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目的:评价脑电图(EEG)在颅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617例颅脑损伤患者行EEG检查分析。结果:高度异常33例占总数1.26%,中高异常75例占2.87%,轻高异常1114例占42.57%,正常及边缘状态1395例占53.3%。结论:EEG检查对颅脑损伤轻重及外伤后时间关系与脑功能变化有一定的临床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2.
陈勇鹏  侯文仲 《当代医学》2010,16(18):75-75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在颅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及脑电图诊断标准与GCS评分的相关关系。方法对92例颅脑损伤患者行脑电图(EEG)检查分析并行GCS评分。结果 92例脑外伤患者中重度异常15例占总数16.30%,中度异常52例占56.52%,轻度异常11例占11.96%,正常及边缘状态14例占15.22%。脑电图的诊断标准与GCS评分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844。结论 EEG检查对颅脑损伤轻重和脑功能变化有一定的临床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3.
TCD与EEG在偏头痛检查中的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偏头痛患者进行TCD和EEG检查,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比较和分析。方法对偏头痛患者进行TCD:主要检测双侧大脑中、前、后动脉的血液动力学情况;EEG:进行单、双极描记,均作睁闭眼、过度呼吸诱发试验。结果136例患者TCD检查122例显示不同程度异常,异常率达89.71%,其中105例(86.07%)患者血流速度加快,17例(13.93%)患者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血流速度减慢,并7例(5.74%)患者双侧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血流速度不对称。EEG:136例患者中EEG异常的34例(25.0%),其中轻度异常23例(67.65%),中度异常11例(32.35%),均为5~14岁患儿。结论偏头痛患者的TCD改变较为显著,多表现为血流速度的增快、减慢和不稳定及不对称,但以流速增快为主,同时大多伴有频谱形态和血流音的改变。偏头痛的EEG异常相对于TCD较低,异常表现以儿童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乐超声(TCD)和脑电图(EEG)对脑震荡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6例脑震荡患者(病例组)和对照组80例正常查体者进行TCD和EEG检查,并分析探讨其特征。结果:脑震荡组TCD异常率为67%,EEG异常率为64%。对照组TCD异常率为15%,EEG异常率为13.5%,脑震荡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TCD的应用有助于动态观察脑震荡患者的脑血流变化情况,EEG能客观评价脑震荡病人脑机能状态,两者对伤情变化的判断及预后估计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分析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的脑电图特点,并探索脑电背景慢化分级、δ刷对临床评估的价值。  方法  纳入52例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起病形式、合并肿瘤情况、辅助检查(脑脊液抗NMDA受体抗体滴度、MRI报告和脑电图结果)、治疗情况和出院随访情况。分析不同临床特征患者的脑电背景异常程度(EEG)、δ刷情况。  结果  52例患者中7例脑电图正常(14%),45例脑电图异常(87%),包括:轻度异常25例(48%),中度异常 11例(21%),重度异常9例(17%)。6例出现δ刷(12%)。脑电图检查时病情轻组有32例(62%),病情重组有20例(38%)。随访1年后,预后良好组有45例(86%),预后不佳组有7例(14%)。脑电背景异常程度越重、出现δ刷提示病情重、需要ICU治疗、预后不佳的比例增高(P<0.01)。脑电背景异常程度越重,CSF抗体滴度>1∶10的比例越高(P=0.035),脑电背景异常程度越重,启动二线免疫治疗比例越高(P=0.008)。合并肿瘤的患者出现δ刷的比例更高(P=0.012)。首发病例较复发病例出现δ刷的概率更高(P=0.023)。  结论  脑电慢化程度和δ刷在评估病情、预测预后结果上一致,EEG越慢病情越重、预后越差,出现δ刷提示病情重、预后差。EEG慢化与抗MNDA受体脑炎的免疫状态相关,EEG越慢,免疫异常越重,临床上可动态检测患者的EEG以评估免疫治疗效果,若EEG慢化未改善应及早考虑加强免疫治疗。合并肿瘤的患者出现δ刷的比例更高,因此当出现δ刷时应积极排查肿瘤。  相似文献   

6.
