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腹腔镜肾囊肿开窗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腔镜肾囊肿开窗术目前已成为肾囊肿外科的首选术式。与传统的肾囊肿切开术相比具有创伤小、切口小、术后患者痛苦小等优点。肾囊肿是泌尿外科较常见的疾病,其中以单纯性肾囊肿、多囊肾最为常见,囊肿开窗术是外科治疗的主要手段,我科2004年1月-2005年5月采用腹腔镜治疗肾囊肿的患者50例,疗效满意,均获成功,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病人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48例肾囊肿病人行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同时加强围术期护理。[结果]48例病人手术均成功,未发生大出血、皮下气肿、尿漏、感染等并发症,术后随访无复发病例,病人护理满意度为100%。[结论]加强肾囊肿病人行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3.
电视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是1992年应用于泌尿外科的新技术^[1]。我院从2001年l0月~2003年7月共完成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15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对34例单纯肾囊肿患者行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加强术前心理护理,做好术前准备、术后生命体征的观察、饮食及活动、切口及引流管的护理,以及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结果 34例肾囊肿手术顺利,术后并发症2例,术后恢复良好,均治愈。结论加强对肾囊肿行后腹腔镜下去顶减压术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对肾囊肿患者行后腹腔镜肾囊肿开窗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12例患者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前准备、体位指导;术后进行卧位指导、饮食护理、穿刺处护理,保持导尿管及引流管通畅,并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结果:术后23例患者发生尿漏,经精心治疗与护理后痊愈。本组患者均未发生其他并发症,住院7—14d,平均10d,痊愈出院。结论:对肾囊肿患者行后腹腔镜肾囊肿开窗术并在围术期进行精心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6.
后腹腔镜肾囊肿开窗术治疗肾囊肿112例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对肾囊肿患者行后腹腔镜肾囊肿开窗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12例患者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前准备、体位指导;术后进行卧位指导、饮食护理、穿刺处护理,保持导尿管及引流管通畅,并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结果:术后23例患者发生尿漏,经精心治疗与护理后痊愈.本组患者均未发生其他并发症,住院7~14 d,平均10 d,痊愈出院.结论:对肾囊肿患者行后腹腔镜肾囊肿开窗术并在围术期进行精心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7.
赵丽辉  付亚丽 《护理研究》2004,18(3):508-508
肾囊肿临床多见,其治疗现已由B超介导穿刺硬化剂注射及开腹手术逐渐过渡到腹腔镜下手术,腹腔镜下肾囊肿开窗去顶无水酒精灌洗术是我院新开展的一项技术,经临床观察和比较,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疼痛轻,不易感染及复发等优点。新技术的顺利开展和应用,与护理人员的整体护理是分不开的,现将有关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2006年以来,我们共实施13例经腹膜后间隙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对患者进行精心的围术期护理及手术配合,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吴小春 《全科护理》2014,12(9):784-785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病人的护理,以更好地为病人服务。[方法]对36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病人的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36例病人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未有并发症发生,治愈出院。[结论]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疼痛轻、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而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加强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是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病人护理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 2004年4月2008年4月,对468例接受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患者实施全面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 468例经后腹腔镜去顶减压术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6.28mL,术后平均下床时间28.07h,肛门平均排气时间25.18h,平均引流管拔除时间27.15h,平均住院8.97d,平均术后住院天数4.90d。术后未发生出血,无气胸发生。皮下气肿3例。结论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围手术期的全面护理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预防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针对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中病人的病情特点和手术要求,应用循证护理提出问题,然后查阅文献、寻找实证,把循证护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手术病人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结果:病人进入手术室后心理平静,主动配合护理和麻醉,手术过程流畅、快捷,术中无护理并发症,苏醒后病人无不良主诉,返回病房后心理状态稳定。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可改善病人的心理状态,减少手术体位相关的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和手术效率,保证了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后腹腔镜行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治疗肾囊肿患者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对45例肾囊肿忠者采用自制气囊建立腹膜后腔隙,而后采用后腹腔镜实施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并给予精心护理与密切配合。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全部成功,无改开放手术者,无明显并发症,手术时间30~90min,术中出血20—100ml,均未输血。术后住院时间3-5d,平均4d。结论:后腹腔镜手术具有损伤小、安全可靠、恢复快、疗效好等优点,是治疗肾囊肿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患者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56例经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患者给予充分术前护理、密切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结果:56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大出血、皮下气肿、尿瘘、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加强对患者的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可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2006年1月-12月,我院对66例肾囊肿患者行经皮肾穿刺硬化治疗,在护理实施中介入循证护理方法,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析对接受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快速康复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均选自本院2019年3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肾囊肿患者共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分组,设定其中36例患者为观察组并实施快速康复护理,其余3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护理后的疼痛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的术后恢复情况,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对接受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快速康复护理的效果十分确切,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从而加快患者的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6.
肖玲 《当代护士》2015,(12):45-46
总结了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护理体会。包括术前、术后护理以及出院指导。术后护理涉及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活动与饮食指导、引流管的护理以及术后出血、高碳酸血症、皮下气肿、下肢静脉炎、肩部酸痛等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认为做好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总结了118例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项减压术患者的护理,包括: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检查及准备好设备、器械,熟悉肾脏及其周围脏器的解剖结构和相互关系,术中主动熟练地配合,术后加强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认为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具有出血少、切口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对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超声引导下穿刺治疗肾囊肿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肾囊肿传统的方法是手术治疗,较易产生并发症。我院1996年2月~2006年3月,通过在B超引导下以无水乙醇为硬化剂穿刺治疗肾囊肿21例,经严密观察和护理,效果满意,现将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随着影像医学的进步,肾囊肿的发现率逐渐提高,无临床症状的小囊肿不必处理,而当肾囊肿增大出现临床症状或影响肾功能时应当积极治疗.应用腹腔镜技术治疗肾囊肿是一个新的治疗手段,不仅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切口美观,而且临床效果满意[1].本文报告52例经腹膜后间隙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的手术配合和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20.
腹腔镜与传统开放性肾囊肿去顶术护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传统开放性肾囊肿去顶术的护理方法,提高护理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方法:通过对腹腔镜组和传统开放性组的心理护理,术前指导和术后的常规护理,术后离床活动,肠道功能恢复,体力恢复,平均住院天数,创伤痛苦等方面作了统计学处理和对比分析。结果;腹腔镜肾囊去顶术与传统开放性肾囊肿去顶术比较,优点显著,是目前较先进的肾囊肿微创手术。结论:随着腹腔镜的广泛应用和推广,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