效果满意.结论 对外耳再造术后出现软骨支架外露,利用颞浅筋膜瓣联合游离移植中厚皮片法可获得较满意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颞浅筋膜预置耳后扩张皮瓣,在修复面部较大面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方法 自2007年,对10例较大面部浅表性组织缺损患者,采用颞浅筋膜预置耳后扩张皮瓣进行修复.Ⅰ期手术形成由颞浅动脉顶支供血的筋膜岛状瓣,预置于耳后乳突区皮下,同时在筋膜瓣下埋置皮肤扩张器.注水完成并保持3~5个月,动脉造影观察颞浅动脉分支在耳后的区分布.Ⅱ期手术取出扩张器,形成以颞浅动脉直接供血的耳后岛状皮瓣,经皮下隧道转移覆盖面部创面.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随访6~18个月.2例术后24h出现皮瓣远端静脉回流受阻,致浅表组织坏死,于2周内创面愈合.其余皮瓣存活良好.皮瓣切取最大面积7 cm×3.5 cm.结论 颞浅筋膜岛状瓣预置耳后扩张皮瓣,皮瓣薄,供皮区无需植皮,面部不增加额外切口,适合于面部较大面积创面的修复.  相似文献   

16.
面、颌、唇、鼻、耳的整形修复济南中心医院报告34例面部凹陷与萎缩畸形的修复,包括面萎缩11例、创伤13例、1.2鳃弓综合征等,采用颞浅筋膜、颞肌瓣搭载真皮片移植术,作者认为单用真皮片或单用颞浅筋膜颞肌岛状瓣,组织量均显不足。脂肪颗粒注射用于局限性面部...  相似文献   

17.
面部是人体最重要的美学部位,而各种原因导致的面部畸形或缺损给患者带来极大的身心伤害,需要通过整形手术修复。早在1893年,Dunham即用包含颞浅动脉的头皮瓣完成了面部缺损的修复,1917年,Esser首次使用术语“岛状皮瓣”,1963年,McGregor介绍颞肌瓣并用于中下面部的修复。在面部整形外科发展过程中,以颞浅动静脉为基础的额部、颞项部、项枕部皮瓣或颞项筋膜瓣已广泛用于修复面部畸形或缺损。  相似文献   

18.
颞浅筋膜瓣在全耳再造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颞浅血管为蒂的颞筋膜在全耳再造中的应用。方法:设计以颞部为蒂的颞浅筋膜瓣包裹整个Medpor支架行全耳再造。结果:共完成25例,术后随访期平均10个月,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颞浅血管为蒂的筋膜瓣血管吻合支丰富,血运好,厚薄均匀适中,且供区隐蔽,组织供量大,再造耳轮廓及耳甲腔等细微结构清晰,立体感强,是一种较理想的全耳再造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颞浅筋膜瓣转移加游离植皮的方法修复颌面部洞穿性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3例因肿瘤术后、炎症、外伤等造成的颌面部洞穿性缺损的患者,采用带颞浅血管蒂颞浅筋膜瓣转移加游离植皮进行修复.结果13例患者均得到了较满意的封闭修复,其中2例患者植皮区部分坏死,1例患者颞浅筋膜瓣的边缘出现小的洞穿性瘘口,经换药及再次局部手术后痊愈.随访6个月至2年,效果较满意.结论颞浅筋膜瓣血供丰富,安全可靠,供区不留畸形,是修复颌面部洞穿性缺损的良好的自体组织材料.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介绍超长蒂颞浅动脉筋膜岛状皮瓣修复鼻翼缺损的手术方式.方法 29例外伤性鼻缺损,其中采用颞浅动脉额支筋膜岛状皮瓣修复12例,颞浅动脉顶支筋膜岛状耳后皮瓣修复14例,预制颞浅动脉顶支筋膜耳后皮瓣3例.结果 27例皮瓣的颜色、质地和形态良好,疗效满意;2例出现皮瓣部分坏死,需再次修复手术.结论超长蒂颞浅动脉筋膜岛状皮瓣治疗鼻尖、鼻小柱及鼻翼缺损,供区损伤小,受区颜色形状好;并且预制的超长蒂颞浅动脉筋膜岛状耳后皮瓣血运可靠,可一次解决衬里问题,此皮瓣是修复鼻尖、鼻翼缺损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