杨申  李妹 《泰山医学院学报》2011,32(12):897-899
目的应用床旁连续脑电图(continuous electroencephalogram,CEEG)监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观察其脑电图表现模式,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连续脑电图表现和颅脑CT的关系,探讨连续脑电图监测对脑梗死急性期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我院神经内科监护室急诊收住的7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连续脑电图监护,入院前及入院后不同时期均行头部CT检查,结果与同时期脑电图作比较。结果 70例脑梗死患者发病6 h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有不同程度异常74.28%,高于CT确诊为脑梗死阳性率58.57%(P〈0.05);24 h后和72 h后EEG异常率与CT诊断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发病早期(6h)EEG诊断价值可能优于CT,为及时有效的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老年性痴呆的脑电图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小莲  杨红  周谷兰  周月玲 《河北医学》2005,11(10):930-931
目的:了解老年性痴呆患者的脑电图的特点。方法:选阿尔采末氏病(AD)患者30例,正常老年人26例进行脑电图(EEG)检查。结果:AD组EEG异常率86.67%,对照组EEG异常率38.46%,AD患者EEG的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AD患者EEG异常和痴呆严重程度有关。结论:EEG检查可作为AD的常规临床评价指标之一,特别在AD患者中能及时反映脑功能损害程度,对掌握病情进展和判断预后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电监测及脑电图(EEG)分级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功能评价及判断预后的作用。方法对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脑电监测并将EEG分级和格拉斯哥(GCS)评分、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相结合判断患者脑功能变化和预后结果。结果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初次EEG检查全部异常。EEG分级与其对应的GCS评分成负相关(r=-0.795,P〈0.01),EEG分级与其对应的GOS评分示亦成负相关(r为-0.583~-0.806,P均〈0.01),初次EEG分级与其相应的GOS评分有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脑电监测及其EEG分级可从电生理学角度客观地评价重型颅脑损伤脑功能变化,判断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闫永珍 《吉林医学》2010,(25):4347-4348
<正>颅脑损伤可引起一过性或较长时间的脑电图(EEG)改变,其异常的程度与受伤的部位、外力的种类及强度有密切的关系,EEG检查异常率高于CT,并在结合临床的基础上,EEG检查对伤情的判断,损伤的程度,损伤灶的定位、预后、治疗有一定的价值,为此笔者对363例颅脑损伤EEG进行了分析,进一步探讨脑外伤EEG的改变对脑功能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病例选择1990年5月~2007年7月两千多例头部外伤所检查过EEG的病例中,精选出资料完整的363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与经颅多普勒(TCD)对儿童偏头痛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6例临床确诊的偏头痛患儿分别进行EEG与TCD检查,并同30例健康儿童的EEG与TCD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6例患儿EEG检查异常17例占37%,TCD异常39例占84.8%,与健康儿童对照组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TCD检查对儿童偏头痛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客观价值;EEG对儿童偏头痛虽无特异性但对其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杨小燕  宋明浩 《西部医学》2012,24(11):2224-2225,2227
目的总结脑外伤后并发急性肺损伤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及临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脑外伤后并发急性肺损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脑外伤后并发急性肺损伤患者27例,死亡9例(33.33%);脑外伤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9例,死亡10例(52.63%)。结论脑外伤后并发急性肺损伤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死亡率高,严重影响脑外伤患者的生存率,临床护理中应严密的观察病情变化,以早期发现、早期呼吸机及药物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前提。  相似文献   

12.
刘昊  朱怀轩  程群  杨柯  杨静 《实用全科医学》2009,7(10):1045-1046
目的了解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功能变化特征。方法用脑电图机记录了43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电图变化。结果4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正常脑电图14例(32.56%);轻度异常脑电图25例(58.14%);中度异常脑电图4例(9.30%),总异常率为67.44%。脑各区脑电图θ、α2波的改变在正常脑电图的患者和轻度异常、中度异常的患者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P〈0.01),但是轻度异常和中度异常的患者之间差别不明显。结论从脑电生理角度观察精神分裂症对大脑的损害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颅脑损伤患者血糖和糖化血清蛋白联合检测的意义。方法检测了25例糖尿病颅脑损伤患者和25例无糖尿病颅脑损伤患者血糖(Glu)、糖化血清蛋白(GSP)水平变化,并与25例健康对照组做了比较。结果糖尿病颅脑损伤组Glu和GSP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无糖尿病颅脑损伤组(P〈0.01~0.05);无糖尿病颅脑损伤组Glu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无糖尿病颅脑损伤组治疗后血清Glu水平为(5.6±1.5)mmol/L明显低于入院时Glu水平(11.2±2.9)mmol/L,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观察6个月,无糖尿病颅脑损伤组恢复良好率(52.00%)明显高于糖尿病颅脑损伤组(2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Glu水平可辅助判断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对评估预后及指导治疗具有一定意义;血清GSP检测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或糖尿病性血糖增高具有鉴别价值,也可作为检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是否有糖尿病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4.
