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头颈部肿瘤占全身肿瘤的5%[1],大部分来源于黏膜的鳞状上皮细胞,鳞状上皮癌占95%.这类肿瘤早期诊断较困难,预后较差,其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检查等做出,其中病理检查是确诊手段.PET、PET/CT作为一种新的先进的影像技术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逐渐显示出优势.  相似文献   

2.
不明原发灶肿瘤(Cancer of unknown primary,CUP)是一群异源发生的肿瘤,指转移灶经穿刺细胞学或组织病理学已得到确认而通过其他检查(包括详细的病史回顾、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常规影像学检查)尚未发现原发灶的肿瘤,约占所有恶性肿瘤的3%~10%[1-3].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在肝脏恶性肿瘤介入治疗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18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男15例,女3例,年龄36~83岁,平均61.5岁)均在介入治疗后,临床症状或AFP检测怀疑残留或复发,但传统影像学检查未能明确病灶时行全身PET/CT检查,检查结果以最终病理结果或随访结局为参考。结果:最终共证实28处病灶,PET/CT检测出了93.7%(15/16例)的肝内病灶,100%(12/12例)的肝外病灶,总体检出率为96.4%。在15例中,PET/CT至少能检出1个病灶。结论:18F-FDG PET/CT显像有助于诊断肝脏恶性肿瘤介入治疗后传统影像学不能明确的肝内复发或新发病灶,并能同时有效地发现肝外病灶。  相似文献   

4.
18F-FDG PET/CT显像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最常见的胃肠道间叶性肿瘤,约占全部胃肠道间叶性肿瘤的80%,发生于胃肠道固有肌层,此病的特点是免疫组织化学CD117(KIT)染色阳性,具有腔外生长的倾向,易发生出血、坏死和囊变,半数以上病例可发生胃肠道黏膜溃疡,恶性病变常见的转移部位是肝脏和腹膜,而局部淋巴结转移少见[1-3].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全身显像在原发性小肠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总结38例小肠病变患者18F-FDG PET/CT的显像资料,均经手术或活检(37例)以及3年内随访(1例)证实,将18F-FDG PET/CT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评估18F-FDG PET/CT的诊断价值。结果 :38例患者,FDG高摄取病变33例(另外2例SUVmax分别为1.6、2.3,在小肠生理性低摄取的背景下亦能准确发现病灶),其中肿瘤性病变占87.9%(29/33),良恶性病变代谢SUVmax值无统计学意义。CT以小肠新生物为肿瘤性病变最主要征象,包括肠管的局限性增厚(17/31)和软组织肿块(20/31)。3例假阳性(均有明确高代谢病灶,均发生肠梗阻)和1例假阴性(新生物及高代谢均不明显),18F-FDG PET/CT全身显像诊断原发性小肠病变的敏感度96.8%(30/31),特异度57.1%(4/7),假阳性率42.9%,假阴性率3.2%,准确度89.5%(34/38)。结论 :18F-FDG PET/CT对原发性小肠肿瘤具有很高的诊断效能,但对于部分代谢较高的良性病变和代谢较低的恶性肿瘤易误诊,需引起相关诊断工作人员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放射治疗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06年出现了适型放疗和调强放疗的概念,它使得放疗科医生能在医学影像的指导下精确的调整放疗的靶区形状和剂量,减少了放疗对正常组织的副作用[1]。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luorine-18 fluorodeoxyglucose,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在诊断乳腺癌及其区域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临床拟诊为乳腺癌并行18F-FDG PET/CT检查17例,全部为女性,年龄26~70岁,平均52岁.患者均无远隔转移及其他部位恶性肿瘤病史,未接受过肿瘤相关治疗,且均不在妊娠、哺乳期.所有结果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17例患者中共发现乳腺癌病灶18个,其中15例16个病灶为浸润性导管癌,1例为低分化腺癌,1例为黏液腺癌,18F-FDG PET/CT诊断阳性17个,阴性1个,SUV值1.4~19.6,平均SUV值为6.02.对于区域淋巴结,手术共切除淋巴结209个,其中8例患者共66个淋巴结转移,占31.6%,18F-FDG PET/CT检查中5例患者共27个可疑转移淋巴结,占40.9%.1sF-FDG PET/CT诊断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40.10%,特异度为100%,诊断准确度为81.34%,漏诊率为59.9%,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为100%、78.57%.结论:18F-FDG PET/CT对乳腺癌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对于评价区域淋巴结状态,18F-FDG PET/CT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及诊断准确度,灵敏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8.
18F-FDG PET/CT显像对胃癌术前分期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显像对胃癌TNM分期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3例胃癌初诊患者于手术前2周内行18F-FDG PET/CT检查,将33例手术治疗患者的PET/CT结果与病理学检查、其他影像结果及临床随访结果相比较。结果:将PET/CT显像TNM分期与手术病理学检查TNM分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证明对胃癌原发灶的检出,18F-FDG PET灵敏度为84.8%,PET/CT为100%。18F-FDG PET/CT显像与手术病理学检查比较,对T分期、N分期、M分期的一致性分别为81.8%、75.8%、93.9%,对TNM分期的一致性为90.9%(Kappa值分别为0.514、0.557、0.767、0.759,P<0.01)。结论:18F-FDG PET/CT显像对胃癌的TNM分期具有重要价值,且PET/CT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学检查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但应注意印戒细胞癌等细胞类型易出现的假阴性。  相似文献   