袁彬  王跃增 《中原医刊》2009,(14):20-21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及CT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HIE的EEG、BAEP及CT检查结果。结果EEG异常30例(88.2%),BAEP异常24例(70.6%),CT异常29例(85.3%)。HIE患儿脑功能状态与EEG及BAEP关系密切。结论EEG、BAEP及CT为临床诊断HIE提供了有价值的客观依据。对HIE的早期诊断、估计预后、指导治疗均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脑电图、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判断高危早产儿脑损伤程度,以指导早期进行康复干预及了解预后.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09年3月本院出生的362例新生儿,分为足月儿组(198例)和早产儿组(164例),其中早产儿根据是否存在并发症分为正常早产儿组(68例)和高危早产儿组(96例),各组在生后48~72 h均进行了脑电图、BAEP两项检查,并比较各组上述两项检查的异常率以判断脑损伤发生率.分别将高危早产儿组和正常早产儿组根据胎龄分为〈32周、32+1~35周、35+1~37周组,采用等级相关分析胎龄与脑损伤发生率的关系.结果:足月儿组脑电图异常率明显低于正常早产儿组(21.2%vs 33.8%,P〈0.05),足月儿组BAEP异常率亦稍低于正常早产儿组(20.2%vs25.7%),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早产儿组脑电图、BAEP异常率分别为78.1%、77.6%,明显高于正常早产儿组和足月儿组(P〈0.05).高危早产儿及正常早产儿在胎龄〈32周、32+1~35周、35+1~37周各组中,脑电图的正常、轻度、重度程度以及BAEP正常、轻、中、重程度所占比例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脑电图和BAEP损伤程度、比率与胎龄呈负相关(r1=-0.315,P1〈0.05;r2=-0.378,P2〈0.05).结论:早产儿脑电图、BAEP检查有助于早产儿脑损伤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和评估预后;高危早产儿应定期动态监测脑电图、BAEP,及时评估脑功能状况及指导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16.
李婉妮  闫菊娥  周乐  徐晓霞  王金娟 《西部医学》2014,26(10):1388-1390
目的 评估不同程度(轻、中、重)颅脑损伤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为临床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SCL-90量表分别对入选的轻度(58倒)、中度(45例)和重度颅脑损伤患者(40例)家属进行调查,将SCL-90评分结果与常模进行比较,并对不同程度颅脑损伤病人家属心理状态的异常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轻度颅脑损伤患者家属SCL-90焦虑因子和恐怖因子均低于常模,中度颅脑损伤病人家属的SCL-90躯体化因子、强迫因子、抑郁因子、人际关系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和恐怖因子分值均显著高于常模组;重度颅脑损伤病人家属的躯体化因子、抑郁因子、人际关系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和恐怖因子分值也显著高于常模组,而且重度颅脑损伤病人家属的偏执因子与精神病性因子分值为1.45±0.05,1.57±0.09,也显著高于常模;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家属的心理障碍明显高于常模也较轻度颅脑损伤患者家属严重,因此在护理中更应及时给予心理干预,同时轻度颅脑损伤患者也同样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在护理中不应忽略这部分患者家属的心理辅导工作.在辅导时应根据患者家属不同的文化程度及工作背景展开,真正做到护理工作不光重视病患的护理也同样重视对家属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7.
戴桂良   《中国医学工程》2009,(4):268-270
目的分析影响颅脑损伤后脑血管痉挛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其预防和早期识别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09年6月入我院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经颅多普勒判断脑血管痉挛发生,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危险因素的分析。结果本组91例患者共31例(34.1%)发生脑血管痉挛,其中轻度痉挛9例(9.9%),中度痉挛16例(17.6%),重度痉挛6例(6.6%)。而损伤类型、GCS评分、蛛网膜下腔出血及Fisher分级均是影响脑血管痉挛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脑挫裂伤或硬膜外血肿者、中重度颅脑损伤者、合并SAH者及SAH严重者发生脑血管痉挛的可能性高;有相应危险因素的颅脑损伤患者应予重视,防止脑血管痉挛发生或进行早期识别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8.
伍全安 《中外医疗》2010,29(13):4-4,7
目的分析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寻求恰当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我院住院的外伤性脑梗死56例病人的诊断与治疗情况。结果外伤性脑梗死56例中,小面积梗死(〈3cm)25例(44.64%),中面积梗死(3~5cm)18例(32.14%),大面积梗死(5cm以上)13例(23.21%)。手术治疗20例,颅骨牵引颈部制动6例,保守治疗30例。结果良好38例(41.45%),中残12例(21.42%),重残2例(3.57%),植物生存1例(1.79%),死亡3例(5.36%)。结论认真观察脑外伤病人的病情,及时复查脑CT,早期发现外伤性脑梗死并早期恰当治疗,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 )联合心理干预对治疗颅脑损伤术后抑郁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08例颅脑损伤术后抑郁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药物治疗、护理和功能康复指导,观察组在病情稳定后尽早进行高压氧与心理干预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得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D)及认知能力评分(MMSE)。结果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HAMD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D)均降低,MMSE评分均增加,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O5)。结论高压氧联合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颅脑损伤术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认知能力,减轻抑郁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