9.
^18F-FDG PET/CT在脊柱转移瘤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移性骨肿瘤是指原发于骨外器官或组织的恶性肿瘤,通过血液循环或淋巴系统转移至骨骼,并继续生长,形成子灶,脊柱是骨转移癌的最常见的发病部位,占58%^[1]。本文通过对135例脊柱骨转移患者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探讨^18F—FDG PET/CT在脊柱转移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11.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能较早揭示生物机体异常功能、代谢变化,由于它的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在临床肿瘤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其影像解剖结构不如CT和MRI清晰,将PET与CT进行同机图像融合的PET,CT则弥补了这个不足,并将各自的优势相结合,代表了核医学显像的未来.  相似文献   

12.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导致女性肿瘤患者死亡主要疾病之一,在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因此,对乳腺癌早期诊断、准确分期、判断疗效等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对于乳腺癌的诊断主要依靠乳腺X线摄影术、B超及MRI。乳腺X线摄影术由于敏感性偏低,即使临床体检能够扪及的乳腺癌病灶(大于1cm)仍有10%的漏诊。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不断进步,成像形式从反映病变解剖结构发展到反映病变代谢及功能特征。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显像作为分子成像的重要组成,已在临床逐步应用,尤其广泛应用于妇科常见肿瘤宫颈癌中。大量临床应用表明,PET/CT具有更准确的临床分期能力,能更早地判断治疗疗效响应、监测复发和残留肿瘤,以更好地判断预后,较CT和MRI展示出巨大优势和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T诊断在卵巢癌与宫颈癌放射治疗中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卵巢癌患者40例、宫颈癌患者60例,分别进行CT诊断,比较CT检查分期与手术病例分期的差异;结果:卵巢癌患者CT检查结果显示,浆液性囊腺癌25例,卵巢未成熟畸胎瘤与库肯勃瘤各2例,粘液性囊腺癌9例,1例未检出,1例交界性囊腺癌。FIGO分期中I、Ⅱ、Ⅲ、IV期分别为1、11、21、6例。宫颈癌CT检查结果显示,鳞癌、腺癌、腺鳞癌分别34、15、11例,FIGO分期中I、Ⅱ、Ⅲ、IV期分别为2、15、20、21例。放射治疗前后患者CT分期结果与手术病理分期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T检查能够有效的诊断卵巢癌与宫颈癌,并准确FIGO分期,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通过与CT、SPECT或PET的对比研究,探讨PET/CT诊断甲状腺癌的价值.方法收集经随访、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癌12例,CT检查12例,SPECT检查5例,PET检查7例,PET/CT检查12例,分别观察、记录病灶数目、位置、大小、核素分布、钙化等.结果12例共有病灶19个,CT显示病灶13个,SPECT静态显像发现病灶6个,灌注显像全部病灶血流灌注增加,PET发现放射性浓聚影9个,PET/CT见到异常高代谢区19个.结论CT图像能清晰显示病变形态、密度;核医学图像可提供病灶代谢信息;PET/CT图像可同时观察病灶解剖与功能信息,提高了定位、定性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评估不同百分比SUVmax阈值分段代谢参数预测经同步放化疗宫颈癌预后的价值。方法:45名宫颈癌患者经治疗前18F-FDG PET/CT检查,获得代谢参数SUVmax、MTV、TLG。利用不同百分比SUVmax阈值分割法分割MTVs、TLGs(SUVmax的阈值范围为10%-85%,以5%的递增量递增)。通过ROC曲线分析找出最佳cut-off值,Kaplan-Meier曲线进行生存分析。结果:本研究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8.5月(3.0-39.0)。进展组与非进展组SUVmax、MTV10%、MTV75%-MTV85%、TLG75%-TLG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TV15%-MTV70%、TLG10%-MTV70%在进展组和非进展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宫颈癌预后预测作用最强的SUVmax阈值为40%。ROC曲线分析,MTV40%的cut-off值为21.09,此时AUC最大(AUC=0.823),敏感性为78.60%,特异性为87.10%;TLG40%的cut-off值为136.71,此时AUC最大(AUC=0.788),敏感性为78.60% ,特异性为77.40% 。结论:治疗前18F-FDG PET/CT代谢参数MTV40%、TLG40%可用于预测经同步放化疗治疗的原发宫颈癌预后。  相似文献   

19.
肝癌是消化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其发病率在男性肿瘤中位居第3位,仅次于胃癌及食管癌,在女性为第4位。肝癌按其来源分为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统计显示,目前转移性肝癌是最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但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仪(18F-FDG PET/CT)代谢体积、增强CT体积及病理体积的对比,探索功能代谢影像是否较解剖影像对于宫颈癌靶区的勾画更具优势.方法 12例宫颈癌患者术前行PET/CT和增强CT扫描,PET图像选取肿瘤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的40%阈值勾画肿瘤边界,生成相应PET的大体肿瘤体积(PET GTV).增强CT图像按照增强边缘进行勾画,所得体积作为CT的大体肿瘤体积(CT GTV).术后进行病理切片,确定每层切片肿瘤边缘及面积,面积乘以切片厚度计算每张切片的肿瘤体积,累积所有切片的肿瘤体积为全部肿瘤的病理大体体积(病理GTV).比较PET GTV、CT GTV及病理体积的差异.结果 12例患者SUVmax 40%阈值勾画肿瘤边界所得PETGTV与病理GT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2),并且两者有较好的相关性(r=0.99,P<0.01).CT所确定的体积较病理GTV大,仅1例与病理GTV相似,其余11例CT GTV大于病理GTV,最大者为病理GTV的5倍余.PET GTV与CT GTV相关性较差(r=0.70,P=0.816).结论 在宫颈癌的影像学检查中,对于肿瘤靶区的勾画PET/CT优于增强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